当前位置 首页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真相 第53章

  效圣祖南巡奉太后

  大明湖皇后逼入庵

  乾隆有一个皇次子永琏,颇得圣心垂爱,却不料得病薨逝。悲痛之余,乾隆封故皇子永琏为端慧皇太子,丧葬陵寝仪礼一切按皇太子规制。永琏去世一周年时,乾隆还亲自去田村陵园祭奠。

  乾隆自诩以宽为法,对皇族孝上爱幼。对永琏如此,对皇太后钮祜禄氏――这个移花接木换来海宁陈家并非“龙种”的“龙子”的母亲,也尊奉恭敬到无以复加。他几乎每年都要奉皇太后的慈驾,或是去承德避暑山庄避暑,或是去盛京、南苑巡幸,或是去拜谒泰陵、昭陵、福陵等祖宗陵寝,四处行围。

  就是对其余太子妃,也执礼甚勤。乾隆八年寿祺皇太妃薨,乾隆辍朝十日,“上欲持服,庄亲王等祈免”,最后他仍至寿祺皇贵太子妃宫致奠。七月,顺懿密太妃得病,他又亲自去太妃宫问疾。

  且看《高过本纪》乾隆八年的一段记载,就可以看出乾隆是何等样的孝子贤孙:

  秋七月戊子,上奉皇太后由热河诣盛京谒陵,

  免经过之直隶、奉 天地方钱粮。拨通仓米四

  十万石赈直隶旱灾。乙未,停今年勾决。上奉

  皇太后驻避暑山庄。己亥,上奉皇太后诣盛京

  。癸卯,上行围于永安莽喀。乙巳,上行围于

  爱里。丙午,上行围于锡拉诺海。命严除州县

  征漕之弊。戊申,免直隶沧州被雹户额赋。上

  奉皇太后驻跸吗吗塔喇。乙酉,上行围,至己

  卯皆如之。癸亥,万寿节,上诣皇太后行幄行

  礼。御行幄,扈从诸王以下大臣官员暨蒙古王

  以下各官庆贺。赐诸王、大臣、蒙古王等宴。

  甲子,上驻跸巴雅尔图塔剌。乙丑,上行围。

  戊辰,上行围。壬申,上驻跸伊克淖尔,上行

  围,至丙子如是。乙卯,上行围于巴彦,亲射

  殪虎。

  九月庚辰朔,上行围于伍什杭河,亲射殪虎。

  辛巳,上行围威准。壬午,上行围黄科。癸未

  ,上行围阿兰。以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未奏往

  额尔德尼招礼拜,土谢图汗敦丹多尔济均下理

  藩院议处。乙酉,上行围舍里。丙戌,上行围

  善颜倭赫。丁亥,上行围巴彦。戊子,上行围

  尼雅满珠。乙丑,上行围珠敦。庚寅,上行围

  英额边门外。是日,驻跸乌苏河。乙未,上奉

  皇太后谒永陵。丙申,行大飨礼。辛丑,谒福

  陵。壬寅,行大飨礼。谒昭陵。癸卯,行大飨

  礼。上奉皇太后驻跸盛京……

  乾隆好行围打猎,这大概是从小跟在圣祖康熙爷跟前耳濡目染,他果然与康熙爷一样打死过多头老虎。但是与此同时,这好象是爱新觉罗家族“窝里斗”的阴魂不散,他对干扰朝政的皇族,也决不手软。

  早在乾隆四年冬十月乙丑,“庄亲王允禄、理亲王弘皙等缘事,宗人府议削爵圈禁。上曰:‘庄亲王宽免。理亲王弘皙、贝勒弘昌、贝子弘普俱削爵。弘升永远圈禁。弘皎王爵,系奉皇考特旨,从宽留王号,停俸。”

  陪同乾隆常去京城名妓三姑娘那儿鬼混的刘统勋,大概“保驾”有功,乾隆把他由内阁学士提升为从一品的左都御史。到乾隆六年十二月,已经有侍无恐的刘统勋,向两位大学士开刀,递折子奏请“请停张廷玉近属升转,减讷亲所管事务”,乾隆嘉许之。

  这下,弄得张廷玉这位三朝宰相不好下台,只得请旨解除部务。乾隆这下急了,因为他逍遥游逸,朝廷断断少不了这位老宰相为他办事,他只好温言挽留。张廷玉也只得继续干下去。

  到乾隆十三年正月,大学士张廷玉再次递折子乞休,乾隆是个快活天子,厌烦琐碎的朝廷政务,岂肯让恭谨办事的张衡臣一走了之?再次“温谕慰留之”,但准许免去张廷玉所兼吏部之差,以来保代理。

