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带血的寒枪续 第九十八章 初次交锋

《带血的寒枪续》第九十八章 初次交锋

作者:傲血狂龙 字数:4909 书籍:带血的寒枪续

  “自然,这也是我分内的事。”司马瑾说道,石元笑着便走了出去。

  “军师,现在该制定作战计划了吧。”我说道,“正是。”司马瑾说道,便让营外几名士兵去通知诸位将军。

  待所有人都到齐了,司马瑾这才说出他的计划——“当前汉军四路进攻罗国,形势危急。敌众我寡,不可贸然进攻。自古擒贼先擒王,这次也一样。刘邦亲率二十万大军围困都城,我们不妨来个里应外合,一举擒住刘邦,相信有主公在,就是指日可待的事。另一方面,其他三路汉军仍需有所牵制,无需进攻,固守即可。我已派师弟石元前往汉国,挑起个郡国之间的斗争,势必造成内乱,刘邦定会派兵前往,待他们两败俱伤,便可一举拿下汉国。”

  众人拍手称好,纷纷请缨出战。司马瑾笑着摆摆手,说道:“诸位少安毋躁,此事我自有安排。”他顿了下说道:“李普、管博埃接令!命你二人率八万人前往鹤壁,务必守住鹤壁城。”“是!”两人齐声说道,接了军令,退回原处。“姜焕、孟友亮接令!命你二人率六万人前往雒阳,务必守住雒阳城。”二人接下军令,退下了。“张庆、吴青峰接令!令你二人率六万人前往阳翟,迎击樊哙大军。”二人接了军令,退回原处。

  赵猛忍不住问道:“那俺老赵呢?”司马瑾笑了一下,又恢复了严肃,说道:“其余诸位随主公率二十万大军直接刘邦大军。”剩下众人一致答道“是”,便各去整理行装,激励三军,罗汉两国的战争,至此终于拉开序幕。

  大军所驻扎的地方是鹤壁城外围约五十里地方,离都城不足百余里,但需直渡黄河。司马瑾与我商议后,便下令筹集木船百余艘,三天之内务必办到。这一下可好,造船的人可就犯了难——近来战乱频发,附近的人多半向南部迁移,木匠更是少之又少,东奔西寻才好不容易找来木匠三十余人,还多是不情愿来的,因为这活是绝对绝对不可能干下来的。他们花了三天时间,统共造了木船七十余艘,多数船还都是粗制滥造的,有的甚至下不了水。总管急了,训斥各位木匠,说造不完是要杀头的,木匠也很无奈,就算再怎么拼命,也是完不成的啊。这时,其中有一个木匠提议说向附近渔民征集,可附近哪有什么渔民,听说要打仗,纷纷逃难去了,只剩下一些没有力搬走的人还留在原地,多半是老人和小孩。

  总管找了一天,总算找够预定的数目,但这些渔船却根本经不起黄河的大浪,刚下水就被冲走了。

  临近期限,总管连夜请求见我,我料想到会有如此情况,便准他进见。他向我高明情况,表示愿受军令责罚。司马瑾在一旁听着,突然说道:“延误军期,按律当斩。”我只是微微一笑,没有杀他,反而赏了他些钱,让他退下。他一脸惊讶的表情,颤颤巍巍接下钱,含泪退下了。

  他走后,司马瑾问我这是何意,我淡然一笑,说道:“无论事成不成,他都竭力去办了,没有理由去责怪他。”司马瑾心有不悦,但还是说:“主公仁慈!”气氛沉默了下来,突然他抬起头,说道:“但造船之事,又当作何打算呢?”我叹了口气,“此事我还没有主意。”

  司马瑾眼神有些黯然,沉思了一会儿,突然说道:“听闻主公有一法宝,名曰‘复制器’,不知可否借微臣一用?”我心下一愣,心想他是怎么知道的,这才想起一定是冰雁无意说出来的。我苦笑一声,说道:“确有此物,可是这物件只能复制些许小物件,直接复制船可万万做不到。”“主公此言差矣!无需复制船,只需复制些零件,命工匠进行拼凑即可。目前最大的问题不是找不来人,而是缺少材料。”司马瑾说道。

  我想此言不无道理,便将“复制器”借与他,他竟连夜指挥木匠开工。木匠刚开始是极不情愿的,但听到他说每人给黄金二两后,便大有干劲,按照我给的图纸,先早出一艘木制帆船,接着原样零件复制,将零件拼凑成船。干至凌晨,百余艘船竟已完工。

  早晨,士兵们出了军营,看到营外百余艘木船,各个目瞪口呆,顿了会儿,齐声张口称好。司马瑾却有些闷闷不乐,我问他何故,他摇了摇头,说道:“主公,这里离黄河约八十里,这些船该如何运过去呢?一艘尚需百人方能推动,这么多船,莫不是全军都要做苦力?”

