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冰凌极霜如雪 第93章:冲破幻境

《冰凌极霜如雪》第93章:冲破幻境

作者:七痕公子 字数:1799 书籍:冰凌极霜如雪

  萧老千户在世的之时,大小姐就是临海屯里的当家人,威望颇高。

  因此在得到了她的支持之后,临海屯里的那些军户居然出奇地好说话。

  原本死了家里顶梁柱的军户们,正愁着自己名下的一亩三分地怎么种,如今萧文明想出了这么个统一耕种、统一分粮的法子,反而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立即举双手赞成。

  于是说干就干。

  在得到了麾下军户的一致支持之后,萧文明当天就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一百两银子,让老夏带领胡宇、刘纯和张俊三个人,去临海县里买一些新鲜的蔬菜、牛羊和美酒,今天夜里就要组织一场宴会,大家吃饱喝足了,明天才好有力气干活。

  然而他们尚未出门,姐姐萧文秀又唠叨起来了:“弟弟不懂规矩,老夏你还不懂规矩吗?咱们大齐朝是不准擅自杀牛的,要杀牛必须跟知县老爷说一声,否则轻则充军发配,重则还要杀你的头呢!”

  被萧文秀这么一提醒,萧文明才反应过来——中国古代,耕牛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生产工具,历朝历代都是严禁私自宰杀的,类似的大齐朝自然也不例外。

  因此萧文明赶忙改口:“姐姐想哪去了?我让他们买牛可不是为了杀了吃肉的,而是买来耕田的。从明日起咱们临海屯的田地都要统一耕种,趁着这个机会买几头牛,大家种起来也省力些。”

  说着萧文明便扭头吩咐老夏:“老夏你都听见了吗?这次出去要买几头有力气的老牛,可别买那些小牛犊子,光知道吃粮食、不知道耕田……”

  听了这话,老夏禁不住掩嘴暗笑:刚才萧文明是怎么吩咐的——还吩咐买牛就要买些小牛犊子,肉嫩,可别买那些老牛肉又粗又糙,煮烂了都嚼不动……

  当日,萧文明召集起临海屯老老少少千余口人,尽情吃喝一顿。

  第二天一早他便停了平日的训练,亲自率领麾下子弟们,要去统合临海屯的土地。

  首先一条就要把,将土地分成小块的田埂统统铲平,形成几大块可以大规模耕种的土地。

  三千亩地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想要将所有的田埂全都移平,是一项不小的工程。此外现在尚未过八月中秋,田里的麦苗还青着,打下来的青麦倒不是不能吃,只是产量不高,未免有些吃亏。

  然而萧文明现在正在兴头上,兜里又有钱,也不在乎这些损失,便命人先将青苗收割下来搁在一边,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然而这一收割,萧文明才知道什么叫做人力唯艰——自己手下这三百多子弟,虽然这几天好吃好喝的,已然练足了劲头,可三千亩土地要收割,依旧是累坏了他们,累得他们刚干完活就趴在了泥地上,就连走回家的力气都没了。

  这些人绝对忠诚于萧文明,是萧文明安心立命的根本,是他的宝贝疙瘩,怎么舍得让他们在这种粗陋的劳动中损失战斗力?

  凑巧萧文明见临海县周边来了不少饥民,便灵机一动,招募这些灾民替自己干活,并且有言在先:自己只出粮食给他们吃饭、搭几个工棚让他们睡觉,钱是一分不给,他们要觉得不合适了,随时可以撂挑子走人,萧文明并不拦阻。

  这些灾民原本就是从受灾的严重的地方逃难来的,为的就是吃一口饱饭,在萧文明这里干活虽然辛苦,但只要能够填饱肚子,他们也是愿意的。

  听到这个消息,灾民们都是个个趋之若鹜,挤破了脑袋都要替萧文明来干活,一眨眼工夫就收拢了两百多人。

  萧文明也没有吃亏。

  这些灾民现在虽然饿得只能背井离乡的,但终究是要回归家园的,萧文明不能让他们吃得太饱了,一天也就供应他们每人半斤粮食,半饥半饱的能干活就行。

  而最近因为遭了灾,临海这一带的米价也略贵了些,一石粮食也就是一百斤,需要二两银子。

  按照这样的价格,萧文明供应两百个做工的灾民,一天的成本也就是四两银子,预计收割青麦、清除田埂,再加上新修一些最基本的水利设施,整个工程约五十天也就干完了。

  这样算下来,需要的银子大约在二百两左右。

  萧文明现在靠卖书赚了点小钱,掏这些钱出来,完成临海屯的百年大计,还是很轻松的。

  而萧文秀见这些个灾民们面黄肌瘦的可怜相,又从自己的私房钱里掏了一百两银子出来,给他们添些蔬菜、肥肉之类的,也算是有些菩萨心肠了。

  这些灾民们吃饱了饭又得了好处,干劲更足,会同临海屯原本就有的三百子弟共五百人,齐心合力,两天功夫便将青苗收割完毕,便开始着手铲除田埂的工作了。BIqupai.c0m

