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回明 第一百零三章 杀气纵横(一)

《回明》第一百零三章 杀气纵横(一)

作者:一顾倾城 字数:4527 书籍:回明

  第一百零三章 杀气纵横(一)

  李鸿基心头猛地一颤。温体仁一伙终于动手了。锦衣卫指挥使吴孟明急步奔进进牢房。他见到李鸿基后一拱手说道:“李大人,皇上召你马上回乾清宫。”

  “发生什么急事了?”李鸿基故作惊讶地问,吴孟明平时和李鸿基关系一般,但因为皇上还宠着李鸿基,所以,他见左右无人,凑到李鸿基耳边低声说道:“皇上刚才召见了高御史。高御史给皇上看了什么东西。皇上就马上叫我追你回去了。”

  李鸿基点了点头。温体仁和高捷使绊子,早在他意料中。他并不惊慌,可是,袁崇焕这里的事却很蹊跷,好好的,袁崇焕怎么换衣服了,莫非发生了什么事,他朝袁崇焕问道:“袁督师,最近有什么人来过吗?”

  “谢尚政今早上来看我,他说皇上就要放我出去了。他还给我带来件新袍子。执意让我换上。”

  谢尚政?谢尚政来京师了!李鸿基大吃一惊,他来这干什么?这节骨眼上他来有什么企图?

  。

  李鸿基右眼突突乱跳。崇祯明明才说要放袁崇焕,谢尚政从何知道皇上要放袁崇焕的?

  吴孟明见李鸿基脸色阴沉不定,他急忙拉李鸿基的胳膊:“李大人,快走吧,皇上急着等你呢。耽误久了,我担当不起。”

  李鸿基本想仔细问一下谢尚政的事,但现在事情紧急,连不及祥谈。他点点头,回头握住袁崇焕的手:“袁督师,你但放宽心,无论如何,我要救你出去。”

  李鸿基说完,大步走进牢房。他知道,敌人已经开始动手了。一场生死存活的战半就要拉开序幕。

  韩钱正在天牢门口等着,两个在半路听到了这个消息,都脸色阴沉。两人当着吴孟明的面不好说什么,只好返回皇宫。

  一路上,李鸿基都在捉摸着温体仁到底给崇祯看了什么,莫非与谢尚政有关。按理说,以崇祯现在的心态,若没有足够的证据,他是不会突然收回圣旨的。

  那温体仁到底拿到了什么“证据”?

  三人行到皇宫前,忽见宋献策站在皇宫前伸长脖子往这边望,一见李鸿基赶来,他忙走过来,在李鸿基的耳边低语两句。宋献策还没讲完,皇宫中忽然冲出一群武士,把宋献策和李鸿基硬硬分开。这些人架起宋献策就走。

  李鸿基拍马追上去,他暴怒地喝道:“:“把宋先生放下。”

  没等他赶上宋献策,另一群武士挥剑挡住李鸿基的去路:“李鸿基,皇上命我们带你去皇极殿。”

  锦衣卫指挥使吴孟明大吃一惊,因为这些武士都是东厂的人!李鸿基现在虽没被绑,但也等于被押着进皇极殿了。李鸿基到底犯了什么事?为什么由一个皇上面前的大红人,一下子就变成犯人了?阿弥驼佛,当真伴君如伴虎。

  韩钱两人也心惊肉跳,宋献策匆匆赶来,分明李府发生了重大的事。而且这么晚了,皇上还到皇极殿去,莫非皇上还召集了别的大臣。

  三人一齐朝李鸿基望去,见李鸿基莫测高深,冷冰冰地看了看这群武士,厉声说道:“头前带路。”三人跟着这群武士急速往皇极殿赶,更让两人吃惊的是,皇宫内的侍卫竟然多了两倍。一个个如临大敌。皇宫的空气中都流动着诡秘和不安。

  韩钱两人多年为官,同时感到气氛严重得吓人,这一次一定非同小可。朝中出大事了!

