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锦绣农门:种田宠夫养包子 第三百九十三章 东栾记事

《锦绣农门:种田宠夫养包子》第三百九十三章 东栾记事

作者:三月绿 字数:2801 书籍:锦绣农门:种田宠夫养包子

  铺子的生意很好,好的都有些出乎程老板的预料。

  东栾从不缺少银子,四国中属东栾百姓最为富裕。

  此地盛产宝石,转手卖掉就是一笔银子。因此,当地的百姓多从事宝石相关的行业。然而东栾大部分的土地都很贫瘠,并不适宜耕种。所以,即便有丰富的宝石资源,可仍旧有些百姓吃不饱饭。

  是以,每年东栾都要从西延购置大批的粮食,东栾最受欢迎的就是粮行了。

  这几年靠近西延和西狄的土地,也有人开始耕种,只是产出并不乐观。

  饶是如此,倚靠着丰饶的宝石,东栾的日子过得倒也还算和美。

  东栾国家小,国土面积还不到西延的五分之一。因此,国君已经和西延签订协议,互为邦交。

  有了西延做支撑,东栾百姓终于可以高枕无忧了。

  每年收获不算多的粮食,再用宝石换银子,这就是东栾百姓的日常。

  平日不用侍弄农事,一年中也不是每日都需要下矿,倒是多了不少闲工夫。因此四国中,属东栾的娱乐项目最多。

  这也就是为什么程老板能够拥有一整条商业街,赚进大把银子的主要原因。

  人活着追求的无外乎衣食住行,其他几项可以满足后,就开始想要更多。

  ‘樱’的出现,改变了某钟格局,让那些没出花的银子终于有了去处。

  谁不想穿好看的衣衫,谁不希望打扮的光彩夺目。

  东栾的物产不够丰富,土地不适宜耕种,虽然口袋里有银子,但是也没处去花。而且东栾的百姓不爱离开本地,一个家族常常会在一个地方盘亘百年之久不挪窝。

  要说最恋家的民族,非东栾莫属。

  对于商队而言,东栾就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最适合坑钱。但凡本国不好卖的东西,拿到东栾天花乱坠的吹嘘一番,直接翻番。

  久而久之,东栾就成了他人眼中的冤大头,也成了商人眼里的香饽饽。

  这几年渐渐有东栾商人走出本国,开始从其他几国带来商品来国内售卖,这种环境才稍稍有了一点改善。

  但约定成俗的,销往东栾的商品必定要比本国贵上几分。

  东栾盛产宝石,当地的百姓也喜爱绚烂华美的颜色。在他国不受欢迎的颜色,在东栾绝对能有销量。

  因此,‘樱’甫一开门,便受到了欢迎。

  虽然颜色不够绚烂,可装修正好迎合了东栾百姓的审美。

  他们虽然喜爱华美的色彩,可在房屋等居家选择上,更偏向于素雅的颜色,倒是很矛盾了。

  巨大透明的琉璃窗,迎着晨起的阳光,照亮了室内的景色。

  木栅门做格挡,垂着米粒大小珍珠和薄纱制成的幔帐,宛若一帘幽梦。

  幽梦之后,便是整齐排列的各色衣衫。有素雅的,也有热情大方的,不管喜欢哪种颜色,都能选到合适的。而且衣料也特别,可是以前不曾见过的。

  “这是什么料子,怎么以前没见过?”

  “是啊,摸着软软的,挺特别的。”

  “还有这个。哈哈哈,有点扎人,但摸着好暖和。”

  程老板像花蝴蝶一样穿梭在客人中,认真的介绍着每一种布料的特性。

  比如这个是棉布,那个是夏布,那个是毛衣……

  棉布和夏布在本国也有,夏布倒是常见,铺子里都有卖的。可是手感很硬,穿在身上不舒服,除非是真正的贫苦人家,否则没人愿意穿上这样的衣衫。

  至于棉布,就更是稀奇了。摸着手感是好,可太透风了,竟然还会缩水。

  程老板早就在秦湘那儿‘补课’过,对客人的问题是信手拈来,丝毫没有被刁难到。

  对于布料的选择,秦湘是根据这个时代现有技术加以改良。

  棉布和夏布在这片大陆同样拥有悠久的历史,可因为现有工具的限制,导致织出的棉布经纬间距过大,虽然手感柔软,但布料厚重,却还会透风。

  至于夏布,这个拥有数千年历史的布匹,是人类在用动物毛皮制作衣服之后,第一种发现的可以被人工制造的布匹。

  也许是平行时空,导致这个时代的纺织工艺十分的落后。

  在华夏历史中,曾占据很大一部分的夏布,在这里并不招人待见。

  不仅手感粗糙,而且也不耐磨,更不结实。

  只有穷人家会自己采摘苎麻,制成夏布,用来穿着。

  而多数的时候,苎麻是用来制作麻袋的原料。

  秦湘和老匠人共同改良的织布机,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

  如今秦记纺织厂中的夏布,几乎和现代的亚麻布料没有任何区别了。

  更别说和东栾服饰相似,却截然不同的款式,深深的吸引了每一位走进店内的顾客。

  每一位走进门的客人,离开的时候都会带走至少一件衣裳。

  他们还好好的夸了下‘樱’的服务,以及特质的纸袋。

  其实,就连程老板得知‘樱’给客人包装衣裳的竟然是纸袋都有些舍不得。纸多贵啊,何必拿来包衣服呢。搜搜

  假如他知道秦湘手下就有一间造纸厂,并且能够生产各种不同的纸张,《西延周报》的用纸和秦记旗下的包装袋都来自于造纸厂,大概就不会这样想了。

  “纸虽然是可回收资源,不过这个时代可没有回收的概念。”

