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秋水录 第一百章 圆月夜

《秋水录》第一百章 圆月夜

作者:鹿鹿叨 字数:2795 书籍:秋水录

  明已和尚道:“小僧想先去灵鹫山去看看,也算是了了小僧一个心愿,以后再来找这贾老爷。”

  敖泽道:“那也好,不过大师真的不要小子帮忙吗?”

  明已和尚笑了笑,道:“这是小僧的事情,事关佛门,敖公子本就是事外之人,就不劳公子了。”

  敖泽道:“那以后大师小心为是。”

  明已和尚道:“谢敖公子好意,小僧也不是那鲁莽之人,我知道该怎么做。”

  敖泽看了一眼明已和尚,道:“你这和尚现在是越来越江湖气了,哪里还像一个出家的僧人。”

  明已和尚又道:“人在江湖,要学着变通,身上有些江湖气也是应该的。”

  敖泽将地上的佛珠捡了回来,只觉入手甚沉,仔细看去,只是黑黝黝的一团,而且还有一股凉气透体而入,也不知道使用什么材料打造的,而且上面也没有被长刀砍出来的印记,还真是一个宝贝呢。

  这时才明白过来,刚才明已和尚掷出这佛珠之后,那贾老爷费了那么大力,连刀也给砍断了,才将这几枚佛珠给拦下来,这才中门大开,被明已和尚一钵盂砸中胸口。

  这和尚掷出这样的佛珠,竟是如此举重若轻,犹如清风徐来一般,这才让那贾老爷看走了眼,上了明已和尚的当,敖泽心道,这和尚还是怪能用心思的。

  敖泽捡回佛珠,递给明已和尚,道:“你的佛珠。”

  明已和尚对敖泽道:“这几枚佛珠就送给敖公子吧,或许以后能用得上。”

  敖泽心头暗喜,道:“真的送我?不反悔?”

  明已和尚披上百衲衣,道:“出家人不打诳语,既然说送与敖公子了,那边不会再有反悔的道理。”

  敖泽开心手下佛珠,便又同明已和尚一起,继续赶路。

  由于明已和尚受了伤,所以走得并不快,一路上朝人打听,终于找了舍卫城,可是远远看去,舍卫城中皆是断垣残壁,处处焦土,在这遗迹之上,处处荒草,更有野兽出没其间,像是被焚毁了许久了。

  明已和尚看着这一片废墟,神情间很是激动,心中却想,喃喃地说道:“这里曾经是一片繁荣的怎么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怎么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敖泽暗暗叹了一口气,心道,看着自己心向往之的地方成了现在的模样,也难怪会如此伤心不已。

  明已和尚在这里看了一阵之后,叹了一口气,便向四周看去,只见这城的遗迹东北处有一片巨大的山丘,上面的时候也是黑乎乎的一片,上面几乎没有什么植物,只有裸露着的黑色石头,显得很是荒凉。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明已和尚叫喊道,然后快速地奔到那山丘旁,跪在那山丘旁,捧起一块焦土,仍是叫着,“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敖泽也是疑惑不已,自己也在佛门典籍中看过,说佛祖传教之时所过之地皆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就算佛祖不在,但是佛门也穿到了大周境内,虽然一直不是繁荣,但是几百年来也流传下来。

  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事情?是与几百年前,那些极负盛名的仙道宗门几乎一夜间消失不见,而佛门在此地如此落败,会与那事有关系吗?

  那些仙道宗门的道统几乎没有流传下来,而只有与他们同样极负盛名的佛门的道统却流传下来,几百年来一直流传着,虽然分散在各地的寺庙中,而且这些寺庙之间也不相互统属,但是佛门的道统却在其中。

  真是有些奇怪,那些极负盛名的仙道宗门消失不见,而佛门虽然传下了道统,但是现在却又是如此败落,几百年来就没有出现过厉害的人物,重新振兴佛门,这又是为何?

  这背后肯定有不为人知的秘密,只是自己现在还不知道罢了。在天山上之时,从那天工一族的人口中得知,天神将天庭从世间割离,随同天神一起进入到三十三重天。

  那些仙道宗门还有这些佛教是不是也是那样,也将自己从世间割离出来,进入到了不为人知的空界之中?

  明已和尚跪在那山丘面前跪拜了好一阵,然后缓缓站起身来,道:“让敖公子见笑了。”

  敖泽道:“小子怎敢笑话大师,只是大师已经见过了自己想见的地方,虽然不如心向往之的那样,但也算是见过了,大师可有什么打算?”

  明已和尚沉声道:“小僧要还俗了。”

  敖泽听了这话,满脸惊讶,就像看见有人一顿饭吃了一头牛一般,怔了半天,道:“大师何出此言?”

  明已和尚道:“自从到了这里之后,小僧见到的佛门已经不是小僧想象中的佛门,而且就连佛祖游历过的地方,也没有一个人敬佛礼佛,不知道是佛错了,还是百姓错了?小僧迷惑了。”

  敖泽道:“只要佛在大师心中,又何必要为外物所动?”