  三人一起快步进了大殿。

  李鸿基用目一扫,见崇视怒气冲冲坐在御座上,内阁和六部的官员全来了。李鸿基的眼光停在温体仁的脸上。温体仁从李鸿基一进宫,嘴角就闪过一丝得意的笑容。那笑容一闪即过,但也让李鸿基感到刺骨的一阵寒冷。

  他环顾一个别人,见黄道周眉头紧锁,一眼瞧见他进来时,竟是满脸怨毒。曹化淳高深莫测躬身站在最后面。李鸿基一回头,皇极殿已经被侍卫们封住了。

  三人同时跪下行礼。叩头已毕,却半天没有皇上的声音。

  韩钱两人知崇祯的脾气,谁也不敢抬头。只有李鸿基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明知崇祯一定受了温体仁的什么盎惑。依然像往常一样,大大方方抬起头,平静的看着崇祯。

  崇祯全无平日的亲近和善,他眼中凶光闪闪,脸上肌肉乱颤。双手握拳,在御案上不停地敲打。李鸿基看出来,崇祯此时激动万分。

  崇祯见李鸿基和无事人一样,他厉声喝道:“高捷,你来替朕问问?”

  高捷答道:“遵旨。”

  他上前一步,直视着李鸿基问道:“李鸿基,我这是代皇上问话,你小心回答了。今天早上你做什么了?”

  李鸿基暗哼了一下,这高捷怕自己说话让他下不来台,先把皇上端了出来。他平静地答道:“我早上起来吃饭,吃完饭和宋先生他们谈天。”

  “李鸿基,朝鲜使者今天早上可去了你府上。”崇祯直接问道。

  “笑话。朝鲜使者今晚才到,怎么可能早上去我府上。”李鸿基泰然自若说道。

  “你还敢狡辩?“高捷大声说道。

  满朝文武你看我,我看你。大家高李两人剑拔弩张,一齐想道:“就算朝鲜使者去李鸿基府上,也不算什么太不多了事啊。皇上就为这点事和李鸿基过不去啊。何况这去没去还没成定局呢。”

  “把礼单念给他听。”崇祯从御案上扔下一张纸来。一小太监连忙捡起,递给高捷。高捷大声念起来:“祖母绿戒指十枚,大珍珠一百串,金锭1000个,夜明珠五颗……”

  高捷声音极大,下面的官员一个个差点把眼珠子都冒出来。这么贵的礼物。我的天,给整个大明的礼物不过这么多。

  怪不得崇祯要生气了。高捷越往下读,大殿里的嗡嗡声越大。崇祯一摆手,让小太监不要往下读了。崇祯冷冰冰说道:“抬上来。”

  大殿外忽传来哎哟哎哟的声音,两十个壮汉抬着十口大木箱进了大殿,李鸿基一瞟那几口大箱,马上看出,这十口箱子正是昨晚上乐安公主送的那几口箱子。

  高捷见箱子抬进来,他越发得意:“李鸿基,这箱子是可是从你府上搜出,你还有什么可说的。”

  韩僙和钱龙锡一齐大惊,若这些是朝鲜使者所送,如此严重的受贿,李鸿基再怎么受宠也不行了。

  这箱子真的是从李府搜出的吗?他们一齐望向李鸿基,极希望李鸿基说,此事我并不知情。没想到李鸿基微微一笑,大言不惭地说道;“不错,这箱子正是我府上的。那又说明什么?”

  高捷见李鸿基还不知轻重,他得意得几乎笑破肚皮,他痛恨万分的用手点着李鸿基说道:“李鸿基,你只收朝鲜使者礼物也就罢了,你还和朝鲜使者,袁崇焕勾结一气,企图瓜分我大明。

  温体仁这一句话说出来,皇极殿像产生大地震一样。把满朝文武全都震晕。

  要知道,现在所在精兵几乎都在辽东,先进武器都在火器营。若两人联手造反,势必天下大乱。若朝鲜再跟着凑热闹,在边境再闹一闹。那大朝可真是危在旦夕了。这还不算时刻想报仇的女真呢。有人这时可就想了,朝鲜自上次皇太极派兵征服后,已经归顺大清。这次来朝,是真的来献贡品,还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图谋。

