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乱世争鸣 第四十七章:吴家有后

《乱世争鸣》第四十七章:吴家有后

作者:凌空梦蚀 字数:3013 书籍:乱世争鸣

  “师兄唤我来所谓何事?”朱距走进端木靖的房间,看到端木靖正做在床头。

  端木靖揉了揉眼:“我又梦到先祖了……”

  朱距一脸激动地说道:“你是说大儒子贡?”

  “嗯,这一次,梦到先祖与孔圣地一次谈话,好像还有其他弟子在一旁。”

  “那,师兄你可曾见到孔圣以及众人的容貌?他们都了些什么”

  端木靖摇头:“梦里明明看的很清楚,一醒来,就记不得什么了。

  我只记得,先祖说了句,贫而不谄,富而不骄。”

  朱距皱眉:“可是诗经中的那段?”

  “对,就是诗经的学而”端木靖点头

  诗经,是孔圣逝后,众弟子记录了他所说的话而编写的一本书,据说书成之日,灵气冲天好几个月不散,学成此书者,便可成孔圣弟子之一,很多儒生一辈子都想得到此书,而书成时,周围的百姓吸到了灵气都延寿了百年。

  随着众弟子一个一个逝去,法家逐渐崛起,儒家逐渐没落。

  秦一统时,此书竟下落不明了,此时发生后,天下儒生纷纷捶胸顿足,感慨颇多。

  朱距问道:“师兄,那咱们还去拜见寒封城主吗?”

  “贫而不谄,富而不骄,贫而不谄,富而不骄……”端木靖不停地呢喃道,随后摇头,:“不去了,把咱们带来的粮食,按往日的均价卖给这些百姓。”

  “按均价?现在这些店铺可都涨疯了,咱们就算不趁机大涨价,也应该捞点啊”

  端木靖却说道:“可取利,但不能忘义,之前咱们商队来到寒封,也是靠这些百姓捧场才卖的出去货物,如今那些店铺欺压他们,咱们不去帮助他们,那就是同流合污了。”

  朱距撇嘴:“好吧”转身去执行……

  一辆戎车上,三个男人正在车上,一个半依靠在车左边,一个昏倒在车右边,还有一个,正满头大汗,手握缰绳,策马疾驰。

  吴武浑浑噩噩地,自己浑身倒下都很痛,自己甚至连睁开眼睛的力气都没有。

  只有模糊的感觉,感觉自己在一辆疾驰的车上,车还很是颠簸。

  亏对先祖啊……

  吴武的先祖,出生在战国时期那个国弱家贫的魏国……

  吴起小时候是一个无赖,经常耍弄枪棒,惹祸找事,他的妈妈一骂他,他生气咬破了手臂,然后给母亲发誓,从今天开始就出游,如果不坐上官位,就不回家。

  于是一直到他母亲去世的时候,吴起也没回家奔丧,而是对着天空大哭三声,就把掉下来的眼泪收进去了,就像没有什么事情发生一样,导致他的老师都以为他没有任性,不认他做学生。

  后来先祖吴起从卫国跑到鲁国后,然后拜在孔子门徒的门下,因为学习十分的刻骨,被齐国的大夫看中了,于是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娶到妻子之后,两口子过得十分的恩爱,日子过得也是十分的幸福,一直到后来,吴起因为不回家给母亲奔丧,老师很是生气,然后便把自己先祖逐出师门。

  吴起就改学了兵法,吴武自己的这身兵法,便是祖上传下来的,而先祖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学的很是精通,学成之后就到了鲁国,得到了鲁国大夫的举荐,鲁穆公也任命他为大夫,吴起终于做到了一直想坐的官位。

  在那个时候,齐国的相国一直都想谋权篡位,但是又害怕鲁国和齐国的时代婚姻,如果他有什么动作的话,万一发动兵力,对自己是不利的选择,于是他决定先下手为强,先攻打鲁国以立威信。

  鲁国大殿内,鲁相公仪休正在向鲁穆公推荐吴起为统帅去迎敌:“欲却齐兵非吴起可。”

  穆公撇了眼鲁相,“卿,所言有理”

  虽然答应,但是还是不想用。

  鲁相公仪休很是纳闷,“臣斗胆问讯,公为何不用其否?”

  穆公答道:“我当然知道吴起有将才,但他的妻子是田宗的女儿,至爱莫如夫妻,你能保证吴起会卖力抗击齐国吗?”

  次日公仪休来到吴起的住宅,“吴将军”

  “鲁相!快请坐请坐,来人啊奉茶!”吴武招呼着公仪休入座,几个仆役端来茶水,两人先是客套的互相敬茶,接着一饮而尽。

  茶喝完了,“咳咳“公仪休清了清嗓子,觉得该说正题了:“我此番前来,是因为……”

  把这些事情告诉了吴起。

  吴起说:“想消除大王的怀疑,易也!”

  “鲁相且等我几日,我自能消除大王猜疑!”

  “那便恭候吴将军的消息了”公仪休起身离开。

  第二天,吴起回到家里,对妻子说道,“汝为吾妻,汝觉得,何事最为重?”

  田氏说:“就是协助丈夫完成他的大业”,吴起接着说:“如果我能够坐上官位,千古留名,算是伟大的事业吧?”田氏说:“是的。”吴起说:“那我现在有点事情想要你帮助我!”

