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朕的大秦不可能亡 第576章朕希望,不管是走到哪里,都是我秦人。

《朕的大秦不可能亡》第576章朕希望,不管是走到哪里,都是我秦人。

作者:姒荒 字数:1717 书籍:朕的大秦不可能亡

  “人口才是一切的关键,等我大秦发展走入高峰之后,我大秦锐士必将剑指四方。”

  “根据对外战争司传来的消息,在西方还有大片的土地,还有无数的国家,我大秦的脚步还不能停下。”

  “未来,我大秦锐士必将席卷每一处有太阳光芒照射的地方, 而这一切的前提,便是人口。”

  这一刻,嬴政望着在场的众人,语气慷慨激昂:“朕鼓励人口就是想要,我大秦锐士打下来的土地,我秦人可以守得住。”

  “朕希望,不管是走到哪里,放眼过去, 都是我秦人。”

  萧何是一个能臣,嬴政希望他能够发挥自己的所有才能,现在是大秦飞速发展的时间。

  说到这里,嬴政凌厉的目光从每一个臣子的身上掠过,最后目光落在陈平身上,道。

  “说一说教育署官署的情况,以及教材编写司的进度?”

  “诺。”

  点头答应一声,陈平朝着嬴政一拱手,道:“蒙学的科目已经全部编撰完成,其中国文一科,以陛下的《千字文》为主。”

  “同时伴随着大秦拼音,以及各种符号的学习。”

  “算学以大秦数字为主,主要教导加减乘除,以及九九乘法表等最为简单的东西。”

  “至于乡学的科目,国文一科增加了陛下的《百家姓》李相的《仓颉篇》以及一些没有政治主张的名篇。”

  “算学,将会是更深层次的学习, 涉及到了《周髀算经》,一些高深的数学问题。”

  “在算学的科目上,主要是以张苍为主负责编撰,其余精通算学的官吏参与。”

  “在乡学之中,多了一科名为国史,主要是涉及秦之起源,以及秦之辉煌,秦之筚路蓝缕……”

  “至于县学,不光是国文,算学,国史,以及武科,思想政治科,秦法科,医科,百工科,地理科等等。”

  说到这里,陈平话锋一转:“至于郡学以及国学的一些具体分科,尚未商议出来。”

  “但是,臣等心中有一个大致想法, 那便是吸收诸子百家的核心,让大秦文化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

  “诸子百家文化璀璨,又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经是一种成熟的文化特性。”

  “至于教材的编撰,县学以下,已经开始了审核的过程,在教育署之中,有八组审核,只有交叉审核通过,才会送到陛下这里。”

  陈平担任过黑冰台统领,自然是清楚嬴政的性格,纵然是现在执掌教育署,他也是极其稳重。

  “与此同时,臣请陛下派遣武将入教育署,配合教育署朝着武科,对于弓马骑射以及剑术,臣等虽然也精通,但是武将相比差了很多。”

  “最后,臣奏请陛下,请陛下书写一份大秦始皇帝训,位于每一本教材的第一页,作为帝国皇帝对于学子的期盼与训诫。”

  陈平此番话一出口,顿时就让众人刮目相看,很显然,陈平的想法很全面,而且又很新颖。

  这是他们从未想到的。

  看着沉稳的陈平,嬴政也是笑了笑,又一个人才成熟了,这对于他,对于大秦帝国都是好事。

  “派遣武将一事,朕会思考,等有了决定让其入教育署。”

  “至于写一份训诫,朕也答应了,只要是为了帝国,为了大秦,朕无所谓。”

  这个时候,嬴政将目光看向了尉缭,这一段时间他全部的心力都在诸子百家以及文化大一统的事情上。

  对于漠北的战争,并没有太关注。

  “太尉,漠北的情况如何了?”嬴政语气凝重,朝着尉缭:“蒙恬可有消息传来,武成侯可有消息传来?”

  伴随着嬴政这一句话出口,众人都将目光看向了尉缭,一时间,他们都快忘记了大秦与匈奴的战争已经爆发了许久。

  “禀陛下,自从项羽将军击破龙城,斩杀匈奴王族以及祭祀之后,蒙恬将军与匈奴单于头曼之间爆发了不下于二十次大战。”

  “现如今,头曼正在不断地朝着西方溃败,我军正在追杀!”

  说到这里,尉缭语气一顿,喝了一口茶水,随及:“与此同时,武成侯也率部北上,居中指挥大军。”

  “这一战,缴获牛羊马匹无数,更有匈奴宝藏被项羽找到……”

  “也有二十万奴隶分批运到了各处工程,正在为了大秦崛起而发光发热!”

  说到这里,尉缭语气略显低落:“只不过这一战,我军伤亡也不少,武成侯只是送来了一份大致数据,具体情况还需要战争结束才能核实。”

  “战场之上,有所伤亡在所难免,抚恤工作必须要做好,为我大秦捐躯的将士,统一授予烈士称号。”

  “这样的家庭其子嗣入学,可以免试入学,也可以免除其学费,甚至于学宫提供助学金。”

  “他们为了帝国血战沙场,我们也当为他们保护好他们的家人。”

  “诺。”

  点了点头,尉缭神色一下子认真了起来,在大秦,大秦锐士地位很高,成为大秦锐士是一件值得任何人自豪的事情。

  但是,这些年阵亡的大秦锐士不少,家破人亡者数不胜数。

  之前是顾不上,如今有了时间,嬴政也开始收心。

  撇了一眼尉缭与范增,嬴政神色从容:“朕与李相商议过,在漠北战争结束的叁年内,帝国休养生息。”

  “叁年之后,大秦锐士南征百越,这里的土地,必须要属于大秦,属于中原。”

  “国尉府官署,可以从站在开始部署作战方略,同样的关于教化问题,也需要考虑。”

  闻言,群臣微微一愣,他们不是惊讶叁年后征伐百越,而是惊讶征伐百越居然推迟至叁年后。

  他们都清楚,始皇帝一直都盯着百越,为了征伐百越可以有充足的粮草供应,不惜大动干戈修建了灵渠。

  如今灵渠都竣工半年之久,他们都认为漠北的战争结束,大秦帝国就会马上南征。

  结果,他们都猜错了。

  这位征战半生的始皇,竟然罕见的放慢了脚步,这让他们没有想到。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