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少月江 第十四章 魔界皇子

《少月江》第十四章 魔界皇子

作者:秣秣秣马 字数:3578 书籍:少月江

  在全国象棋大比赛之前,我写了一篇随笔,对象棋运动提出一些意见,顺便也谈了一下当代棋手的实力。前几天编者转来了何鲁荫先生的一封信,他对我的建议如加强象棋界的组织和树立评选制度等甚表赞同,称之为“象棋界共同的心声”。另外,他也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何先生是棋坛前辈,他对象棋艺术一向积极提倡,我是甚为钦仰,但对于某些看法,我却还不敢苟同。

  二十多年前在香港举行的华东华南棋赛,经过情形何先生知之甚详,承蒙他补充了许多内幕史料。从他所补充的史料里,证实了当时华南蛇两位选手,并非是以冠军或殿军的资格参加,事实上冯敬如和李庆全两人,当时也不是华南的“正式冠军”(广东全省棋赛是以后的事)。那么我说那场棋赛,“不算为正式冠军的较量”,这句话也似乎没有说错。不过“这是无关宏旨的插话”,对何先生的热心指正,我还是很感激的。

  何先生认为我“一笔抹煞香港棋坛”,这似乎责备得有点过分了。正正相反,我非但没有“一笔抹煞香港棋坛”,而且已经是予以特别的重视。十二月二十三日我在《纵谈南北棋坛》一文里提到香港棋坛时说:“至于香港近年来,也是棋风大盛,人材辈出。”这总不能说是“抹煞”了吧?再以何先生所引我的那两句话来说,“照我个人的看法,杨官璘有九段资格,香港曾益谦、上海何顺安等可以有八段的资格。”数了杨官璘之后,即提到香港的曾益谦,这也正是对于香港棋手的尊重。

  我认为杨官璘有九段资格,那是根据他历年战绩来评定的。自一九五二年起,直至现在为止,他和国内各高手较量,比对来,只输过一场给王嘉良。这样的成绩,在棋坛上恐怕还找不到第二个吧?事实上他也是全国的象棋冠军,称他为“九段”,似乎不能说是“奖饰过情”的了。

  我想我和何先生的分歧点,恐怕还是在于对棋手实力评断的标准问题。我觉得对棋手实力的评断,应该看他全面的战绩,而不是看他对某人的一两场棋。举个例来说,在这次全国象棋大比赛时,王嘉良以一胜一和击败了杨官璘,并不就等于他的棋力在杨官璘之上,在总的成绩来说,他还是逊于杨官璘的(这次他是亚军)。

  何先生谈起前年港穗的棋赛,认为曾益谦和杨官磷打成平手,而我将杨列为九段,将曾列为八段,这个看法,大有问题。我同意何先生所说曾益谦是“当代著名的高手”,但比之杨官璘,他的战绩却稍逊一筹。那次港穗棋赛的积分是:杨官璘获十五分得冠军,陈松顺十三分得亚军,曾益谦获十一分名列第三,黎子健九分名列第四。我将曾益谦排名在杨官璘之下,根据的是他们全面的战绩,而不是只看到他们那场棋比对成和的这一点。

  日本棋院的评选制度非常严格,在吴清源以前,全国九段最多只有一名,甚至有些时期,全国棋力最高的也只列为六七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棋院为了奖励新血,除吴清源外,还评了四个九段,但这四个九段,和吴清源作“升降赛”,都被打得降了级。我以为中国如组织象棋院的话,在组织之初,评选制度也应似日本的严格,九段最多也是一人。我在《棋坛史开新页》里,已说明全国冠军才有资格称九段。假如八段九段动辄以十数计,那么九段满街走,也没有什么可贵的了。

  何先生又提到港台棋赛,港台棋赛,台湾队先战“港联”,后战“港选”,港方参加比赛的有曾益谦、李志海、苏天雄、黎子健、简文孝、曹悦强、梁庆全、阮雄辉、白乐弈、何醒武、陈恒汝等人,港台棋赛(两次都算在内),曾益谦的成绩最好(按曾益谦赛十局,只负过一局,积分是十六分。赛十局得分的最大可能是二十分,所占的百分率是百分之八十。其次是曹悦强,赛十二局,只负过二局,积分是十九分。赛十二局得分的最大可能是二十四分,得十九分所占的百分率是百分之七十九)。台湾队和广州队没有交过于,但从积分上看,曾益谦在穗港棋赛得十一分(那场棋赛每人赛十二局,应得十二分始成平手),在港台棋赛则名列第一,所以两队实力,可以说是相差远甚。港队虽以绝大多数击败台队,还是不应满足的。

  曾益谦在近著《象棋选粹》里,尊杨官璘为“国手”,他看了那篇《随笔》后,曾对我说:“将我排名在杨官璘之后,我并没有什么不服的,但假如说许多人和我实力相等,我就不能折服了。”我和杨曾二人都是朋友,自问不至于像何先生所说的那样“阿其所好”,故意抬高杨官璘而压低曾益谦的。

  广州在最近将邀请全国优秀棋手作表演赛,何先生不妨鼓励本港优秀棋手上广州玩玩棋,胜负得失那是次事,彼此观摩,对棋艺的发扬一定有很大帮助。

  对棋手实力的评断,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我的看法是根据全面战绩),所以我很尊重何先生的不同意见,我也不勉强求同,对香港棋手近年来在棋艺上的优秀成就,我也表示深深的敬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