  所有人的眼光都望着李鸿基,许多人忽想起原来的传言,想起那本推背图。想起李鸿基本是陕西巨盗,想起他拼命要救袁崇焕。原来,这些事都可以串在一起啊。

  大殿上的嗡嗡声几乎掩没了高捷下面的话。崇祯只好拍了御案示意大家。满朝文武立即安静下来。崇祯从御案上抓起一条破衣带和一件破衣服扔下御案:“拿下去给大家看。”

  小太监把衣带和衣服传给大家。一见这衣服,李鸿基顿吃一惊,这衣服正是袁崇焕的衣服。

  这时,朝堂上有人惊呼出声:“这衣带夹层中有血书。”

  高捷适时说道:“这衣带是袁崇焕带出来的。”

  朝堂上这时又有一人惊讶地念出声来:“着祖大寿,何可纲,马上率军十万,进驻北京。袁崇焕书。”

  听着这衣带书,李鸿基暗叹,这个栽赃手段真是厉害啊。真真假假,让人辩不清楚。这衣服是真的,而且也是从牢中带出来的,所加的,不过是个假血书。这种事真是费而不贵,而且杀伤力惊人啊。光这血书也许崇祯不见得全信,如果再加上袁崇焕手下爱将谢尚政告袁崇焕,那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果不出他所料,崇祯用气得发抖的声音说道:“袁崇焕竟敢图谋不轨。真是罪该万死。 ”

  钱龙锡这时感到事态严重万分,他慌忙站出来问道:“皇上,这会不会有是人栽赃陷害。是有人仿了袁崇焕的笔体。袁大人不可能……”

  崇祯不等钱龙锡说完,他拍的一拍桌子:“钱龙锡,到此时你们还替袁崇焕说话。来人,带谢尚政上来。”

  “谢尚政!”大殿里又一乱。许多人知道谢尚政是袁崇焕的爱将,难道是他举报了袁崇焕?

  谢尚政在小太监有带领下来到大殿,一进大殿,他就东张西望。他眼光忽遇到李鸿基恨极的眼光,他不由自主的一缩。

  大殿内忽然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眼光都注视着谢尚政。每个人都想知道,谢尚政到底说什么。谢尚政越往前走,这身子躬得越厉害。到最后,他几乎成了一条虾米。

  “谢尚政。“崇祯大声叫道。

  “臣在。“谢尚政应声跪倒。双往前爬了几步,伏在地上。

  “你说说,袁崇焕到底如何勾结李鸿基,勾结朝鲜使臣意图谋反,你把这些都告诉大家。”

  “是,臣是袁督师一手提拔的,刚开始,臣还觉得他是冤枉的,因此不顾安危入狱去看他,谁知,他竟让臣带信去辽东,让祖大寿等带兵进京,他还说,李鸿基做他的内应,他们可以一举灭了大明。事成之后,他许我可以裂土封王。他们还和朝鲜勾结一起,企图一同作乱。听了他这些叛逆的话,臣当时吓坏了,臣虽然是袁崇焕一手提拔,但臣是大明的臣子,我心中只有大明和皇上,怎么能跟袁崇焕干这样谋反作乱的事……”

  谢尚政越说越显得忠义无比,说到最后,朝中竟有一半人相信了他的话。大家都想,这谢尚政可是袁的爱将啊,他来举报袁崇焕,一定是真情啊。

  李鸿基恨得咬牙切齿,他心里暗骂,等哪一天你落到我手中,老子让你和曹化淳拜把子去,

  李鸿基刚要反驳他,钱龙锡抢先一步说道:“皇上,袁崇焕治军甚严,谢尚政是他部将,说不定心中积怨,趁此时陷害他也未可知。”

  钱龙锡话恰到好处,许多人马上点头,有人小声说道:“说得也是啊,会不会这人在袁崇焕面前失了宠信,他怨恨主帅,所以来陷害袁崇焕啊。

  这些人的议论恰在谢尚政听到,他忙大声说道:“袁崇焕治军虽严,但对我却十分宠信,可以说,袁督师最信任的人就是我。要不然,当初他也不会派我去杀毛文龙了。”

  哄!大殿又乱套了。毛文龙是袁崇焕杀的?不是多尔衮杀的吗?怎么又成了袁崇焕杀的了?李鸿基没料到谢尚政竟出了这一招,他除了诬陷袁崇焕想叛乱,还说他杀了毛文龙,如此一来,就说明袁崇焕的反叛之心早就有了。

