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铁马秋风烈 第413章 醉倒春风又何妨(为书友686678加更)

《铁马秋风烈》第413章 醉倒春风又何妨(为书友686678加更)

作者:十里西湖 字数:2179 书籍:铁马秋风烈

  邝珣伺候着赵构在望湖楼前下了车,此时虽已过了饭点,但楼内还是非常热闹。

  “哎呀呀,几位贵客,里面请!”赵构几人还未进门,店中的小厮就热情地迎了上来。

  “可有安静的雅间?”

  “有,有。”小厮一边观察着赵构几人的穿着举止,一边躬身道:“几位贵客楼上VIP雅间请!”

  “为挨批?”

  什么鬼!

  邝珣一头雾水,赵构也有点懵。

  “哦,呵呵,都怪小的,咱们这管贵宾雅间叫为挨批,这是掌柜子的叫法,小的也叫习惯了。”

  麻蛋,感情来望湖楼一掷千金是为挨批来的啊,这倒新鲜了。

  一脸纳闷的赵构不由好奇地问道:“这为挨批是哪几个字?”

  “嘿嘿,小的也不知哩。”

  小厮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道:“掌柜子说这是海外的叫法,不知道是哪几个字,反正大家都叫顺嘴了。”

  “呵呵,这倒有趣。”

  赵构一听也乐了,不以为忤道:“那咱们也入乡随俗,就去为挨批了。”

  “呵呵,好,贵客请!”

  小厮也有眼力价的,一看赵构身上浓郁地可以拧出汁水的王八之气,毫不犹豫地将他请到了三楼VIP一号瞰湖包厢。

  “大伴,在这瞰湖,景色还真不错,韩世忠还真会选地方。”

  赵构看着春日下的一湖山水,心情也不由轻松了许多,“就不知道韩世忠的酒味道如何?”

  “官家稍待,老奴这就去安排。”

  见主子心情难得放松,邝珣赶紧去张罗酒菜,让老赵同志周上两口。

  ……

  “相公,您来啦!”

  “嗯。”韩世忠点点头,吩咐道:“老样子。”

  “相公恕罪。”

  小厮一脸歉意道:“适才来了几位贵客,小的看他们像是朝中的相公,所以安排到了一号包间,要不小的去请他们换个地方?”

  “朝中相公?你认识?”

  “小的瞧着面生,但其中一位的气度,绝对不比朝中大相公们差,而且还跟着两个龙精虎猛的护卫,小的怕怠慢贵客,所以自作主张,请相公恕罪。”

  “无妨,那地方,我也坐的腻了,今日就坐隔壁吧。”

  “是,小的这就去安排。”

  “不用,你管自己去张罗吧,我自己上去。”韩世忠摆了摆手,就管自己上了楼。

  上了三楼,韩世忠抬眼一眼,立马愣住了,只见一号包间门口确实有两个龙精虎猛的护卫杵在那里。

  “是你们!”

  “韩太尉。”门口的两个带御器械见是韩世忠,赶忙见礼。

  “陛下……”

  两个带御器械不敢多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是韩太尉吗?”包间里响起了赵构的询问声。

  “是。”韩世忠忙恭谨地答道。

  “进来吧。”

  “是。”

  带御器械给开了门,韩世忠理了理衣冠,急驱入包间,对着赵构就要参拜,却被赵构止住了。

  “太尉,此间无需多礼。”

  “遵…是。”

  “呵呵,没想到在这还能遇到太尉,相请不如偶遇,坐吧。”赵构招呼道:“朕还刚想好好尝尝太尉的美酒佳肴嘞。”

  “老臣惶恐。”

  “景是好景,酒是好酒,太尉陪朕喝两杯。”

  邝珣给韩世忠斟了一杯酒,韩世忠双手捧杯,祝道:“微臣谢陛下赐酒,恭祝陛下圣安!”

  “呵呵,”赵构举起杯示了示意。

  韩世忠毫不含糊,捧着杯子,一仰脖,就喝了个干净。

  “陛下,您怎么在这?”

  “呵呵,春光大好,朕也开个小差,出来转转。”赵构笑道:“转着转着,就被太尉的酒香勾住了。”

  “老臣惶恐,惶恐。”

  “大伴,朕和太尉说会儿话。”邝珣会意,退了出去。

  “太尉近来可好?”