  张廷玉再一次鞠躬尽瘁,好让皇帝逍遥。

  乾隆觉得紫禁城中的烦心事竟不可忍耐,就是微服私行出外,也只有三姑娘一处,日子长了也觉没甚趣味。忽然想起圣祖爷曾经六七次巡幸南方,那齐鲁娇娥,江南美女,自然另是一番天地。如今托祖宗的福,安内攘外,世界承平,何不效法康熙爷也去东幸南巡一番,遍游名山胜水,物色美人,快遂平生之愿。

  皇帝巡幸天下,自然要兴师动众,糜费财力,惊动各地各级地方官员,总得找个由头方可成行。当年圣祖爷南巡或曰巡视河工,或曰祭奠明陵,收买江南汉明遗老遗少之心。现在既无朱三太子作乱,又无河工可以巡视,他最后找了个由头是奉太后东巡,去山东曲阜祭奠孔子故乡庙宇,以宣圣化之治。

  乾隆拿定了主意,立即来慈宁宫向太后请懿旨。当日皇后富察氏亦在慈宁宫,乾隆对太后说道:

  “老佛爷,您在紫禁城也住腻了,皇儿虽奉太后慈驾巡幸过盛京、热河等北方故地,但一直没去过南方。这次朕要去山东祭孔子故乡庙宇,亲奉太后慈驾去东巡南幸一番,不知母亲懿旨如何?”

  “去山东曲阜?”老太太喜眉笑目地道。

  “到了山东曲阜、济南,”乾隆察言观色地道,“如果太后游兴还好,可以再南下江宁、苏杭……”

  “那敢情太好了。”皇太后乐不可支地笑说,“过去大行皇帝――你皇阿玛,一点也不像圣祖爷,圣祖爷南巡过六七次。你父皇只知拜佛坐禅,要不就是跟一些不三不四的女人鬼混把个身子闹亏,最后几年就知道吃什么金丹仙药,却一次也没带我去过南方。我早就想去江南看看,游玩游玩,现在倒是你让母亲遂愿了。”

  “那就这么定下了!”乾隆原不知太后早有此心愿,一拍即合。他正抽身走出西大殿,皇后却在后面紧紧跟了上来说道:

  “皇上,臣妾要一同前住。”

  “你要去?”乾隆怔了一怔。东巡南幸原就为摆脱皇后的羁绊,到了外地可以无忧无虑去宠幸别的女人,现在怎么能把皇后这“醋坛子”也带去呢?他瞅着皇后上上下下打量一番,找了个理由说,“你最近身了骨一日不如一日了,你还是在宫里调养的好。”

  “臣妾没事。”

  “一路风尘仆仆,你受不了。”

  “老佛爷能去,臣妾也一定能去。”

  “朕说了,你的身体不行。你到了晚上一点力气都没有,身子骨不如老佛爷。”

  “臣妾才三十出头,”皇后富察氏其实知道,女人过了三十就已是隔日黄花,再无吸引打动男人的姿色了。她要跟去,并非想得到皇帝的宠幸,对于男欢女爱的床上功夫她已淡了,甚至感到索然无味。她要跟去的惟一缘由,是她要保持皇后的名份。皇帝巡幸,皇后不在身边,日后天下臣民还认你这个皇后吗?想到此,富察氏含泪说,“我身体虽不如从前,但一路上总还能招呼一下太后老佛爷,给老佛爷做个伴。”

  “太后有那拉氏贵妃侍候,”乾隆有点不耐烦了,“你还是不要去了。”

  说罢,抛下皇后兀自走了。

  接着,向廷臣传旨:皇帝奉太后慈驾东巡山东曲阜祭祀孔圣人,着内务府总管傅恒侍驾,由工部监修髹漆銮舆舟舸,礼部知谕沿途省、州、县,随从侍驾侍卫、太监及宫女从例。

  二月戊午,乾隆奉皇太后东巡启銮离京。皇后再一次奏请随扈同行,恭侍太后。乾隆深恐她遇事谏阻,坏了他的美事,不允所请。皇后那里肯依,到了登程这天,也不请旨,迳自上了太后凤舸。