  李鸿基暗暗着急,当初自己和袁崇焕都说是多尔衮杀了毛文龙。此时如果突然说出实情,当时的情况如此扑朔迷离,如何让崇祯相信,弄不好,还会以为是反污谢尚政。

  这该怎么办?如果不能有力反击谢尚政,崇祯真会以为袁崇焕早有投敌之心,因此才会杀毛文龙给女真制造进攻的机会。

  现在皮岛,旅顺都失去了,都是因毛文龙死而引起,袁崇焕杀毛文龙这一罪状如果洗不清,袁崇焕叛乱罪就没法洗清。谢尚政这一招够狠。

  他看了一眼崇祯,崇祯用寒光四射的眼睛看着他。李鸿基才发现,崇祯的眼神是如此凶悍。可以说是布满杀机。

  该怎么说这件事!

  这时,大殿里双响起谢尚政的声音“皇上,袁督师命我回去,把一股很香的香料放在火把中,其他的事就不用我管了,他早有安排。后来臣才知道,那个军医早就被李鸿基重金收买了。我们一起合伙,杀了毛文龙,袁崇焕说,这是皇上的密旨。”谢尚政说完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断断续续说道:“皇上,臣……糊涂啊,臣恨……当时被他蒙骗,杀了毛文龙,要不是今天看到袁崇焕的信,臣还蒙在鼓里啊。我害了毛将军,也是个凶手啊…… ”

  谢尚政大哭特哭。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恐怕他爹妈死他也没这么伤心过。

  “可恶!“崇祯猛地拍了一下御案,显见已经震怒到极点。

  。

  谁说男人有泪不轻弹啊,这男人的眼泪之所以不轻弹,那是没到有用的时候,谢尚政的眼泪流得恰逢其时。好多人被他的眼泪打动了。许多人开始点头,有两个御史开始大声斥责袁崇焕引敌入京的事。这两个一说,许多人为了撇清自己和袁崇焕没关系,开始大声声讨袁崇焕。

  形势万分危急。

  李鸿基明白,现在已经是袁崇焕生死攸关的时候了。他朝崇祯一躬身,恭敬地说道:“皇上,袁崇焕刚入狱时,京城形势危急,女真兵和辽东兵就在城外,袁崇焕不让祖大寿等造反,这时,风平浪静,朝廷大有放袁崇焕出狱的可能,他反而在这时写信造反。这岂不自相矛盾。还有,谢尚政说自己刚开始时,根本不知袁崇焕有异志,还以为他是冤枉的,好心看他。这样说来,谢尚政并不是袁崇焕的私人。可按他所说,毛文龙是袁崇焕所杀,那袁崇焕早就有反志了。既然早有反志,袁崇焕早就该着手收买一些自己的私人。他如果敢写信给祖大寿,也证明祖大寿早就和袁崇焕结成一伙了。祖大寿和袁崇焕不派自己得力可靠的心腹人来狱中,却派一个一出狱门就把他告了的谢尚政?还有杀毛文龙的事,是何等大事,必是自己的心腹才能交付的任务,袁崇焕既早有异志,难道连杀个毛文龙这样的事,也要骗不托底的谢尚政来为他完成?这不是太可笑了吗?请皇上明察此事。务必还袁崇焕一个公道。”

  李鸿基的话极富情理,可以说无懈可击。把谢尚政话中的漏洞全给找出来了。

  他刚说完,下面又交头接耳地议论了。崇祯听有人说道:“对啊,袁崇焕想造反,也得找个可靠的人啊,怎么随便找个人就交付这么大的事啊?”

  还有人说道:“难说啊,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可这都是自说自话,到底也没什么证据。”

  朝堂诡议论纷纷,乱成一锅粥了。

  崇祯疑虑不定了,他的眼光望向高捷和温体仁,高捷上前一步,胸有成竹地笑了笑:“皇上,臣还有一个证人。”

  高捷朝殿下大喝一声:“带证人。”

  两个御衣侍卫带着一个人走了进来。

  这人昂着头,腾腾走进大殿跪倒施礼道:“小民何寻踪拜见皇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