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这太子不当也罢 第126章 交卷前三名

《这太子不当也罢》第126章 交卷前三名

作者:扬镳 字数:3509 书籍:这太子不当也罢

  我的好四叔,这不是用来叙旧的时间好吗?!!!

  感受到体内的力量迅速褪去,李牧是真的有点慌了。看到狞笑走来的李元安,李牧的额头冒出了冷汗。

  等等!

  老子还有杀手锏!

  李牧掏出自己的‘魔法书’,疯狂的扯,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技能飘飞,里头有李世民的武技,有李淳风的阵法,还有张全义的奇门遁甲,禄平的丹毒等等,各种各样花里胡哨,一股脑地全盖了过去。

  李元吉毕竟只是一个灵体,就算他有武胆境的实力,但是奈何没有肉身,能发挥出的真实实力不足五成。如此多的技能铺天盖地而来,瞬间对他造成了极大的杀伤。李元安的肉身被刮出了无数道血痕,残破不堪了起来。

  “是你逼我的!”久违的疼痛,让李元吉疯狂了起来,他张开嘴,黑色的烟气如实质一般,从他的嘴里喷出来,最前端,幻化出三个鬼头,龇牙咧嘴地朝李牧吞噬而来。这是李元吉的杀手锏,三鬼等同于他的本体,脱离了李元安的身体,也就解除了禁锢,让他无限接近武胆境的实力得以发挥。

  就是现在!

  李牧扯下最后一张书页,袖口一吐,手里多了一支笔,笔走龙蛇,把李元吉这个杀手锏给完整‘复制’了下来。

  就在三鬼即将触碰李牧的瞬间,李牧的‘三鬼’也释放了出去,六个鬼头撕咬在了一起,巨大的冲击波把李牧和李渊弹了出去。

  李元吉发出一声惨叫,来自灵魂的痛苦,让他躲无可躲,避无可避,只能被动的承受!

  李牧仓促之间复制的技能,当然不可能有李元吉的原版伤害高,但是也有五成以上。这一招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出手就让李元吉遭受了重创。

  李元安瞬间脱离了李元吉的控制,跌倒在地上,昏迷不醒。

  李元吉的黑雾在半空中翻滚,一动不动,用游戏中的术语解释就是,他此时处在僵直状态。

  “呼——”李牧长出一口气,伸手试了试李渊的鼻息,还有气儿,赶紧把他拖到了房里。

  外面,李元吉已经脱离了僵直状态,但是黑雾已经非常薄弱。现在的情况,他也不确定能不能把李牧杀掉,思虑了一下,决心逃走。但是拖了这么久,他哪还有逃走的机会了?

  传送阵的清光闪动,李牧的帮手到了。

  最先出现的是李淳风,接着是张全义。二人正在商量事情,接到了李牧的信号,一起赶了过来。随后是李世民然后是孔颖达和禄平,长安城最顶级的一批战力陆续赶到。

  “是你?”李世民见到李元吉,瞬间认了出来。倒不是他看到了李元吉,而是感觉到了李元吉的元神波动。所谓炼神境,炼的就是元神。对元神的敏感性自然是要超过在场的所有人,再加上他对李元吉不说恨之入骨吧,也差不了多少了,真正的所谓化成灰都能认出来。所以,他第一时间发现了。

  “李世民!!”李元吉看到李世民,也是瞬间进入了狂暴状态,他知道今天的事情不能善了了,也顾不得其他了,黑雾瞬间爆炸性的庞大,瞬间笼罩了整个九成宫,九成宫内所有的活人,只要心中有贪念,欲念,怨念,都成了他的祭品。人们脸上的血色渐渐消退,而黑雾却越来越厚实。

  李世民拔刀就斩,但是李元吉此事并不是实体,斩在黑雾上,无非就是让黑雾薄了一点,并不能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其他人的攻击也差不多,因为黑雾没有实体,反而达到了部分‘免疫’的效果。而且,在场的高手们,虽然是高手,但毕竟也都是人,是人就都有贪念,欲念和怨念,而且越强,这方面就越重,平时控制自然是没有问题,但是此时受到影响和催动之下,克制就变得非常为难了起来。

  李世民道:“这样下去不行,诸位,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张全义见多识广,道:“捉鬼之法不适合,对手的强大,源自于他的欲念怨念和贪念,得想办法化解,才能克制他。擅长此类的,佛门是最适合不过。”

  “佛门?”李牧一愣,旋即明了。确实,佛门讲求无欲无求,就是要消解人心中的欲念,这样以来,很多看不开的事情,就都看开了,虽说非常消极,但是确实是最合适此时此刻的法门。

  可是此时上哪儿去找和尚去?

