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留在彼此最美的年华 第一百四十八章:情感的曲折

《留在彼此最美的年华》第一百四十八章:情感的曲折

作者:淡雅繁花开 字数:1731 书籍:留在彼此最美的年华

  从桂林到阳朔,溯江而上,那是风景荟萃之区,咱们一叶轻舟,徜徉山水之间,可以从容浏览。倘若骑马从陆路走,那可当真是走马看花了。”

  云瑚说道:“想不到你还有这样闲情逸致。”

  陈石星笑道:“反正咱们留在桂林,也没有什么事情好做。不过,我之所以要从水路去,当然也并非只是为了浏览风景。”

  云瑚笑道:“你别以为我胡涂,我也猜想到了,葛南威约你三日之后在莲花峰相会,咱们要是从陆路去,恐怕难逃他们的耳目,你是害怕这个,对吗?”

  陈石星笑道:“你很聪明,一猜便着。咱们提早坐船去,他们可能是想不到的。小船可以直达莲花峰下。我已算准时间,恰好在第三天的晚上到达。咱们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上山。

  云瑚道:“咱们的坐骑怎办?”

  陈石星道:“可以留在桂林。”

  云瑚说道:“托这间客店的主人照料么?你就敢这样相信他?”

  陈石星低声道:“那个舟子是我的少年朋友,小时候我在漓江边常常和他一起玩的。”接着笑道:“他初时觉得我似曾相识,可还不敢相认。后来我唤他的小名,他才大喜如狂。这个朋友是绝对可以相信的。”

  云瑚说道:“你是要把这两匹马寄养在他家中?这是咱们从江南双侠借来的坐骑,万一失了怎办?”

  陈石星道:“也只好冒个险。要说万一碰到意外的话,咱们骑马到阳朔去,可能碰上的意外说不定会更多更大。”他这么说,云瑚只好同意了。当下陈石星带领云瑚从客店出来,走到花桥底,他那舟子朋友,已经在那里等候他们。

  那少年舟子看见云瑚这样俊秀人物,更为诧异,不过他却是相当机灵,陈石星又是与他先说好了的,是以也没多问,完全像招待客人一样招待他们。陈石星把两匹坐骑交给他的家人带回去,便即下船。

  小舟开行之后,那舟子方始笑道:“陈大哥,一别数年,你阔起来啦,这几年你是在哪里得意?怎的今日方始荣归?”陈石星笑道:“什么得意?什么荣归?这几年我不过是靠着这张琴在江湖上混饭吃罢了。小柱子,说实话,我还羡慕你呢。你有这条小船,不必受人家的气,凭自己本领就有饭吃,在江湖上混,那苦处却是不足为外人道的。”

  那舟子道:“这话也说得是,我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江里有的是鱼虾,虽然有时辛苦一些,倒也穷得快活。小石子,那年你家遭受火灾,听说你爷爷烧死了,又没见你,不知你生死如何,我心里真是非常难过。好不容易盼到今天,终于把你盼回来了。小石子,你有钱也好,没钱也好,我对你都是和以前一样。你不如回来吧。咱们哥儿俩一同捕鱼,不很好吗?我还想跟你学弹琴呢。”这番话说得十分诚挚,陈石星不觉眼角沁出泪珠。

  “我不是回来了吗?将来我是准备重建家园,就像爷爷一样,在七星岩下过这一生的。不但我要回来长往,这位朋友也要在这里住下去的。”

  “真的?嗯,你这位朋友高姓大名,我还没有请教呢?”

  云瑚捏了一个假名,说道:“对你们贵地的风景,我是早已仰慕的了。我是真的想做桂林人的。不过我恐怕还要回故乡一趟,然后再来。”

  舟子笑道:“你先看一看桂林阳朔的风景也好,看过之后,你更想来了。你是小石子的朋友,我是十分欢迎你来的。”

  云瑚道。”陈大哥,原来你的小名叫小石子,我现在才知道。”

  舟子笑道:“我和陈大哥小时候都是互相叫对方的小名的。他的名字是陈石星,我唤他作小石子,我的名字是刘铁柱,他就叫我小拄子。”

  说话之间,小舟已是顺流而下,在平如镜面的漓江之上,滑行于波光流影之间了,叠彩山、还珠洞、伏波山等等奇峰异洞,随着船身的移动,缓缓向后退去。不多久已是过了穿山和斗鸡山。穿山矗立江心,有岩洞可容小舟通过,据说是汉朝的大将军马伏波一箭射穿的。斗鸡山形如振翅昂头的公鸡、气象峥嵘。云瑚不禁欢喜赞叹,说道:“我以前读韩愈的诗,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还以为是诗人的夸张,天下哪有这样清丽的山水?如今身立其境,果然是如在画图。”

  陈石星道:“写漓江这一带风景的,还两句名诗:高眠翻爱漓江路,枕底滂声枕上山。是明初俞安期写的。”

  云瑚躺在舱中,仰望山景,笑道:“果然是枕底涛声枕上山。写得真妙。”

  舟子忽然笑道。”你们谈的什么诗词歌赋我都不懂,不过喜欢坐船到阳朔去看漓江风景的外地客人可真不少,尤其是这两天。”

  陈石星正想向他打听,乘机问道:“这两天的许多外地的游客雇船到阳朔去吗?”