  其时,龙辇凤车驶离紫禁城,抵达通州,在运河码头弃车登舟,沿运河南下。

  在前头缓缓行进的,是太后的凤舸。

  太后的凤舸装饰十分豪华气派,船头饰有鎏金展翅凤凰,船舷两边彩绘花草云纹,船舱内金碧辉煌,太后起居的楼舱正室,简直如同宫殿一般。处处张幡结帐,罗幕重重,悬挂彩色宫灯。入夜,远远看去,就如浮在水面上的仙宫乐馆,令人目不遐接。

  在禁卫军轻舟左右挟持下,乾隆的御船居中,扈从诸臣的船,尾随其后。若遇停泊或有什么事情,便把太后的凤舸回掳上流,乾隆的御船移近前来,以便朝见。每日朝夕,过船请安,也是如此。

  皇后富察氏私藏在太后的凤舸上,乾隆久已明白,却故意作为不知皇后在船。皇后也知乾隆厌薄自己,沿路行来,并不与乾隆相见。

  走了几天,癸亥,南巡船队驻跸赵北口,乾隆奉皇太后检阅水围。那天,朝鲜、琉球遣使赶到赵北口,登上御船向乾隆进贡方物。

  贡使离船后,乾隆发现方物中有琉球入贡的一只十分可爱的白毛长尾猴。这白猴关在一只铜栅金丝编织的四方笼子里,蹦跳自如,那白绒毛三角脸上一双又大又圆的眼睛,倒像婴儿一般,似能听懂人言。它高兴时还会给你打躬作辑。乾隆逗玩了一阵,让高无庸差人提了金丝笼随同来到太后的凤舸上。

  乾隆指着笼子里的白猴道:

  “老佛爷,给您送个稀罕宝贝来了!”

  “什么宝贝,皇上不留下自己把玩?”太后从软榻上欠起身来。

  “是琉球入贡的一只十分可爱的白猴。”

  “白猴?”老太太颇有兴趣地走了过来,凑到笼子跟前往里一看,那白绒绒三角脸上一双又大又圆的眼睛直瞪过来,刚好与她目光相接,老太太乐了,“怎么这幺小,就跟一只花猫差不多。”

  “别看它小,”乾隆笑道,“它可聪明伶俐呢。”

  “猴能聪明到哪里去?”

  “它能翻跟斗,还能给老佛爷请安。”

  “不信,”老太太说笑道,“它真要能请安,下日皇上就不必过船来了,就让小猴代请安好了。”

  “老佛爷不信?”乾隆伸手,从高无庸手中接过一片火腿肉,递给小猴吃,同时逗引小猴打躬作请安的模样。可是小猴吃过了火腿肉,它并不打躬作辑,却再一次伸出了毛绒绒的爪子。

  “噫,它怎么不请安哪?”太后在一旁笑了。

  乾隆无可奈何地笑说:

  “这是个奸臣,刚才还给朕打躬作辑玩得好好的,这阵叫它给老佛爷请安,它却翘尾巴了。”

  “它是好吃,不是奸。”太后从高无庸手中接过一片肉,逗弄猴儿去了。

  经过沧州,已入山东境界。

  这天,乾隆在御船上,御览朱批过上书房从京城六百里急递的折子,忽然想起当初齐国管仲设立女闾三百的故事,询问左右。傅恒、刘统勋、弘昼一班群臣奏对,多不称旨。乾隆身边有个小太监张德子,年纪还只二十岁,却狡黠多智,聪明过人,他揣摸出乾隆心中的意思,乘机越班奏道:

  “济南之繁华,仅亚于扬州。圣上欲访女闾遗迹,定有可以参考的地方。皇上若命奴才去做个采访使,必不会有负重托。”

  乾隆闻言,仔细打量这小太监,问道:

  “你刚才说什么来着?”

  那小太监匆容不迫地回禀道:

  “奴才是说主子若派小德子去采访,定有所获,说不定就能访到女闾三百。”

  “噢,小德子,”乾隆觉得小家伙倒是有趣,“你能当一名采访使吗?”

  “能。”

  “准旨。”

  乾隆知道这张德子必有所见,故请行,立刻便委他做采访使,广觅女闾三百的遗迹。

  张德子奉命,乘一条钦命小雕花楼船,飞也似朝前去了。到达济南,访遍城乡闾巷,过了不多日,收罗了许多齐鲁美女前来,却不敢冒昧进奉,恐遭严斥。

  这天,乾隆的御船队列,艨艨艟艟,首尾相接,浩浩荡荡来到济南地面。斯时细雨轻烟,波纹如织。山东巡抚阿里衮、布政使刘康领济南府、道、州、县官员,列队跪在码头上等候皇帝御驾到来。那些大员虽有罗伞华盖,这阵一律撤去,宁愿跪伏在毛毛细雨中,让雨水舔湿袍服顶戴,以向皇上表示忠诚之心。

  高无庸站御船船头上大声宣旨道:

  “万岁有旨,宣山东巡抚、提督,济南府、道五品以上官员上御舱陛见皇上!”

