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内天魔 第249章 尉氏夺路

《大内天魔》第249章 尉氏夺路

作者:花间酒友 字数:3178 书籍:大内天魔

  开矿之事,并不简单。试想,现今工具简单,想从地底下,取出矿石来,谈何容易?打洞下去,手工开凿,再一筐筐背负出来。需要的人手,自不会少。况且,危险重重。

  取出矿石,不过是第一步。其后,还得冶炼。

  据载,既得矿,必先烹炼,然后入炉。煽者、看者、上矿者、炼者、取钩砂者、炼生者,而各有其任。

  仅一座炼炉,就需要四五十人。话说,这四五十人,可不是普通力工,而是懂技术的人才。以徐州利国监例,共有三十六冶。每一冶户,拥有冶工百余人。算一算,这得多少人?

  不过这一点,纪览早已想到。若卧牛寨私营,怕是支应不起。不说要投入海量钱财,仅是数百冶工,都没处找去。更何况,利益动人心。官府、豪绅,哪个不想插一手?

  唯有官营,卧牛寨最得利。一则,卧牛寨可得矿利;二则,山寨众人,皆可获新的身份;三则,执掌矿监,不虞利益有失;四则,矿监归属朝廷,地方不能插手。

  如今,又要加上一条,周济卢氏百姓。

  “纪先生真是大才。”于飞挑大拇指,赞道。

  “殿下谬赞,愧不敢当。”纪览一抱拳,躬身说道。

  “当得,当得。”于飞连声道。

  据于飞所知,如今大宋铁矿,全国加一起,也不到两百家。一年铁产量,充其量一千八百万斤。就这,还是官营、私营,统统计算到一起的结果。若只论官营,那就更加少了。

  在延州时,于飞亲眼见过,很多农户耕种,使用的还是木犁。耕种的速度,自然极低。即便有铁犁,也是价格昂贵。一般百姓,想买也买不起。由此可见,大宋很是缺铁。

  大宋数千里边境,北有契丹,西北有元昊。几十万军队,不敢片刻松懈。巨大的军费开支,压得大宋喘不过气。

  军费一项,除了粮草兵饷,就数军械为最。大宋产出的铁,一大半都归了军用。至于民间用铁,那是顾不上了。

  照纪览所说,这座矿藏储量极大。开掘出来,于国于民,都是大大的好事。一座矿,必带动一方。当地的百姓,可就近谋生。

  即便伏牛深山,也能变的繁华起来。

  想到此处,于飞不由得,记起京城之事。他的神机作坊,也不知如何了?想当初,他提出烧炼焦炭,替代木材炼铁。炼出的新铁,直比百炼精钢。造出的刀剑甲胄,已是大宋神兵。

  只是囿于铁的产量,新式的刀剑甲胄,还没法大规模生产。至今为止,也只有少量禁军,装备了新式军械。

  设一座矿监,何如建一个兵工厂?

  伏牛山中,不缺铁、不缺炭、不缺水、不缺柴。

  如此天然优势,何不就地规划,建一座兵工厂?开矿、冶炼、铸造、淬炼、磨制,一条龙生产军械,岂不便当?

  既然是兵工厂,当然要由军管。平戎军现在,已经有了神臂弓作坊,再多一个兵工厂,那又怎样?而且,由平戎军管理,许多的麻烦,都可以避免。最起码,没人敢来捣乱。

  “纪先生,矿监一职,怕是不能给你。”于飞说道,“但是,某可授你参军一职,筹建伏牛山刀剑工坊。”

  参谋军事,乃军中幕职。品阶不高,只有从八品。但此职,却是军中要职,可参赞军务,掌辎重、军械、文牍之事。筹建伏牛山刀剑工坊,这一职,却是恰如其分。

  纪览愣了愣,一下没反应过来。细一琢磨,不由抚掌大笑。

  建刀剑工坊,可比设矿监,容易的太多了。身为平戎军主将,于飞自己就能决定。顶多,向朝廷报备一下。而且,有平戎军管辖,朝廷、地方、军队,谁都不能轻易插手。

  “殿下高瞻远瞩,智慧绝伦,纪览拜服。”

  “可愿入我平戎军?”