  我只是笑,拍了下手,便有十几个人扛着两个大轮子来,在我跟前放下,我这才说道:“装上轮子,船便会‘跑’了,哪里需要百人推?”司马瑾豁然开朗,立马命人将轮子复制,给百余艘船装上。

  当日正午时分,全军便出发了。这种木制帆船虽是近代的一种简易帆船,却比古时木船要先进得多,装有双桅帆,正值季风时节,有风力推动,船又有轮子,便“跑”得极快,虽比马逊一些,但运量极大,且不似马知累,连夜行进毫无问题。一艘船能乘百人之多,二十万大军乘船在陆地行进,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另外一个有利的优势是,中原地处平原地区,没有高山丘陵阻挡,路虽然有些灌木草丛之类的,但无大碍,只用了半天便达到黄河岸边。与此相比,步行则需要至少两天。

  此时正值黄昏,我下令原地休息。便有军士生起火来,司马瑾看到后,连忙加以阻止,我问他这是何意,他解释道:“生火会产生烟,容易暴露我们的目标,若他们连夜来攻,该如何是好?”赵猛有些不乐意,说道:“怕他们干什么!来一个俺老赵杀一个!”我笑道:“军师说得对,贸然生火乃是大忌。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但这火,还是要生的。毕竟,人不能总吃冷食。”

  司马瑾一愣,问我有何计算,我笑了一声,拿起一把铲子,找了一块土质较好,沙石较少的地方挖了个坑,将几块瓦片贴在坑的四周,将一些枯树枝以及树叶放了进去,用火柴引燃,生起火来,将锅架在火上,煮了些许热水。司马瑾面有愁色,说道:“主公,此举虽然减少烟量,但还是会有少许烟冒出。”

  我摇了摇手指,笑道:“军师此言差矣,你且看风向。”司马瑾大量烟的飘向,突然拍了下手,说道:“是了,此时正值东南风,烟是吹不到对岸去的。”我点点头,接着说道:“军师再开着烟,不过缕缕青烟,升至上空便会吹得烟消云散。黄河河面甚宽,纵使视力再好的人,也不过能瞧见百余米外的事物,但若要看到清清楚楚,则是万万做不到的。”

  “那还等什么,快些生火做饭吧。”赵猛在一旁嚷嚷道,我无奈地笑了一下,下令全军生火。一时间,地上便多了百十来个坑。

  “少主,你来这里干什么?”司马瑾说道,我回头一看,看见冲儿正躲在一棵树后面,只露出半个头来看我。我咳嗽了一声,说道:“别躲了,出来吧。”冲儿有些失落,还是出来了,低头沉默不语。“你不待在你母后身边,来这儿做什么?”我问道,“是,是母后叫我来的。”冲儿有些结巴地说道,眼神明显有些慌乱。

  “你在说谎,是不是?”我看着他的眼镜,他的头低得更低了,“父皇教导你说谎是不对的,你还记得么?”冲儿点了点头,说道:“好吧。其实是我自己想来的,经常听母后讲父皇征战沙场,平定四方的故事,所以冲儿想亲眼看看。”

  我叹了口气,抚摸了一下他的头,说道:“孩子,你听着。刀枪无眼,打仗不是你想的那么容易。一将成名万骨枯。父皇何尝不想过几天太平日子,可眼下大敌当前,局势岌岌可危,不将侵略者赶出中原,中原地区便得不到安定。”冲儿拉住了我的手,将小手贴在我手心,说道:“冲儿也想为父皇分忧。”我摇了摇头,说道:“你还小,若是我没记错,你今年才六岁半吧,其他的孩子还在玩乐嘻戏。你却要上战场上来,到底是我关涵全的儿子啊!但你要听话,让你赵伯伯带你回去!”

