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浪子宰相 第二卷 步步惊心入汴梁 第二卷 第一百六十回 浪花朵朵开

《浪子宰相》第二卷 步步惊心入汴梁 第二卷 第一百六十回 浪花朵朵开

作者:拗人 字数:1850 书籍:浪子宰相

  那夜之后,李彦算是把凌振和范二拴一起了,连续数日二人都形影不离,日夜研究李彦给他们的图纸和对“产品”提出的要求。

  大炮、手雷、地雷这些都可以慢慢来,李彦让他们先从炸药包入手,并将他记忆里的知识通通教给这二人,然后便放手让他们自己去研究。

  李彦当然不会参与一起制作,因为他帮不上什么忙,这种东西还得靠专业人士来做。李彦只需告诉他们、炸药包最里面是大剂量的炸药,然后用油纸包裹,油纸外面再包一层牛皮纸,牛皮纸外面是布料。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年代油纸是有的,一般都用来做雨伞。可真正意义上的牛皮纸是没有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另找替代品,那就是范二要解决的事了。

  当然,也不是范二亲自去,他手下还是有能人的。

  炸药也是同理,李彦不想禁锢凌振的思维,所以只提出要求,让凌振尽管大胆去研制。

  千万不要小看一个人才的能力,李彦说的越笼统,凌振所能发挥的空间越大,没准最后会有意外的惊喜也说不定。

  为了掩人耳目,李彦又用李衙内的名字在城外建造一个爆仗作坊,这样就可以明正言顺的采购火药。

  当然,采购的量还是有限度的,仅仅够凌振来做研究,要想大批量生产,还需要另想办法。

  李彦把主意打在老道士身上,这货没事就给赵佶炼个“长生丸”、“壮阳丹”之类的丹药,前些日子还“孝敬”李彦十颗,李彦当着他的面踩碎了,并狠狠的痛斥一番。

  虽然做法有些过激,但也并不是一时冲动,李彦仔细想过,如果不及时制止此类事件,没准日后这些人真就把他当“昏君”一般欺瞒。

  果然,从那日后老道士再也不敢说瞎话骗李彦,因为他知道,李彦要比他想象中的精明、博识、理智。

  但这件事也刚好给李彦启发,用给赵佶炼丹的名义采购硫磺、硝石等物,岂不是既合理又合法,最重要的是,还不需要他李彦出钱,自有国库来报销。

  所以,李彦找来老道士商议,老道士二话不说,直接揽在自己身上,至于具体怎么操作的,李彦也没细问,但多少都能猜出来,无非是忽悠赵佶研制新的长生不老药云云……

  至此,炸药的事告一段落,李彦给他们的期限是上元节前,也就是八个月的时间研制出三十个炸药包。

  因为李彦要在上元节那天给蔡京来个“浪花朵朵开”,以起到震慑和圈禁蔡京的目的。

  “浪花朵朵开”是李彦给这次计划起的代号,并且陈鹤手下又专门成立一支浪花小组,但“浪花”到底怎么开,只有李彦一个人知道。

  这个浪花小组的工作就是开发广告市场,仿照前世的电梯广告、车身广告,这种新媒体方式去运营。

  当然先从自家的人力车开始铺起,而宣传的内容也是自家店铺里的商品。

  比如熏熙堂有一款名叫“羡仙藻”的护肤产品,广告词便是:要想皮肤好,早晚用仙藻——功德坊熏熙堂荣誉出品。

  履铺:飞一般的感觉。

  成衣铺:没有人比我更懂你。

  和盛苑钱庄:因为信任,所以选择。

  …………

  ……

  两个月以后,满大街都是李彦抄袭的广告语,别人穿越是文抄公,李彦穿越抄广告语。

  这也是被逼的,谁让他没文化呢,也没有那些大佬开挂的记忆,红楼梦、三国、封神等名著能一字不差的背下来,真是羡煞旁人。

  但李彦真正的目的不是室外广告,而是室内,尤其是那些在京都比较出名的店铺,对他的计划尤为重要。

  俗话说利益至上,只有让那些店铺的东家见到真金白银,才会同意在自己的店铺里摆放别人家的产品。

  李彦不惜花费大量银子,使出各种手段,先树立几个典型,签下一年的合约,而且是先付钱那种。

  只需要在大堂的角落留出一平米的空间,就能得到一笔不菲的收入,只要不傻,基本每个商家都会同意。

  当然,李彦也不是傻子,不可能把同类商品放在同类店铺里推销,在怡乐楼的大堂里摆醇乐楼的酒,不被丢出来才怪。

  不以盈利为目的商业行为让烟九娘好不舒服,这几个月花钱如流水一般,俨然已经入不敷出了,若不是家底雄厚,恐怕早就把积蓄掏空,可还是惹来烟九娘一次又一次的财务赤字警告。

  李彦听在耳朵里,做到心中有数,只要计划成功,就能搬倒蔡京,他便可以取而代之成为大宋朝万人之上的宰相,到那时随随便便搞点事情出来,银子还不像流水一般的来。

  所以,眼下一切的花费都是值得的。

  至从那日与蔡喵喵分别,这妮子就像消失了一般,再也没有出现过。

  时间一长,师师和烟九娘也就放松警惕,不再时时刻刻的跟随。

  期间王小七接小沫的父亲回到京都,李彦对这个老岳父礼待有加,当然,也是出于对小沫的愧疚。

  奈何,老爷子在李府没住几天,可能是听到了什么风言风语,开始怀疑起李彦的人品,找李彦谈过两次话,传授一些为臣之道。

  李彦每次都恭敬的听训,然后该怎么做还怎么做,因为老爷子满脑子都是愚忠,如果像他说的那般耿直,李彦恐怕早就卷铺盖滚出京都了。

  老爷子也似乎感觉到这一点,留下一句:孺子不可教也,朽木不可雕也。便气匆匆回他原来的家了。

  李彦本想给他谋份差事,但想想还是放弃了,最适合老爷子的衙门莫过于御史台,但给老爷子弄御史台去,就相当于给他自己挖坑,可以提前预知,不出三天必会反目成仇。

  眼下御史台盯李彦盯的很紧,李彦做事也是处处小心,还好赵佶这段日子有好东西可玩,没心思理会李彦的商业扩张。

  所以,御史们的奏书连睿思殿的门都没进,直接扔库房压箱底去了。

  赵佶很满意现状,有蔡京为他处理政务,李彦帮他钳制蔡京,和谐的很。

  在他心里,现在的大宋朝国泰民安,河清海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