  舟子说道:“是呀。前天就有几个北方口音的客要雇我这条船,后来他敢情嫌我这条船太小,改雇了贺老三的那条大船。”

  陈石星道:“阳朔有什么奢拦人物吗?我的意思是说像一柱擎天雷大侠这样的奢拦人物。”

  舟子说道:“不错,我想起来了。阳朔有个富豪,听说家里养有许多武师,他本身也会武功。当然没有雷大侠的名头那么响,但也远近知名。听说他过几天做六十大寿,说不定那些外地客人是从各处赶来给贺寿的。”

  陈石星忙道。”那个人是谁?我却不知阳朔有这么一位奢拦人物。”

  舟子说道:“这人姓杨,名虎符。听说他的家就在碧莲峰上。我也是这两年常去阳朔,才听人说起他的。”

  陈石星心里想道:“在江湖上我可没有听人提过杨虎符此人,恐怕只是阳朔的土皇帝一流人物吧?以他的身份,恐怕也还不配请得动八仙迎客?但也许是我见闻不广。待到了阳朔,再查个明白。”当下问道:“今天有没有外地的客人坐船到阳朔去?你知道吗?”

  舟子说道:“雇船的外地客人,昨天起就没有了。你知道的,走水路到阳朔要三天两夜,比走陆路慢得多,走水路的客人,大概都是想从容浏览风景,所以提早动身。要是今天才坐船去,就赶不上那位杨大爷的寿辰正日了。”

  陈石星正是担心走陆路会碰上江湖人物,惹起注意,才走水路的。听了舟子朋友这番话,方始放心。

  那舟子忽地又想起一事,说道:“你刚才说起一柱擎天雷大侠,我倒想起来了。你爷爷不是他的朋友吗?在你家遭遇火灾之后,他还来向我们打听过呢。”

  陈石星道:“不是听说一柱擎天在那一年也不知怎的失踪了吗?”

  那舟子道:“是呀,这件事可是有点古怪,就在你家失火之后的第二天晚上,雷大侠的家也给一把火烧干净。随后也就没谁见过雷大侠啦。”

  陈石星道:“那他是几时向你们打听的?”

  那舟子道:“那是雷家失火之后的第三天。不过不是雷大侠自己来,是他的一个老家人来向我们打听你们祖孙。”陈石星道:“他不去找寻主人,反而来关心我们,这倒真是有点奇怪了。”

  舟子说道。”雷大侠人称一柱擎天,这外号是什么意思,难道你还不知?”

  陈石星道:“我听爷爷说过,他这外号包含有两个意思,一是将他比作桂林的独秀峰,乃是天南一柱;二是说他爱护朋友,如擎天一柱,抱庇有难之人。”

  那舟子道:“是呀,你既然知道,那就没有什么奇怪了,雷大侠可真是个够朋友的人,据那个老家人说,在你家失火之后的第二天,他本来要亲自来看的。只因午后方始得到消息,适值家中又来了一个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是以无暇抽身。他特地嘱咐那老家人来打听你们祖孙的消息。那老家人就在当晚离开雷家,到东门外一个亲戚家里住,准备第二天一早,就近到七星岩你家察看和打听消息,不料当晚雷家也遭火灾,那家人侥幸逃过一场灾难,也不知主人生死如何,由于这个突发的意外,所以他才延迟至第三天方才找着我们,打听你家的消息。

  “那老家人说,不管主人是生是死,他的嘱咐还是要照办的。首先要知道你们祖孙确实的消息,是生是死,生养死葬,他都要替主人完成心愿,照顾你们。只可惜他向我们打听,我们却是不知。唉,雷大侠对朋友如此义气深重,我虽然不觉得特别奇怪,也是不禁为之感叹了!”陈石星冷笑道:“他这样关心我和爷爷,我也是感激莫名,不知应该如何报答他了。”

  那舟子似乎没注意到陈石星的态度有异,继续说道:“最近我听到风声,说是雷大侠尚在人间,前几年他是在失火之后到外地去的,如今已回来了。也不知是真是假——但愿天怜善人,这是真的。”陈石星不由得又是心中冷笑:“昨晚我还见过他呢,但这个许多人心目中的‘善人’,却是和豪门的鹰爪同在一起。”当然这件事情,他还是不便告诉这个舟子的,虽然这个舟子是他少年时代的好朋友。小舟续向前行,到了宽阔的江面。江上有六七艘“渔鹰竹筏”,正在捕鱼,云瑚未曾见过,看得出了神。

  “渔鹰”即是鸬鹚鸟,漓江的渔民善于训练鸬鹚鸟潜水捕鱼,故此唤作渔鹰。但见竹筏上一只又一只的鸬鹚。按照主人所发的讯号,一探头便钻到波心,当它们从水里冒出来时,嘴里已是衔着肥大的鲜鱼,跃上木筏,乖乖的献给主人了。云瑚笑道:“真是有趣,鸬鹚为什么不吃鱼呢?”

  那舟子道:“它的颈上是套着铜环的,大鱼吞不下去,只能吃小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