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这太子不当也罢 第72章 归来的和尚

《这太子不当也罢》第72章 归来的和尚

作者:扬镳 字数:1742 书籍:这太子不当也罢

  “你个天杀的狗才,竟敢对本公主无礼?”

  “信不信我让父皇杀了你!”

  “太子哥哥,你就这么看着呀!”

  房遗爱扛着高阳下楼去了,娇小的高阳和强壮如牛的房遗爱,比例完全失调,画面显得十分好笑。

  高阳虽然也练过几天功夫,但和英魂境的房遗爱相比,她那点攻击力完全破不了防,房遗爱躲都懒得躲,任凭她怎么挣扎,铁一样的胳膊把她箍得死死的。

  要不是李牧知道,高阳一定会嫁给他。就这夯货的行为,都得揍他一顿。

  送走了不速之客,李牧洗漱了一番,鞠仙儿照例去练功,李牧也来到了他的‘工作室’。

  这里已经被打造成了一个很奇怪的地方,几张条案摆在当中,上面都是一些工具之类的玩意儿。在角落里摆着一个大书架,上面摆满了书,这些书都是鞠仙儿按照李牧的要求挑选的,每天看完的部分都会拿出去,次日在李牧睡醒之前换成新的摆进来。

  有‘一目十行’等儒术的加成,李牧看书的速度十分夸张,他不像是在看书,倒像是在‘扫描’,翻一遍就‘存储’好了,一个字都不会错。

  才气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长,这也决定了李牧接下来看什么书。当他发现某种类型的书增加才气变得缓慢的时候,他就会换,简言之,他看书不是为了看书,单纯的只是为了修炼罢了。

  作为一个体系的开创者,这个体系的形成都是在他的一念之间,自然也感受不到什么‘瓶颈’。李牧的境界一日一变,如今已经达到了第三境,仁者。

  文位体系,是为了配合朝廷掌控儒生们而设置的。但儒术的境界,却与之并不完全相同,毕竟沾了名利二字,落了下乘,上限不高。李牧将其称之为‘外门儒术’。

  而李牧自己修行的,他称之为‘内门儒术’,就像孔子收了七十二门徒似的,日后也唯有他的亲传弟子,才能学到‘内门儒术’。

  内门儒术第一境,开窍。开了窍,就可以吸纳才气,才气是儒术的基石。

  第二境为修身,让才气改善身体,增强体魄。这个境界李牧几乎就没怎么修炼,因为他是武夫的底子,虽然没了功力,但是已经练出来的体格还在。

  第三境为仁者,作为一个日后要安邦定国的儒生,一颗‘仁心’是不可或缺的,否则就算为官也是一方祸害,这也是为第五境‘德行’在打基础。

  第四境就是李牧目前在修炼的境界,这个境界叫做‘儒生’,疯狂吸收各种典籍的知识,增长阅历,完全是一个学习的阶段。

  如此五境,是李牧根据目前的情况,结合系统的计算,模拟出的最佳方式。为何是五境?因为李牧从前是雄魄境,武夫体系的第五境,上限停留在哪儿。

  所以这也预示着,李牧修行前五境的速度会很快,而到了第六境的时候,速度就会慢下来。

  但那也无妨,毕竟放眼天下,武胆境的人也寥寥无几。第五境的儒术足以应付大部分的情况,况且,儒术的厉害与否,其实也并不完全在于境界。

  这也是儒术的特殊之处,李牧已经意识到,儒术与所有体系不同的点了,那便是对于规则的利用。

  李淳风看得再透,他也是个门外人,哪能比李牧这个创造者更明白。

  儒术是李牧结合他的‘GM技能’创造出来的,而‘GM技能’本来就是凌驾于普通的规则之上。

  所以每一个儒术,其实都是在利用这个世界规则的bug。厉害与否,在于利用的程度有多深。

  而利用的程度有多深,又取决于理解的深度。

  所以,很有可能出现,某个人对一个很浅显的儒术特别的熟练,他使用这个儒术的威力就会非常的大。

  无他,唯手熟尔。

  ……

  充了一上午的‘电’,李牧书桌上看完的书也摞了一尺多高,差不多有上百本了。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差不多是一年的阅读量,但对李牧不过是半天而已。

  哪有随随便便的成功,都是不懈的努力。只不过有些人的效率高一些罢了,就像爱因斯坦和你,如果你能活个一万岁,爱因斯坦的那些你也都能学会——

  李牧感慨一番,忽然心有所感,推开窗户,只见西方祥云朵朵,像是有生命一般,向着长安城飘了过来。

  不一会儿,有快马疾驰向皇宫方向。

  又过了约莫一刻钟,李世民出现在文学馆。

  “父皇,发生了何事?”

  “朕的御弟,玄奘法师回来了,他已修成罗汉果位,取回了大乘真经。人已经到了西十里亭,你和朕一起过去,御撵随后就到。”

  “啊?”李牧愣住了,他有点没反应过来,这在原来的游戏世界可没有啊,啥时候加的新资料片?

  “愣着做什么,还不去收拾一下。这是大事,你就穿这身成何体统?”李世民说完,人已经飞走了,御撵从皇城出来需要一段时间,足够李牧换衣服了。

  李牧身为太子,自然有属于太子的冠冕。但这种东西,穿起来十分不舒服,除非是‘国家级’的大事儿,否则也没人会要求他穿。

  李世民特意来通知他,显然是把唐僧回来这件事当成了大事。

  “罗汉果位?”李牧喃喃自语,道:“很厉害吗?”

  鞠仙儿正在帮他系袍带,听到他的话,道:“当然厉害啊,佛教之中,最最贵者为佛陀,菩萨次之,罗汉仅次于这两者,是排在第三位的。”

  “你又知道?”李牧看向鞠仙儿,道:“详细说说。”

  “也是听来往的客商们道听途说的。”鞠仙儿道:“罗汉又称阿罗汉。佛法有云,自凡夫至阿罗汉,论时间,速者三生,迟者六十劫。罗汉者皆身心六根清净,无明烦恼已断。已了脱生死,证入涅槃。堪受诸人天尊敬供养。于寿命未尽前,仍住世间梵行少欲,戒德清净,随缘教化度众,是佛教中的大德大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