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只想当亡国之君的我昏成大帝 第一百四十五章大干官员务必紧跟皇帝之思

《只想当亡国之君的我昏成大帝》第一百四十五章大干官员务必紧跟皇帝之思

  怎么让自己定下来的法律开始执行,秦构想法就是先给那些百姓打个样:“大伴,新法推行后内府控制的那些商贾也可以动一动,命一些掌柜主动解除长约,然后让王安石的半山异闻报多讲讲这类事。”

  冯琳点头道:“老奴明白,只是听说吕惠卿他们也做出了一个商报,是否也让他们帮忙?”

  吕惠卿他们留意到半山异闻报产生的影响力后,建了一个商报和王安石的半山异闻报争锋,他们那商报因为有很多商人支持,根本就不用赚钱,所以价钱压得比半山异闻报还低。

  不过因为大干这两个报业实在是将成本压得太低,内容也足够优秀,这些年大干虽然创立很多报业,结果到最后大部分都被那两个报业巨头给挤垮了,只有一些着眼于本地新闻的小报业才能存活下去。

  秦构点头道:“自然可以,东厂的人也可以动一动,务必要把新法中那两条颇受争议的法规传播得人尽皆知。”

  冯琳点头告退后就去连夜安排内府的那些商家办事去了,至于那些、解除了长约的掌柜又该怎么活。

  这种问题他当然不会劳烦秦构,反正内府商家每年收益那么多,稍微漏一点出去就够那些掌柜吃一辈子了,一点补偿而已,又不是给不起。

  连夜干事的不只是冯琳,还有那些新党官员,他们身为建议开设法司的主力军,新法推行的压力全在他们身上,更别说秦构还加了那么多料。

  要怎么才能把秦构加的料好好消化了,那肯定是要抓紧时间想好对策。

  “官家这段时间的举措越来越让人捉摸不透了,如今我大干商事如此繁茂,国力之强盛也都源于商事。

  官家该不会是觉得商贾钱财颇多,普通百姓又对商人有太远怨言,想以商人之财平百姓之愤,做杀鸡取卵之事吧。”

  新党的会议刚一开始,对商业上的事了解不怎么深的李错就率先开口。

  他这个想法和在场大部分新党官员一样,这些人都知道以前朝廷是怎么把商人当猪养,当猪杀的,现在见秦构那么干,觉得秦构想杀猪一点也不奇怪。

  吕惠卿连忙否决道:“此中利弊我等都能看得清,官家又怎么会行如此不智之事,我反而觉得,是官家在想方设法,让我大干商事更上一层楼。”

  事实上就算秦构真的想把商人都宰了,吕惠卿也都要尽可能拦一拦,更别说秦构现在只是有一点意味不明小动作。

  “吉甫何出此言?”

  吕惠卿应道:“如今有颇多作坊所需匠人已经是大多数女子都可以胜任之事,可女子为匠人,总是顾虑重重,现在官家保证女子为匠人所得之财,自然是在鼓励此事。

  我大干又有多少女子,可增添多少劳力,并且另一条雇工可随时废止长约,也同样是为了增添各类新产业。

  那些被豪商所重视,需要下大力气签长约控制的可不是什么普通匠人,而是能经营一方分号的掌柜,这些人要是想解除长约,那定然是有更好的去处,其中一大部分应当是想自己为商,做自己的产业。”

  吕惠卿这论调和向社会输入优秀人才一样,乍一听就挺有道理,可仔细一想,却感觉总有一些问题。

  那些所谓的掌柜说白了就是些高级匠人,他们就是知道商机在哪,看到了合适的新产业,可没有本钱怎么创业。

  大干现在的产业可都是原来就有颇多资产的地主们撑起来的。

  这时候有官员想到了一个问题,向吕惠卿问道:“之前钱庄不是可以放贷吗?如果要让那些掌柜能有余力开办产业,这放贷要求是不是可以低一点,毕竟那些人也没有抵押之物,估计也无人担保。”

  都到这份上了,吕惠卿也只能是尽可能想办法让秦构的那些规定往他的方向发展,“自然可以,只是放贷时还务必慎之又慎。”

  其实把那些钱放出去后,会不会产生一堆烂账,吕惠卿自己也不清楚。

  正在此时,商报的一个掌柜,也就是吕惠卿的随从急急忙忙找上门,给吕惠卿说了一个大消息。

  冯琳的动作很快,出宫之后连夜将那些内府控制的商家,以及掌柜都喊起来开会。

  说要让一些掌柜自愿解除长约,不过他的补偿给得很大方,只要一些掌柜愿意解除长约,想要什么尽管说。

  自然就有一些掌柜想要自己创业,需要冯琳给他们批一笔投资,好让他们有本钱创业,冯琳也同意了。

  这么大的消息自然有人连夜找到商报的人,把这消息卖了一个好价钱,商报的掌柜知道这消息有多重要后,就连忙来找吕惠卿了。

  吕惠卿心中大快,笑道:“诸位,官家先例在前,我等又有什么可担心的。”

  李错叹口气道:“官家这步子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快,数年前,谁又敢想当日推行新政之人,如今在更新之政面前成了旧人。”

  吕惠卿也感觉自己对秦构的想法有些难以望其项背,却还是勉励李错道:“李兄何处此言,官家乃千古一帝,我等能有为官家查缺补漏之能,已经不错了。

  不过世事变迁,我等也不能让官家拉下我们太远,况且王介甫那些学生入仕后表现突出,我们那些学生可不能落于人后。

  这次可以让他们去钱庄中历练历练,甄别出哪些掌柜值得扶持,同时也可以将那些人指点一二。

  并且我等在商报上也可以解释解释大乾律中新的规定,免得让那些豪商心生疑窦,以为朝廷要行劫富济贫之事。”

  在新党集会商讨对策的同时,王安石和他的学生同样也在商讨对策,不过庆功的成分更多一点。

  “弟子敬王师一杯,如今这法司一立,有各种规矩约束,他们再想像以前那样打压我们,就没那么容易了。”

  王安石摇了摇头,皱眉道:“说过多少次了,朝廷上的党争之事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百姓民生。

  如今我大干又有诸多女子入作坊,肯定会有商贾想办法压低女子工钱,这才是我们目前最为紧要之事。”

  “弟子受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