  赵猛正在一旁喝汤,听到我说的最后一句话,一下子全喷了出来,大声嚷嚷道:“等等,为什么是我!”冲儿也摇着我的手央求不要赶他回去。司马瑾在一旁看着,走过来说道:“主公,少主留在这里也未尝不可,有赵将军护他周全你,没人会伤他一根汗毛的。”赵猛正要说什么,看见司马瑾向他使眼色,便改口说道:“属下定当护少主安全,若有不慎,提头来见。”我心生好笑,终于还是同意了。

  夜深了,我命全军原地扎营,除了几团火之外,其余全部熄灭。午夜时分,营地已一片寂静。一个时辰前,冲儿还吵吵闹闹不肯睡觉,现在却已经睡得很熟了。我让他同赵猛一起睡,但他哭闹着,编出一堆理由,就是不想和赵猛一起。我唬他说他这位赵伯伯有绝世武功在身,兴许能教给他一招半式,便能受用终身了。他高兴极了,硬要和赵猛睡。赵猛只是笑笑,心想哪有什么武功好教他,不过还是应付着给他讲了一些自己的经历,不乏有夸大的语言,冲儿半信半疑地听着,不一会儿便睡着了。

  我想到这儿,有些想笑,但还是忍着不笑出声来。我回到帐篷,在席子上躺下,心中想着明日的情景,想到刘邦账下能人众多,即使四杰有三人不在身旁,也很难对付,不禁有些忧愁,翻来覆去久久不能入眠。

  第二日,天还没亮,司马瑾便指挥众人生火做饭。我从营帐出来,察看黄河水流情况,此时流水颇为平缓,相对平日甚是难得。我感觉事不宜迟,便与司马瑾商议。司马瑾称道好,待全军吃饭后,下令收拾行装,趁天未亮火速渡河。收拾行李过程只给一炷香时间,每个人只带五日干粮,剩余食物和重行李一律掩埋于土。此举只有一个目的——“不成功,便成仁”,要么五日内击溃汉军主力,要么饿死,别无其他选择。逃跑是绝不允许的,军令如山,如有违者斩立决。且渡河后船只尽数毁掉,以绝后路。

  司马瑾此番话一出,四座皆惊,转而军心昂扬,誓在一举击败汉军。当即众人收拾行装,乘船渡河。一路倒还算顺利,除了几艘船发生侧翻外,其余船只尽数达到岸边。

  “军师,这些船真得都要全部凿掉吗?”我问道,“大丈夫一言既出,当驷马难追。”司马瑾说道,目光十分坚定。见他都这样说了,我也不好说些什么,只当时默许了。

  众人各凿各的船初时不忍,后硬了心,抡起斧子狠狠地砸了下去。半个时辰后,已没有一艘完整的船了,想起当初造船的艰辛,不禁心中有些心酸。

  司马瑾轻叹了一声,下令全军前进,直指都城开封。众人纷纷举起长枪,旗手将军旗高高举起,全军进发。

  行进月四、五里路,突然有士兵报告说前方二百米出有军营若干,从其旁边的旗帜来看,应该是汉军营地。赵猛一下子来了劲儿,请缨说要打头阵。我答应了他的请求,给他两万人部队,嘱咐他若敌军人多势众,不可恋战,速速撤回。

  赵梦应了一声,接下军令,带两万人作为前锋,快步袭入汉军营地。当下,喊杀声四起,刀枪之声不绝于耳。我下令全军按兵不动,静静等待赵猛的消息。

  仅一炷香时间,汉军阵地便竖起了罗国的军旗,他下令全军前进,与先锋军队汇合。行进约百步,已经到汉军阵地。只见阵地丢盔弃甲,倒下了一片人,其中多是汉军,人数约在百余人左右。赵猛向我挥手,押过来一个人,看样子是汉军的一个头头,具体是百夫长还是什么的我也不知道。赵猛一脚将他踹到在地,逼他说他所知道的。但那人性情极硬,半句话不肯说。赵猛不乐意了,一刀架在他脖子上,“你说还是不说。”那人只是冷冷笑了一下,说道:“你杀了我吧。我是不会说的。”

  我与司马瑾对视一眼,知道威胁对这人是不起作用的。司马瑾轻轻咳嗽了一声,示意赵猛把刀放下。他将那人扶起,亲自为他松绑,说道:“小兄弟,看你这年纪,家中应尚有老母吧?我们罗国君主素来以仁爱治国,敬你是条汉子,不愿取你性命。你拿了这些盘缠,快些回家吧!”他说道,将一串钱塞到他手中。那人十分惊讶,拿着钱却不肯离开。

