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女帝的传奇相公 第五百七十三章 赵郡李氏(八)

《女帝的传奇相公》第五百七十三章 赵郡李氏(八)

作者:暮入如昼 字数:1812 书籍:女帝的传奇相公

  唐宪宗闻讯伤悼,派宦官前去吊唁,在按惯例馈赠之外,又从内库拿出绢帛五百匹以抚恤其家属,并追赠他为司空。

  太常博士为李吉甫拟谥号为敬宪,度支郎中张仲方却表示反对,认为谥号过于美化,宪宗大怒,贬斥张仲方,赐李吉甫谥号为忠懿。

  李吉甫在元和年间两次担任宰相,共计三年七个月,被誉为元和名相,他的政绩主要有抑制藩镇:加强藩镇所属州郡的权力;平定镇海李锜叛乱;调换藩镇节帅;将普润军划归泾原。

  策划征讨淮西,可惜未完成就病逝了,打击宦官,削去宦官对宗室诸女的婚配管理权,整顿吏治:裁汰冗杂官吏;减低百官俸禄。

  巩固边防:恢复边境驿站;屯兵经略故城;增置宥州;为边军补充战马兵器。

  李吉甫著有《元和郡县图志》,叙述全国政区的建置沿革、山川险易、人口物产,以备唐宪宗制驭各方藩镇之用。

  《元和郡县图志》的名称有多种记载,《旧唐书·李吉甫传》《旧唐书·宪宗本纪》作《元和郡国图》,李吉甫所作《元和郡县图志·自序》及《新唐书·艺文志》作《元和郡县图志》,南宋时期因图已亡佚,改称《元和郡县志》。

  《元和郡县图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地理总志,书成于元和八年次年又作补充,全书首起京兆府,末尽陇右道,共四十七镇,每镇篇首有图。

  《元和郡县图志》继承和发展了汉魏以来地理志、图记、图经的优良体例传统,对各项地理内容作了翔实的记载,又在府州下增加府境、州境、八到、贡赋等项内容。

  这是以往地理志、地理总志所没有的,是李吉甫的独创,这个创新为后来的地理志、地理总志所效法。

  陆贽执政时,怀疑李吉甫结交朋党,将他贬为明州长史。后来陆贽遭到裴延龄的构陷排挤,被贬谪忠州。

  裴延龄欲加害陆贽,便起用李吉甫为忠州刺史,陆贽的兄弟门人为此担忧不已,李吉甫却不记前仇,以对待宰相的礼节对待陆贽,与他相处甚欢。

  陆贽起初感到羞愧恐惧,后来逐渐与李吉甫结为至交。时人都对李吉甫的器量敬重不已,但李吉甫也因此六年未得升迁。

  李吉甫贬官东南时,曾让擅长占卜的袁隐居推算自己的官职运数,袁隐居道您可以做到将相,寿数为九十三。

  李吉甫道我的先辈中从没有能活到七十的,我也不敢奢望能活到九十三,袁隐居道按照占算出来的命数,就是九十三,后来李吉甫果然出将入相,两居宰辅,节度淮南。

  他在五十六岁时去世,当时是元和九年十月三日,恰好符合九十三之数,元和初年中书主书滑涣勾结知枢密刘光琦。

  刘光琦与宰相意见发生分歧时,常让滑涣传达自己的意图,常能达到愿望。宰相杜佑、郑絪等人都低声下气,用友好的态度对待滑涣。

  郑余庆当面斥责滑涣,不久便被罢去相位。各地官员对滑涣都争相贿赂。李吉甫担任中书舍人时,弹劾滑涣肆意专权。

  唐宪宗搜到滑涣罪状,将他贬死雷州,并抄没其家,竟多达数千万贯。

  唐宪宗任命李吉甫为宰相。李吉甫闻讯泪下,对中书舍人裴垍道吉甫飘泊江淮十五年,穷困失意,如今竟被拜为宰相。

  我能报答朝廷恩德的,只有引进贤明之士,但我对朝廷后进少有接触,您善于识别人才,希望您能向我讲出您的意见。

  裴垍当即开列了三十多人的名单,李吉甫在数月内,将这些人均加以任用,时人都认为他用人得当。

  吐蕃曾遣使入朝,请求结盟,李吉甫谏道德宗年间之所以与吐蕃结盟,是因为可以借此牵制南诏。

  而如今异牟寻归国,南诏与朝廷友好,吐蕃不敢犯塞,朝廷若与吐蕃结盟,可能会使南诏怨望,南部边界恐难保安宁。”唐宪宗遂拒绝吐蕃的结盟请求。

  唐宪宗欲将濠州、泗州交还给徐州节度使张愔管辖。李吉甫谏道泗州背倚淮河,濠州则有涡口险要,此前交给张建封,让朝廷处于被动。

  如今张愔是被徐州军士拥立,虽对朝廷有善意,但他恐怕掌控不了部下的骄兵悍将,若再让他据有淮河、涡口,让他扼制东南要冲,朝廷将来恐有大忧,宪宗遂作罢。

  京城僧人的庄田、水硙有免税的权利,李吉甫谏道钱米所征税赋,向来都有定额,僧人有余力而宽免,却摊配给贫穷而无处求助的百姓,一定不能允许,唐宪宗遂免去僧人的免税权。

  唐德宗曾为义阳公主在墓所起建祠堂一百二十间,耗费钱财数万,永昌公主死后,唐宪宗命按照义阳公主一半的规格,为她起建祠堂。

  李吉甫谏道德宗权宜之举,不能循为常法,从前汉章帝欲在父祖皇陵起建祠堂,东平王刘苍表示反对。

  不合礼制的事情,君主应当慎重,陛下还不如酌量设置守墓民户,宪宗道我也认为这样做太繁琐浪费,这才减掉一半,果然你也这么看。

  但我也不愿将百姓编入墓户,还是让官户来守墓吧,李吉甫拜贺,宪宗又道只要有不合适的你就直接对我说,不要以为我不能实行。

  赵郡李氏有东南西三祖房,元和年间,三房各有一人被拜为宰相,南祖房是李藩,东祖房是李绛,而西祖房则是李吉甫。巧合的是,三人在各自房支中都排行第三。

  李吉甫五十一岁时出镇淮南,五十四岁被征召回朝,再次拜相,而其次子李德裕出镇淮南,入朝复相的年龄都与他一模一样。

  根据《新唐书·艺文志》记载,李吉甫著有文集二十卷、《元和郡县图志》五十四卷、《十道图》十卷、《古今地名》三卷、《删水经》十卷。

  《六代略》三十卷、《元和国计簿》十卷、《元和百司举要》一卷、《古今说苑》十一卷、《一行传》一卷、《古今文集略》二十卷、《国朝哀策文》四卷、《梁大同古铭记》一卷、《丽则集》五卷、《类表》五十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