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九百三十九章:天启平虏诏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第九百三十九章:天启平虏诏

作者:崛起的石头 字数:1820 书籍: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话中的约翰阁下,自然是在广南地区葡萄牙的最高指挥官。

  他顶着一头极为茂密的黄头发,但脸上却刮得非常干净,他正在指挥,闻言便几步来到阮福源面前,指着他的胸前,用葡萄牙语说道:

  “你要搞清楚状况,不是我们害怕明朝,是我们的西班牙联合国王要求我们携带全部设备和人员,立即撤出广南。”

  随后,他摊了摊手,表示自己也没办法,再度望向眼前的时候,眼中立刻出现了许多的憎恶感,喃喃说道:

  “这些黑色的劣等人,简直是好吃懒做…大副,他们要是再偷懒,就给我用皮鞭狠狠的抽他们!”

  那站在盖伦帆船上的大副闻言,摘下水手帽子向这边致意,随后大笑说道:“遵命,我的阁下。”

  听他话中的口气,就好像眼前这些只是长得像人的牲畜。

  随着港口内逐渐响起皮鞭抽打在皮肤上的声音,葡萄牙人撤离的步伐明显加快许多。

  阮福源在码头上呆呆站立许久,缓步来到约翰身旁,沉吟道:“约翰阁下,难道就没有其它的办法了吗?”

  约翰也无奈地看他一眼,摇头道:

  “没有,我们伟大的国家还处在西班牙的联合统治之下,但我们必将恢复自由!”

  “阮先生,或许等到那时,我们就有再次合作的机会了吧。”

  当最后一缕船帆被扬起,盖伦船上的大副已经降下登船板,呼唤约翰上船启程。

  约翰转头看了一眼阮福源,抿了抿嘴,真切说道:“我真的希望你能挺到那个时候。”

  “谢谢,我也希望如此,祝你们一路顺利。”

  阮福源尽管知道这非常不可能,但还是故作轻松,将约翰送上盖伦商船,随后目送他离去,消失在汪洋大海里。

  阮秉谦站在他身旁,看着葡萄牙人离去,叹道:“葡萄牙人人已经走了,你知道的,仅凭我们的力量,很难能抵抗明军。”

  “但、总是要拼一拼的,我可不想什么也不做,就这样投降了。”

  阮福源笑了笑,看他一眼,说道:“抵抗不了便抵抗不了,死得其所,大丈夫也。”

  两人对视一眼,相视而笑。

  ......

  山海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因其衣衫襟海,故因此而得名。

  熊廷弼此时正身着盔甲,由关城下缓缓走过,在他身后,正有五千名精挑细选,此战最为骁勇的明军将士。

  其余数十万明军,大部皆已经回驻地换防,只余下十四万辽军驻扎在包括辽东并及收复的奴儿干都司原属地区驻扎,听命于朱燮元。

  辽东现在这么大的摊子,他们两人,总要有一个盯着。

  熊廷弼在马背上北望,想起儿童时为放牛牧童,连吃饭都困难,哪想如今,竟完成了光复全辽,讨灭女真的壮举!

  周围的部将,如薛来胤、曹文昭、满桂等,也都看着这位督师,他们都知道,以这位“熊蛮子”直爽的性格,在朝中少有交好之人。

  若不是因为当今圣上执意偏袒,恐怕便不会有如今的局面了。

  君上圣明,文死谏、武死战,自永乐以来,从没有一个再让人如此敬畏的大明了。

  生在这样一个年代,是许多人的灾祸,却又是更多人的福分。

  灾难后会迎来重建,衰落后必有中兴,黑暗过后,一定会有崭新的曙光,只要坚持,总有希望。

  辽东的风霜不会因为打了胜仗便稍有迟缓,疾风如刃,一如既往地穿透着明军将士们的棉甲。

  但是现在,他们的心中炽热如火,这份寒意与士兵们胸怀的一腔热血相比,立刻相形见绌。

  五日后,熊廷弼率领出关明军的五千名各营精锐,出现在了京师郊外,在各地聚集军民即畏服又向往的眼神中,迈着坚定的步伐踏入北京城。

  染上了辽东风霜的盔甲,在艳阳高照下更显得透亮,整齐划一的脚步,就好像踏在每个人的心头。

  今日,是所有人都翘首以盼许久的灭金叙功大典,这是将会载入史册的一天,他们见证了崭新的历史!

  魏忠贤少见地出现在了承天门上头的红墙之上,大声宣道:“叙功升授大典,现在开始——!”

  语落,周围嗓门大的大汉将军们,由近及远,将方才的话喊了出来,这才叫在场大部分人都听了个清楚。

  周围逐渐响起热烈的喝彩声,全部的辛酸和委屈,仿佛都在这一刻释放。

  许多自辽东远道而来的百姓,都是掩面痛哭、相拥而泣,他们期盼许久,忠于看见了这一天。

  昭告天下,大明讨伐灭金的这一天!

  司礼太监王承恩上前几步,铺展开卷轴,对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小字大声喊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缵承洪绪,统理兆人,海澨山陬,皆我赤子,苟非元恶,普欲包荒。

  通古斯小丑奴儿哈赤,猥以下隶,敢发难端,窃据建州,役属辽东。遂兴荐食之志,窥我内地山河。

  若使子民遭难而不救,谁其怀恩,若使叛者不除而跳梁,谁其畏威。况建州本为成祖赏于通古斯地,此贼亦家门之寇,遏沮定乱,在朕一人。

  仰赖天地鸿庥,宗社阴骘,神降之罚,贼殒其魁,而王师出关,水陆并驱,正奇互用,爰分数路,并协一心,焚其刍粮,薄其巢穴。

  幸赖廷弼,经年御辽,使虏外援悉断,内计无之。

  于是同恶就歼,群酋臣服,舳舻付于烈火,海水沸腾,戈甲积于高山,氛浸净扫,虽鹊巢之寇,举一旦荡涤靡遗。

  鸿雁来归,箕子之提封如故,熊罴振旅,汉家之德威播闻,除所获首功,封为京观。

  奴酋黄台吉等二百四十八人,弃尸稿街,传首天下,永垂凶逆之鉴戒,大泄神人之愤心。

  于戏,我国家仁恩浩荡,恭顺者无困不援;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

  兹用布告天下,昭示四夷,明予非得已之心,识予不敢赦之意。毋越厥志而干显罚,各守分义以享太平。

  凡我文武内外大小臣工,尚宜洁自爱民,奉公体国,以消萌衅,以导祯祥。更念彤力殚财,万历以来,为日已久,嘉与休息。

  诸因辽事加派钱粮,至今日起,一切尽令所司除豁,务为存抚,勿事烦苛。咨尔多方,宜悉朕意!钦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