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洪荒之我徒弟都是圣人 第二十三章 吃货的悲哀

《洪荒之我徒弟都是圣人》第二十三章 吃货的悲哀

作者:带毒额苹果 字数:1823 书籍:洪荒之我徒弟都是圣人

  皇家花园深处,掀起了一波涟漪,到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便是宫女太监们,也比往常多了几分的笑意。

  在这皇宫之中大摆流水席,由天字第一号御厨亲自烹饪的宴席香气四溢,就连以侍女身份跟来的依云都不由得有些口齿生津。

  琼华宴上各位进士依照录取名次落座席上,两人一席,对面坐着还不是同科进士,而是朝廷高官,似乎是朝廷希望让前辈提携一番后辈。

  例如榜眼李知行对面坐的是大学士文天明,甄英才则是主考官李神光等等,不一而足。

  而状元郎平安则是中了头等奖,他的对面坐着不是别人,正是武温侯洪玄机!

  洪玄机穿着厚重的锦衣,鬓发起寒霜,眉宇之间皱纹浮现,那略显老态的模样让人难以置信这是在战场上大杀四方的战神,魔神。

  就连平安自己都没有想过,会这样与武温侯见第一次面。

  “见过洪太师,太师击退云蒙大军,救活青州百姓无数,平安身为青州人士,敬您一杯。”平安举起茶杯,以茶代酒,敬洪玄机。

  这一杯真心实意。若不是他打垮了玄天馆主夫妇,两大鬼仙出手,足够糜烂整个青州,到时候自己的计划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绝无现在这般顺利。

  “洪某读过状元公的文章,机心过重,不是做学问的方式。”太师洪玄机一开口就是得罪人的态度。

  他在做一个彻底的孤臣,让皇帝最放心的人。

  洪玄机已经没有朋友了,也不需要朋友,自然也不需要同僚。

  所以杨盘对他很放心,比自己都放心。

  依云作为侍女服侍周围,不由得心中一怒,但没有做出任何的动作,她知道琼林宴的分量,不是自己能够说话的地方,一切都要听少主的吩咐。

  “太师所言极是,这科考之中,考官可知考生姓名,受威望所累,派系干扰,弊端甚多。”平安微微一笑,一点也不生气,反而跟洪玄机讨论起科举的弊端来。

  那一副自来熟的模样,让洪玄机眉头一皱。

  他来琼林宴,既不是指导后辈,也不是为了拉拢平安,而是另有目的。

  虽然洪玄机是理学大家,他却从来没有考虑过理学的利益,他只在乎杨盘的利益。

  如果说李严是想要建立读书人的神国,地上天国,制衡皇权的话,那么洪玄机的目标就是建立真正的皇权,让皇权统领一切,建立绝对的秩序,所谓诸天生死轮是也。

  这也是李严与他在政治上完全不可协调的矛盾。

  所以平安在替理学出头,对洪玄机来说,不是加分项,相反他略显轻佻的态度,让这位当朝太师心中略有恶感。

  “状元公不做俗事,崇尚清谈,以为治国易耳,却不知世事艰难。”洪玄机闭上眼帘,不打算与平安纠缠下去。

  科举考试已有千年之久,历代王朝的官员又不是蠢材,怎会看不出这种科考方式漏洞百出?

  稍微聪明的官员,都能想到在科举考试前,绝对不能让考生知道主考官是谁,否则就会有考生投其所好,乃至利益交换。

  明清时代甚至严格到了连生僻字、生僻典故都不准你乱用,以免主考官通过典故知道考生真实的身份,从而进行利益输送。

  大干的科举制度如此漏洞百出,到了惨不忍睹的地步,只是因为没有办法。

  以姬皇后出身的姬家为例,目前的姬家家主姬常天乃六次雷劫的高手,不比杨盘差上多少,地方的科举名额,本质上就是他们的。

  你不给他们就不会自己拿吗?

