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焚戮纪 第四百九十五章 谁人都是求仙人

《焚戮纪》第四百九十五章 谁人都是求仙人

作者:轻雨青狐 字数:3629 书籍:焚戮纪

  虽然来到自己这里喝酒的人有无数,不过对于陈王嘴中提到的黄半仙此人,记忆尤其深刻下,至今酒瞎子都还记得其曾经前来讨酒时用来换酒的故事。

  “之前确实有王爷口中这么一个修仙之人来这里喝过酒,那人也怪有趣的,喝了我一碗梨花酒,听我瞎摆谈几句后,便一直吵着要交给我修仙之术嘞,不过最后硬是给我拒绝了。”

  因为是背对的原因,所以陈锡康看不到身后酒瞎子脸上的表情,不过仅从酒瞎子口中流露出来的语气来看,陈锡康知道,当初黄半仙来到这里喝酒时,该是喝得很尽兴了!

  只要酒喝的尽兴了,那黄半仙该是又将自己断掉的修仙之路给续上了。

  心中如此想着时,陈锡康也朝身后的酒瞎子淡淡开口:“那喝酒的黄半仙说不好还真能成为一尊红尘中的神仙之人,其要是再找到你,可是少不了要馈赠你的。”

  “毫无作为,那里敢承其人情呢。”

  “哈哈哈,酒瞎子,若有求仙之心,该是有成仙之姿的。”

  如此豪迈的说着时,陈锡康也虎步生风的走出了小酒屋,而周围的人们将陈王对酒瞎子的评价听在耳里后,只是一脸疑惑的看向双眼失明的酒瞎子,实在不明白陈王如此评价酒瞎子的一句所在。

  不过即便从酒瞎子的身上看不到任何求仙之姿,但对于陈王的话又不敢抱有反驳之心下,人们的疑惑更加浓郁了。

  听到陈王豪爽的声音,心眼之下见到那团炙热的光晕正渐渐远去后,酒瞎子也没有再开口,只是微微一笑。

  当初遇到黄半仙时,酒瞎子又何尝不知道黄半仙乃是一个恐怖而又纯粹的求仙人呢。

  陈锡康从小酒屋中离开了,不过继其之后才进入到小酒屋中的人们却都抱有同样的疑惑时,也纷纷对酒瞎子问出口,好奇陈王为何要做出那般评价。

  想到酒瞎子的小酒屋中时常有人在此喝酒,听闻酒瞎子之言后突破瓶颈的事时,人们对于陈王所说之事尤其在意。

  身上平平无奇,除了得天独厚的心眼便一无所有下,酒瞎子确实与修行扯不上任何关系,所以人们好奇问出口时,其也只是借着陈王乃是故意打趣自己这样的说法蒙混过去了。

  陷入僵局后的白龙郡因为陈锡康与夏春秋的突然联手而被打破时,如今接连大战,两军联合下将太武大军尽数驱赶后,白龙郡中又暂时安静了下来,不过天下之大,一方安详,其他地上可是风云变幻!

  三川郡中的战斗正打得如火如荼时,九江郡中,因为王马和吕驴带着大军临近的原因,其中郡王也变得紧张起来,而在天下战事变化莫测时,长安大明宫中,诸多不平之事接二连三后,也终于迎来一件大喜事。

  这一天的长安大明宫中,随着产婆在二皇妃的房间中不断催生,而后一身婴儿的啼哭从屋中传来时,一直在门外等着的先帝宋开阳与晈太后脸上出现喜色时,紧绷的神经也终于放松下。

  不过二皇子宋胤的孩子虽然出生了,但是作为父亲的宋胤此时还镇守在天兴城中。

  太武想要借着强汉的三方之乱世而参合其中,想以此谋大利的心思在接连不断的战斗中已经表现的十分明显,不过不管是阴山之外,还是如今的白龙郡,亦或是被宋胤稳稳镇守住的天兴城,太武几乎难有所获。

  皇室有新血脉诞生,这在大明宫中自然是知道的欢庆的事情,而知道二皇子的孩子诞生,而且还是生的一男孩后,文武百臣纷纷道贺时,大明宫中也立即开始筹备一月之后的满月典礼。

  毫无疑问,一个皇室新生胎儿的降临,其满月之日绝对是一剑值得欢庆与高兴的日子,不过如今立即投入到筹备之中的人们没有想到的是,一个月的时间里,足够强汉大地上发生巨变了!