  秦湘如是想,并且亲自操刀设计了更为环保的麻布包装袋。当然,这也是后话了。

  ‘樱’的盛况让程老板笑得合不拢嘴,半夜都不睡,扒拉着算盘喜滋滋的算着账。

  海氏睨了他一眼,无趣的翻了个白眼,扯扯被子陷入好眠。

  入睡前,她恍惚了下,总觉得有什么事被她遗忘了。

  ……

  派去监督‘樱’牌第一家门店生意的人,很快便让人快马加鞭给秦湘送了一封书信。

  就在程老板忙着计算收益的时候,秦湘已经得知‘樱’在东栾受欢迎的程度,并根据这一点,在地图上圈了几个红圈,作为接下来几家门店的选址。

  “西京就不定了,先在京城开一家试试水。地点嘛,就选在玄武街吧。”

  秦湘盯着地图,笑了:“这里就不错。”

  佩佩下意识看了眼,觉得这个地方很是熟悉。等到她帮夫人收好地图,忽然想起来夫人选的地方对面好像就是周记。

  朱掌柜派人送来消息时,秦湘正品着一道小点心。

  得知周家派人去堵了金家的门,甚至不惜派人下杀手,不禁感慨最近真是过的太顺遂了,这才把周家的事儿给忘了。

  于是,她转手就让人拿下早就看好的铺子,择日就装修。

  不是和我斗吗?呵,那就试试。

  她这个人吃软不吃硬,从不在方面委屈自己。

  要是和平做合作伙伴,倒也无伤大雅。可有的人啊,偏偏就见不得别人过的好。友好竞争不好吗?非要弄些龌龊手段。

  “相公。”

  韩云霄从兵书里抬起头,疑惑的看她。

  “借我几个人,我知道你能找到……”

  军队里什么人最多,当然是军人。

  秦湘不同西延的服役制度,但有残疾的兵士依旧可以留在军中,倒是她没有想到的。

  她恍惚想到三子正是缺了一只耳朵,便让人请他来府上。

  “您是说因伤病离开军中的?”三子有些疑惑不解:“您打听这个做什么?”

  “我这儿正好有个工作,需要一些有经验的人。”

  秦湘如今用的护卫都是陈五六和他的弟兄们,还有韩云霄替她安排的人。秦记的铺子一间间多起来,安保也得提上日程了。

  安保绝不能马虎,她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退役军人。

  这个时代可没什么退役的说法,多少军人最终的归宿就是马革裹尸。若侥幸活到年纪,那可真是喜事一桩。

  所以,她才退而求次的选择一些有残疾的军人。

  他们有的没办法继续从军,只能返回原籍,有的日子过得不错,但多数……并不太好。

  她也是偶然听人提起,觉得自己应该可以做些什么。

  虽然她需要的安保人员并不多,但哪怕能够帮助一个人也好。

  三子明白了秦湘的意思,第二日便帮她找了几人来。

  “他们是上次对西狄一战中受伤的兵士,将军心善,允他们继续留在军中。但是,县主也清楚。身体有残疾的人,在战场上无疑是一种对同袍的威胁。何况,我也不忍心看他们白白送命。”

  威胁?秦湘起先没懂。后来才想明白,失去一只眼睛的人,视线受到限制,很容易在对战中看不清局势受伤。而他身边的同伴,会在这种情形下被敌人攻击。

  虽然理由很冷酷,却也是现实。

  有经验的人,总比没经验的人好交流。

  就在前一天他们还是军队内的小兵,今日就改头换面成了秦记安保队的一员。

  每日都在营里操练,让他们更容易服从纪律。秦湘将人交给陈五六他们调教下,等‘樱’在京城的门店开业后,就将这些人送去。

  生意越来越红火,总有人要将她当成好下口的肥肉。秦湘不会主动挑衅他人,但有人打上门来,她也不会善罢甘休。

  既然如此,安保队就很有必要了。

  她花了白花花银子装修的铺子,可不是被混混打杂的。

  秦湘还不知道,她一个下意识的举动,在未来的一天里,帮她挽回了不少损失。

  此刻的秦湘,还在部署对周家的计划。

  人都已经欺负到头上了,适当的反击当然不为过。

  说好了,你若欺负我,我就断你头颅。

  周家,可准备好接招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