  田氏很纳闷地说:“我一个妇道人家,能够帮你什么忙?”

  吴起说:“现在齐国攻打鲁国,两国交战,鲁相想要让我当将军,但是害怕因为你的身份,怀疑我不会拼力去打仗,如果我能够杀了你,表示我的忠心。我也就能功成名就了。”

  田氏听了大惊,还没张口,只见吴武突然拔出剑,剑光一闪,田氏人头落地,吴起看着面前的尸体,面目表情,眼神分不出是悲伤妻子之死还是高兴升官之喜。

  然后吴起带着妻子的头,去见鲁穆公。

  鲁相在一旁看的心惊胆战,他亲眼看到吴起把妻子的头颅呈上来给鲁穆公看,鲁穆公却对其夸赞有加。

  鲁相没有想到,吴起为了贪图功名,竟然残忍地杀害自己的妻子!

  虽然后来吴起被封为了大将军,也是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他这一生,都会被人们谴责。

  吴起晚年死得很惨,乱箭穿身而死,大概是对他残忍的一种报应吧!

  这便是自家先祖的遭遇,先祖死后,其后人不断造人诟病,虽然公叔座为了他们求了功劳,但百姓暗地里还是说着他们的污点,无奈之下,吴家后人只能搬离鲁国,辗转反侧后,来到宏渊定居下。

  秦一统时,他们在隐居,秦灭了,他们还是在隐居。

  最重要的就是,吴子兵法,还在他们手上,秦一统时,搜罗天下各书,孙子兵法都让他们找到了,偏偏没能找到吴子兵法,对于吴家后人来说,也算是一种不幸中的万幸。

  秦国找到的孙子兵法,也不是原本,当年纵横家的祖师鬼谷子早年云游天下。

  走到吴国,正是越王勾践灭了吴国的时候,火焚了姑苏台,当初孙武子将其十三篇兵书装入铁箱,砌入墙中,姑苏台一烧,台墙倒塌,才发现了这个铁箱。

  鬼谷子将其带上山去,保存多年,一个学生也未传授,甚至连其高足苏秦、张仪、庞涓也只字未提。

  在孙膑下山之前,才秘密将其祖父孙武子兵书十三篇传授于他,但仅给孙膑一个月时间背熟,背熟之后原书交还。这才引出日后庞涓谋书害孙膑,孙膑诈疯回齐国的故事。

  而秦国得到的似乎正是孙膑那一脉流传下来的兵法。

  这短暂的一生,怕是就要过去了,没能将吴子兵法发扬光大,给祖上蒙羞了……

  吴武再次陷入昏迷……

  “快快快,再加快一些!你们往北面去,去北太城,你们去那边,你们去那边,剩下的跟我去寒封!”百将陈熠正催促道,他身后的百名骑兵开始分列队形,向着不同的方向跑去。

  从关内出来,他们已经赶了百里路了,后面只能隐隐约约看到城墙的影子。

  现在跟在陈熠后面的只有二十五名骑兵了

  忽然,两侧树林中飞出十几只弓箭,几名骑兵直接中箭坠落马下。

  “不好,有埋伏!”陈熠大喊一声,这里可是宏渊的林子,前面又有黄石关,怎么会有人胆大到袭击官兵呢!

  陈熠正想着,两侧的士卒却鱼贯而出,陈熠脸色大变,这甲胄制式,这容貌,沈人!

  注释:

  鲁穆公:

  鲁穆公(前410―前377年在位),本名姬显,战国初期鲁国国君,《史记索隐》作不衍,是鲁国第二十九任君主。他为鲁元公儿子,在位33年。他注重礼贤下士,曾隆重礼拜孔伋(子思),咨以国事;容许墨翟在鲁授徒传道,组织学派,使鲁国一度出现安定局面。

  公叔座:

  公叔痤(?―公元前361年),战国时期魏国大臣。公叔痤在田文(注:此处指战国时魏国国相田文,非孟尝君田文)死后担任魏国相国,并娶魏国公主为妻。

  公叔痤有知人之明,但为国家利益考虑得相对少一些,为自身的利益考虑得多一些。他排挤吴起,是出于保全相位的需要,并不是不知道吴起对魏国的重要性。

  荐举公孙鞅,是直到病重才提出。太史公司马迁于此特著一笔,“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很有深意。若过早地推荐公孙鞅,可能会取代他的职位,而在临终时郑重托付,博得荐贤之名,对自身利益也没有什么影响。假如从人才流失的角度来论魏国的成败,公叔痤是应负一定责任。

  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

  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吴子兵法:

  《吴起兵法》又称《吴子》,《吴子兵法》,是一部重要的军事著作,由战国名将吴起著,是反映古代军事思想的代表作之一。

  《吴子》主要论述了战争观问题,该篇既反对持众好战,也反对重修德而废弛武备。它认为只有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才能使国家强盛。

  《吴子兵法》提出以治为胜,赏罚严明,主张在军队实行“进有重赏,退有重刑”,做到“令行禁止,严不可犯”。

  提出“用兵之法,教戒为先”,主张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使士卒掌握各种作战本领,提高整个军队的战斗力。

  强调“简募良材”,根据士卒体力、技能等条件的不同,合理分工和编组,实现军队的优化组合。要求统军将领“总文武”、“兼刚柔”,具备理、备、果、戒、约的“五慎”条件,掌握气机、地机、事机、力机四个关键的因素。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