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女帝的传奇相公 第五百二十七章 弘农杨氏(一)

《女帝的传奇相公》第五百二十七章 弘农杨氏(一)

作者:暮入如昼 字数:1829 书籍:女帝的传奇相公

  弘农设立于西汉时期,管辖范围涵盖陕西、山西、河南等地,弘农杨氏的第一代始祖是西汉的政治家杨敞,两汉时期弘农杨氏一直身居高位,比之所谓的袁绍还牛。

  杨敞,字子明,号君平,司隶部弘农郡华阴人,西汉时期著名政治家,西汉中期宰相,政治家,曾担任西汉的丞相、御史大夫、大司农等高级官职。

  为人谨慎,为弘农杨氏第一世祖。赤泉侯杨喜曾孙,太史令司马迁之婿。

  汉武帝的托孤重臣大将军霍光辅佐年仅八岁的汉昭帝执政,位高权重,他身边有个叫杨敞的人,谨言慎行,受到霍光的赏识,当了霍光的军司马。

  杨敞之后又先后担任了长史、搜粟都尉等官,公元前八十一年,杨敞被任命为大司农,专掌国家仓廪或劝课农桑。

  公元前八十年,外戚左将军上官桀谋反,当时的稻田使者燕仓知道后,告诉了杨敞。

  杨敞却素来小心谨慎,并没有上奏检举,只是装病卧床在家了,燕仓又把这事告诉了谏大夫杜延年,杜延年上奏检举,最后成功平反。

  燕仓、杜延年都得到了封地,但杨敞因为身居九卿却没有告发,没有得到封侯。

  公元前七十七年,御史大夫王欣被封为丞相,汉昭帝封杨敞为御史大夫。

  公元前七十五年,王欣逝世,汉昭帝任命杨敞为丞相。

  公元前七十四年,年仅二十一岁的汉昭帝驾崩于未央宫,霍光与众臣商议,选了汉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作继承人。

  谁知刘贺继位后,经常宴饮歌舞,寻欢作乐,霍光听说后,忧心忡忡,与车骑将军张安世、大司马田延年秘密商议,打算废掉刘贺,另立贤君。

  计议商定后,霍光派田延年告诉杨敞、以便共同行事,杨敞一听,顿时惊恐万分,只顾嗯嗯,汗流浃背。

  杨敞的妻子是太史公司马迁的女儿颇有胆识,她见丈夫犹豫不决的样子,暗暗着急,趁田延年更衣走开时,上前劝丈夫说。

  国家大事,岂能犹豫不决。大将军已有成议,你也应当速战速决,否则必然大难临头。

  正巧此时田延年回来,司马夫人回避不及,索性大大方方地与田延年相见,杨敞这才告知田延年,他愿意听从大将军的吩咐。

  田延年回报霍光,霍光十分满意,马上安排杨敞领众臣上表,奏请皇太后。

  第二天,杨敞与群臣谒见皇太后,陈述昌邑王不堪继承皇位的原因,太后立即下诏废去刘贺,另立汉武帝的曾孙刘询为君,史称汉宣帝。

  一个多月后,杨敞去世了,谥号为敬,他儿子杨忠继承爵位,因杨敞安定宗庙的功劳,加封三千五百户奠定弘农杨氏的基础。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东汉时期名臣,杨敞的玄孙。

  杨震少时师从太常桓郁,随其研习《欧阳尚书》,他通晓经籍、博览群书,有关西孔子杨伯起之称。

  杨震不应州郡礼命数十年,至五十岁时,才开始步入仕途,被大将军邓骘征辟,又举茂才,历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元初四年入朝为太仆,迁太常,永宁元年升为司徒,延光二年代刘恺为太尉。

  杨震为官正直,不屈权贵,屡次上疏直言时政之弊,因而被中常侍樊丰等所忌恨。

  至延光三年,遭弹劾罢免,又被遣返回乡,途中饮鸩自尽,汉顺帝继位后,下诏为其平反。

  杨震的八世祖杨喜,汉高祖时因功封赤泉侯。父亲杨宝,研习《欧阳尚书》。

  杨震居住湖城,几十年都不应州郡的礼聘,很多人认为他年纪大了,应该出去做官了,杨震不仕的志概,更加坚决。

  后来有冠雀衔了三条鳣鱼,飞栖在讲堂前面,主讲之人拿着鱼说蛇鳣,是卿大夫衣服的象征,三是表示三台的意思,先生从此要高升了。

  杨震直到五十岁时才在州郡任职。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是位贤人,于是举其为茂才,四次升迁后为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他前往郡里路过昌邑时,从前他推举的荆州茂才王密正任昌邑县长,去看望杨震,晚上又送给杨震金十斤。

  杨震说老朋友知道你,你为什么不知道老朋友呢?

  王密却说现在是深夜,没有人会知道,杨震反驳道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才惭愧地离开。

  后来,杨震转任涿郡太守,他在任内公正廉明,不接受私人的请托。

  他的子孙蔬食徒步,生活俭朴,他的一些老朋友或长辈,想要他为子孙布置产业,杨震说让后世的人称他们为清白官吏的子孙不是很好吗?

  元初四年,杨震受命入朝,担任太仆,又升任太常,以前的博士选举大多名不副实,杨震推举通晓经术的名士陈留人杨伦等,传授学业,受到儒生们的称赞。

  延光三年安帝东巡泰山,樊丰等乘机修建房屋,杨震的掾属高舒召将作大匠令史稽查这件事。

  获得樊丰等的假诏书,杨震写了奏书,要等安帝回来上奏。樊丰等听说了,惶恐万状。

  正好太史说星变倒行,就一起诬陷杨震说自赵腾死后,杨震深为怨怒,并且为邓骘的旧部,怀恨在心。

  等安帝返回,在太学待吉日入宫,晚上派使者持节收杨震太尉印绶,杨震于是闭门不见宾客。樊丰等还是恨他,竟请大将军耿宝上奏说杨震不服罪,心怀怨恨,安帝下令送归原籍。

  杨震走到洛阳城西的几阳亭,慷慨地对他的儿子、门生们说死是一个人不可免的。

  我蒙圣恩居位,痛恨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杀,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止,还有什么面目见天下人呢?

  我死之后,只用杂木为棺,布单被只要盖住形体,不归葬所,不设祭祠。

  于是服毒而死,时年七十余岁。弘农太守移良秉承樊丰等旨意,派官员在陕县留停杨震丧,露棺道旁,责令杨震诸子代替邮差往来送信,路过的人,都为之流泪。

  永建元年,汉顺帝刘保即位,樊丰、周广等伏诛,杨震的门生虞放、陈翼等人至朝廷申诉杨震的冤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