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山海龙皇 第二二〇章 特勤部总教官

《山海龙皇》第二二〇章 特勤部总教官

作者:烟雨任小生 字数:2736 书籍:山海龙皇

  孙权说罢,即亲手将佩剑赠给周瑜,用以镇慑三军,又封周瑜为水陆三军大都督,程普为副督,鲁肃为监军,又厉声道:“众将官如有不听令者,可以此剑诛杀,不必奏上。”

  周瑜接剑,即向朝中文武大臣肃然道:“我奉主公之命,率众破曹,诸将官吏明日均须于江畔行营听令,若有迟误,必按军法严处。”

  众文武皆肃然而退,再无人敢说半个降字了。

  周瑜驰返他的都督府,一路上心事重重,显然连他这位三军之帅,仍有事未决。

  他回到府上,果然立刻派人前去馆舍,请孔明前来议事。

  孔明来到,周瑜破例出门外迎入。孔明刚坐下,连一口茶也未喝,周瑜便对孔明道:“今日朝上,破曹大计已定,先生请赐破曹之策。”

  孔明一听,目注周瑜一眼,又微一沉吟。即微笑道:“孙将军心绪未稳,尚在犹豫,怎可决策呢?”

  周瑜一听,心中不由突突一跳,暗道:主公已斩案示决,他怎会尚存犹豫?他忙道:“孔明为甚有此判断?”

  孔明微笑道:“然则公瑾是否对曹操的百万雄兵有所顾虑呢?”

  周瑜的心事彼孔明一下点破,他虽然有抗战的决心,但内心仍对曹军百万之众如何应敌十分焦虑,他自从朝上出来,心中最委决不下的,便是这一点了,因此他一听,不由便点头道:“我确有此忧虑!但此乃心中所虑,并未向主公流露,他又怎会受我影响呢?”

  孔明不由呵呵一笑,道:“公瑾自己亦感优虑,自然不会就此设法打散孙将军的疑虑。既然此疑虑未消,孙将军又怎能意志坚决?”

  周瑜一听,心中不由又一跳,暗道:孔明果然慧眼独具,就连世人的内心隐衷亦洞悉无遗!他心中不由暗生妒意,但在此时此刻,却又不得不求于他。于是周瑜无奈只好向孔明坦然道:“此疑虑我果然未消,但先生又如何解释呢?”

  孔明此时深知,目下曹操势大,刘备和孙权是两弱,若要破曹,势必由两弱联合,共抗一强,因此孙、刘两家,合则两利,分则两败俱亡。而周瑜是孙、刘联合抗曹的关键性人物,因此孔明绝不希望周瑜有任何的意志动遥孔明微一沉吟,便将他洞察的周瑜军情,如实的向周瑜分析道:“据我所知,曹操南下荆州时,所统兵力约达五十万之众,但分作三队,其中三队三十万人,由曹洪统率,已分布于荆州北面各防线上,单是樊城一地,曹洪亲自坐镇,所分兵力便达十五万之众。

  因此曹操与曹仁合兵,占据江陵后,其兵力沿途消耗,实际仅剩十五万人而已。他收编的刘表荆州军,除去走散、溃逃,以及刘琦带出的兵力,已达数万,剩下归曹操收编的,亦仅七八万人而已,因此曹操所谓的百万大军,除去被分散、消耗的兵员,实际仅得二十多万。而且,曹操在运用此二十万大军的战略上,又犯下一个致命的弱点……”周瑜静静的听着,到此他的眼神不由一亮,忙追问道:“曹操所犯,是甚致命伤?”

  孔明断然说道:“当日袁绍于官渡与曹操决战,将十万大军放在一个方向使用,令曹操可以集中共力抗衡,这才使曹操顶住了袁绍的进攻,僵持之下,曹操才能寻得战机,火烧乌巢,断了袁军的粮草,赢得官渡之战的关键一仗。如今曹操虽然已占据了荆州大部,但他攻占的城池越多,兵力便越分散,真正投入江东战场,便只剩十万兵力而已。而他又将十万大军,集中于江陵一个方向,又从江陵一个单一的方向轻敌冒进,自负可以一举轻下江夏及江东,这就犯下一个足以令曹操重蹈袁绍兵败官渡的大错……公瑾因此可以曹军兵力分布的弱点,向孙将军解释,使他决然无疑,则此仗必可破曹。”

  周瑜一听,叹道:“孔明真高论也!事不宜迟,我这便去夜访主公便是。”

  孔明告辞离去。周瑜立刻驰马飞赴孙权的王府,周瑜与孙权的关系非比寻常,他可以直入孙权的内堂,孙权一见周瑜,便忙道:“公瑾夜访,有甚要事?”

  周瑜也不迟疑,直截了当的单刀直人道:“请问主公,明日周瑜便要点拨兵马开赴夏口迎敌,主公是否尚有疑虑呢?”

  孙权一听便不由微一怔,随又微叹口气,轻声道:“公瑾好眼力,一下便窥破我心事了!我所忧虑的,是曹操兵众,我以寡弱之兵,如何迎战?其他并无疑虑。”

  周瑜心中不由一跳,他不得不惊叹孔明的料事如神了!

