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铁马秋风烈 第3章 半首桃花拜名师

《铁马秋风烈》第3章 半首桃花拜名师

作者:十里西湖 字数:3756 书籍:铁马秋风烈

  妙果寺位于温州城西南角,背靠松台山,襟带九山湖,松林叠翠,挹山川之秀丽,钟灵气之所美,为唐代神龙年间一代宗师宿觉大师所建,两宋大胜,为东南名刹。

  因为香火鼎盛,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寺院又处交通衢冲,因此寺院周围也是温州城一热闹去处,不仅有许多铺席,而且还有许多小摊小贩沿街叫卖。

  有卖吃喝糕点、日用百货、花鸟器玩、胭脂水粉、珠玉钏钗、书籍笔墨等等,还有卖卦、探博、剔剪之类,热闹非凡。

  饶是叶治这个经历了后世都市繁华的人,也被眼前的热闹给深深吸引住了,让他对书本上所说的发达的两宋封建经济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

  “阿娒,先别看了,咱们先拜菩萨。”

  叶治本来对求神拜佛这一套没大所谓,但经历了重生之后,他的世界观遭到了颠覆,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信仰,特别是对业报轮回的神秘主义,产生了全新的认知。

  妙果寺里香烟缭绕,信众如织,拜过佛祖,礼过观音,叶治被一阵古朴悠扬的钟声吸引了。

  叶治循着钟声望去,只见大雄宝殿西侧挂着一口大钟,腹宽三尺,高四尺有余,叶治细细打量,总觉得此钟与以往所见皆有不同。

  “师傅,我能敲敲钟吗?”

  “阿弥陀佛,”旁边的知客僧唱了个佛号,合什道:“敲钟祈福、随缘乐助,小施主请自便。”

  “阿爷,给我十钱。”

  “十钱?!”

  阿爷刚想好好教育下小朋友的大手大脚,可一看这地方,又觉不好发作,只好数了十个铜钱,肉痛地塞到了叶治的手里。

  见叶治往功德箱里塞了十个铜钱,知客僧点了点头,叶治扶着撞木,使足了劲,朝大钟撞去。

  “咚…咚…咚……”

  古朴悠扬的钟声在天地间回响,叶治感觉心里一片宁静,灵台空明。

  “师傅,这钟不知有何来历,总感觉与别的钟有所不同。”

  “小施主好眼力,此钟确有来历,至于何处不同,请小施主再仔细看看。”知客僧打起了哑谜。

  “咦,这钟钟钮怎么是两个猪头?”

  “小施主好眼力!”

  知客僧微微一笑,侃侃而道:“三十余年前,鄙寺来了一客僧挂单,其貌若愚,但深通佛法。白日入市化缘,每日布施所得,悉购猪头回寺酣酌,当时,本寺住持继忠方丈亦不怪之,任之所为。有一日,此客僧在寺旁山麓掘了一口土井,将所剩猪头骨悉数埋入井内,上压一大石,用泥土封涂,并对本寺僧众说,其历年化缘所募铸得一钟,七七四十九日后将成于此井内,此后就不知所踪。过了月余,寺内僧人掘开土石,果然见一钟,仍十分炽热,非铜非铁,酷似青石,声音铿锵清明,顶上有二猪首作钟钮,与寻常大钟的捕牢狮龙钟首迥异。”

  “原来如此,多谢大师释疑。”叶治恍然大悟道:“刚才钟声入耳,难怪觉得心中烦躁顿消、灵台空明,原来是有这么一番来历。”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贫僧看小施主骨骼清奇,貌有慧根,原来与我佛有缘,请入内奉茶。”

  哈哈,原来古人也这么有套路,叶治心里忍俊不禁,骨骼清奇?我还天赋异禀呢。

  叶治也有模有样,双手合什,朝知客僧施了一礼,歉然道:“大师有礼,今日小子有俗事缠身,就不叨扰了,他日有缘,定当拜会。”

  “阿弥陀佛…”知客僧长长喧了个佛号,心中不免有些失落,屡试不爽的一招,今天怎么在个小娃娃身上就不灵了。

  ……

  “阿娒,刚才你和师傅在嘀咕些什么呢?”老头子感觉有点跟不上叶治的节奏。

  “没什么,就和师傅随便聊了几句。咱们还是赶紧去集市上逛逛吧。”

  “哎,你等等我和阿姥。”

  看着叶治蹦跶的身影,老头子切切实实感觉到了孙子身上发生的某种惊人的变化,但又说不清道不明,不由问起了老妪的看法,“老婆子,你有没有觉得阿娒跟以前不一样了,像换了个人似的。”

  “老头子,你就别再疑神疑鬼了,娒是长大了,有自己主意了。就算孩子和以前不一样,那也是越来越懂事了不是,再怎么变,不也是我们的乖孙子。”

