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贾环 第三百七十五章 夹击

《重生贾环》第三百七十五章 夹击

作者:v奔跑的蜗牛v 字数:2850 书籍:重生贾环

  刘孚也上前奏道:“据兵部的消息,还有福建水师那边的侦测,台湾府中荷兰人的兵力不足三千。”

  三千?还不到?咸靖皇帝就更感兴趣了:“可都是火枪兵?”

  刘孚据实回道:“都是火枪兵,还有火炮。”

  咸靖皇帝点头道:“朕记得,神机营在西北,就打过这种仗。”然后又说道:“既然是这样,那朕就不打算再等下去了,下面几天,侍郎及以上官员申时到御书房,咱们一同议论光复台湾府事宜——卢秋成也要过来!”

  卢秋成现在管着京营,但他却有着大规模火器作战的指挥经验。

  朝堂上的动静极大,瞒不过底层的官员,更何况是攻取台湾这么大的事情。很快,京中就有了风声,朝廷有意对台湾府用兵。

  上个时空郑成功收复台湾,用时不到一年,因为没有火枪的关系,光是包围就占了八个月。现在会用多久?贾环估摸着,荷兰人能不能撑得过唐军的三板斧都难说。

  收复台湾的事情,贾环就不打算去掺和了,除非天灾人祸,否则定会一鼓而下——即便有着天灾人祸,朝廷也有再来一次的资本,实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至于上条陈的事情,他更是不打算再冒头了——他远在京师,信息掌控方面还不如其他人,实在给不出什么具体建议。

  消息一传出来,很快就有人感兴趣了,许多勋贵还惦记着去捞一笔功劳;特别是兵部的贾雨村提了一个方略:“水师方面负责拦截地方船舰,另有船只负责运送兵丁,只待上岸,便大获成功。”

  没错,水师还是要负责海上的作战,那登陆之后呢?水师就派不上用场了,那派谁去台湾府作战呢?

  荷兰人那边可是有火器的,现在大家能想到的就是一个人,那就是卢秋成。

  卢秋成现在管着京营,并不是神机营。军国大事不是儿戏,不能再让卢秋成再调回去了。

  既然神机营去不了,那别人就有机会了。

  现在的神机营指挥使是沈锋,是原本神机营的指挥同知。

  可这桩功劳,没人想让神机营再去染指了,可神机营不去,那就只能京营了——福建和广东的卫所还没有完全装备火枪。

  贾环也不敢上书举荐卢秋成,一个不小心,就被打成朋党了。

  但他不敢,有人敢。

  文官集团也不是铁板一块,陈敬轩就举荐了卢秋成带京营去福建备战,同时要求调宣府的边军入京拱卫京师,顺带着在京师完成火枪的换装。

  刘孚跟进了,朱凌也跟进了,贾雨村也表示赞成。

  三个重量级的大佬明确表态,事情就算定下来了。

  卢秋成在京中还没待上几个月,又要带着京营去福建了,咸靖皇帝没有给勋贵们机会,京营的官员们一个都没有变化。

  这次,卢秋成有了另一个称号:“平南大将军。”

  一个“大”字,让卢秋成心中像明镜一样,等到光复台湾,自己也要闲置了。

  台湾不小,但无法同西域相比,恐怕封个伯就到头。

  伯就伯,他不嫌小,有人想要还要不到呢。

  陈敬轩的日子算的也挺好,卢秋成带着京营到了福建,略略操练一番,就冬天了。

  这次,卢秋成不至于再走陆路了,咸靖皇帝亲自送他去了金陵的长江码头,水师的船带着卢秋成和京营官兵顺流直下,出了长江口,也会沿着海路一直往南。

  薛蝌也在卢秋成南下之后去了松江。

  京中房源会和那帮子泰西人的纺织作坊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下面的日子,贾环过得甚是有规律,不过是每日里去翰林院修史,或者去国子监转上一转。

  至于松江那边,他是不担心的,钱重海可是做官一县主官的人,知道钱粮的重要性。

  待到进了腊月,大雪也落了好几场,京中所有人都在等东南的消息。

  西北那边,黄凤阁已经去了于阗,贾环临走的时候可是和他说过,喀什再过段时间就可以去攻取了。

  过段时间?黄凤阁开始有些不解,但西北各处都在流传着唐军会去打喀什的消息,喀什那边的准格尔人都不敢待了,现在只有思勤和拉克申等人带着三千兵在那守着。

  因为流言的关系,喀什那边的民生受到了极大的打击,黄凤阁现在已经调了一万兵驻扎在了于阗,随时准备去攻打喀什。

  “这些该死的汉狗!”思勤很是愤怒,自己同几个弟弟被赶到了喀什这边,明摆着是要做炮灰的——喀什注定是守不住。

  太师庆格尔泰也已经逃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开始反叛。

  看着日渐稀疏的城池,思勤也是毫无办法,他不能阻止人们的离开,一旦阻止,就更加会证实流言。

  一段时间以后,思勤也得了消息,太师庆格尔泰反了。

  因为更靠近鄂罗斯,庆格尔泰在鄂木斯克一下子把家底都掏了出来,和鄂罗斯换了两万支火枪。现在的庆格尔泰,除了兵强马壮,可以说是一无所有了。

  对于准格尔人的内讧,不但大唐喜欢,鄂罗斯也同样喜欢。

  庆格尔泰起兵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葛尔图要钱,他四个儿子说错了话办错了事,让汉人再次敲走了八万两黄金,这八万两他要找葛尔图要回来——虽然他一个子儿都没出。

