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的成语大明 第三百五十七章 肃宁案(两代人的纠葛)

《我的成语大明》第三百五十七章 肃宁案(两代人的纠葛)

作者:轩辕七郎 字数:2700 书籍:我的成语大明

  转眼间,秋猎的大部队集结完毕,开拔在即。

  田籍宅在泠然阁的安逸日子到头了。

  趁着兵员、辎重集结的期间,他花掉了刚刚到手的三枚银刀,换成三道黄字级御气符,增加些许保命的实力。

  另外还置办了些野外生存的行头。

  至于六甲御阳环,虽然他已经掌握了炼制方法,但秩一强度的男性神魂却一时找不到,或者说,没有安全无后患的获取渠道……

  他盘点一下如今自身的实力:

  有秩等级:游者秩一

  理智值(德性):86.0%S

  修德方技:【辨荣辱】、【定内外】

  广才方技:【交魂】、【小言】、【吹息】

  御气符:黄字级阴气护符*1,,黄字级风气护符*1,黄字级阴气刺符*1,黄字级风气刺符*1,,黄字级风气行符*1。

  器物:六甲御阳环(六甲阳神数:06),秽土泥人(石竹)

  当中新购买的一道护符,他选择了具备偏转攻击效果的风气护符,这种护符对箭矢等远程攻击效果尤佳,很适合战场上使用。

  而两道刺符,则选了阴气、风气各一,以适应不同的对敌环境。

  不过为了在用符时不引起麻烦,当中使用可能性最高的“黄字级风气护符”,他是通过官府渠道购买的。

  虽然为此付出了额外的成本,但考虑到大齐官府对御气符严格管制,万一到了不得不用符防护的时候,起码不用担心解释不了来源。

  能做的准备已经做到紧致,剩下来的事情只能随机应变了。

  ……

  临行前夕,田籍本打算回到夕阳里与妫鱼姐弟道别,哪知田恕说妫鱼最近正忙着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已经多日没有归家。

  “自从兄长登临有秩,又搬到泠然阁以后,鱼儿姐就很少回来了,大多时候都宿在北门医馆。”

  “这样么……”

  既然对方正忙着,田籍便不好去医馆叨扰,仔细交代田恕注意安全,又给他留下些钱粮,就离去。

  ……

  “听说本次秋猎,分为南北两路军。”

  “南路由左都大夫崔青圭统领,负责南下平原沃野之地狩猎牺牲,供后续祭祀之用。”

  “故而南路轻车快马,早几日已动身。”

  “至于我等所在的北路,则由右都大夫统领前锋,祝庙肆司大人坐镇中军,大都是参与祭祀的祝者、辎重。因队伍臃肿,故而不得不分作几批开拔,迁延至今。”

  在秋高气爽的官道上,田籍一边小心翼翼地熟悉着马车操作,一边跟阿桃聊着自己打探到的情报。

  本来以他两人的爵位,还轮不上坐马车的待遇。不过考虑到六艺大比“御”这一项,需要考验驭车的本领,总不能架着牛车跟别人马车比赛……所以阁主许鹤动用自己的人脉关系,给这位妻妹开了绿灯,好提前熟悉操作。

  可惜阿桃对此兴趣乏乏,二话不说,将练手的机会直接推给田籍。

  也不知许鹤知道后,会不会气得吐血……

  “如此说来,要想在御、射二项比试取得好名次,还是跟随南路更有优势,阿桃长老要不要争取一下?”