  老婆子几句话说的老头子眼睛一亮,他一拍额头,笑道:“老婆子,没想到你说的这几句话还真在理。”

  ……

  集市逛了大半日,老头子觉得今天是他这辈子最奢侈的一天了。

  买了三把刷牙子、两盒揩齿膏、两个肥皂团子,喝了三碗乌梅香饮子、吃了三碗笋泼肉面,装着半贯钱钞的袋子就空了一大半。

  老头子心疼地捏了捏钱袋子,道:“阿娒,天色也不早了,咱们早点回吧。”

  “嗯,阿爷阿姥,咱们从城内走,边逛边回吧,难得进城一趟。”

  “行,既然出来了,就好好逛逛。”阿爷也不想扫了叶治的兴。

  “阿爷,我想跟你商量个事,我想上学。”

  “上学?”阿爷一愣,道:“族里蒙学不是在念吗?”

  “蒙学太low。”

  “什么?太楼?啥意思?”老头子又有点怀疑人生。

  “我的意思是蒙学教的都是识字,背个弟子规、百家姓啥的,太简单了。”

  “太简单了?!”

  老头子恨不得给叶治几个暴栗,板起脸训道:“你才进蒙学几天,大字认识几个?没学会走路就想飞啊。”

  “阿爷,你别急,先听我说。”

  叶治耐心地做起了思想工作,神秘兮兮地说道:“昨天晚上,我做了个梦,梦见一个白胡子白眉毛的老神仙说要传授本领给我,不等我说话,老神仙就在我额头上一点,我顿时觉得脑子有些胀痛。等天光我醒来,发现脑子里多了很多东西,平时不认识的字都认识了,想不通的道理也通了。……哎哟,阿爷,好端端的你打我干嘛。”

  “我让你胡说八道,我让你胡说八道,白胡子神仙,你唬我啊。”

  想到钱袋子,老头子气不打一处来,忍不住往叶治头上来了个暴栗。

  叶治揉了揉脑门,表示十分委屈地嚷道:“阿爷,是真的,不信你可以考考我。”

  “行,你要是唬我,看我今天不给你点生活吃吃。”

  老头子恶狠狠地盯了一眼叶治,随手指了指右手边一幢院子的门匾,问道:“你给我念念,这门匾上写了什么?”

  “中山书院。”

  “那门上的对联写了什么?”

  “潜心希默识,笃力重躬行。”叶治得意地看了老头子一眼。

  我滴个乖乖,还真认识!

  老头子心里阴影面积很大,表示十分严重的怀疑,是不是真认识呢,可惜这些字我不认识。

  “识字有啥稀奇的,阿爷,我还会作诗呢。”叶治显摆地炫道。

  “啥,还会作诗?”

  苍天啊大地啊,老头子感觉自己脑子有点转不过弯来了。

  “不信?那阿爷你出个题目再考考我。”叶治拍了拍胸脯,保准吓不死你。

  出题?这不是难为人吗,可不能让这小子看轻了。

  老头子抬头一看,正好书院内一株粉桃探墙而出,一拍大腿,叫道:“有了,看到院子里这株桃花了没,你就写首桃花的诗。”

  呵呵,完全不是事儿!

  叶治背着手,装模作样地踱起了方步,沉吟半刻便张嘴吟道: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阿爷,怎么样,我没骗你吧。”

  “天呐!”

  老头子一把拉过叶治,像是看怪胎一样,从头到脚从上到下细细地打量起来,太颠覆了,刚去蒙学几天的小屁孩,就能写诗啦?

  难道真的是老神仙梦中传授?画面太美不敢想啊。

  “好诗!好诗!”

  “咯吱”,书院大门打了开来,一个身着青衫的中年男子踱了出来,细细地打量了叶治一番,由衷地赞叹道,:好诗!小哥儿,这诗可是你所作?”

  叶治抬眼一看,哇塞,好一个中年大叔,面若冠玉,三绺长须,神态从容、气质儒雅。

  “对啊,是我写的。”

  叶治小胸脯一挺,咋地,羡慕嫉妒恨啊。

  中年大叔捻了捻长须,“真是好诗,…不过,好虽好,却让人感觉意犹未尽。”

  呀,还遇到个识货的,看来古代文人还是有点眼力滴。

  不过有一点挺让人失望的,一装深沉就摸胡子,电视里还真没有演错。

  “没了,就这么多了,意犹未尽胜于意尽。”

  这能怪我吗,我就记住这几句。

  “意犹未尽胜于意尽。哈哈,有理,有理,看来还是我着相了。”中年大叔洒然一笑,说不出的潇洒飘逸。

  又装,怎么不甩刘海?我可不是大叔控,不吃你那一套。

  “小哥儿,你是哪里人,多大年纪?”