  “谢陛下记挂,老臣托陛下洪福。”

  “太尉逍遥自在的日子,朕倒是羡慕不已。”

  “老臣哪是逍遥啊,”韩世忠自嘲道:“只不过是老年迟暮,混吃等死罢了。”

  “呵呵,能混吃等死也是一种自在。”赵构破天荒开起了顽笑,“无忧无虑,人生在世,不就是图个自在安乐吗。”

  “陛下所言极是。”

  “太尉,你说现在百姓安乐吗?”

  一听赵构话语有点跑偏的意思,韩世忠微微一愕,躬身道:“陛下圣明仁德,宽省民力,与民休息,百姓皆能安居乐业。”

  赵构听罢,点了点头,他相信韩世忠所说的并不是阿谀之词。

  他觉得自己虽无收复之志,却不是个昏庸之君,能常念民生多艰,平素也十分注重革除弊政,爱惜民力,每岁都会放免积欠、宽减赋税。

  眼前这繁华似锦的临安城,不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吗。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赵构悠悠叹道:“当年叶治写下此诗,讥朕只求偏安,不图恢复。不过,朕在想,若是杭州真能如汴州般繁华富庶,偏安一隅,醉倒春风又何妨。哪个皇帝不求百姓安乐,富庶太平。宁为太平犬,莫做离乱人,你可明白。”

  赵构破天荒地掏心窝子,韩世忠一时不知如何答对。

  “你这望湖楼,歌舞升平,太尉不也是乐见之吗。”

  听着赵构的伤怀感叹,韩世忠突然觉得自己有点理解他了,想来站在他的立场,或许,他的所作所为真的没错。

  “他是不是一直在恨朕。”

  “陛下。”

  见赵构把话扯到了神棍身上,韩世忠心中微惊,急忙拜倒在地,却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起来吧。”

  赵构似乎知道韩世忠的尴尬,“朕知道从岳飞之事后,他就一直恨着朕。他是朕最寄望的人,没曾想如今却势同水火。…恨就恨吧,朕不在乎!”

  今天是什么情况,韩世忠感觉自己一头懵,这哪里是君臣对话,活脱脱的邻家小弟诉苦啊。

  “呵呵,太尉的酒好,朕倒有几分醉意了。”

  赵构自嘲地笑了笑道:“走啦,走啦,若再不走,朕真的要醉在暖风里了。”

  ……

  “种帅,你看,前面就是太原府了!”

  “好!”

  连续五日马不停蹄的赶路,种彦崮坚毅的脸上也写满了倦意。

  “费通、刘进、于庆峰,你三人各带一万人马,堵住东、西、北门,南门就交给我,趁城内还未惊觉,速速封堵城门出口,不可让一人走脱!”

  “是!”

  太原,古称晋阳,别称并州、龙城。太原

  东阻太行、常山,西有蒙山,南有霍太山、高壁岭,北扼东陉、西陉关,西有汾水蜿蜒而过,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为河东之根本,诚为古今必争之地。

  太原,古为冀州地。春秋时为晋国,战国时属赵,秦一统天下后置太原郡,东汉设并州刺史。隋开皇二年,置河北道行台。李渊曾为太原留守,因晋阳古有唐国之称,李渊称帝后,遂以“唐”为国号。唐初,初置大总管府,又改大都督府。武则天长寿元年,置北都,玄宗天宝元年,改北都为北京,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并称“三都”、“三京”。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太宗赵光义灭北汉,因憎恨太原军民的顽强抵抗,诏焚毁太原旧城,在晋阳城北四十余里建太原新城。

  金占中原后,废太原大都督府,新置太原河东军总管府。

  金人原有重兵驻扎太原总管府,但去年金兀术把太原总管府内的主力抽了大部,结果阌乡一战,全部打了水漂。

  年初,乌禄为了拱卫燕山,又从太原抽调走了大部分兵力,如今太原府内也就只剩一千女真军在撑场面。

  撑场面的一千兵马,吓唬吓唬百姓还行,可在种彦崮六万虎贲面前,塞牙缝还嫌不够。

  太原的百姓素有反抗欺压的优良传统,见城外乌压压的大军围城,哪还有什么犹豫,立马帮着种彦崮对痛恨已久的金人下手。

  有了城内百姓的支持和响应,三下五除二,干脆利落地拿下太原,大军的晚饭都没怎么耽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