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铁马秋风烈 第257章 组团忽悠

《铁马秋风烈》第257章 组团忽悠

作者:十里西湖 字数:2269 书籍:铁马秋风烈

  崔世华抬起了头,不再躲避叶治的目光,他深吸了一口气,道:“横渠先生的意思是要尊顺天意,立天、立地、立人,做到诚意、正心、格物、致知、明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努力达到圣贤境界。”

  叶治点了点头,赞许道:“嗯,关中弟子立学之基果然深厚。”

  “在下惭愧。”

  “人,头顶天,脚立地,要想立的稳,先要立的正。”

  此时,崔世华蜡黄的脸已经变的灰白,眼里满是镜中水月破碎后的幻灭。

  虽然崔世华的心已被诛个半死,可叶治没打算就这么放过他,他继续跟崔世华讲起了道理,“女真残暴无道,荼毒中原,戕害百姓,罪恶滔天,罄南山之竹亦难书之。尔身为汉家苗裔,受圣人教诲,不思报国保民,却为仇寇驱使,助纣为虐,尔之所为,实与逆种无异。”

  “扑通!”

  崔世华只感觉头上压着三山五岳,再也支撑不住,跪倒在地。

  他面若死灰,魔怔般喃喃自语道:“辜负圣人教诲,我该死。辜负圣人教诲,我该死。……”

  杀人诛心,还有什么比这个更痛彻淋漓?

  叶治看崔世华的样子,没想到自己“讲道理”的后劲比高粱烧还足,几乎要把崔世华说疯了,心中不免有些不忍,当下喝道:“崔世华!”

  叶治的断喝犹如当头一棒,崔世华浑身抖了个机灵,从魔怔中惊醒了过来。

  “唉,”叶治悠悠地叹了一口气,道:“俗话说,学好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学而优则仕,天下士子寒窗苦读十余载,莫不是想有朝一日尽展所学,可你有没有想过,民族大义与个人荣辱孰轻孰重。”

  “大人,我,错了!”

  崔世华再也忍不住悔恨的眼泪,哽咽道:“在下罪孽深重,于今唯有一死以谢。”

  “呵呵,一死了之,倒也简单,可于事何补?”

  “在我看来,尔欲以死了之,看似赎罪,实则逃避。圣人训知耻而后勇,与其逃避,不如暂留此有用身,洗心革面、戴罪立功,此乃真赎罪。”

  “啊!”

  叶治的话有如拨云见日,惊醒梦中人。

  崔世华眼中重新燃起了光亮,他对叶治恭敬一拜,道:“崔某定当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见崔世华郑重表态,叶治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语重心长地对崔世华说道:“我,相信你。你也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

  如同新生般的崔世华重重地点了点头,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辜负叶老师的殷切期望。

  按叶老师的套路,既然后进生迷途知返,接下来就是顺理成章地布置任务了。

  叶老师布置的第一个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就是抄家,让崔世华带人,将宝鸡境内所有猛安谋克户强占掠夺的家宅田产通通查抄回来。

  ……

  “这位官人,告示上写的是甚?”

  叶治入城后的第二日,宝鸡街面上已恢复如常。

  “是募兵令,要不我给大伙念念?”

  “念念,念念。”

  “那有劳官人了。”

  “无妨。”

  书生模样的人笑了笑,看着榜上的告示读了起来:“都督府行营兹招募军士,无论版籍主客、凡十八至三十岁者皆可应募。从军入伍者,赐永业田五十亩;从军期间,阖家免除赋役。……若战殁或伤残者,给恤金五十至二百贯不等,另免赋役十至二十年;战殁者另按月给以家中年五十以上父母及年未满十六子女定例抚恤;战殁捐躯者入英烈祠,世代祠祭、血食不绝。……”

  “哇!…”

  书生一念完,人群里发出了一阵阵惊叹。

  “怎么会有如此丰厚的赏赉?”

  “是啊是啊,以前从没听过当兵还有这么好的待遇,莫不过诓人的?”

  “我看不会吧,这白纸黑字写着,大红印信盖着,还有叶大人亲笔签押,哪会言而无信?!”

  书生反驳道:“我听说叶大人乃神人降世,此次兴兵,是为光复中原、拯救黎民于水火,乃一等一的伟业,诸位有志军旅的,可莫要错过良机啊。”

  完全是个托,鉴定完毕。

  “要是真能入伍,就算是战死也值了,起码一家老小从此衣食无忧。”人群中有人附和道。

  双簧托。

  “哎呀,你们还在看告示呐。”外边突然有人极其夸张地喊了起来,“听说已有入伍的当场拿到田契哩,都是上等膏田。”

  忽悠,组团忽悠。

  “啊,走,快去瞧瞧!”