  看见中年大叔问话,不等叶治回答,阿爷一把拉住叶治,往前一步,作了个揖,恭敬地回答道:“相公有礼,这是小老儿的孙子,叫叶治,今年八岁,小老儿家住城外叶家村,敢问相公尊姓大名?”

  “老哥哥有礼,在下姓薛,单名一个弼字。”

  “啊,您就是薛弼薛大相公!”

  老头子一惊,肃然起敬,连忙又作了一个深揖,瞥见叶治还木头一样杵在那里,便毫不客气地在他脑瓜子上拍了一掌,训道:“还不快给薛相公行礼!”

  “老哥哥,不敢不敢。”薛弼连忙扶住老头子,不过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小子叶治,给相公行礼了。”

  叶治也有模有样地作了个揖,这年头还是入乡随俗吧,大家都这么尊重知识,情感又这么真挚朴素,还是有点让人感动滴。

  “哎,相公您是大忠臣,担得起,担得起!”

  老头子狠狠地盯了一眼叶治,喝道“臭小子,还不快给相公行礼,相公可是大名鼎鼎的大忠臣,去年和李大相公一起在东京抗击金兵,立下大功呢。唉,可惜被奸臣……。”

  唉,怎么每个忠臣背后都有一个成功的奸臣呢。

  这薛弼,字直老,也算是温州城内的名人了,政和二年(1112年)进士。靖康初年,与李纲议守东京,计画甚切,可皆不能用,于是乞罢归乡,以主管明道宫奉祠回温州。

  薛弼回到家乡,闲不住,就搞了个书院,要为国家培养人才。

  “好,好,免礼。”薛弼像是发现了宝贝疙瘩一般,和颜悦色地问道:“你现在在哪里进学啊?”

  “在族里上蒙学呢。”

  “什么,蒙学?!暴殄天物啊。”

  薛弼痛心疾首地说道:“老哥哥,令孙如此美玉,若善加教导,必成大器,在蒙学进读不是耽误了孩子吗。”

  老头儿被薛弼吓得一愣,突然觉得自己犯下了弥天大错,连连顿首道:“相公说的是,相公说的是,小老儿明日就带他去县小学求学。”

  “什么?小学?!”

  薛弼瞪大了眼睛,表示十分痛惜,“老哥哥,你糊涂啊,小学的课业无非也是启蒙、读经,令孙去小学无异于浪费光阴,绝不可,绝不可!”

  老头儿被薛弼吓得不轻,冷汗直冒,大气不敢出,苦着脸陪着笑,小心问道:“相公,小老儿是粗人,不识文化,但凭相公吩咐,但凭相公吩咐。”

  薛弼捋了捋胡子,沉吟片刻问道:“老哥哥,你看令孙到我书院里读书可好?”

  “蒙相公看中,相公肯收叶治,是他的福分,只是……。”

  老头儿欲言又止,有些窘迫。

  薛弼微微一错愕,似有所明,笑道:“老哥哥放心,令孙来我书院读书,我求之不得,其他不论。叶家村到书院路途不近,老哥哥如果愿意,也可让他住在书院,一日三餐薛某也不会饿了他,只不过是添双筷子而已。”

  哎呀妈呀,太感人了!

  读书不用钱,还管吃管住,最关键的还是私立名校,这才是真正的灵魂工程师啊。

  老头儿激动地几乎说不出话来,连连谢恩道:“相公恩德,小老头可怎么报答啊。”

  “老哥无需如此,薛某虽已不在朝廷为官,但为国家育才,也是义不容辞,老哥哥不用客气。”

  “叶治,你可愿意到我书院来进学。”

  “愿意!”

  傻子才不愿意呢,管吃管和还不用交学费,老师又好像挺牛掰的样子,有免费私立名校读,傻子才去公办呢。

  “好,那明日就正式来上学。”薛弼捡了个宝,心情大好。

  “傻小子,还不快给先生磕头啊。”老头子又往叶治后脑勺上来了一掌。

  跪啊?

  这个、这个心理上有点难接受啊,哎哟,怎么突然觉得感觉膝盖有点痛呢。

  薛弼笑眯眯地看着叶治,满心欢喜地等待着那美妙的一刻。

  罢罢罢,男儿膝下有黄金,为了黄金,跪一跪又何妨。

  “先生在上,请受学生一拜。”叶治双膝一软,“心悦诚服”地叩了个头。

  薛弼见终于套住了“小狼崽”,脸上笑的像花儿一样,忙道:“好,好,免礼,免礼,我们就不讲这个虚礼了。”

  说罢,做了个扶起的动作,呵呵,确实够虚的。

  我倒,叶治满头黑线,老子跪也跪了,拜也拜了,你才说不讲虚礼,看我人小好欺负是不,等着,以后不在你后背贴纸条,我是小狗。

  “好了,为师还要去州衙议事,今日你早回,明日早来,切莫迟到。”

  “是,先生。”叶治恭敬地施了一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