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九鼎风云志 第一卷 长安乱 第三十章 寻幽探秘推门入

《九鼎风云志》第一卷 长安乱 第三十章 寻幽探秘推门入

作者:湛青是条龙 字数:3223 书籍:九鼎风云志

  时辰慢慢已是夜半时分,月亮升上中天,星流浆也慢慢止息,天穹恢复了本来的样子。

  这星流浆停止,金丹会不会又躲藏了起来?杨熙心中有些忐忑,若虚先生却笑道:“不要担心,现在逸云等人应该在百里外的南山之中寻找金丹,就算金丹归属已有分晓,也没人能够跨越百里,来这里窥伺。”

  “那禹鼎果真是在这附近吗?先生又是怎么知道的?”杨熙问道。

  若虚先生看看天空,判断时辰,忽然念道:“策一星,在王良前,军骑满野,西入壁半度,去北辰四十二度。”

  杨熙不假思索,接口道:“八月十五夜半二刻,北偏西,四度。”这《星野分舆图》上言语,他却是背得滚瓜烂熟。可此时甫一背完,却不由得呆住了。

  抬头看去,北偏西四度,正对一颗亮星,不是奎宿策星,又是哪个?此时此刻,此地此处,书上这句话中的时辰、方位,星域,竟是完全对上了!

  “这《星野分舆图》中的每一句话,都代表着神州大地上的一个地点。只要在正确的时间,到达正确的地点,仰望天空,便可看到与书中所载完全重合的星域。所以这书看似星图,实际却是一部地图!”在这四顾无人、空茫无际的江水之上,若虚先生终于对杨熙吐露了《星野分舆图》这奇书的真正机密。

  杨熙长年背诵这书,前几天先生告诉他书中有禹鼎秘密,他也曾细细思索,但终于也没想出个所以然。这时经先生揭开谜底,心中顿时恍然大悟。

  这道理说来简单,但又有谁能把这天文历法、地理分舆研究到这种地步,看出这勾连乾坤、以星划地的妙手?写作这本书的先人,想必也是一名学问通天之人!

  “可是,这书中共有两千四百余句话,难不成是两千四百余个地点?那禹鼎所藏之处,竟是在这两千四百余个地点之中么?”杨熙想到那书中话语,头上冷汗直冒。

  这两千四百余个地点,方位、日期、时辰各不相同,便是身有双翼,能在神州大地四处翱翔,或派出无数人马守候各处,每日按照书上记载检视一处地点,也要两千四百余天、接近七年时间,方可检视得完。怪不得先生寻找多年,却根本找不到有用线索。

  “正是如此。所以那些大人只知我手握此书,掌握禹鼎秘密,都欲向我抢夺索要。但是他们不知道,即使拿到这书,破解其中秘密,想要寻到禹鼎所藏之地,仍然难如登天也。”若虚先生叹了一口气,又接着说道,“十年之前,我按图索骥,几乎踏遍了关中之地三百余处地点,最终在这附近发现一处秘地。经过推算,必定是禹鼎所藏之处了。但我还没来得及设法取鼎,便遇上一桩祸事,后被天子贬谪。所幸除我之外,并无别人知道这处所在。所以说不得今天我等却要旧地重游,去取那禹鼎了!”

  三百余处?杨熙倒抽一口凉气,就算每日不辍,往来奔走,要探完这三百余处地点,至少也要一年时光。那时先生还是朝上重臣,实际耗费的时间,比这估算的一年只多不少。今日先生带自己前来取鼎看似容易,原来功夫却是下在十年之前。

  杨熙见识过宫中那尊禹鼎的神妙,心知若这尊禹鼎也有一样妙用,只要能得到手中,就算费了十几年时光,也算是不亏了。

  但是杨熙四顾一周,却见船只正漂在河流中间,随着水流慢慢打着旋儿,也不知那藏鼎之秘境究竟却在何处。难道这鼎也如皇宫中那尊一般,竟然藏在水底?