  明已和尚笑了笑,道:“敖公子果然深谙佛理,不过小僧疑惑的是,佛祖为什么会成为佛祖。”

  敖泽道:“这还用疑惑,佛祖之所以成为佛祖,那还不是因为佛祖又大功德大智慧,与世人有功,才能成为佛祖的。”

  明已和尚道:“此话不错,但是佛祖在最开始的时候,也不过是一介凡人,他为什么就有这样的功德智慧,这才是让小僧欣慕的地方,所以小僧也想去学佛祖,游历四方,从凡尘中去寻找答案。”

  敖泽又道:“你这和尚胆子还真不小,竟要学佛祖那样,成佛作祖了?!”

  明已和尚道:“小僧只是去学佛祖,寻求自己的道,去寻自己的功德圆满,并没有想要什么成佛作祖。”

  敖泽道:“哦,原来是这样,那这可能将士一条艰辛的路。”

  明已和尚道:“就算再艰辛,敖公子不也是陪着小僧走了一路了吗,只是今后,可能就不能与敖公子一起同行了,还望敖公子莫要怪罪!”

  敖泽笑道:“既然大师要去寻找自己的道,而小子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去做,那咱们只能暂时别过,以后再来相见了。”

  明已和尚笑道:“没有别离,哪有相聚,下次再相见时,希望敖公子能医治好身上的顽疾,不再心生恐怖。”

  敖泽也道:“那也希望下次再见的时候,大师已经找到了自己的道,不再心有困惑。”

  两人相视一笑,敖泽又道:“既然大师决定还俗,我看在来的路上有家酒铺,咱们痛快去喝一场,再别过?”

  明已和尚道:“既然敖公子有此愿,那小僧就舍命相陪。”

  敖泽笑道:“你这和尚不是决定还俗了么,怎么还以‘小僧’自称啊?”

  明已和尚也笑道:“是是,那我就陪敖公子一醉方休。”

  两人找到一家酒馆,要了两坛子酒,一人一口就这样喝到天黑,敖泽又给了店家一些银子,就在店里睡下了。

  到了第二天的时候,敖泽醒来,已经不见了明已和尚,便向店家问道:“我那朋友呢?”

  那店家道:“公子的朋友,天刚蒙蒙亮便离去了。”

  敖泽吐了一口气,心道,望这和尚能找到自己的道吧。借了店家的水盆洗了脸,又买了一些早点,饱饱地吃了一顿,问明了路径,也自己一人向西走去。

  自己一人走在路上,突然就感觉有种孤寂的感觉来,就这么自己一个人走了几天的路,这天碰上一个商队,皆是搭伙向极西之地去的,敖泽便也搭伙同他们一起西行去。

  走了几天,敖泽便也与商队中的人混得熟络起来,一路上说说笑的,休息时,都会说些自己家乡的故事,敖泽也了解到,这些人大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讨生活这才聚集在了一起。

  这天到了一片山林旁,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找了宿营的地方,吃过晚饭后,正好该敖泽守夜。

  同敖泽一起守夜的是个年轻的男子,名字叫崔斯特,皮肤白皙,个子比敖泽还高半尺左右,人很瘦但是却显得很是干练,背上背着一把细弓,腰间插着一柄断刀,看样子很像个猎人。

  敖泽同那崔斯特在营地边缘坐下,看着夜空如洗,一轮明月正从东边的天空中缓缓升起,将整片大地也照得明亮起来。

  敖泽看着那明月如玉盘,发出盈盈的光芒,煞是皎洁,心中却想今天算来应该是中秋节,没曾想自己被嬴易公子陷害,而来到这西域,一晃眼间,竟差不多有半年时间了,这半年来,自己经历了许多事情,也成长了许多,可是却不知道什么时间能回到家乡……

  一旁崔斯特看着敖泽一脸惆怅的样子,不禁问道:“敖兄弟有心事?”

  敖泽笑了一下,指着天上的那轮明月,道:“这样的月圆之夜,在我的家乡就意味着是亲人团聚的日子,不管离家多远,这一天总是要回家去看看的。”

  崔斯特笑道:“敖兄弟这是想家了啊?!”

  敖泽道:“已经离家已经快一年了,上次回家之时,还没有见上亲人一面,便又匆匆离去,然后就一直颠沛流离,去过许多地方,真是不知道上次离家是对还是错!”

  崔斯特道:“这对咱们这样东奔西走讨生活的人来说,时间久了,慢慢会习惯的。”

  敖泽笑了一下,道:“崔兄离家有多长时间了啊?”

  崔斯特道:“有很久时间了,久到我都记不起来有多久了。”

  敖泽道:“哦,那崔兄就不想家吗?”

  崔斯特道:“以前还会想想,现在就不怎么想了?”

  敖泽又道:“那问句冒昧的话,崔兄家里还有亲人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