  “臣等接旨!”

  码头上又是一阵山呼海啸的“万岁”之声响过,就见黑压压跪着的人群蠕动了一下,那些五品以上官员在阿里衮、刘康率领下,躬身曲背鹅行鸭步,走下码头走过跳板,来到乾隆巍然坐着的御舱上。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臣跪伏叩首。

  “噢,都平身吧。”乾隆朝跪着的地方疆吏,一一扫了一眼,摆手道。

  “谢万岁!”

  “阿里衮呀,”乾隆只认识山东巡抚阿里衮、布政使刘康。其他官员,有的在保和殿胪传或外放时也许见过一面,但印象全无了,“阿里衮,山东近两年如何?”

  “托万岁爷洪福,这两年山东地面安靖,百业还算兴旺,百姓安居乐业……”

  “什么安居乐业?”乾隆不悦地道,“去年六月,朝廷曾赈山东安丘等二县饥荒;七月,山东历城等二十州县卫冰雹被灾。山东、福建、山西曾迭出挟制官长之狱,去年朕曾传谕:‘顽民聚众,干犯刑章,不得不引为己过。各督抚其谆切化导,使愚民知敬畏官长,服从教令。’你还记得这道谕旨吗?”

  “记得,记得。”阿里衮已是满头大汗。

  “乾隆十年,朕明诏天下,普免全国钱粮。”乾隆目光炯炯地盯着阿里衮,突然问道,“朕那道明诏谕旨,你们谁还能背给朕听听?”

  众臣面面相觑,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低下了头。最后刘康往前一步,昂首背诵道:

  朕临御天下,十年于兹。抚育蒸黎,躬行俭约,

  薄赋轻徭,孜孜保治,不敢稍有暇逸。今寰宇敉

  宁,左藏有余,持盈保泰,莫先足民。天下之财

  ,止有此数,不聚于上,即散于下。我皇祖在位

  六十一年,蠲租赐复之诏,史不绝书,普免天下

  钱粮一次。我皇考无日不下减赋宽征之令,如甘

  肃一省,正赋全行豁免者十有余年。朕以继志述

  事之心,际重熙累洽之后,欲使海澨山陬,俱沾

  大泽,为是特颁谕旨,丙寅年直省应征钱粮,其

  通蠲之。

  “噢,刘康,你是用心之人。”乾隆连连点头,“好吧,好自为之,道乏吧。”

  众臣唯唯而出。

  乾隆见山东地方官员走下御船,缓缓过太后凤舸请过安,已近黄昏。独坐楼船之上,对景若有所思。

  早在岸上等候的张德子,见皇帝在楼船上出神,左右无人,遂走上御船,前来复命道:

  “万岁,小德子回来复命了。”

  “噢?”乾隆若有所思地问,“采访有获?”

  “有。”

  乾隆迫不及待四顾张望,问:

  “在哪?”

  张德子站立在船舷的外面,遥指着人烟稠密的济南市井,悄声奏道:

  “如今的女闾三百就在此处,皇上要访问遗迹,正当在此间搜求。”

  一语未毕,太监高无庸笑嘻嘻进来禀报:

  “主子,龙御已抵济南。”

  “好,好!”乾隆喜形于色地搓着手道。

  “主子,要不要去老佛爷处请安?”

  “你先去侍候着吧,就说朕晚些便去。”乾隆把高无庸打发走后,转对张德子道:

  “今日朕躬暇豫,此间风景又极清幽,不可无风流雅事以作点缀。况且采风问俗,正应直接求之民间,尔适才所说,可以参考的地方,难道就在此处么?”

  张德子连声道:

  “是,正是!”

  乾隆喜出望外地问:

  “你可曾将人才收罗前来?”

