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贾环 第一百五十九章 暗涌

《重生贾环》第一百五十九章 暗涌

作者:v奔跑的蜗牛v 字数:2700 书籍:重生贾环

  在流心阁静心的平治皇帝就被小太监送来的急报给拉到了文渊阁。

  路上的时候,平治皇帝就心里堵得不行,现在已经不是生气不生气的事情了,而是要如何稳住西北的局面。

  冯世昌西北大营四万大军,军粮一下子化为乌有,军心散乱,无法再战。后退的时候,被葛尔图衔尾追杀,四万大军回来的不足七千。

  冯世昌的侄子为了护送冯世昌突围,也被葛尔图割走了人头。

  到了内阁,平治皇帝把急报往桌子上一放,说道:“事情已经到了这步田地,诸卿可有良策。”声音平静,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家常小事。

  作为首辅,张庭瞻首先要表态:“禀皇上,当务之急,是稳定西北。西北虽然新败,但眼下就要入冬,葛尔图也无法进兵,我大唐尚有几个月的喘息之机。当趁此时间,挑选得力人手赶赴西北,稳定局势,以求来年。”

  平治皇帝看着门外,外面的几只麻雀正跳得欢,在空旷的地面上四下寻摸着草籽儿,只是这地上没有阳光,太阳已经被厚厚的云层遮掩,没有一丝光亮透出。

  “得力人选?”平治皇帝嘴里念叨着这几个字,嘴角浮现出诡异的笑,手指也在桌案上缓缓敲着。

  吴善中上前一步,说道:“老臣以为,陇西卫总兵孙启,可就近接任。”

  他吴善中没打算从这次战争中捞取太大的好处,就干脆举荐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人选。

  张庭瞻眼角抽了一下,没有说话。这个吴善中,真的是读书读傻了么?

  旁边的陈敬轩心里冷笑一声,随即上前说道:“臣附议。”

  陈山成在旁边站着,不知道该如何说话。前面三个阁臣都已经发言了,而且吴善中和陈敬轩还顺着张庭瞻的话举荐了人选。只是他知道,这个人选并不是张庭瞻想要的。

  但平治皇帝的眼光已经看向他了,他也不得不硬着头皮上前:“臣举荐四川提督黄凤阁。”

  这也是个合适的人选,但吴善中知道,这是张庭瞻的人。他和陈敬轩相互对视一眼,俱是读懂了对方眼里的意思。

  张庭瞻见陈山成推举了黄凤阁,心里略松一口气,然后就赶紧说道:“皇上,西北新败,眼下最紧急的事情,是尽快筹措军需,送往西宁。”

  是啊,军需,这里面有粮草军械被服,哪一样不需要银子?河南的灾民也要准备过冬了,两下加起来,就要一下子把国库掏空,连个应急的钱都留不下来。

  他一下子又想到了贾环提出的“岁入千万”,关于开海禁的事情,他也想了很长时间,一直没有下定决心。眼下,若是再不开源的话,恐怕明年就过不去了。

  “元复,国库的银子还有多少?”

  陈元复低头回道:“今年的秋税已经开始收了,按照前几年的光景,预计也会有四千万。但河南那边,今年就没有了,还有西北三省,赋税也都直接往西宁那边送;减去这两处,今年估计能收入三千万。”

  “三千万……”平治皇帝念叨着这个数字,感觉真是不够用。

  吴善中上前一步说道:“臣请开泉州港。”

  平治皇帝却叹道:“后面再议吧。先拨银子给河南,西北那边,你们先拟定新的抚远大将军人选。冯世昌,让他滚回老家去!”

  虽然冯世昌兵败,但他也折了一个侄子进去,况且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至于因为一场败仗就让冯世昌人头落地。

  张庭瞻上前一步,说道:“皇上不可。西北新败,若此时让冯世昌罢职回家,恐天下生变,人心浮动。即便要处置他,也要找个其他事由。”

  平治皇帝很是苦恼,却忽然起身问道:“朕记得,冯世昌催要的军械,是不是还一直没有送到?军饷是不是也还欠着一些?”

  内阁几个人都是老脸一红,默然不语。

  平治皇帝点点头,说道:“那就再过几天,就说冯世昌贪污军饷,功过相抵,让他原职回乡养老去!”