  李牧心道,如果早知道有今天,对玄奘法师下手的时候,就不那么狠了。

  难道就真的一点办法也没有了么?

  李牧回想与玄奘的对话,忽然脑海中灵光一闪。

  佛门讲究的是自证,因为没有他证。自证的核心就是,我信故我在。心中有佛,自然处处是佛。

  别人相不相信不重要,我相信就行了,只要我相信他存在,那就一定存在。

  我相信谁存在?

  孙悟空!!

  从小老子就看孙悟空长大的,谁小时候没玩过金箍棒?据传说,中国的八零九零后男生喜欢笔直的树枝棍子,就是看西游记留下的后遗症!

  就像美国小朋友相信有钢铁侠,岛国的小朋友相信有奥特曼,中国的孩子年少时,谁不知道孙悟空?

  老子就是斗战胜佛!!

  李牧不断催眠自己,让自己相信有这样一个佛。随后,他用出全部才气,全力催动金手指特效,勾勒出了一个锁子黄金甲,凤翅紫金冠,藕丝步云履的经典齐天大圣形象。

  “吃俺老孙一棒!”

  佛光普照,黑雾尽散。半空中,一个金色的影子,挥舞着金箍棒,一棍子砸了下来。

  李元吉连一声惨叫都未发出,就像是被蒸发掉的水汽一样消散了。

  李世民等人还没看清楚是怎么回事,李牧已经直挺挺地晕了过去。

  这一下子,消耗掉了他的所有‘蓝条’,实在是再也坚持不下去了。

  临晕之际,李牧脑海中只有一个信号。

  这样也行?这到底是个什么世界啊!

  ……

  再次醒过来的时候,已经回了东宫了。李渊也已经被接回了太极宫居住,他被李元吉附身多日,元气大损,刘神威给开了药,正在将养中。而大安宫的其他人就没这么好运了,他们没有人皇气护体,在李元吉的黑雾笼罩之下,全部都遇难了。

  濮阳王李元安和他的母妃也是一样,在李渊的吩咐下,他们被安置在了李渊未来陵寝的周围,也算是规格很高了。

  一夜死去数百人,李牧得知这个消息,也是不胜唏嘘。

  天煞盟失去了李元吉,根基大损,短时间内不会出现了。但据禄平说,天煞盟本来是两个头目,原来死士那一拨儿的,头目自然是李元吉,而后来江湖术士,方士的头目,一直都行踪不定,谁也不知道在哪里。禄平作为方士的头脑,倒是与之接触过几回,但也都是通过傀儡,无缘得见。

  李牧把抓到的蛊虫拿给禄平看,禄平辨认后,发现蛊虫早已经死了多时了。原来这种蛊虫是一对儿的,有子母蛊之说,子蛊被俘之后,母蛊虫会自爆,随后子蛊也会死。

  等于是一个弃子,被完全的放弃了。

  天煞盟的线索,就此中断。

  ……

  收拾后续,被李世民以重修九成宫的名义遮掩了,大批的禁军包围九成宫,外界一无所知。

  而此时的长安城,热议最多的话题,还是科举。

  这次科举,意义重大。因为在科举之前,李世民已经下了旨意,明确未来国家选材,科举是唯一的途径。而之前举孝廉等方式,未来会受到极大限制,未参加科举而得官者,不得做掌印之官,且品轶最高不得超过四品。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打个比方,所谓掌印之官,就是一把手。你没参加过科举,你就当不了一把手,再厉害,只能做二把手。也就是,没有什么实权。而后面的一条,就算明白的限制了,不参加科举,到死就是个五品官,五品官,还是副手,再大能大哪儿去,基本上也就是废了。