  张德子又连声称是,乾隆还欲追问,只听得左岸车声辘辘,从岸上一直推入御舟。

  乾隆凝眸注视,只见宝马香车,载着许多美人,朱颜绿鬓,盘态极妍,都是二八姝丽。或持筝,或挟瑟,或抱琵琶,或携箫管。妍娟绰约,燕瘦环肥,宛如一片彩霞虹云,因风吹来,一朵朵落在御舟里面。

  乾隆如入山**上,应接不暇。小德子将这些美人引到御前,一一唱名,约有四五十人尽皆俯伏座下,听候旨意。乾隆命她们席地而坐,循环奏技。

  众美人领了皇上旨意,各献所长。一时之间,丝竹声起,拨捻搓抹,急如风雨,缓如流萤。真个是,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情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虽大罗天上的霓裳羽衣曲,也不过如此。

  奏技之后,又复列队起舞,轻袂长袖,华采若英,流炬辉映,五花八门,眼花缭乱,令人不可逼视。乾隆心醉神迷,一边饮酒,一边听美女边舞边唱:

  燕燕轻盈,

  莺莺娇软,

  分明又向华胥见。

  夜长争得薄情知?

  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

  别时针线,

  离魂暗逐郎行远。

  准南皓月冷千山,

  冥冥归去无人管。

  “好,好。”乾隆连进数觥,已有醉意,便命张德子把那个最让人着迷的二八娇娥唤来,乾隆搂在怀中,一边让她劝酒,一边听她再唱:

  攀出墙朵朵花,

  折临路枝枝柳。

  花攀红蕊嫩,

  折柳翠条柔。

  浪子风流,

  凭着我折柳攀花手,

  直煞得花残柳败休。

  半生来弄柳拈花,

  一世里眠花卧柳。

  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

  盖世界浪子班头。

  愿朱颜不改常依旧,

  花中消遣,

  酒内忘忧,

  分茶,撷竹,

  打马,藏阄,

  通五音六律滑熟,

  甚闲愁到我心头。

  乾隆浑身酥软,舒服得嘴里直哼哼。张德子知道时候已到,功夫已深,让小太监取出金帛,分赏了美人。然后来到乾隆爷跟前,小声密奏道:

  “这一班人都是夜度娘,只要有金钱给她,任凭主子如何,都是可以的。如今皇上垂恩,叨沾雨露,真乃是三生之幸,但听皇上选择,不知谁人有福,获侍至尊。”

  乾隆眯缝着的醉眼,色迷迷地努力睁了睁,环顾几十个美女,细细选择,取中了丰容盛貌,态度不凡的,共有六人。其余悉命送回。

  乾隆此时趁着酒兴,倚翠偎红,同入宝帐,真个是浪如狂蝶花间舞,癫如痴蜂采蜜入蕊还,但闻御舱淫声冲天起,又见骚影翻滚彻夜酣,花气浓如酒,肉香弥九天。风流天子,占尽人间春色。

  一连数日,船泊锚定。皇帝不见臣子,不理朝政,也不去太后船上请安。当时,坐守京城的鄂尔泰、张廷玉六百里急递过来,有关福建瓯宁会匪作乱的折子、奏请直隶山东被灾请免赋额的折子,都置之脑后,在黄匣子里没有打开。日日歌舞淫乐,夜夜与“女闾三百”作巫山云雨鱼水之欢。当时所畏避的,只有太后,除了太后,便一无所忌了。所以在大庭广众,朗朗乾坤,众目睽睽之下,舟中狎妓,绝不避人,独独的瞒过太后。

  那左右内侍,满汉诸臣,莫不知道这个秘密。日子长了,渐渐传入皇后耳内。初时,富察氏皇后还不深信,亲至船外,仔细地探察,知是实在,不觉骇异不已。回到船中,夜不能成寐,子夜起坐,意欲修一道极恳切极悲痛的表章,谏阻乾隆,希望他翻然悔悟。

  皇后拿定了主意,即命宫女铺绢碾墨,就着宫灯,濡笔在黄绢上直书。富察氏皇后从小饱读诗书,本来才思敏捷,行文如流水。一道苦谏的奏疏写成,遥听御舟歌舞之声还是连绵不断,掩面痛心疾首,流泪不止。

  直到寅夜,方听御船之旁,人散马嘶,喧哗之声渐渐隐退。皇后只道那些妓女已经散去,便探身船艄,向着御舟眺视。忽见灯光璀璨,高悬颠桅,皇后瞧见了红色的宫灯,心中更加伤感,失声饮泣道:

  “纵欲败度,一至于此,真是不可救药了。”

  原来清代成例,皇上凡有所幸,其上必悬红灯。如今虽是荏水程,内侍诸总管,仍旧依着旧典,悬挂红灯,作为标识。

  皇后悲痛之余,哪里还能忍耐。擦干泪水,稍稍理了理夜妆,奋然跃起,呼唤太监,叫他引道,前往御舟,谏阻其事。

  太监闻言,连忙阻挡道:

  “此时已交四鼓,皇上安寝久矣,娘娘贸然前去,必不见纳。况且奴婢昨日听说,皇上曾经面奏太后,说娘娘违抗旨意,强欲南来,祗应该在船中侍奉太后,不得轻入御舟。且言圣祖南巡,成例如此,太后已准其奏。娘娘若擅往御舟,非但触怒皇上,且恐另有变故,倘有章奏,可于明日遣奴婢前往,万勿亲支,致蹈不测之祸。”

  皇后默然良久,指着御舟红灯问道:

  “皇上半途之中,并无妃嫔侍候,所幸者究属何人,尔可从实讲来?”