  大明宫中,二皇子宋胤夫人产下一男儿的事情迅速传遍天下后,顿时人尽皆知大明宫有喜事发生,而大宫中有大喜之事可以庆祝时,此时的盘龙山中,已经暗中展开调查后,开国公与伏龙大谋士心中的疑惑更加浓郁了!

  悄无声息的来到盘龙山后,伏龙大谋士与开国公不止一次隐匿气息上山,不过皆在凌霄宝塔中感受到了不对劲的龙脉之气后,二人也越发笃定陈锡康心中所说,盘龙山中有变故,不过始终没有找到信中所说的七盏星灯,伏龙大谋士与开国公也没有选择退走。

  一联想到七盏星灯,伏龙大谋士郭易总有一种心惊肉跳的感觉后,不查明星灯之事,其已经下定决心不离开,即便郭易知道如今白龙郡混战,西陲也即将对九江郡发动攻势,但其依旧不打算回去给陈锡康出谋划策。

  陈锡康从小到大的成长郭易都看在眼里,所以其对自己的弟子有自信。

  盘龙郡中,因为太尉也从长安之中前来的原因,为避免行踪暴露,暂避风头下的伏龙大谋士与开国公也从盘龙山上退了下来。

  不过虽说因为太尉的到来而暂时收敛了一下动作,但也正是因为太尉都出现盘龙山这一举动,让二人更加相信盘龙山上一定存在什么不为人知的惊人秘密!

  无论是年老退位已久的开国公,还是一提到西陲人们就会想到的日沉阁伏龙大谋士,郭易与开国公于天下的名望绝对不低,所以现在为了行事需要,二人也乔装打扮了自己。

  此时一家安静的酒楼中,郭易静静的看着手中由影子内阁传来的信件。

  一目一行,字句读过,在心中思索着信上所说之事时,郭易也将信封递给了开国公。

  “这小子,竟然还真敢与瞎夏春秋赌,这要是一旦中计,那可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同样将信封上内容仔细看过,知道了陈锡康与夏春秋合作之事后,开国公也嘀咕开口。

  在开国公看来,陈锡康这样没有丝毫保障的合作,一个不小心便会跌得头破血流。

  不过嘴上说着时,开国公也终于知道白川山中为什么突然就掀起了大战。

  “锡康这样做的决策,风险倒也没有那么大,只是合作的成果见到的有些晚而已,不过利益之大,确实值得尝试。而且以锡康的性子,我觉得其不会行无把握之事。”

  “锡康已经渐渐成为一个合格的为王之人,我们不应该再左右他的决定,给其贡献自己自的想法,让其自己去选择即可,否则西陲的格局,便只是我们眼中所见到那样。”开国公话音落下,伏龙大谋士思考后也淡淡开口。

  信上所说,锡康与夏王合作一事虽然看上去有诸多弊端之处,可仔细思考的话便能发现,锡康无疑是知道这些弊端存在的,所以在选择合作时其也将所有的弊端都算计进去了,而做到这样的话,已经足以。

  虽然觉得合作之事的风险还是有些大,不过想到三川郡中战事发生,夏春秋已经展现如此诚意,后续之事应该不至于反悔后,开国公也懒得再想。

  对于战场斗智斗勇的事情,开国公向来最是反感,而实际上当年为先帝宋开阳开疆拓土时,开国公更多的只是一位猛将,算不上一位智士,那时候开国公的每一场战斗背后,都能看到伏龙大谋士郭易的身影,如若不是如此,强汉开国公后,西陲也不会受到那般针对。