  面对田籍的提议,阿桃的瓷娃娃脸上难得露出厌弃的表情:“麻烦。”

  “是啊,确实麻烦。”田籍感慨点头。

  不过他知道阿桃与自己所说的麻烦不是一回事。

  阿桃那是咸鱼心态,而他则是打探到南路军中,还跟着公子怀信、孙智以及崔氏母女等人。

  单单一个孙氏就让他避而远之,更别说这当中甚至还隐约牵涉到平原世家的内部斗争问题。

  祭祀乃是国之大事,身为封君的平原侯却是年年缩在后方守城。

  若不是这次公子怀信执意跟随南路出征,大家都几乎忘了这一都之主是来自平原田氏。

  田籍甚至听到有人私底下说出“不类封君”“子不类父”的大胆言论……

  因此,哪怕公子怀信对他隐隐有几分欣赏之意,田籍也绝不想趟这趟浑水。

  反正他本来就对御射的名次也兴趣乏乏。

  还不如像现在这样,一边驾着宝马,一边跟车右副驾美女聊聊天,看看风景,多惬意啊。

  嗯……虽然大多数时候田籍都更像是自说自话……

  但别看作为长老,阿桃性情冷淡,神魂空间里的夭夭,那可是相当热情且话痨……

  于是田籍就这么一边跟阿桃尬聊,一边脑补对方表里两重冰火的形象反差,竟也生出不少乐趣……

  ……

  可惜这样惬意的日子只维持了几天就结束了。

  皆因田籍所属的“闾”,也即五十人规模的方士,临时接到押送一批重要祭品的任务,不得不跟大部队分开。

  虽然同在北路军,但阿桃因为许阁主提前打点过关系,只在大军账下负责文书联络的工作,轻松且安全。

  而田籍就没这种运气,直接被分配到最苦最累的一线辎重部队里,听从方士曹的府吏崔贝调遣。

  之前这一路蹭阿桃的车,也是为了防崔贝一手。

  虽然到目前为止,此人并未刁难过他,甚至对方可能会对他不利,也仅仅是庞长老单方面的猜测。

  但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能够抱团自保的时候,当然不能让自己落单。

  临别前,一直沉默寡言的阿桃难得开口:“你可知即将押送的祭品是何物?”

  “不外乎是牛羊鸡犬之类的牲畜吧,毕竟光靠临时狩猎,未必能凑齐如此规模的祭品,且还要考虑大军消耗……”

  阿桃摇头。

  “那是什么?”

  “梁国战俘。”

  “活人?”

  田籍神情一愣,随即脸色不自然道:“这是……活祭?”

  阿桃似乎早已预料到田籍有此反应,声音平淡道:“不然你以为郊祀如此兴师动众,耗费糜巨,为的是什么?”

  “自古四时田猎郊祀,祭祀天地山川,求的便是来年风调雨顺,田地丰收。我平原都号称三齐粮仓,更是对此无比重视。”

  “那也不必用活人吧?用牲畜意思意思一下不就好了……”这句话田籍正准备说出口,然而话到嘴边,他却停住了。

  因为他发现自己犯了一个“想当然”的错误。

  在一个拥有超凡力量的世界里,祭祀这件事,绝对不是“意思意思”一下就能敷衍过去的。

  凡有所念,必被注视。

  既然不可名状的高位存在确有改天换地的伟力,那么祭祀这件事,就不能单纯地定义为蒙昧。毕竟这事与千千万万人能否吃饱穿暖、老婆孩子热炕头有关……

  那么为了生存,为了繁衍而进行杀戮,不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么?

  哪怕在前世,这依然是普世规则,只是包装在文明的躯壳下,不像这般残忍粗暴而已。

  这时他又听到阿桃略带感慨道:“据说上古之时,先民为求甘霖,曾以人祠雨,甚至焚巫求雨,这便是人祭最早的源头。”

  “然而此事毕竟过于残忍。以人为祭,可是谁又愿意牺牲自家父母兄姊儿女呢?”

  “至于焚巫之举,攀登有秩道路何其艰险,谁又能不存些私心呢?”

  “于是贵族不愿牺牲,将人头摊到平民头上;平民不愿牺牲,又以奴扑替换……而后大齐之民不愿牺牲,便将重担压到西拓诸多属地头上……”

  “最终西拓之民不堪重负,纷纷自立,而后逼出个黑水朝雄霸西泽,成为大齐头号劲敌……这才不得不改为以战俘为祭。”

  “所以活祭战俘,已经算是仁政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