  太监回禀道:

  “娘娘,奴才也不甚明白。听说是济南地方留宿待客的‘女闾三百’ ……”

  “什么‘女闾三百’?”

  “奴才也不太清楚。听说是皇上遣小太监奉旨搜求来的。古来君王为云为雨,高唐入梦,都有风流艳事传之后世,娘娘不必介介于怀。”

  皇后长叹道:

  “你们不解此中深意,只疑我的举动,出于妒忌。实是不知我心。我与皇上十二岁成婚,恩爱深沉。皇上承继大统,夙具聪睿之资,天下想望太平,称颂圣明。如今皇上耽于声色,比较隋炀帝的迷楼,明武帝的豹房,犹有过无及。长此以往,大清百年基业,势必倾覆。我富察氏贵位椒房,谊关休戚,何能坐视皇上?”

  “娘娘说的是。”

  “皇上若能听信我的言语,原是社稷之福,宗庙朝廷之幸,倘若不肯听从我一言,惟有一死,学那史鱼以尸谏君。你也不必劝我了。”

  太监见皇后的主意已决,知道挽回不来,只得任她出舱,迳上御舟。此时天方微明,皇后跨将过来,不待内侍传命,迳往寝舱。

  乾隆正搂抱着两个妓女,酣眠未醒,一个妓女从睡梦中听得步履声音,睁眼看视,见个妇人走近前来,衣服华贵,神采焕发,知道是宫中贵人。急急披衣遁去,不意刚一转身,惊醒了乾隆。举目四顾,突见皇后,手中持着一张黄绢,立在那里。

  乾隆心内十分骇异,斥问道:

  “你来此何事?”

  皇后跪伏在地道:

  “有要务求皇上鉴察。”

  乾隆怒道:

  “此时是什么时候,你胆敢来至御榻之前,莫非要图谋不轨?否则何以不由太监传达竟敢直入寝舱!”

  皇后正色分辨道:

  “臣妾仰荷殊恩,母仪天下,圣驾起居,乃是臣妾所应近侍。况且现在长途旅次,皇上的龙体尤应好生维持调养,这是臣妾的职分所在,不敢轻自放弃。”

  “好了,好了,朕好好的,你去吧。”

  “皇上,”皇后跪着不肯走,“适才听得皇上有过当的行为,意欲有所规谏,所以迫切至此。皇上何得重加疑忌为图谋不轨,尚望皇上略加深思。”

  说罢,指着两个妓女道:

  “此等烟花贱质,岂宜狎近?设或有惊天子至尊,其罪孰任?”

  乾隆闻言,愈益发怒道:

  “你还要巧言辨驳么?”立命左右侍卫押令出外,皇后跪在地上,不肯起身,说道:

  “臣妾备位有年,皇上即使盛怒,也应该略念香火之情,试览臣妾所奏,虽死不恨。”

  乾隆此时已经披衣起坐,指点两个妓女,叫她们退往后舱。回过头怒目而视,不发一语。

  皇后重又奏道:

  “皇上明鉴,臣妾心实无它,却被皇上加了这样的恶名,怎样再有颜面执掌六宫?臣妾愿辞正位,以待有德之后。但是,这个奏章,乃是臣妾的血诚所在,皇上若不赐览,臣妾终不敢退。”

  乾隆被逼不过,只得接过奏疏,说声:

  “起来吧。”

  皇后立起站在那儿。

  乾隆阅览奏疏,内中繁征博引,语言切直,大致拿迷楼、豹房来比喻,败国亡身做警戒。乾隆还没看完,已是勃然大怒,倏地走近皇后,力批皇后的面颊道:

  “朕是隋炀明武,竟要身弑国亡么?你身为**,胆敢语言无忌,咒诅朕躬,是可忍,孰不可忍!”

