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启大宋:从科技兴国开始 215 招收举子进学院

《重启大宋:从科技兴国开始》215 招收举子进学院

作者:睢关 字数:2070 书籍:重启大宋:从科技兴国开始

  “蔡进屎,你到皇宫来收夜香,进原料,这是在抢梁公公的生意啊。”

  蔡修蛋疼了,这个可恨的宗舒又给他起了一个外号:蔡进屎。

  倘若传出去,还怎么做人?

  就在昨天,蔡京叫来大儿子蔡攸,说因为和宗舒的赌局输了,所以就让蔡修到皇宫去收夜香。

  蔡京说是愿赌服输,输了就输了,一定要输得起。

  蔡攸却是恼火了,你和宗舒的赌局,与我有什么关系?

  就算蔡京赢了,得到了宗家三十万两银子,能给蔡攸家分多少?估计一分钱也得不到。

  因为蔡京的四儿子蔡条,现在正得到蔡京的欢心。

  现在赌输了,却让他蔡攸的儿子去皇宫收夜香,为什么不让蔡条的儿子去收?

  怎么说,他蔡攸也是堂堂的二品官员,掌握着全国军务,下一步当上宰相也是指日可待。

  儿子去皇宫收夜香,这不是成了最大的笑话?

  蔡京说,这次怎么也没有想到宗舒会赢、苏易会高中状元。

  如果输了赌局,不让蔡修去皇宫收夜香,恐怕就是更大的笑话。

  不如先让蔡修先收上一个月,也算是有个交待。

  一个月之后,可以让小厮帮着收,蔡修不再去了。

  蔡攸当着蔡修的面,摔门而去。

  没办法了,蔡修才带上小厮,来皇宫收夜香。

  哪知道第一天收夜香,就和梁师成的夜香队发生了冲突,恰巧又被宗舒给看到了。

  “梁公公,你的火柴要量产,宫里的夜香绝不能放出去。”

  宗舒开始挑拨。

  梁师成清楚蔡修来收夜香,并非是要制造火柴,所以就当场与蔡修分了工:

  梁师成负责收稀的,制作火柴所需的磷,主要是从尿液中提取的。

  蔡修由负责收干的,并运出城外。

  双方分工合作,握手言和了。

  宗舒笑道:“干湿分离,如此甚好!蔡进士,名符其实的,蔡进屎!哈哈!”

  梁师成和蔡修因为收夜香而干起了架,双方搞得屎飞尿溅的,让皇宫充满了一股子骚臭味。

  徽宗闻听此事后大怒,马上传旨对梁师成进行了申斥。

  对蔡修进行申斥的同时,禁止蔡修来皇宫收夜香,免得把宫中搞得乱七八糟。

  所有收夜香事宜,均由梁师成负责。

  谁也没料到,徽宗是这样一种处理结果。

  徽宗开始对梁师成不满意了,这是想方设法挑这厮的毛病。

  倒是蔡修这厮捡了个大便宜,刚刚收了一次夜香,就被陛下给叫停了。

  蔡修不来收夜香了,也不算是蔡京违背赌约。

  不是蔡修不想来,而是陛下不让收。

  蔡修听到消息后,直呼陛下圣明。

  ……

  状元夸街之后,各方最为关注的事情就是为进士们授官。

  之所以选择三百名,就是因为朝廷和地方州府都出现了实缺。

  像状元、榜眼和探花,由于是陛下钦定的,可以授到七品。

  从宋太祖开始就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状元及第者一般都在地方大州当三年通判,待下科状元产生即调回朝中任职,并迅速提升。

  其他的都基本是八品或者从八品。

  苏易中的状元,徽宗心知肚明,这小子运气好,被宗舒挑中了。

  那个时候,可能宗舒就已经通过梁师成知道考题了。

  当然,苏易文章当中提出的“黄金分割律”倒是一个重大发现。

  很明显,这个发现完全是宗舒从他的画作中发现并总结出来的。

  可以说,这篇让苏易中状元的文章,与苏易本人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从文字上看,是珠珠的功劳。

  从内容上看,是宗舒的成果。

  因此,对苏易这个状元,徽宗倒是没有看上,所以也没有按惯例来。

  最后,吏部让苏易当了一个正八品的“大理评事”,与大理正、丞分掌断狱。

  哪知道,吏部要通知苏易上班的时候,苏易才知道他被任命为“大理评事”。

  让吏部官员非常恼怒的是,苏易没有接受此项任命,理由是他不会大宋律,不会断狱判案。

  吏部官员解释说,做官是管事的,钱谷、财税、河工、屯田等事务谁都不是一开始就会的。

  既然能考上状元,学习断狱就没有什么难度。

  哪知道苏易说,他要去大宋科学院,任数学教习。

  官员追问为什么,苏易说道:“师命不可违。”

  官员回去告诉了吏部侍郎,此消息立马传开,最后到了徽宗耳朵里。

  还有这么傻的状元!

  人们这才想起来,在放榜的时候,宗舒让苏易跪下,说他算个屁,还让他老老实实回科学院。

  据大宋科学院的人说,苏易和宗舒一起编了一本教材叫《数学基础》。

  一些有心人在猜想,苏易的状元是不是徽宗故意给的?

  要不然的话,徽宗怎么就刚好出一个《易数》的题?

  不过,徽宗为何又与宗舒打赌?这不是很矛盾吗?

  而大宋科学院的人则是扬眉吐气,看看,新科状元连正八品的官都看不上!

  还是我们大宋科学院,香啊!

  这样一来,大宋科学院的名气反而暴涨!

  一些没有中榜的举子,一看排名这么靠后,感到就算是再参加会试也没有什么希望了。

  有些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到大宋科学院去应聘,结果真的就被录取了。

  林灵素当时就出了一些题,考他们,并领着他们参观实验室,让他们看一看碘单质的提取。

  凡是对这些表现出极大兴趣的,林灵素当即录取成为学员,每个月可以领到二两银子。

  举子们既感高兴,又感意外。

  到这里当学员,不仅不用交学费,还能领到银子。

  按照宗舒的意见,林灵素只招了两名举子任“思想品德课”的教习。

  任“思想品德课”的教习,还可以教大家四书五经,每个月可以拿到十两银子。

  两名举子都出身贫困家庭,提前支取了一个月的银子,十分高兴,这也是一个相当好的谋生出路。

  这待遇比很多地方的书院教习都要好。

  本来还在观望的举子看到大宋科学院还不错,纷纷前来。

  此时,他们已经放下了过去的那种自尊,因为这种自尊早已经被宗舒在放榜的时候给摧毁了。

  新科状元都在大宋科学院里任教习,自己一个落榜的举子,还有什么可难为情的?

  更何况,大宋科学院的校名,还是陛下亲自题写的。

  让他们失望的是,“思想品德”教习只招两名。

  如果想任其他课的教习,必须在百工方面有一技之长。

  大多数举子除了之乎者也、子曰诗云这一套,其他的实在是乏善可陈。

  大宋科学院招的人不多,但关注的举子越来越多。

  林灵素在学院门口贴了一个告示,通过回答《大宋时报》每期的“科学问答”,也有机会成为科学院的学员或教习。

  这样一来,《大宋时报》的销售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这天,宗舒正在大宋科学院指导做实验呢,东宫侍讲吴非慌慌张张地跑过来说:“恩公,大事不好。”

  “慌个毛!怎么了?”

  “恩公,你赶快到密县避一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