  “卑职纪览,拜见殿下。”纪览单膝跪地,行军礼。

  于飞大喜,一把扶住纪览。如此大才,终入平戎军。只要入了平戎军,一个刀剑工坊,哪能盛得下纪览?此人满腹才华,注定不会平凡。只要给他机会,必然绽放夺目光彩。

  当下,二人席地而坐,说起工坊规划。

  在于飞设想中,工坊要大的多。开矿冶炼,自少不了焦炭。当务之急,就是整合伏牛山石炭矿,建设焦炭工坊。其次,刀剑工坊、甲胄工坊,还有与之配套的各类设施。

  霹雳弹,甚至是虎蹲炮,都在计划中。他离开京城之时,虎蹲炮还在试验。想来这许多时间,应该有些成果。

  日照港必然要开发,海港防御,怎么少的了岸炮?他还要成立海军,修造战船。战船上,岂能没有火炮?试想,有了火炮的战船,谁是敌手?当然,现在也只是想想,真能造出来,还不知啥时候。

  但是,他愿意把希望,种在伏牛山。

  火药的改进,造就了霹雳弹。历史的进程,因为霹雳弹,而有了不小的改变。大宋与西夏的战争,终是取得了胜利。虽然付出了巨大代价,但胜了就是胜了,不容置疑。

  大宋不缺文人,缺的是武力。而于飞,就是为此而生。

  于飞自知,他虽来自后世,多了几百年见识。但是,治理国家,他没有这个能力。著书立说,他也没那个本事。唯有武力,是他立身之本。冥冥之中,得天魔无相传承,或有真意。

  所以,他自觉使命,兴武强军,振奋国威。

  ——————————————————————————

  京畿尉氏县,距离东京城,百二十里。

  邢况带领平戎军,一路急行军,从商丘到此。

  从商丘到洛阳,有两条路可选。一条,过京城开封至洛阳;另一条,过尉氏县而至洛阳。平戎军数千大军,浩浩荡荡奔京城?怕是要引起京城猜忌。是以平戎军,选择走尉氏县。

  宋祁离开了大军,直奔京城而去。

  二皇子独自去了洛阳,平戎军也要追过去。但是宋祁,却不能如此任性。二皇子违旨不遵,这么大的把柄,朱家会放过么?何况,如今的二皇子,还掌握着平戎军。

  宋祁久历朝堂,见惯明枪暗箭。他深知,朝堂上事,不在于你做了什么,而在于怎么说。一件事,正说反说,皆可说的大义凛然。单看怎么说法,才会对自己更为有利。

  所以,他必须立即回京,向皇帝分说明白。而且,要抢在朱家发难之前。宋祁心里明白,最关键是要快。他的车驾,一路飞奔、星夜兼程。这一番颠簸,骨头都要散了架。

  只不过,宋祁急切间,忽略了一件事。数日前,柳礼率亲卫营,硬闯京畿而过,数千禁军崩溃逃窜。竟导致,京城九门关闭,十数万禁军,匆匆涌上城墙,如临大敌。

  东京城,引发巨大惶恐,朝堂为之震动。

  事后调查,禁军一口咬定,有过万平戎军,硬闯京城。为推卸责任,遮掩狼狈丑态,不惜添油加醋,恶意歪曲。

  这件事,到了朝堂之后,已变成平戎军谋反。数十名禁军将领,指斥平戎军,意图攻击京城。禁军捍卫京城安全,拼死作战,终于杀退乱兵。言道,平戎军一支残部,逃去洛阳。

  朝堂轰然大哗,有人相信,也有人不信。

  有朝臣上奏,应调遣重兵,歼灭平戎军。也有朝臣上奏,二皇子手掌兵权,日益骄横。竟敢驱兵攻击京城,图谋不轨、罪大不赦,应褫夺郡王封号。一时间,义愤填膺,喊打喊杀。

  但奇怪的是,皇帝保持了沉默。所有奏折,留中不发。

  东京城,陷入诡异的平静。但平静之下,暗潮涌动。

  紧随宋祁之后,何正带领皇城司,也回到了京城。他的这一支人马,比宋祁略慢。随行的囚车上,白狼、刘清,以及一众杀手,都被捆成粽子,甚至嘴里,都塞上了布团。