  遂将奏疏掷于地上,命太监将她轰了出去。皇后被打伏在地上,高喊:

  “列祖列宗,在天之灵,鉴妾此心。”

  乾隆愈益怒道:

  “这人有了狂疾,岂可母仪天下,从速押了出去,幽囚起来,听朕发落!”

  皇后仍是赖在地上不肯起身,乾隆急急穿上袍褂,命驾往朝太后。皇后爬向前来,抱了乾隆的脚求他将奏疏看完,不肯放行。

  乾隆被皇后抱住,不能脱身,怒火冲心,奋力一脚将皇后踢倒。匆匆跨了过去,迳往太后凤舸。

  这时天刚微明,太后尚赖在凤舱卧榻上假寐。听得外面脚步声,斜倚着问道:

  “谁呀?”

  宫女进来禀道:

  “回太后,皇上过来请安了。”

  “叫他进来吧。”太后遂坐了起来。

  乾隆气得一脸铁青走了进来,打个千儿问过安,便站在那儿一声不吭,只是喘粗气。

  “皇上脸色不好,怎么啦?昨晚没睡安稳?”太后溜下卧榻,让几名宫女侍候穿戴,理妆。

  “皇儿没睡好,天不亮就被皇后跑过去闹醒了。”乾隆正在盛怒之中,也不管与皇后二十多年夫妻情分,气咻咻怒冲冲,历数皇后无理取闹滋扰之状,却将自己狎妓之事一字不提。

  太后屡闻皇后切谏之举,知道她的为人,性情过于拙倔。遂即安慰乾隆,命太监持节,召皇后前来。

  皇后过船,涕泪纵横,跪拜失节。

  太后传旨道:

  “我已屡次劝戒,你总不肯听信,想来六月的竹笋生就的性情,永远难以更改了。若再任凭你胡来,常在皇上身旁,将来罪恶愈大,过犯愈重,连性命也不能保全。我替你打算,不如暂且离开皇上罢了。”

  “太后老佛爷――”皇后听此,差点晕了过去。

  太后却兀自说了下去:

  “济南大明湖有座行宫,本是禅林所改,你不如暂且居住那庵中。等到圣驾回銮,圣怒稍解,我再设法迎你回宫。未知你的意思如何,可愿在此清修么?”

  皇后见太后有意偏袒,料想争执不来,停了半日方才泣泪说道:

  “明知所言不从,强行谏阻,我心已尽,无愧于天,无怍于人了。”

  “那你就修行去吧!”

  “蒙太后天恩,使臣妾在此修持,免遭荆人之刖足,子胥之挖目,实为大幸。臣妾愿意在此清修,将来也无颜面再返宫禁,情愿齐鱼粥饭,了此一生。”

  皇后明明知道,太后有意袒护皇上,无可获免,只得叩谢慈恩,痛哭退出。当时乾隆已经先回御舟,皇后要想寻找他问其何故,批顿蹴足,如此**,也无从见他的面了。太后早已把皇后情愿出家之事告知乾隆,乾隆急命内监将皇后印绶收回,并撤去左右侍卫,只留一个小内监送皇后至庵,以供驱使。

  太后所指之庵就在大明湖边上,风景极佳,虽然屋宇无多,地方颇为幽洁。皇后便携了小内监入居庵中,乐炉茶灶,亲以经卷,从此便与尘世永远隔绝了。

  太后见皇后已经出家,即命太监传谕,说皇后患了急病在某庵疗疾。这正是:

  批颊全无夫妇义,

  茅庵忽闻贵人来。

  乾隆继续南巡曲阜,途中对王、大臣们只说皇后忽染狂疾,自己将头发剪去。本应废立,因为她备位中宫已历十余年,命在大明湖修持忏悔。

  从此,也便无人提起。

  济南有一民间传说:

  过了数年,皇后在庵中病逝。地方官飞章入告,乾隆传旨,用皇贵妃礼治丧,不得建庙。有几个满洲官员上疏力争,说是皇后虽然染狂疾,未有明诏废立,应该用后礼安葬。乾隆留中不发,就此无人再敢谏诤廷议,后人有诗咏乾隆斥后为尼一事道:

  云载云回独含颦,

  不学文昭望孟津。

  尼庵但虚椒室礼,

  生前依旧俪中宸。

  这只是民间传说而已。

  实际上太后的处置,虽然为乾隆出了一口气,但乾隆与富察氏皇后,毕竟多少还有些情义。乾隆原只想借太后压压皇后的倔犟脾气,没想到老佛爷一下将皇后打入冷宫,让她去大明湖出家做了尼姑。

