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神府羡门人 第二十二章 信仰

《神府羡门人》第二十二章 信仰

作者:朗克凡 字数:986 书籍:神府羡门人

  洪安通内力高深,玄贞道长的话如何听不了去?立时冷冷道:"玄贞老杂毛,还是安静些,不要弄甚么玄虚的好。"又对韦小宝道:"烦你立即告诉船上的帮手,叫他们不要胡来罢。"韦小宝道:"你们这么狠霸霸地抓住我,我怎么告诉他们?放开我,我去船上叫他们不要开炮。"洪安通哈哈笑道:"你当我们都是小孩子么?玄贞老杂毛,你喊一声罢!"玄贞道长久闻洪安通的名头,对他极为忌惮,为难道:"离得这么远,以韦兄弟的内力,他喊话船上听不到,我的话满清鞑子又如何肯听?"洪安通一想,也确实是个理儿。

  正犹疑问,一个低沉的声音,忽然在众人的耳边响了起来:"船上众人听了,事关重大,你们不得莽撞行事!"说话的人,却是貌不惊人的于阿大。

  在场的武林高手众多,认识于阿大的却寥寥无几,见识过他武功的人则是更少了。大伙儿初时觉得他的声音不高,也不像使用甚么深厚的内力,并不在意。

  于阿大的声音不疾不徐地传了出去,余音在船上反荡回来。倏地,众人只觉得耳朵一震,人人心潮澎湃,血如潮涌,内功低的如韦小宝等人几欲昏晕,便是当今武林一流高手洪安通、九难师太、黄龙大侠等人,也是心旌摇动,难以自持!

  抓住韦小宝的五人之中,晴儿内力较低,身子一晃,便已脱手。

  郑克爽虽说抓住了韦小宝的右手,可一颗心十成之中倒有九成放在了晴儿的身上,一见之下也顾不得韦小宝了,急忙去扶晴儿,晴儿才不至摔倒。

  两人脱手,痨病鬼小叫花也拿捏不住,顿时手也松开了。

  抓住韦小宝的,只剩下洪安通与黄龙大侠。

  与此同时,他二人便觉背心一掌袭来,掌风飒飒。阴阳相间,阳里藏阴,阴中透阳。阳,阳得刚劲霸道:阴,阴得沉郁寒冷。

  洪安通、黄龙大侠二人均为当世武学大家,顿时大吃一惊,暗道:"天下难道有这等掌力?百闻不如一见,独臂神尼的武功,真的精进如此?"二人倏地转身,与偷袭者对了一掌。

  于阿大的一吼,二人的内力已是大损,不要说电光石火之间难以取韦小宝的性命,这背后的一掌,如不即刻化解,性命危在旦夕。

  是以洪安通。黄龙大侠只得扔下韦小宝,返身与偷袭者对掌。

  三人六掌相交,洪安通与黄龙大侠一看面前哪里是独臂神尼?却是个三十左右的汉子,不由得一怔,同时间道:"你是谁?"汉子的语气毕恭毕敬,道:"在下于阿大,见过两位老爷子。"黄龙大侠比较沉稳,但想不出敌手的身份来历,便也没有开口说话。

  洪安通却连连摇头道:"于阿大?江湖上没有这个名头啊?"韦小宝一见于阿大得手,脱离了洪安通、黄龙大侠的掌握之中,早就三步变作两步,到了九难师太和玄贞道长他们身边。

  危险已过,便笑道:"洪教主,你老人家太也孤陋寡闻啦。这位是名满江湖的霹雳掌于阿大,是我的结义兄弟,你们三位多亲近亲近。"洪安通依然摇头道:"霹雳掌?没听说……"

  一语未毕,于阿大掌上内力,已是排山倒海地涌了过来。只得住了嘴,全力应对。

  可是,洪安通与黄龙大侠两大高手合力,与于阿大比拼内力,竟尔不相上下!

  其实,并非于阿大的武功高出他们二人,于阿大的一吼之力,按说只能伤得二三流人物,却也伤不了洪、黄二人。只是他攻其不备,偷施"狮子吼"的高深内功,洪、黄二人不经意中受了内伤,内力已是大打折扣,是以他以一敌二,游刃有余。

  玄贞道长看了眼前的一幕,不由得暗暗心惊。起先在那小山坡上,于阿大擒住了晴儿,玄贞道长尽管觉得他武功高深莫恻,也以为只是靠了偷施暗算,才得侥幸成功。是以还唆使徐天川与于阿大比试了几招,挽回了天地会的面子。

  目下一战,玄贞道长方知自己实在是大小瞧了于阿大了。

  就在这时,多隆又在船上高声叫道:"识相了,快些送韦爵爷过来罢!晚了,大炮不生眼睛,弄得玉石俱焚,却是怪我不得!"韦小宝此时极其害怕"玉石俱焚",立时高声喊叫道:"多大哥,千万不要发炮!"多隆喜道:"韦爵爷,你没事么?"