  这一干人犯,牵涉刺杀皇子,太过重要。

  何正小心翼翼,一路重兵看押,不敢有一丝疏忽。直到此刻,进了东京城,他提起的心,才算落到实地儿。这些人犯,足以致朱家死地。能活着回到东京,算是奇迹。

  宋祁和何正,先后顺利抵达京城。但邢况率大军,走尉氏县,却遇到了大麻烦。尉氏城外官道,已被禁军重兵封锁。漫山遍野,旗幡招展。刀枪林立,杀气腾腾。

  禁军截断去路,堵住了平戎军。

  平戎军箭阵突前,巨大的神臂弓,排成三排,引弦待发。

  箭阵之后,邢况和一众将领,面色阴沉。面对如此形势,一时想不出办法。遥看对面,也是剑拔弩张。硬顶着平戎军,丝毫不让。一旦引发战事,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尔等已被包围,速速放下兵器,接受盘查。”

  对面军阵之中,有人高声喝叫。邢况已经知道,对面的禁军,乃是步军司神翼军,奉命驻守尉氏县,为东京南面屏障。

  这部禁军,装备精良。略略估摸,兵力不下两万人。

  他们截住平戎军,已有大半时辰。只是对峙喊话,倒没有发起攻击。邢况心中,犹豫难决。他不过一营指挥使,只是事起仓促,临时节制大军。他有心一冲而过,但是后果,必然异常沉重。

  他的身边众人,个个都是指挥使、指挥副使。一冲而过,倒是简单。凭眼前这部兵马,还拦不住平戎军。然而,人心各有不同,遭遇这种场面,是救援殿下?还是保住前程?

  邢况无法做主,他等着众人,做出最后决定。

  “最后警告,放下兵器,接受盘查。”对面喊道。

  “各位,如何决断?”邢况冷声问道。

  “平戎军怕过谁?敢拦路,杀过去。”罗盛一声冷哼,表明了态度。罗盛在青州时,救援被掳女子,立下大功,被擢升指挥使。手下一干部属,人人升迁。对于飞,忠心耿耿。

  “杀过去。”又有人喝道。

  “战。”大多人附和,一时战意凛然。

  大多数人,都表态愿意一战,根本不计后果。倒有几个,看似有些犹豫。但他们此时,却不敢犯众怒,紧跟着表态。邢况点头,猛地一挥手,冷冷说道,“那就冲过去。”

  “冲过去。”众人齐喝。

  邢况一跨步,跳上一块大石,厉声喝道,“平戎军。”

  “嘭。”一声巨响,长枪顿地,全军肃立。

  “我平戎军,奉旨平乱。谁敢阻挡,杀。”

  “杀,杀,杀。”全军怒喝,声震云霄。猎猎军威,弥漫而出。

  一霎时,平戎军气势大变。长枪前指,煞气升腾。

  “箭。”邢况一声喝令,神臂弓“嘭”的发出巨响,一支铁箭锐啸而出。闪电一般,跨越两百步,钉在禁军阵前。铁箭没入地下,足有半尺多深,箭尾嗡嗡颤动。碎石飞溅,声势骇人。

  这是最后警告,再敢挡在阵前,就是平戎军的敌人。

  对待敌人,平戎军只一个字,杀。

  “阵列向前。”邢况发出号令。

  大军轰然而动,脚步整齐划一。“咚咚”行进,好似敲响战鼓。冷厉的枪芒,让人心胆俱裂。禁军的队伍中,出现了慌乱。将官厉声弹压,挥动马鞭抽打,却是越压越乱。

  禁军有向前进,也有向后撤,前后冲撞,糟乱成一团。

  “杀。”陡然,平戎军一声齐喝,跑动起来。

  这一声大喝,好似天外陨石,重重砸进禁军阵中。眼见着,禁军中央开花,涟漪一般,向四周荡去。竟然,中军先逃了。

  溃逃,就是一场瘟疫。

  两万禁军,一箭未发。未曾接阵,彻底崩溃。

  。手机版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