  之前朝廷取人才,多半都是举孝廉。也就是各大世家举荐的人才,所以朝廷里面,才会形成朋党。

  如果都从科举出人才,虽然还是难免因为教育水平的关系,还是大家族子弟占据多数。但这里面有几个区别,第一个区别是,科举是国家给士子的一个机会,而不是举荐得来的,举荐是家族给士子的机会,他们可不领朝廷的情。

  还有一个区别是,科举能筛选出人才。而举荐的人,不一定是人才,也算是有个基本的保障了。

  从前等着家里安排的公子哥儿,在李世民旨意下达之后,不得不认命妥协,开始了疯狂的补习之旅。

  国子监门庭若市,上座率出奇的高,以往公开授课无人问津,现在连门都进不去了。

  值此东风,文学馆又推出了《大儒笔记》系列书籍,其中《孔颖达讲四书五经》,更是达到了一书难求的境地。不少买不到书的学子,不惜挑灯抄书,也要把所有的知识点都掌握到手。

  只凭这一本书,孔颖达的才气就一日千里,终于,在科举前日,孔颖达一举突破了大学士境界,达到了‘大儒’境界,成为了真正堪比武胆境高手的天下第一个大儒。

  当时,正直李牧好不容易摆脱苏檀儿的纠缠,好不容易能跟鞠仙儿过一下二人世界。还没等脱衣服呢,孔颖达凭空出现,还好俩人到目前为止都还算纯洁,这要是不纯洁,一下子李牧都能不举了。

  ……

  修理完孔颖达,科举如期举行了。

  李牧作为参考人员,也没有任何特殊优待。他用‘李牧’这名字报考,换了平民的打扮,带着笔墨纸砚和干粮,和其他学子一起进了考场。

  先是经文墨义,类似于后世的填空题和阅读理解。这点在有过目不忘和一目十行加持下,完全不是任何问题,很快李牧就答完了题。然后是策论,和李牧猜得差不多,策论是李世民问,如今西突厥和薛延陀虎视眈眈,而国家还需要休养生息,不能穷兵黩武,如何能争取不要开战,却能震慑蛮夷?

  这些事情,李牧和李世民讨论了不止一次,对他心中所想,自然是知知甚多。奋笔疾书,一挥而就。半点难度都没感觉到,忽然李牧觉得自己参加科举就是个BUG,对其他人来说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要知道别人可没才气,没儒术,没一目十行和过目不忘,也不知道李世民心里是怎么想的。连个考试的方向都不知道,完全就是碰运气啊。

  “看来这场科举,状元本太子是志在必得了啊。”

  李牧最后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直接交了卷。而此时,才过去一天,其他的学子还得坚持两天才算完呢。

  从贡院出来,李牧没走出几步,忽然身后有动静,回头一看,竟然还有其他人交卷。看到来人,李牧一愣,对方也是一愣。

  “马周见过殿下。”来人施礼,有些不好意思,道:“学生学会了过目不忘的儒术,沾了些便宜。”

  “哦,那也是你的缘法,不必过谦。”李牧问道:“后面的策论,你答得如何?”

  “直抒胸臆罢了。”马周说道:“也不知能否得到陛下的认可,不过就算陛下当面问我,我也是这样作答,心中就是这样想的。”

  “嗯、”俩人正说着,又一个人交卷出来了,看到李牧和马周,这人明显也是一愣。

  “皇兄?”

  “青雀?”李牧也一愣,他没听说过李泰参加科举了啊,而且还答这么快。

  “见过魏王殿下、”马周施礼道,李泰摆手让他起身,酸溜溜道:“你们俩比我还先交卷啊,看来研究儒术果然是有帮助。”

  “你不也有才气么?平时自己不注意,怪的谁来?”李牧话锋一转,又赞道:“不过青雀啊,你没有儒术加持,也这么快交卷,足以说明你的才能了。不愧是我的兄弟啊,青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