  脏水儿泼了出去,再也收不回来。何况是皇帝自己发难给皇后穿的小鞋,惟一起了点作用的是,乾隆此后在东巡南幸途中,稍稍收敛了一点儿。那“女闾三百”的公开妓女,是不敢在御船上留宿的了。他有时把贵妃乌喇那拉氏召过来,打发一宿;有时贪恋野味,也在停泊之时,由张德子导引,上岸寻花问柳,不再在御船上招人显眼,怕惹起太后老佛爷不快。

  静下心来,京城宰相递来的急奏也有批谕:

  福建瓯宁会匪作乱,命总兵刘启宗剿捕之;

  山东被灾州县,赈一月;

  罢奇通阿侍卫内大臣,以阿里衮代之;

  乙亥,传旨:免直隶、山东经过州县额赋十分之三以收买人心。

  戊寅,皇帝奉太后慈驾抵曲阜祭祀孔圣,驻跸曲阜县衙。下面,是《高宗本纪》对祭祀孔圣和奉太后登临东岳泰山的半真实半不真实的纪录:

  戊寅,上驻跸曲阜县,免驻跸之山东曲阜、泰

  安、历城三县己巳年额赋。己卯,上释奠礼成

  ,谒孔林。诣少昊陵、周公庙致祭。命留曲柄

  黄繖供大成殿,赐衍圣公孔昭焕及博士等宴。

  壬午,上驻跸泰安府。癸未,上祭岱狱庙,奉

  皇太后登岱。

  三月乙酉,减直隶、山东监候、缓决及军

  流以下罪。丁亥,命班第赴金川军营协商军务

  。谕张广泗、班第调岳钟琪赴军营,以总兵用

  。戊子,上至济南府,幸趵突泉。己丑,上奉

  皇太后阅兵,谒帝舜庙。庚寅,上阅城,幸历

  下亭。免浙江馀姚等五县潮灾本年漕粮。壬辰

  ,上奉皇太后率皇后回跸。癸巳,免安徽歙县

  等七州县卫上年被水额赋。乙未,上至德州登

  舟,皇后崩……

  说半真实,半不真实,是因为乾隆奉太后此后一段日子的活动,诸如祭孔庙、岱岳庙、登泰山,回銮济南,幸豹趵突泉,等等,大体是不错的。

  半不真实,是对皇后富察氏的贬入大明湖庵堂,一字未提。这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历代正史,特别是皇帝的“本纪”,那些御用文人,是要为皇帝歌功颂德的,岂能把乾隆命小德子暗访“女闾三百”公开狎妓,皇后死谏,太后贬皇后入庵的丑闻,披历正史写入“本纪”的?

  正史不敢写,却也露出了马脚。

  皇后无缘无故,在“乙未,上至德州登舟”时,就一命呜呼崩驾了。皇后富察氏死时仅三十七岁,比太后钮祜禄氏年轻了二十多岁。

  皇后虽然凤体有些毛病,也就如贵妃乌喇那拉氏不能满足乾隆“三十如狼,四十如虎”的强烈**罢了,所以乾隆要在齐鲁野妓身上发泄。这样的中年女人,如果没有特殊打击和变故,何至在随驾皇帝巡幸中,一命不救呢?二月至三月东巡中,并无皇后重病的记载,真的有病,太医随侍左右,何至不能抢救?

  一定是发生了正史讳言之事。也许皇后崩世,是在大明湖庵堂,她想不开悬梁自尽;也可能乾隆回銮之时,的确将她带在了御船凤舸上,故有“上奉皇太后率皇后回跸”之语。到了德州,皇后想不开,投水自尽。

  这样,“本纪”后面的记载也就好理解了。

  ……皇后崩,命庄亲王允禄、和亲王弘昼奉皇

  太后回京,上驻跸德州。召完颜伟回京,以顾

  琮为河东道总督,爱必达为浙江巡抚。协办大

  学士、吏部尚书刘于仪卒。辛丑,还京师。大

  行皇后梓宫至京,奉安于长春宫。上辍朝九日

  ……

  如果皇帝和皇后之间,没有发生在济南的那一段龃龉和不快,富察氏皇后崩逝了,乾隆是决不会让庄亲王、弘昼奉太后先行回京,而他继续留在德州“办公”的。如果他与皇后感情还是原来那样深笃,他肯定要随皇后的梓宫一道起驾,奉太后回銮。

  因为他在德州所办的“朝务”,待回到京城更好御览朱批,根本用不着在德州再逗留些日子。

  再隐秘的史事,自然也露出了马脚,露出了真实的泥爪雪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