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铁马秋风烈 第497章 太子监国

《铁马秋风烈》第497章 太子监国

作者:十里西湖 字数:2021 书籍:铁马秋风烈

  赵构面色阴沉,一言不发。

  皇子赵玮、宰相赵鼎、参政梁汝嘉几个也有点懵。

  坏消息来的太突然,让人有些猝不及防。

  按照以往的惯例,大江防线岌岌可危的时候,大臣一般会分成两边,一边怂恿赵构御驾北上迎敌,一边则捣鼓赵构去更南的南方巡视。

  不过这次赵鼎和梁汝嘉他们没敢轻易发表意见。

  皇子赵玮虽然顶了个处分军国重事的名头,在这样的节骨眼上,也不敢多说话。

  几个带头的不吭声,底下那些侍从官、常参官,包括平时最喜欢提意见吹大气的台谏官们也牢牢地闭着嘴巴。

  大臣不是不知道赵构的尿性,但堂堂九五之尊要将天子威严,若动不动就脚底抹油开溜,惶惶如丧家之犬,颜面往哪儿搁?

  这样丢份的话还得带头大哥来说。

  垂拱殿压抑地让三月春风都冻住了。

  “陛下。”

  宰执赵鼎终于打破了沉默,有了声音,殿内的气氛也随之一松,空气又重新流动了起来。

  见赵鼎有话说,赵构勉强提起了精神,看向了自己的肱骨。

  “陛下,军情紧急,大江防御不容有失。臣以为,当速派殿前司精锐驰援建康。为策万全计,陛下亦当做好南巡准备,若事不利,当南下避兵。”

  赵鼎的两手准备是持重之策,况且眼下赵构的选项并不多,无非就这两条路,无论走哪一条路,皇帝老儿的安危是首位的。

  赵构有点戚然,不由又想起了十几年前海上的狂风骤雨和仓皇凄苦,他这个皇帝当的,经历的确是够丰富的。他暗下决心,这一次如果再要出海,准备一定要充分些,走的也要从容些,至少不能像上次一样狼狈。

  “报!捷报!!”

  突然,殿外传来的一阵夸张而又兴奋的呼声,就像突如其来的春雷,瞬间惊住了所有人。

  捷报?

  赵构怀疑是不是自己听错了,可耳畔传来的确实是报捷的呼声。

  “快!快呈上来!”赵构连忙对邝珣摆了摆手。

  在众人热切期盼中,邝珣捧回来一个用红绸布包裹着的露布。

  “快念!”

  邝珣知道赵构心焦,当下便取出札子,展开念道:“臣张浚启奏:三月十六日,鄂州御前兵马都统制刘锜率军于清流关击退叶治大军,收复滁州,敌势稍退。臣已命刘锜固守滁州,捍蔽大江。另,接王胜急报,叶治东路大军已兵临扬州,王胜正固守扬州阻敌……。”

  喜忧参半。

  赵构刚提起的劲头又蔫了一半,不过只要守住滁州,自己待在临安倒是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刘锜不愧为名将。”

  有功就赏,向来是赵构的做派,他强提精神吩咐道:“收复滁州,振我军心,朕当优赏之。拟旨,赏刘锜金带、金鞍、宝马,赐钱二千两。”

  “遵旨。”

  刘锜打了个胜仗,暂时稳定了局势。但江淮形势依然严峻,敌我力量相差较大,特别是王德军马溃败后斗志已丧,当务之急是加强捍蔽大江的力量。

  “令杨沂中领殿前司两万精锐火速驰援建康,一切行止听张相调度。”

  最终,赵构还是采纳的赵鼎的建议。

  虽然有些舍不得将王牌扔出去,但在这个节骨眼上,赵构不能露怯,要显示自己战到底的决心,提振军民士气。

  赵构也不敢藏私,因为从以往的教训看,如果长江防线失守,那么殿前司这几万人马也给不了他多少安全感。

  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希望殿前司的精锐能给张浚克敌制胜的天平重重地加上一颗砝码,省得再重新演绎一回精彩纷呈的千里追逃大戏。

  “诸位爱卿可还有事需禀奏?”赵构扫了一眼诸人,见大家都没表示,便挥手道:“赵相暂留步,其余人等先行退下吧。”

  “臣等告退。”

  赵玮、梁汝嘉等人退了出去,殿内的气氛稍稍轻松了一点。

  “陛下。”

  “嗯,坐。”赵构压了压手,“不用拘礼。”

  “多谢陛下。”

  “爱卿,建王如何?”

  赵鼎正在踅摸着赵构为什么留自己独对,咋听赵构这么一问,立马牵出了这个线头。

  “启禀陛下,建王聪敏贤达,乃社稷之福。”

  赵玮这一个多月来在都堂视事,处理军国重事,可圈可点,表现确实不错。

  “嗯,建王年轻,为政尚浅,爱卿当多指点之。”

  “老臣定当尽心竭力。”

  “朕累了,”赵构长长舒了一口气,略带倦意地说道:“近来更是心力难济,朕思忖再三,想早日将皇位传给建王。”

  见赵构又生了退位之意,赵鼎旋即恳请道:“陛下三思啊,社稷中兴不可一日无陛下。”

  “社稷中兴。”赵构悠悠叹道:“朕何尝不想中兴社稷。自绍兴以来,朕修文偃武、轻徭薄赋,这些年来天无灾人无祸,百姓得以休息,日子才刚好起来,可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赵构发自肺腑的一番话,听得赵鼎沉默了。

  撇开屈辱求和这一桩不说,赵鼎也得承认赵构算的上是一个明君。

  这些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特别是绍兴十二年推行经界法以来,众多流民得到了很好的安置,整个社会经济日渐繁荣,百姓生活日益殷实,几有“小元祐”之感。

  赵构刚干出点成绩,结果小叶同志又不消停,硬是要将他中兴之主的梦想生生扼杀,这种痛谁能理解?

  赵鼎突然觉得叶治这个混账王八蛋真心可恶,让过往的恩恩怨怨随风而去不好吗?你吃你的,我吃我的,各自相安无事不好吗?非得挑起事端,还不如当初就死在天字第一号里,来的干净。

  赵鼎觉得理解到了赵构的悲哀,这个皇帝当的真心不容易。

  “陛下,叶治倒行逆施,定不为天道所容。”赵鼎想不出更好的安慰话,“陛下请放宽心,张相公、刘太尉皆是国之砥柱,定能为陛下除逆。”

  赵构露出了一丝苦笑,道:“朕累了。”

  “陛下。”赵鼎苦劝道:“值此艰难之际,国家社稷不可须臾离陛下啊。”

  “朕意已决,有爱卿辅弼,建王亦能担大任。”

  “陛下此时禅位,臣恐军心不稳啊。臣有一折中之法,请陛下察纳。”

  “如何折中?”

  “陛下正建王太子之位,由太子监国,遇军国大事由陛下圣断。”

  赵鼎的担心不无道理。

  现在局势吃紧,赵构在这个节骨眼上撂挑子,会让人自然而然地想起道君故事,而靖康之难的惨痛回忆,又会让人陷入国破家亡的悲观绝望之中。

  唉,看来这个挑子暂时还不能撂,可赵构又是真心不想干了,咋整?

  太子监国,看来只能先这样了。

  第二天,赵构就病倒了。

  据赵构最信任的王医师说,赵构是因忧思过度,心神损耗甚巨所致,需静心调养,绝对不可再日夜操劳。

  可这么大的国家,每天一大摊子使,咋办?

  三月二十一日,赵构正式诏告天下,册立皇子建王赵玮为皇太子,改名赵眘,以太子监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