  开国公的惊人战力与其手下的倒剑旗大军尚且不说,光是不愿为大明宫所用,一心一意只跟随开国公的伏龙大谋士,就足够大明宫中的一群人担忧了。

  只觉得郭先生的话说得有理,想到这段时间自己那儿子身上传出的威名,脸上出现得意的灿烂笑容时,此时的开国公看上去又年轻一些。

  虽然对于已经投入了大半辈子的战场之事丝毫不感兴趣,不过对于江湖之中的琐碎之事,开国公可是感兴趣得很,所以这段时间黄巾中被传得沸沸扬扬的事情,其也听得清清楚楚。

  江湖之中一众盛名在外的年轻翘楚打不过,蓬莱仙岛来的练气士打不过,长白山上张百岁的亲传弟子打不过,小西天小离合寺中来的高僧也打不过,天剑宗上见到天赋妖孽的为剑而之人不行,通天道人的亲传弟子也不行,便是淳于金戈那个当初收徒时惹出不小动静的天才刀客公羊尊也打不过自己儿子的话,这天下,锡康该当无敌之人!

  心中所想越来越让自己容光焕发时,开国公整个人都陷入到了自己的沉思中去,不过当开国公正沉浸在脑海中的虚荣中时,郭易带着忧伤语气的声音让其人在意后,也让其立即从幻象宫回过神来。

  “槐王也算是一代豪雄了,如今乱世之下不闻名,没想到竟然已经到了如此年迈将逝的时候。当真是枭雄暮年,如同激浪排岸,一生精彩过后,便只有在平静之中逝去。”

  在信中同样知道槐王年迈衰败,大限将至的事情后,与槐王处在同一时代中的伏龙大谋士也有些踌躇之心。

  槐王,如今暮年无人问,可是当年开国时,其于战场上何尝不是英豪之气传遍千百里之人物?

  听到郭先生的话,丞相表情明显有些失落,颇有些兔死狐悲的情绪升起。

  从槐王大限将至之事上,开国公看到的是一个时代的逝去以及一代新人的出现,如今的战场上虽然还有不少老一辈的大将豪雄在征战,不过开国公知道,这天下,终究是后世年轻人的,因为,任尔有通天之力,也难得岁月侵蚀。

  想到槐王这一身的事迹,开国公有些伤春悲秋下,情绪低落,伏龙大谋士都明显能感受到。

  当年,开国公刚刚于乱世之中冲出西陲时,槐王夏侯郢身为枭雄之人,可是大将军心中的崇拜之人,只是后来开国公非是池中之鱼,一遇风云便化龙后,也摇身一变,成为了与槐王同起同坐的存在。

  “这老一辈的人,死一个算一个,都快见不到多少咯。”心有感触后,开国公开口时,语气也明显有些低沉。

  而当酒楼之中的一起谋事了大半辈子的二人因为槐王之事而心情沉重时,此时的盘龙山上,太尉路唯正盘坐凌霄宝塔的最顶层,而修为与地位都不是之前的陆周赫能比之下,如今带着更大权限而来的路唯此时直接动用修为,按照武神的吩咐牵动凌霄宝塔上的引脉阵后,在检查着整个盘龙山上的镇汉龙脉。

  此时陪在路唯的身边,心中有鬼下,半仙人韦秀清脸上虽然云淡风轻,依旧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不过心中却时刻紧张着。

  虽然已经将凌霄宝塔下的黄肠题凑与七星续命天灯隐藏的天衣无缝,不过此时见到太尉又一次动用修为牵动引脉阵,韦秀清的心中还是有些没底。

  半仙人韦秀清知道,地下的事情若是提前被知道的话,自己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也就算了,那其努力了大半辈子的心血和大秦帝国最后的希望便真的没有了!

  凌霄宝塔下的黄肠题凑中葬着谁,只有韦秀清一人知道。

  不过心中虽然紧张,但韦秀清也庆幸还好自己那两个没有那么聪明的弟子不再山上,否则在太尉这样目光如境的人眼中,或许还真能从二人身上发现有些不对劲之处。

  雄浑的气息在太尉的身上维持了一段时间后,明显虚弱了不少的太武才终于将喷涌的气息收敛,而随着太尉停手,受其牵引的引脉阵也渐渐隐没下去。

  盘龙山上的龙脉何其大,便是太尉,也得慢慢花费时间去检查。

  无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