  很快,王子腾也得了消息。这场失利本来就在预料之中,但真的到来的时候,他又觉得难以接受,冯世昌明明有机会赢的。

  眼下,又要推举新的领兵之人了,这个人,已经不可能出自他这边了。而且内阁那边已经开始提议开海禁了,这是一大块肥肉,真的开了的话,估计很多人要往东南去了。

  没过几日,就有御史参冯世昌贪墨,平治皇帝大怒,着都查院大理寺严查。

  贾环是没有资格上朝的,但消息也不闭塞,翰林院清闲,所以对朝中大事的讨论都是非常积极。

  侍读学士李汶翰先得了消息,然后整个翰林院就都知道了。

  温明远是贾环同榜榜眼,得了消息之后,就和冯邵泽一起过来了。

  “贾兄,可听说了,冯世昌虽然打了个大胜仗,但却被御史参了贪墨。一桩桩,一件件,说的有鼻子有眼。听说,西北大军,两个月没发饷银了。内阁眼下要召他回来问话。”

  贾环还能说什么,听到这个消息,他就猜到西北那边其实是打败了。但这个事情只能自己心里猜度,不能乱说。

  当下也附和道:“可惜了!冯将军也是咱们大唐的功臣,却做出此等事来,还要让皇上背一个‘薄待功臣’的恶名。”

  冯邵泽也说道:“是极!皇上纵然有心放他一马,但估计西北的将士们也不会答应。而且,刚打了大胜仗,皇上还要出赏银,总不能让大家白忙活一场。”

  贾环估计这两个人也猜到了,现在都是在装糊涂而已。冯邵泽既然连赏银都说出来了,想必也已经知道国库空虚的事情了。

  但有人能猜到,那就有人猜不到。

  翰林院里就有。别看翰林院都是考试高手,但有些文章他们还真不会做。

  “这是党争!”房源会就没看出来,而是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冯将军是王都检点推荐的,现在西北刚有点起色,就有人迫不及待跳出来想要摘桃子了。”

  这个观点很是有些主流的味道,而且阴谋论一直都很有市场。因为西北大捷的消息,敢去怀疑的人很少。周围几个人很是心有戚戚焉地点着头,翰林院是清流,向来以中立自居,但也没人傻到会指名道姓地说首辅和次辅的不是。

  吴善中觑了个空,来到了陈敬轩这边。毕竟上次人家亲自到他的府上,他这边也得有来有往才是。

  “廷贞,得空否?有点事情,想和你单独聊聊。”

  虽然是在公廨,但旁边的书办等人还是一个个地乖乖出去了。没听到次辅说的,单独聊聊嘛,现在不走难道还等着被撵走?

  抬手制止了陈敬轩要茶的举动,吴善中说道:“有个事情,就是关于这次推举大将军的事宜。我的意见是,若是最终推举为四川提督黄凤阁,那泉州港就晚点再开。不知道你如何想?”

  陈敬轩笑了:“祐方!方才在皇上面前,我已经赞同了你的人选,这还不让你放心?”

  吴善中心中安定,说道:“若是廷贞有其他合适的人选,不妨提出来。若是可以,老夫也是支持的。”言下之意也很明确,我不是一定要推举孙启。

  陈敬轩道:“吾辈吃朝廷俸禄,当然要为郡王分忧。至于其他人选,我这里暂时还没有想到更合适的。就先推举孙启吧,我也觉得他合适。”

  “廷贞果然大气!”

  陈敬轩补充道:“估计存之那边也想到了。我这边的想法是,不管抚远大将军的人选是谁,市舶司这一块一定要抓在手里。先推出孙启去打擂台,存之那边定不会相让,咱们就半推半就让他得逞,但一定要他拿市舶司提举过来交换!”

  吴善中笑道:“廷贞果然思虑周详。”

  两个人相互看了一眼,露出了心照不宣的笑容,吴善中便告辞离去。

  张庭瞻也在和陈山成在院子里小声聊着:“这次一定要将黄凤阁推到抚远大将军的位置上。一旦黄将军上位,我等立刻就要奏请开海禁,眼下国库存银不多,难保黄将军不重蹈冯世昌覆辙。”

  陈山成会意:“首辅放心,我心中有数。”

  还有一句话,张庭瞻没说,那就是如果不是黄凤阁,那就反对开海禁,这也是他为什么刚刚在皇帝面前没有提海禁的事情——没有提,就留有反对和赞成的余地了。

  至于王子腾那边,没有人去关注了。他推举的冯世昌都自身难保了,这次的推举,注定没有他什么事了;而且即便这次又失败了,内阁也会想办法让他推举不出人选。这是文官的默契,无关其他。

  但王子腾有他的消息来源,很快,就知道了大将军的两个候选人,这两个人,平心而论,都是合适的。

  这次,他是说不上话了。但从几个阁臣背后的官员里,颇有一些关于开海禁的声音,想来国库的存银已经难以支撑这场战争,开源迫在眉睫。

  这个市舶司提举,倒是可以争一争。

  他坐在书房里思虑良久,然后恨恨地砸了一个青花茶碗。

  一声脆响,在院子里回响着,一众洒扫的下人立时噤若寒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