  科举是政治,政治归根到底,是建立一套按照实力分配蛋糕的制度,所以科举做得有名无实,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然而这等提携后辈的事情,洪玄机可没这功夫做,自然也不想跟平安多说话。

  “小子年轻,诸事不懂,还请太师指教。”平安笑嘻嘻地追问着,一点也没有介意洪玄机给自己脸色看。

  这下洪玄机彻底沉默了,御厨饭菜摆在面前,却分毫不动,像是在等待着什么。

  果然有鬼。

  洪玄机再怎么孤臣,也不可能如此无礼,他想尽快解决纠纷,把精力用在戒备突发事件上。

  平安试探了一番,立刻用手势打出暗号,依云全身微缩,感受着四方的动静。

  有人来了。

  是王韬公公。

  “陛下到!”大太监那熟悉的公鸭嗓音,很快就让在座的进士,大臣们起立,高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位爱卿免礼。”

  “谢陛下。”

  “今日琼林宴,诸位皆是饱学之士,国家栋梁,学问上的事情,朕不担心。”

  “如今入朝为官,手握生杀大权,享受荣华富贵,须谨记朕的一句话。”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吾等谨记陛下教诲。”

  杨盘立于前台俯瞰众生,脸上依然是不咸不淡的表情,大干五十一年的科举进士,算是他较为满意的一期,寒门与理学的比例略微上升,同时打破了心学对于状元的垄断。

  往后朝堂的力量会更加均衡,对于李严的容忍也差不多到了尽头了,因为他没有利用价值了,既然自己选择走了,那就给他一个体面干净。

  杨盘这几日收到了不少弹劾李严的奏折,什么玩弄权势,威逼大臣,勾结云蒙都出来,只不过这些奏折全部留中不发,让君臣走完这最后的一程。

  “你们这些话,朕已经听过很多次了,却还是有人记不住。”

  琼林宴上的诸位大臣,进士面面相觑,有些甚至偷偷用眼色询问旁人

  “琼林宴有这么一个流程吗?”

  “没有啊,陛下这是怎么了?”

  就连在场的大臣们,也从未经历过这样的场面,这一次的内容跟以前不一样!

  但杨盘在前台上没有解释,继续说道:

  “那些记不住的人,最终变成了祸国殃民的贪官酷吏,更有甚者为一己之私,勾结蛮夷。”

  “朕是痛心疾首,却想惩前毖后。”

  杨盘话音刚落,王韬公公立刻高声呼唤

  “带兵部侍郎王嘉文上堂。”

  几位头戴黑色面罩,如狼似虎的侍卫将一位官员押送到了琼林宴上!

  那官员本是相貌堂堂的伟男子,如今身上捆着绳索,嘴里塞着抹布,手不能动,口不能言,好似一头待宰的羔羊,状况十分糟糕,身体隐约之间可见伤痕。

  台下的列位大臣终于脸色一变,没有想到前几日就失去踪迹的兵部侍郎王嘉文竟是被乾坤龙卫给带走了。

  “李爱卿,你来说。”杨盘把话头起了,剩下的事情自然就交给了御史大夫李神光。

  “臣遵旨。”李神光同样面无表情地走了出来,指着昔日的同僚对着列位进士,大臣说道:

  “云蒙入寇,青州糜烂,皆因王侍郎勾结内外,泄露密探下落,让云蒙得以瞒天过海,青州大军方才应对不及。”

  “宰相大人为寻云蒙奸细,与太师争执战和,陛下责令武温侯闭门思过。”

  “这奸细果然按奈不住,露出了马脚,刑部方将一干人等擒获。”

  “臣请用大刑,为后世乱臣贼子惧!”

  李神光发言,满座皆惊,部分进士甚至吞起了唾沫,眼前香气四溢的饭菜,顿时变得索然无味,甚至还有一丝丝的恐惧。

  兵部侍郎王嘉文,本是少年英才,大干三十三年的榜眼,也曾随神威王征战西域,功劳颇多,方才升任兵部侍郎,没想到他今天竟会落得这样的下场。

  同为进士出身,怎能不叫他们感到兔死狐悲。

  一时之间,就算杨盘在场,在座的大臣,进士们也忍不住纷纷议论了起来。

  “原来那日李大人与太师的争执竟是引蛇出洞,怪不得太师被罚闭门思过,却又去了青州。”

  “王嘉文真是罪该万死,理当凌迟,诛九族。”

  “可王大人君恩深重,怎会与云蒙勾结?”

  “知人知面不知心,谁知道王嘉文心里是个什么歹毒模样?”

