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女帝的传奇相公 第五百五十七章 太原王氏(六)

《女帝的传奇相公》第五百五十七章 太原王氏(六)

作者:暮入如昼 字数:1830 书籍:女帝的传奇相公

  曹丕即位后,拜散骑侍郎,迁兖州刺史,撰写《治论》、《兵书》,作为朝廷提供施政参考,魏明帝曹叡即位后,升任扬烈将军,封关内侯。齐王曹芳即位,迁徐州刺史,拜征南将军。

  太傅司马懿掌权后,深得器重,奏请伐吴,在江陵取得重大胜利,升任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晋爵京陵侯。

  王昶是太原郡晋阳县人,他少年时与同郡的王凌在当地很有名气,王凌年纪大点,王昶把他当兄长看待。

  魏文帝曹丕即位以前,王昶为太子文学,迁中庶子,曹丕即位以后,王昶升任散骑侍郎,为洛阳典农,当时洛阳树木成林,王昶以他的勤劳为百姓做了表率,开垦了很多荒地。

  后任兖州刺史,魏明帝曹叡即位,加封扬烈将军,赐关内侯爵,王昶虽然在外地作官,可一心关心朝廷政治。

  他认为曹魏很多弊端承秦汉而来,法制苛刻而琐碎,很少修改国家大典以正先王的风范,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希望政治开明,国家强盛,是不可能的。

  于是撰著《治论》,依照古代制度,取其可供今天借鉴的有关条项,写了二十多篇,又著《兵书》十几篇,探讨奇正交用的战术,青龙年间上奏朝廷。

  青龙四年魏明帝下诏求贤,卿校以上,各举一人。太尉司马懿举王昶应选,正始年中,王昶在徐州任职,封为武观亭侯,迁升征南将军、持节,都督荆州、豫州诸军事。

  王昶认为国家总会有人,但是战争未必总是胜利,地势险峻是不变的,但是守备之势头不能长久不变。

  而今屯兵宛城,离襄阳三百多里,各军营分散驻屯,船在宣池,有紧急情况,都来不及调动,于是上表请求把当地政府所在地迁到新野,在二州内练习水兵,开垦农田,积蓄粮食。

  正始十年太傅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诛杀曹爽集团后,向大臣询问政治得失。王昶陈述了五条治国方略。

  第一崇尚道统,鼓励学业,抑制浮华,修建学校,让学生们入学。

  第二设立考试制度,考试是个标准。没有一定标准而想衡量曲直是不可能的,没有考试制度而或降或升某人,空论是否有才能,也是没有根基的。

  第三让官吏任职的时间长一些,有政绩的升官赐爵,第四省减官员的实际收入,让他们知道廉洁羞耻,不要和老百姓争利。

  第五杜绝奢侈,倡导节俭,使各个官员服饰有别,上下有序,储备粮棉,让人们返朴归真,皇帝下诏褒扬王昶,让王昶修撰百官考试的程序。

  王昶认为,唐尧、虞舜时代虽然有升、降官吏的公文,但是如何考核官吏的方法未流传下来。

  周朝的制度虽有冢宰的职位,根据各位官吏的政绩给予赏罚,但是没有如何比较确定的标准。

  因此圣主实应明白如何任用贤人,略举任贤黜劣的办法,把这个工作委托给贤达之人,让他统管此事,任用某人,是否贤能,可以知其大概。

  嘉平二年王昶上奏说孙权放逐贤良大臣,内部纷争,可以乘机制服吴、蜀。

  白帝与夷陵之间的地带,黔、巫、秭归、房陵等地都在江北,民众与新城郡多有接触,可以袭取此地。

  于是朝廷派新城太守州泰袭取巫州、秭归、房陵,荆州刺史王基逼向夷陵,王昶逼向江陵。在两岸用竹索作桥,渡水袭击吴军。

  吴军逃到南岸,又开凿七条道路来进攻,王昶让弓箭同时发射,东吴大将施绩在夜里逃进江陵城,王昶派兵追杀数百人。

  他想把吴军引到平旷的地段,与之交战,派五军列队沿大道撤军,以假象蒙骗吴军,同时又派人骑马挑着缴获的战利品在城的四周向吴军显示,以激怒吴军。

  埋设伏兵等待袭击吴军,施绩果然派兵追杀大军,王昶出兵与之决战,结果大获全胜,施绩逃跑,他手下大将钟离茂、许旻被杀。

  缴获敌人的铠甲、旗、鼓、珍宝、武器无数,班师而还。王基、州泰都立下了战功,于是王昶被任命为征南大将军、仪同三司,晋封京陵侯。

  正元二年毌丘俭、文钦起兵,王昶率兵抵抗有功,赐封他的两个儿子为亭侯和关内侯,他被晋升为骠骑将军。

  甘露元年诸葛诞举兵,王昶占据夹石,逼近江陵,牵制着施绩、全熙,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诸葛诞被杀后,朝廷下诏说从前孙膑辅佐赵国,直逼大梁,西部兵力大举前进,也形成了东征的趋势。

  为王昶增邑千户,加上以前所封,共四千七百户,又升至司空,仍持符节,都督诸军,可惜甘露四年去世,谥号穆侯。由其子王浑继承爵位。

  王浑字玄冲。太原郡晋阳县人,三国曹魏至西晋初年名臣,东汉代郡太守王泽之孙、曹魏司空王昶之子。

  王浑早年为大将军曹爽帐下掾吏,高平陵政变之后被循例免官,不久复出,历任怀县县令、参军、散骑侍郎等职,并袭封京陵县侯。

  西晋建立后,改任扬烈将军,之后又担任东中郎将、征虏将军、豫州刺史等职,积极筹划伐吴方略。

  咸宁五年与杜预等奉诏伐吴,率军从横江出击,屡战屡胜,次年吴国灭亡,王浑升任征东大将军,晋爵京陵公,后入朝为尚书左仆射。

  太熙元年升任司徒,晋惠帝司马衷即位,加侍中衔,楚王司马玮杀司马亮时,曾有意寻求王浑的支持,但遭其严词拒绝,司马玮死后,王浑复任司徒,加录尚书事。

  王浑曾任大将军曹爽的掾属,正始十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杀死曹爽,王浑循例遭到罢黜,尔后复出,先后任怀县县令、参安东将军军事、散骑黄门侍郎、散骑常侍等职。

  甘露四年王浑的父亲王昶去世,王浑承袭其爵位京陵侯,咸熙年间,改任越骑校尉,泰始元年十二月、魏元帝曹奂禅让帝位予司马炎,西晋建立,王浑加任扬烈将军,迁徐州刺史。

  他在徐州刺史任内曾开仓赈济饥荒,而深得人民信赖。后来,王浑又转任东中郎将,监淮北诸军事,并镇守许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