  然而工程尚未开始,新的麻烦就找上门来了。

  原来是负责镇守临海屯城门的老军丁老二传来消息,说是县令汤光耀率领着二三十个县衙的衙役,急急忙忙向临海屯跑了过来。

  看这阵仗,似乎是来寻萧文明的麻烦的。

  原本的老爸还在活的时候,他就安排腿受过伤的丁老二负责镇守城门的事宜,算是个临海县内的消息灵通人士。

  而萧文明为了进一步掌握县令汤光耀的动态,更是又派了几个年纪大、经验足的老军帮着他一道镇守城门。

  有这几个忠实老成的手下,萧文明对临海县的一举一动、风吹草动,那可谓是了如指掌了,汤光耀这次大张旗鼓的行动,当然也不可能逃过萧文明的耳目。

  然而对于汤光耀的行动,萧文明却并没有放在心上。

  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现在的萧文明,可不是半个月前的萧文明了。

  半个月前萧文明初来乍到,就敢和杀上门来的地痞王霸对着干;现在萧文明手里有钱、有人、又有兵器,整军经武也颇见成效,临海县里来了谁他都不怕!

  哪怕是王霸、汤光耀,这一个当贼的、一个当官的勾结在一起,他都不会眉头皱一下,只会说:你们一起上吧,我忙。

  于是萧文明传令下去,要麾下的三百子弟兵要提高警惕,只要听到自己一声令下,便要立即集中,准备行动。在此之前,则依旧专心在工作当中,不必把汤光耀当一回事儿!

  别看汤光耀是临海县的父母官,在士绅之中也颇有人望,但离开了这个小圈子,则是两眼一抹黑,根本就不知道萧文明早就掌控了他的一举一动,

  他屁股刚一撅,萧文明就知道他拉的什么屎、放的什么屁!

  因此他兴冲冲跑到萧文明面前,见萧文明指挥身边的临海屯子弟正在田里忙活,他自己也是灰头土脸的,颇为狼狈,便仗着身边带着二三十个衙役,摆起县太爷的威风来说道:“萧大人好大的阵仗,怎么事先也不通知下官一声?”

  “哦?通知大人一声?有这个必要吗?按照我大齐律令,屯田所的田产不属地方衙门管辖,我爱怎么弄就怎么弄,就不用劳烦汤大人了吧?”萧文明坦然答道。

  他原本就早就已经预料到汤光耀必然是会来找自己的麻烦的。

  因此,萧文明老早就已向温伯明打听清楚了情况、查清楚了律条,这才摆出了刚才那条天衣无缝的应对之词。

  此言一出,顿时把汤光耀堵了个哑口无言:是啊,屯田所的土地,是由兵部进行核算的,而不是户部,就是朝廷中央派的人下来,只要没有皇帝的圣旨,哪怕来一个户部侍郎,都没有资格对萧文明的行动指手画脚。

  汤光耀区区一个七品的小县令,又何德何能敢对萧文明大放厥词?

  意识到萧文明已非吴下阿蒙的汤光耀,发现自己摆起老资格是镇不住他的,至于屯田所整顿土地要向他这个七品县令打招呼之类的话,原本连他自己都不信,更没法镇住萧文明了。

  看来今天最多能来个敲山震虎而已了……

  幸好这位汤县令备好了另一套的说辞。

  只听汤光耀的口吻变得异常客气:“贤侄,我可不是这个意思。是本官听说贤侄在整顿土地之时,聚集了不少逃荒来的灾民,不知可有此事?”

  汤光耀是有备而来,这没什么好隐瞒的。

  想隐瞒也隐瞒不住。

  于是萧文明大大方方地承认:“倒是有这么一回事儿,我人手不够,又见这些灾民,闲着也是闲着,便让他们过来帮我做事。这又怎么了?难道这也,不合汤大人的心意吗?”

  萧文明话里带刺,听得汤光耀很不舒服,因此他的语气又变得生硬了许多:“下官区区七品县令,这点心意很要紧吗?然而我的心意固然不要紧,可朝廷的法度却是极要紧的。贤侄怕是不知道吧?赈济灾民,那是户部的差事——要不要赈济、如何赈济、赈济多久,都必须经户部同意之后,或者请了圣旨,方能实施。贤侄是军屯所的千户军官,这样私自赈济灾民,怕是有越俎代庖之嫌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