  认识王嘉文的官员连忙跟他撇清关系,不认识的人也是大加指责,琼林宴逐渐变得喧嚣起来。

  “肃静!”王韬公公冷哼一声,全场寂然。

  杨盘感受着肱骨大臣和未来臣子们的恐惧,做为主导了这一切的导演,他心中的无悲无喜。

  君王有雨露之恩,亦有雷霆之怒,在这琼林宴上,好生地给这些进士上一课君臣之道。

  杨盘做君王的原则也很简单,只用一句话便可概括。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

  “王侍郎也曾在这琼林宴上吃过酒,做朕的肱骨大臣,如今却落得这般下场。”

  “朕不忍定下那雷霆之怒,便把刑罚交给诸位新科进士。”

  “他该定何罪,处何刑?”

  满座哗然,没有想到杨盘会把惩罚的权力交给在做的新科进士们,也是为他们定下一条铁律,将来犯了事情,同样可能会被这样判刑。

  这时,探花郎甄英才挺身而出,朗声说道:

  “王侍郎谋大逆,当处极刑,株九族!”

  甄英才说完,眼中的余光还看向了平安。

  这一次我比你快!

  王嘉文冷眼相看,似乎与自己无关,不少进士、大臣都倒吸了一口冷气,第一次认识了这位卧冰求鲤的大孝子,真是太狠了。

  云蒙兵势强,而大干稍弱,朝中大臣跟云蒙关系甚多的不在少数,毕竟有朝一日云蒙大军再来的时候,也能保全田产。

  “臣以为不可。”李知行站了出来,这王嘉文从派系上更倾向于理学的,按理来说,李知行应当同意甄英才的做法,但他却不是崇尚刑法的人。

  “大干四十年,云蒙入边,王侍郎曾在西域抵抗诸国联军,于国有功。”

  “可诛首恶,而不可连株。”

  李严并不推崇严刑酷法,此为法家之道,姬常月的政治路线,李知行自然也继承了恩师的路线,直接站出来反对。

  “功是功,过是过,李榜眼莫非与这王侍郎有旧,要救这乱臣贼子?”甄英才眉头一皱,他本以为反对自己的会是平安,却不料是李知行站了出来。

  看来对方确实没有打算跟自己结成同盟。

  “王侍郎自是罪该万死,却也救过一方百姓,至今西疆仍在传颂其名,若是株连过重,有伤民心。”李知行皱着眉头,他哪里看不出来甄英才是准备给平安挖个坑,但他不喜欢这样的手段。

  “青州民心便不是民心了?”甄英才冷笑一声,更是偷偷看向平安,却见他仍是稳坐钓鱼台,倒也并不急躁。

  一天挖一个坑,总有机会坑到你。

  “云蒙大军糜烂青州数省,我想状元公最有发言权了吧。”

  见平安一言不发,让两位心学进士针锋相对,甄英才也是机灵的人,很快就想出法子把平安拖下水来。

  “不错,状元公一言不发,是何道理?”

  “还请状元公发言!”

  其他心学进士如何看不出这局面,连忙进行拱火,不让平安继续藏在背后,就连杨盘也有几分玩味,自家这麒麟儿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全场的目光汇聚到了平安的身上,就连杨盘身边的道士、儒士都看了过来。

  “这便是青州平安,果然是一表人才。”那道士打扮的中年人不是别人,乃是正一道的领袖姬常月,他曾经师从文坛领袖谢文渊,后被宰相李严赶走,做了道士。

  如今已经是正一道的领袖,天下有数的高手。

  在万众瞩目之下,平安走到了王侍郎的面前,指着他说道:

  “王侍郎未发一言,臣亦不知物证,人证何在?”

  “若王侍郎真有罪,当由刑部明正典刑,岂能由不知情者,妄定罪责?”

  除了李神光的一张嘴,说这王嘉文有罪,可我也不知道他到底有没有罪,人证物证何在,没有证据,我是不会给人定罪的。

  “李大人身为御史大夫,岂能不知真凭实据?”

  甄英才万万没有想到,平安还有这一手,一手太极拳将所有的锅都推了回去,还盖在了李神光的头上。

  “未见真凭实据,不可定人罪责。”

  平安话音刚落,一声长啸陡然响彻琼林宴。

  “说得好!不愧是大干的状元公。”

  你来了!

  等你很久了!

  杨盘闻之色变,该来的终于来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