  ……

  “母后,慈宁宫可还住的惯?”

  “好,好着哩,我儿费心啦。”

  韦太后拉着赵构的手,又细细地把儿子看了又看,永远看不腻似的,她唏嘘道:“天可怜见,让我们母子还有团圆之日,我儿这些年受苦啦。”

  韦太后伸手摩挲着赵构略显花白的鬓角,想到了自己这十几年在北国遭受的苦难和屈辱,不禁又擦起了眼角。

  “是儿臣不孝,让母后受苦了。”

  赵构也悲从中来,靖康之难至今,他们母子骨肉分离已整整十五年。

  “我儿莫要悲伤。”韦太后小心地擦去了赵构的眼泪,道:“咱们母子如今是苦尽甘来,应欢喜才是。”

  “嗯,欢喜,儿臣欢喜。”

  赵构拼命地点了点头,贵为九五之尊的他,或许只有在母爱的天性前,才会如此真情流露。

  八月二十二,韦太后銮驾回朝,赵构亲自带着普安郡王赵昚、宰相秦桧、枢密使张俊、太傅醴泉观使韩世忠及侍从、两省、三衙管军前往临平奉迎,用黄麾半仗二千四百八十三人,仪式极隆。

  韦太后归朝后,入住赵构专门为之兴建的慈宁宫,赵构也日日到慈宁宫问安,甚至有时还亲自侍奉。

  “我儿要多保重龙体。”韦太后心疼地看着儿子,叮嘱道:“冬月宜早卧早起,不然恐妨万机。我儿乃一国之君,国事繁重,勿需日日前来侍奉,莫要因我这老妇耽误国事。”

  “儿臣谨遵母后教诲。”

  “官家。”

  殿外突然响起了邝珣略带小心的声音。

  “何事?”

  “启禀官家,秦相公有要事求见。”

  “秦相当有要事禀奏,我儿去吧。”韦太后对赵构笑了笑,道:“老身也有些困倦了。”

  “那母后好生歇息,儿臣先行告退。”赵构恭敬地拜了拜,退了出去。

  秦桧和刚升任参知政事的万俟卨,以及枢密使张俊几人已经等在了垂拱殿。

  “陛下。”秦桧等人正要叩拜行礼。

  “免礼。”赵构看朝中“三驾马车”齐刷刷地前来,心中突然有些不安,忙问道:“有何事?”

  “陛下。”秦桧禀告道:“关陕出事了。”

  “什么?!”

  赵构差点从御座上蹦了起来,皱着眉头道:“到底出了什么事,速速禀来。”

  “金国都元帅兀术又遣使来,责我边吏以兵出塞,又开边衅,复占和尚原,侵夺宝鸡。”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赵构再也无法淡定,猛然站了起来,厉声责问道:“是谁这么大胆!”

  老子好不容易把老母亲赎回来还没几天,到底是哪个王八蛋吃了熊心豹子胆,敢破坏和平安定的大好局面。

  “陛下息怒。”

  “哼!”赵构重重地哼了一声,稍稍平缓了下语气道:“都平身吧,起来说话。”

  “陛下,此事当是叶治所为。”

  “是他!”

  赵构两道寒眉倒竖,怒火又自胸中涌起。

  “正是,微臣实在想不出还有谁有这么大的胆子。”

  “陛下。”万俟卨趁机添油加醋道:“这叶治已是丧心病狂,如此毒瘤当早早除去,以免破坏两国邦交。”

  “陛下,万参政所言极是。”张俊附和道:“可千万不能养虎遗患。”

  “郑刚中不是说已经把叶治困在大散关了吗,怎么还会出这样的事?他叶治一介书生,还能敌过金人铁骑?”赵构质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陛下。”秦桧解释道:“叶治定然是勾结盗匪、招纳亡命,故意挑起战端,以破坏两国和议大局。”

  “真真可恨!”赵构咬牙切齿道:“他怎敢如此欺朕,即刻令川陕宣抚司出兵进剿。告诉金使,就说边吏谋叛,挟巨盗开边,朕已派兵进剿,也请兀术都元帅出兵剿之。”

  “臣,遵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