  但他神色不变,反而从容的笑道:“原来如此,周瑜亦正因此特来解释主公之忧虑。曹操檄文号称百万雄师,但其中多半虚言而已。曹操能够投入江东作战的兵力,他所统的本部北军,不过是十五万人,加上收刘表水军七八万,合计兵力亦不过二十万人而已。且北军不习水战,其战斗力大打折扣,又犯了单向轻敌冒进的大错,因此我只须精兵五万,开赴夏口,便足以破敌也,主公何必为此忧虑?”

  孙权一听,不由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他伸手轻抚周瑜的肩背,叹道:“能令我释疑者,唯公瑾你一人而已!其余张昭等人,各怀私心,不足与为谋也。”孙权一顿,又决心说道:“公瑾所要的五万大军,我一时难于调集,但可先拨三万精兵,战船、粮食、军械等物,亦已刘备,供都督日内即开赴夏口迎敌!

  我随后再征集兵员,多载物资粮草,为都督后援。公瑾若能一战败曹,便可与他决战;若不能败之,便返回江东与我会合,我再与曹操决一死战。”

  周瑜察言观色,已知孙权至此,才总算确立迎战曹操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5 1 7 Z . c O m]

  第三卷 龙飞凤舞 第二章 大江东流

  (更新时间:2006-6-11 18:18:00 本章字数:9841)

  周瑜拜辞出来,心中不由惊、奇、妒交集。暗道:孔明不但洞悉天下大势,更极善于捕捉战机,未战便已抓住曹操的致命错着不放,他的神机妙算、兵法韬略,显然又比我周瑜更胜一筹!此人日后必为东吴之心腹大患!我不可容他生离江东也……周瑜一路思忖,惊、奇、妒交集,回到府上,他杀孔明之意不由更加炽烈,但碍于孔明是鲁肃迎请来的客人,未得鲁肃的同意,周瑜亦不便行事。于是便派人将鲁肃紧急请来,向他告知欲杀孔明之意。

  鲁肃为人十分忠直,他一听便愕然的道:“怎么可以?如今曹贼未破,若杀孔明,便是自毁一大臂助埃”周瑜道:“但此人是刘备的军师!刘备有他相助,日后必成江东的心腹大患。”

  鲁肃见周瑜杀孔明心甚切,只好提出一个转圆的办法,以暂解孔明杀身之危,道:“诸葛瑾深受江东器重,他是孔明的胞兄,又派此人往劝孔明,若能留得孔明辅佐江东,岂非比毁此良才更妙吗?”

  周瑜知鲁肃决不同意他杀孔明,碍于鲁肃与自己的多年深交,不便太过强硬,便笑道:“不错!若孔明肯留在江东效力,便的确比杀他更妙!一切便依子敬主意而行好了。”

  鲁肃见周瑜已暂时打消杀孔明的主意,他也不敢再争辩,连忙告辞,往找诸葛瑾了。

  第二天,周瑜即召集江东三万大军将领,部署开赴夏口迎战曹军。

  周瑜令程普、黄盖二将,为前部先锋,率本部战船,即日开赴夏口、樊口、鲁山三地交汇的长江中游要津三江口。扎下水寨,不动待令,自己则亲率蒋钦、董袭、凌统、吕范、朱治诸将,日内开赴三江口要津。

  而孙权则统率甘宁、吕蒙、韩当、周泰、陆逊诸将为后队,随后相应。

  江东全部可调集的兵力,亦仅为五万余人而已。

  而当时屯驻于前哨阵地的刘备,其兵力分布如下:在三江口的北面夏口,由关公率万余兵力驻守。

  三江口的南面、在湖口汉阳西方的鲁山,则由张飞、赵子龙各率四千人马驻防。

  三江口的东面位于湖北鄂城的樊日,由刘备、刘琦率一万兵力防守。

  刘备方面的抗曹兵,合计亦不过约二万八千人而已。

  孙、刘联军,全部到齐,亦不过是约六万兵力,而在长江西面上游的江陵,曹军兵力达二十万,战船千般,而且多是大型战舰,更从长江上游顺流东下,其势之强大,简直无可抗衡。

  周瑜虽然抗曹之心甚决,但他偏于此时妒心大发,忌恨孔明谋略比他更胜一筹,极欲杀孔明而后快,鲁肃施用的缓兵之计,又很快失去作用,因为孔明不但拒绝胞兄诸葛瑾的劝降,反而劝诸葛瑾改投刘备。周瑜知悉后,便对诸葛瑾笑道:“你不必担心,我自有伏服孔明之计。”诸葛瑾虽然是孔明的胞兄,但此时兄弟二人,各为其主,他也不敢有任何的偏袒,只好连忙向周瑜告退。

  又过了一日,周瑜所率的二万五水军,正式西行长江,逆流而上,开赴前线三江口水寨。三江口除位处夏口、樊口、鲁山三地夹峙要津外,还是吴松、东江、长江三河分流之地,在军事形势而言,是江东、江南的一处兵家必争的要求,因此周瑜的大军未动,便先派程普、黄盖作前部先锋,开赴三江口,抢先占据此要津,扎下水寨。

  这一调动军力布防,在兵法上十分高明。因为假如三江口被正顺流而下的曹军攻占,江东失此要津,往下的兵力展开与回旋便十分困难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