  他的身边同样也有汉人的谋士,名唤赵玉达。赵玉达别的没说,只是向他建议先不要称汗王,而是依旧自号太师。

  这也没什么,庆格尔泰可不图这种虚名,而且明朝的时候,有个太师的名头,也就基本相当于一方豪强霸主了。

  找葛尔图要黄金的主意,同样出自赵玉达之手,庆格尔泰深以为然。

  “太师并不是为自己要,而是替广大的准格尔族人找汗王要。”

  庆格尔泰拍着大腿说道:“正是!还有,本太师一定要割掉拉克申的舌头!”

  赵玉达劝道:“太师何必同一将死之人计较?我料定,汉人最迟明年开春就会去攻打喀什,到那个时候,怕是没人能再见到拉克申了。”

  庆格尔泰恨恨地说道:“到底便宜了他!”

  赵玉达说道:“太师,咱们也该动身了。今年的冬天,可不好过啊。”

  庆格尔泰点头道:“正是!你说这些火枪,不当吃不当喝的,我换了这些有什么用!还得去麻烦汗王啊!”他的人马不多,能动员的兵力极限也就是三万,现在一下子就拉了两万出去。没办法,去的少了,葛尔图不会痛快给钱的。

  这些北线的准格尔人一下子拿到了火枪,都是爱不释手。同以往的弓箭想比,这些玩意可就好使多了。不过许多人依旧带了弓箭上路,要不心里不踏实。

  葛尔图当时没有抓到庆格尔泰,心中就很是不踏实,范承运却要葛尔图早早做了准备,回到伊宁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换火枪。

  庆格尔泰不是傻子,他回到鄂木斯克的第一件事肯定也是筹钱换火枪,他不得不让葛尔图早做准备。

  多少是多?多少才能压住庆格尔泰?

  “若是汗王不能一下子压住太师,那以后想再踏足肃州,是再无可能了。”

  “依军师来看,得多少火枪?”

  范承运想了许久,才说道:“庆格尔泰那边能发动的青壮在三万左右。他不可能一次就把所有人都拉出来,咱们虽然与鄂罗斯交好,但也要防着一些;他也要防着一些。所以,我觉得庆格尔泰能出动的人马在一万五到两万之间。”

  有了范承运的这句话,葛尔图咬着牙去换了三万支火枪,一下子掏光了自己的家底。

  范承运心中哀叹,穷兵黩武,这就是穷兵黩武啊。

  可没办法,事情发展到了这份上了。

  然后又想到,若是刚开始汗王和太师就能有这么多的火枪,何至于打成这个局面?果然内斗才是最狠的,不光是汉人那边,外族也是一样。

  等庆格尔泰就带兵到了伊宁的时候,却发现葛尔图那边也是大量的火枪兵,双方都在干瞪眼。

  硬打么?那肯定不行!每一个勇士的生命都是宝贵的,他们没有汉人的底气,双方都耗不起。

  庆格尔泰和葛尔图也开始谈判了,无非就是想要点粮食过冬。

  可葛尔图也没有余粮啊。

  庆格尔泰威胁要劫掠其他地方,葛尔图则表示要抄了鄂木斯克,双方谈了许久,都没有定论。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庆格尔泰反了。

  黄凤阁得到消息就更晚了,因为事情发生的距离实在太远,而且现在已经是冬天,他也无法远距离进兵。但有了这个事情,他觉得拿下喀什的时机到了。

  他所有的谋士都在建议黄凤阁去交好庆格尔泰。

  沈知说道:“大都护当派人北上,告知庆格尔泰明年开春攻打喀什的行动。”

  黄凤阁深以为然,不管是自己替庆格尔泰牵制葛尔图,还是庆格尔泰替自己牵制葛尔图,这都是好事。夹在中间的葛尔图必定不敢分兵喀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把喀什拿走。

  至于给庆格尔泰好处的事情,几个谋士都没有提。他们和贾环相处了一段时间之后,都学会了换一种思路。

  孟实也说道:“难道给不给黄金的效果会有什么区别么?”

  的确没有区别,只是没有满足庆格尔泰可能存在的贪心罢了,但实际效果来看,不会有什么差别——黄凤阁也没有和庆格尔泰长期结盟的想法。

  沈知更是起身说道:“学生愿走一趟鄂木斯克,说庆格尔泰与我军夹击葛尔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