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铁马秋风烈 第323章 只需正道直行

《铁马秋风烈》第323章 只需正道直行

作者:十里西湖 字数:2454 书籍:铁马秋风烈

  尽管韩世忠这个老码头使出了浑身解数,可还是抵挡不住粉丝们的狂热,喝了个大醉,还是断片的那种。

  五十来岁的人不比年轻后生,喝得酩酊,身体有些吃不消。第二天一直晕乎乎,喝了一天的小米粥加老参汤,直到第三天才彻底缓过来劲来。

  缓了两天,叶治和种彦崮、呼延通就陪着韩世忠到处转悠。

  从研究院、工坊、到军营,看城防、看训练、看制造、看民政,韩世忠如同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眼睛都看花了。

  叶治向他展示的一切也完全颠覆了他的认知。

  韩志忠最感兴趣的就是大炮,估计是个男人都喜欢。

  为了满足韩世忠的好奇心,叶治干脆拉到靶场,让韩世忠亲自打个几炮。

  到了靶场,韩世忠就像刚入洞房的毛头小伙般急不可耐,连续狠狠干了几炮,一边鬼叫一边大呼过瘾,怎一个爽字了得。

  过足了炮瘾,韩世忠一边挖着耳朵一边叹道:“有如此神器,何愁大事不成啊。兄弟,咱们去那边说话。”

  韩世忠把叶治拉到了一边,问道:“不知你今后有何打算?你是知道的,此次皇帝让我来,就是为了劝你回朝。”

  “那韩大哥的意思呢?”

  韩世忠略显苦涩地笑了笑,道:“你莫来问我,皇帝的为人想必你也清楚,何去何从都你自己拿主意,不管怎么样我都会支持你。”

  叶治感激地看了一眼韩世忠,忧心道:“我若不从,就怕他会故技重施。”

  韩世忠明白叶治所指,他拍了拍叶治的肩膀,带着歉意地安慰道:“是做哥哥的没用,没能护住阿爷阿姥周全。”

  叶治虎目一红,急忙道:“韩大哥切莫如此,弟实在汗颜呐,是我连累了你们。”

  “兄弟,哥哥知道你至真至孝,不过有些事你莫要想太多。”

  韩世忠悠悠叹道:“人力有穷尽,有些事是命中注定的,该来的总会来,该去的难强留。兄弟,你有龙凤之姿,自有你该担当的大道义,你只需正道直行,莫要为浮云遮眼。”

  叶治一脸肃然,正色道:“兄长所言,定当铭记。”

  韩世忠继续宽解道:“你也无需忧虑,今时不同往日,皇帝此人最懂权衡取舍,也最擅隐忍,你声势越大,家中亲眷反而会越安全。”

  叶治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在这个问题上韩世忠确实是目光如炬、洞若观火。

  自从让叶治从眼皮底下逃出生天后,赵构手里就没有什么可以拿捏住叶治的好牌了。

  除非赵构赶尽杀绝,不过这样也等于把自己逼上了死胡同。

  韩世忠目光炯炯地看着叶治,问道:“你下一步如何打算?”

  “先平定关陕。”

  “嗯,稳扎稳打,此乃上策。”

  “兄长乃当世名将,还要多指点小弟。”

  韩世忠摆摆手,笑道:“江山代有才人出,我已经老啦,哪敢胡乱指点,现在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

  “唉,”韩世忠唏嘘不已,又感叹道:“真想迟生二十年,能与你们一起驰骋沙场,杀敌报国啊。”

  “韩大哥正当盛年,何来此裨肉横生之叹。”叶治笑道:“要不韩大哥就别走了,正好留下来帮我统军。”

  “别,我可不上你的当。贤弟,哥哥累啦,现在只想和你嫂嫂过几年安生日子。”

  “唉。”叶治叹了一口气,他知道韩世忠其实是被赵构搞得心灰意冷。

  也罢,虽然让韩世忠留下来统军的想法很诱人,但却勉强不来,真要让韩世忠留下来冒险,叶治也于心不忍。

  “你打算何时出兵?”

  “三四月间吧。眼下新招募的士兵正在抓紧训练,战备物资也要时间筹备。”

  “你现在有多少人马?”

  “加上新募的兵马,现有兵员三十万。”

  “三十万!”