  司马瑾转身欲走,却突然听见他说道:“等等。”那人犹豫了一下,还是将他所知道的告诉了我们——汉军主力在刘邦和张良的率领下,已连续围城达半月之久,期间攻城达十余次,双方各有损失。关云勇据城而守,不肯出城迎战,这才得以守了这些时日。可如今粮草不足十日之需,士兵精神涣散,都城陷入了绝境。

  张良颇有心计,下令进行车轮战,以消磨罗国士兵体力和斗志。在城外五百米处扎营,扎成“一”字连营,营与营是连在一起的。汉军今日大举出动,二十万人只留三百余人守营地,旨在攻破开封城。

  “这张良千算万算,却怎么也没想到我们大军会突然出现。这就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赵猛得意地笑道。“不。”那人摇摇头,“张军师已经料想到了,所以才要尽快攻破开封,可没想到你们会来的这么快,这么突然。”说到这儿,他神色有些黯淡。赵猛一脸尴尬,嘴里喃喃道:“这个匹夫,还真有他的。”

  他说完后,我下令众人给他让出一条路让他离开。他叹了口气,转身默默走了出去。他走的一刻,说了几句话,让我现在还记忆深刻:“我又能到哪里去呢?自从来到这儿的那一刻来,我就没想过回去。况且,我也早已经没什么家人了......”我心里有些酸酸的,且送他离去,从此,再也没见过他了。

  “报告军师,营地发现汉军大量粮草!”一名士兵跑过来说道。司马瑾点了点头,让他退下。我连忙问道:“军师,这些粮草,该作何处理?”司马瑾犹豫了一下,说道:“粮草自然要留下,城中正缺粮食,用来救急最好不过。”

  司马瑾立即下令将粮草装车尽数运走,运向石山附近。而汉军营帐连同尸体,则放火尽数烧掉。众人称道“是”,留下五百人将粮草运走,又命五百人将营帐点燃,这些个营帐连在一起,一引即着,登时便火光冲天,好一幅“火烧连营”景象。

  司马瑾命剩余十九万余人火速前往开封,将士们神采飞扬,个个摩拳擦掌,行军的步伐也极为迅速。不到半个时辰,便能远远看到汉军了。此时汉军已开始攻城,云梯已经架上了,不断有人向上爬,看样子形势不容乐观。

  突然,一名士兵察觉到我们的军队,连忙报告刘邦,刘邦听后大为慌乱,忙命鸣金收兵,可一时半会儿怎么能收得回来。我大叫一声“好”,命蛮王率其部三百夷兵及四万部队打头阵。蛮王当即大喝一声“上”,便率兵杀入汉军阵形。

  不料那张良突然稳定军心,命还未参与攻城的军队约十万人摆出一个阵来,像一只巨蟒将蛮王等人团团围住。蛮王不识阵法,一时被困出不来。

  司马瑾眉头微皱,说道:“好一个‘一字长蛇阵’。打蛇当打七寸,此阵倒也好破!”他顿了下,面向众人说道:“秦老将军,请你带领三万人从东北方向突入。王将军,请你带领三万人从东南方向突入。吕建军,请你带领三万人从西北方向突入。徐将军,请你带领三万人从西南方向突入。”秦文、王大力、吕梁、徐方当即接令,分率三万人从四个方向突入敌阵,意在将其阵法打乱。

  这一下子杀得汉军措手不及,一下子阵形大乱。张良极心想维持,可哪里有人会听他的。当下“蟒蛇”四分五裂,汉军如惊弓之鸟,四下奔逃。这时,张良拔剑而起,斩杀了几名要逃跑的士兵,总算有所好转。另外,随着“轰隆”一声巨响,城门被攻城器攻入,汉军长驱直入,杀进城内,与守军混作一团。

  我暗叫一声“不好”,大喝一声:“绝不能让他们进城。”赵猛大吼一声,当即率百余骑向城门方向冲去。同一时刻,城上跳下一个人来,大刀落地之时,溅起一道沙浪,将靠近的数十名士兵尽数掀倒在地。他持刀正立,俨然是“五虎上将”之首——关云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