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女帝的传奇相公 第五百五十二章 太原王氏(一)

《女帝的传奇相公》第五百五十二章 太原王氏(一)

作者:暮入如昼 字数:1849 书籍:女帝的传奇相公

  太原王氏,蓝星华夏汉朝至隋唐时期的著名大族,源自姬姓,分为太原郡祁县王氏与太原郡晋阳县王氏两支。

  据说先祖可追溯至周灵王太子姬晋,然而还是祁县王氏追溯至东汉司徒王允比较可靠。

  王允字子师,太原祁县人,出身太原王氏,世代官宦。举孝廉出身,司徒高第征为侍御史,他出任豫州刺史,勤政爱民。

  斗争中常侍张让失败后,去官隐居,中平六年,大将军何进掌权之后,辟为从事中郎,迁河南尹。

  董卓拥立汉献帝即位后,代替杨彪,拜太仆、尚书令、司徒,密谋刺死董卓,联合吕布共同执政,日益骄傲自满。

  初平三年董卓余党李傕、郭汜、樊稠等攻破长安,王允兵败,被处死,时年五十六岁。

  王氏家族是山西的名门望族,世代担任州郡的重要官职,在当地影响很大,威望颇高。

  王允天资聪颖,独具慧质,深受上辈们的喜爱和赏识,在他们的影响和熏陶下,王允自小意气非凡,立志长大后不仅要继承和发扬父辈的传统,而且还要心忧国家,有益于东汉社会。

  为了实现这一志向和目标,王允时时刻刻注意自身素质的修养,虽出生豪门世族,但他并不迷恋奢侈的生活和舒适的享受,而是充分利用家里的优越环境,饱读诗书和泛阅经传。

  少年时期,王允就已经成为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才子,远近文人学士都对他刮目相看,习文章、阅经典之余。

  王允还坚持习武强身。他崇慕卫青、霍去病的威猛和气度,同时也佩服他们誓死卫国的精神,认真不懈的文修武练不到数年,王允便出落为一名文韬武略无不精通的全才。

  由于出生上层士族世家,平日除了习文练武之外,王允也经常跟随父辈们出入官场,结交许多世家名士。

  而且王允更愿意与下层人民接触,因为这样更能接近生活,体验生活,积累丰富的经验,一时之间,少年王允不仅在同辈中间脱颖而出,而且在整个山西也已经小有名气。

  十九岁那年,王允被推举为郡吏,任职不久便遇上一件极其复杂棘手的事情,山西晋阳地区有一名叫赵津的小黄门,依仗自己的主子是朝廷当权宦官,便在当地横行霸道为所欲为。

  百姓慑于赵津的淫威,敢怒而不敢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王允得知这一情况后,气愤地对手下衙吏们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如此为非作歹,贪赃枉法,格杀勿论!

  随即下令逮捕赵津,并立即将他解押东市,斩首示众,以慰民心。晋阳百姓见他们深恶痛绝的祸害已除,个个拍手叫好,他们还纷纷前往王允所在官署,感谢慰问王允。

  称赞他是为民作主,不畏强暴的好父母官,王允首次经受世事的考验,并赢得众人的称赞和拥护,由衷地感到高兴,更坚定了秉公为官的信心。

  东汉末年由于朝廷腐败,导致中央和地方买官鬻爵的现象十分严重,特别是地方官僚权钱交易极为普遍。

  与王允同郡的同乡中有一个名叫路佛的游混无赖,从小娇生惯养,既无学识,也无德行,他仗着家里有钱,向太守王球行贿,要王球给他个官当。

  财迷心窍的王球是个见钱眼开的昏官,收下路佛的赂贿后,便给了他一个补吏的职位。

  王允对这种肮脏交易十分忿恨,当众揭露路佛的丑行,并与王球变颜争辩,指责他贪赃枉法,徇私舞弊。

  王球恼羞成怒,利用手中权力,立即将王允捉拿起来,投入牢中,准备随时杀掉。刺史邓盛很早就听说过王允的事迹,很是钦佩他的才识和性格。

  当他得知王球要杀掉王允的消息后,立即亲自骑上快马,前往太守衙门,保释王允,并且请他做自己府中的别驾从事。

  王允很感激邓盛的救命之恩,同时也为邓盛的正义行为所感动,于是一心一意为邓盛效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邓盛深感满意。

  在邓盛的提拔和宣扬下,王允的名声越来越大,为他日后步入朝廷做官奠定了基础。

  王允为官初露锋芒,不仅赢得了州郡官吏和当地百姓的赞赏和钦佩,而且引起了朝廷的注意,鉴于他的才能和表现,王允不久被朝廷三公同时征召,以司徒高第征为侍御史。

  从地方州郡迁到中央朝廷,这是王允人生道路的重大转折,也为他实现忠心为国的政治抱负提供了广泛的政治舞台。

  中平元年即王允征为侍御史不久,全国各地便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黄巾军农民起义,为了迅速镇压起义。

  东汉政府特别选拜王允为豫州刺史,征辟尚爽、孔融等名士担任王允的从事,率领重兵讨伐黄巾军。

  王允初次领兵打仗,便充分展示了他非同一般的文韬武略,预先王允广泛征求从事和普通官兵的意见,设计了周密的作战方案。

  战斗过程中,王允亲自披挂上阵,大显身手,彻底击溃豫州一带的黄巾军,之后,王允和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儁共同受降数十万黄巾起义军。

  在受降过程中,细心的王允从农民军中搜查到一封中常侍张让的宾客所写的书信,信中涉及一些与黄巾军有关的内容。

  张让是当朝掌权的大宦官,权势很大,极受皇帝宠爱,王允也不计较利害关系,他怀疑张让与黄巾军私通,便进一步追查,把其中的具体细节全部揭发出来,并且写成奏折上奏皇帝。

  汉灵帝大惊,立即召张让进宫,怒气冲冲地指责张让,并要他交待实际情况。

  张让一向在朝中自以为是,指手画脚,也没想到有谁敢在皇上面前揭露他,因此见到王允的奏章后吓得半死,急忙叩头谢罪。

  可张让是何等狡诈圆滑的人物,他在回答皇帝时,不仅不承认自己的罪行,反而说王允忌妒陷害他,说自己对陛下,对朝廷是如何如何忠心耿耿,没有丝毫与黄巾军私通和背叛朝廷之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