  饶是韩世忠见惯大场面也被震撼了。

  三十万什么概念,他在楚州淮东宣抚司也才三四万人马,他、张俊、岳飞三大边帅所有人马加起来才二十万,把川陕宣抚司的人马算上,就将将三十万。

  我滴个乖乖,这是要发啊。

  都说天下精兵健马皆在西北,当年秦国就是以八百里秦川为基,以五十万精锐之师横扫六合,一统天下。

  说白了,现在的叶治已经有了角逐天下的资本,这才多少时间?

  从绍兴十二年初贬官凤州到现在也就两年多点吧,这不是开挂是什么?!

  三十万人马,在关陕那是横推的节奏,韩世忠现在真的明白了什么叫天命所归。

  “呵呵,我是真的老了。”韩世忠有些英雄气短地笑道:“后生可畏啊。”

  叶治一副深藏功与名的淡然一笑,嘿嘿,哥,我还有二十万预备役呢。

  ……

  叶治陪着韩世忠耍了几日,转眼到了三月初十,这是召开战前动员部署会的日子。

  衙署的正厅除了堂上摆着桌案交椅,堂下也摆满了桌凳,就像私塾学堂。唯一不同的是,堂上坐的不是先生,堂下坐的也不是学生。

  韩世忠应邀出席了会议,他还是第一次领略这么有意思的议事形式。

  会议照例先由叶治作简短的开场发言,然后由各条线汇报进展情况。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首先是由崔世华和彭玉章汇报军粮的储备情况。

  “目前入库粮食两百零一十三万石,以一日三升的标准,大军可支用七个月。”

  “官人,今年冬麦长势喜人,估计是个大丰年。”彭玉章补充道:“冬麦收割后,预计可收储粮食四百万石,军粮供应不成问题。”

  关中平原乃中国四大平原之一,面积近四百万公顷,其中耕地百万顷,可谓是沃野千里,一直是西北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产区,孕育和支撑了秦汉唐的盛世与辉煌。只要恢复和发展好关中的农业生产,就不愁吃不饱肚子。

  “很好。”叶治满意地点点头,叮嘱道:“夏税征收在即,切记告诫地方不可催科加摊,百姓如有余粮愿售,需得以市价购买。”

  “是。”

  显然大家都很熟悉会议的套路,叶治点评完,鲁奇接着汇报他所负责的军备情况。

  拿下京兆府后,叶治就在长安新建了工坊,新工坊的产能是宝鸡和眉县老厂的数倍,随着新厂的投产,整个军备生产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现各军装备火炮一百门,其中大口径二十门。”鲁奇解释道:“每门火炮配弹药两百发,手雷每名投弹手可配五个基数。”

  在场的只有韩世忠听不懂基数的意思,他懵着脸看向了叶治,叶治笑着解释道:“基数指的是一名投弹手一次能够携带的最大数量,一个基数是二十枚手雷。”

  听着叶治的解释,韩世忠突然产生了一种穷兵黩武的感觉,这阵势拉出去干仗,谁扛得住?

  “不容易啊。”叶治叹道:“工坊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这一路行来,你居功至伟。”

  鲁奇怎么受得住如此大庭广众之下被夸上天,不由脸上一红,道:“这都是大家的功劳。”

  “呵呵,你的辛劳我还不知道。”叶治笑道:“一天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所有的时间都耗在研究院和工坊,瑛娘可跟我告状了,说你对那些铁疙瘩比对她娘俩还好。”

  “哈哈……”大伙儿纷纷朝鲁奇翘起了大拇哥。

  鲁奇不好意思地挠着头,嘀咕道:“嘿嘿,哪有这么夸张。”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也不要事事亲力亲为,有些事情可以大胆地交给下面的人去做。你自己最宝贵的精力要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明白吗?”

  当初为了保密的需要,叶治把研究院和工坊都交给了鲁奇,没有让别人插手。鲁奇既要管生产又要管科研,两头忙的不可开交,这样也非长久之计。

  “嗯,哥,我懂了。”

  看来还得给鲁奇补补课,再讲讲现代生产管理制度,要不然他就是有三头六臂也只怕不够用。

  “老崔、老彭,衙门里增设一个制造局,专门负责工坊生产,听鲁奇差遣,相关人员要严格筛选。”叶治吩咐道:“还有,尽快在耀州、华州各建一座工坊,方便军器补给。”

  现在摊子大了,必须建立专门的管理团队,就像一个现代化的企业,既有科研团队,又有技术骨干、车间工人,还得有管理团队,各个部门既分工又合作,分别对老总负责。

  “军器之利大家都看到了,它能让将士们少流血、少伤亡。所以,研究院是重中之重,所有物资人员均优先供给研究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