  韦小宝道:"我好好的,没事……喂,多大哥,你等着我,我立时就去。"韦小宝低声对九难师太道:"师父,这岛子大小,官兵的大炮又厉害得紧,虽说师父武功高强,不怕满清鞑子,弟子总是放心不下,不如弟子随他们去了,相机行事,你看如何?"韦小宝满口为师父打算,其实心里想的却是:"老子的帮手虽说不少,对头却也到齐了。若是帮手一个不经意,老子不论叫哪一个对头捉了去,韦小宝就变成了死小宝、无头小宝了。还是去了多大哥的船上妥当,那里只有帮手,没有对头。老子稳坐钓鱼船,便如赌钱得了至尊宝,自然运筹甚么甚么之中,决胜甚么甚么之外了。"九难师太心道:"小宝说的也是实情,这些人都是冲着他来的,他在这里终非了局,走了也好,这里的人相互间并无冤仇,自然可以化解。洪安通他们武功虽说高强,真的相拼,咱们也未必输于他。"思忖已定,道:"小宝,你随我来。"

  领着韦小宝朝湖边走了几步,手中已然多了一张纸条,递给了韦小宝,轻声道:"小宝,这是红英专程给你送的信。"韦小空想起了陶红英被自己仓皇间扔在了地上,急忙道:"我姑姑她没事么?"九难师太道:"她被曹寅使大成掌所伤,性命却是不碍。"韦小宝放了心,这才展开纸条,一看,上面写了一个"小"字,"小"字下面画了一颗心,下面是三个大字:"四十二"。

  韦小宝大是感动:"姑姑知道我不识字,韦小宝的'小'字倒是识得的,后面画了个心,明明是让我小心的了。'四十二'三个字,明摆着是《四十二章经》,姑姑怕我不识得'章经',或许为的是保密。姑姑冒着奇险,送了这封信给我,却被曹大花脸伤了。姑姑这份情意,我韦小宝不可不报。"九难师太道:"小宝,你可知道你陶姑姑信里的意思么。"韦小宝眼含泪水,答非所问,说道:"师父,你老人家请放心,陶姑姑待我一片真心,我若是对她不住,还算个人么?"九难师大见韦小宝说这番话时,不似平日的油腔滑调,竟也大受感动。

  陶红英原来是侍奉九难师大的小宫女。在九难师太亡国、出家之后,她独自隐身清朝皇宫之中,默默地做着反清复明的事情。这等忠贞不二,使得九难师太早已拿她做了妹妹一般。只是九难师太是出家之人,喜怒不形于色,没有说出口来。

  韦小宝对陶红英的这等情意,九难师太听了,竟比弟子对自己好还要高兴。她原来对韦小宝有诸多疑问,此刻也竟都忘了。

  九难师太道:"从红英冒死给你送的信中看来,清廷对你,像是存在极大的疑心。小宝,你要多加小心。岛上一切,由我与玄贞道长料理,你大可放心。"韦小宝道:"是。弟子一定小心。师父,弟子不能在你身边侍奉,你要保重。"九难师太幽幽叹息道:"亡国之人,心如草木,过一日是一日罢咧。"韦小宝想到师父从前是何等的尊贵?如今流落江湖,早生华发,不禁心中黯然,脱口而出道:"师父,《四十二章经》……"九难师太道:"《四十二章经》怎么啦?"

  韦小宝一时感动,想将《四十二章经》的事情全部禀报师父,助师父掘出宝藏,反清复明。

  话到嘴边,却又突然想到:"小玄子待我也不错,我如领了师父去挖鹿鼎山的宝藏,破了他的龙脉,他皇帝做不成了,也不会高兴。小皇帝只怕要成了小和尚。我这不是太也对他不住了么?他奶奶的,与朋友耍些小小的花招倒是使得,太对不住朋友的事情,韦小宝却是决计不做的。"便临时改口道:"师父放心,《四十二章经》的事,是你老人家交与弟子做的,弟子一定弄它个水落下去石露出来。"九难师太不禁莞尔,道:"那叫水落石出,甚么下去出来的?"韦小宝抓了抓头皮,道:"弟子没学问,说话乱七八糟的。总而言之,弟子定然将《四十二章经》弄得清楚明白,禀报师父。"九难师大默然半晌,道:"满清进关之后,并无衰败迹象。龙脉甚么的,左不过聊尽人意而已,实在当不得真的。"九难师太自小生在深宫,长在深宫,对于卒自成揭杆而起、大汉好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导致了明朝灭亡,一直怀有刻骨铭心的仇恨。

  国破家亡,遁入空门,行走江湖之后,九难师太见到和听到了民间对于明朝的苛捐与暴政的诸多不满,亲眼所见清王朝建立之后,特别是康熙皇帝亲政,采取了诸如减轻徭赋、修治黄河等与民生息的方略,朝廷渐次稳定,民间日渐繁荣,确是与明末那种民不聊生的状况不可同日而语。那"反清灭明"的心情,便慢慢地淡了,自己心灰意懒起来。

  韦小宝大容:"你不挖小皇帝的龙脉,那是最好,省得我夹在你与小皇帝中间,太也不好做人。"师徒俩正在说话,韦小宝的六个夫人唧唧喳喳地走了过来。

  建宁公主一把揪住韦小宝的耳朵,骂道:"死小桂子,臭小宝,你拐了双儿,到这里来做甚么帮主了!还与那两个小狐狸精眉来眼去的,当我们六个人十二只眼睛都瞎了么?"韦小室倏地头一摆,挣脱了公主的掌握,却又反手一掌,狠狠地打了她一个耳光,骂道:"臭婊于,你要扯了老子的耳朵下酒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