  只听若虚先生道:“这河底有一道暗流,若任凭船儿自行漂流,必然能够到达此处,我记得那处秘境便在河边。但毕竟也过了十余年时间,河岸遭受侵蚀,跟以前大不一样,且让我细细查看。”

  若虚先生睁着一双凤目,眼光在那河岸之上不断逡巡,时不时伸出手去,比对星空方位。过了好一会,才让杨熙划桨,在河岸一处荒丘登岸。

  岸上杂草丛生,黄土干裂,接近一处高高台塬,地势起伏,所以也不见有人在此耕种,果真是荒无人烟。若虚先生辨明方位,拨开苇草,细细寻找那处秘地,杨熙便点燃火把,跟在旁边照明。

  走了约有半里远近,若虚先生突然在一片土坡之前立住,道:“应该就是此处了。”

  杨熙仔细打量着这个土坡,发现这里距河道不远,坡下还有江水冲积的卵石,想来水涨之时,这坡便会淹在水中。

  此时此刻,若虚先生正站在一处陡坡下面,从黄土覆盖之处俯下身去。杨熙赶紧凑上来,拿火把去照,只见那陡坡之前,土崖足有三人多高,乱草丛生,没有一丝人为留下的痕迹。只看先生弓着身子用手摩挲土崖,想是在土中寻找什么东西,令他大惑不解。

  猛然之间,若虚先生停步不前,吐气开声,杨熙只听“嘿”的一声清叱,若虚先生凝聚起一身真气,将其全数打入土崖根基之内。只听轰隆一声,恰似半空中响起一道闷雷一般,那土崖居然开始微微颤动,泥沙随之簌簌而下,一片半嵌在崖中的巨大青石慢慢显露出来。

  在这黄土河岸之上,绝不会天然形成如此巨大的石头!看这巨石外表光滑,竟像是人工开凿出来的一样,令杨熙大为惊奇。若虚先生看见石板露出,却并不收力放手,而是继续以真气震荡土石,将巨石周边的浮土冲激开来。随着石板向外越露越多,杨熙终于看清,这巨石竟是一道两人多高的巨大门扉,有槛有楣,有关有扣,看起来古朴沧桑,仿佛从上古穿越而来。

  若虚先生真气虽然雄厚,但此时全力施为,坚持了一炷香时间,终于还是无以为继,只得换气停手。那石门在若虚先生的真气震荡之下,仍然牢牢关闭,但石门全貌却也暴露在师徒二人的面前。

  说也奇怪,这石门正面看去如同门扉,从侧面看去,则是平整整的一块青石,甚至能反射月光,幽幽发亮。杨熙好奇地拿手一摸,才知这石上面雕着薄薄一层纹路,正面能够看到图案如门似扉,侧面却是光光溜溜,让人不得不惊叹这雕工之精美细腻。再看那门扉中央,却并无真实缝隙,方知这巨石徒有门之形,却无扉之实,想要从中打开,却得安排石匠开工。

  难道这就是先生所言秘地?看着这从土中耸立起来的虚假门扉,杨熙顿时感到有点鬼气森森,毛骨悚然了。

  若虚先生显然不是第一次见这石门,但据他所说,十年之前发现此地之时,也未得其门而入。此时此刻他慢慢在石前踱步,走到那“门扉”之前,突然奋起一掌,正正击在中央。只听砰然一声大响,火星四射,石屑纷飞,那门扉正中竟被若虚先生印下一个掌印,足见此掌力道之大,骇人听闻。但是整个石门却是岿然不动,却如长在崖中一般。

  人力有时而穷,看来只是靠着若虚先生一人,是不太可能将这巨石搬开的。但是若雇佣民夫,慢慢发掘,又必定会泄露秘密。

  自从知道先生瞒着天子,秘密来此寻找禹鼎,杨熙心中便存了一个疑惑,又不知如何向先生发问。但是这个大逆不道的念头越是压抑,越是在他的心底肆意滋长,让他恐惧不已。

  如果先生心怀不轨之念,想要将此神物据为己有,自己还能坚定不移地相信先生、跟随先生吗?

  “这...这石会不会是实心的?”杨熙忽道,“也许是前人将山根岩石雕成大门,来戏耍后人?”此时此刻,他竟有些庆幸大门无法打开,甚至有点期待此行无功而返了。

  若虚先生摇头道:“虽这石门沉重,你若仔细观之,却不是生根在地,当有法子可以移开。”

  杨熙仔细拿炬火照亮,果然发现石门最下方,真有一道缝隙,这巨大石门似乎是安置在一片石台之上。仔细再看石门最上方,竟也是有一道接缝,不知道是什么机关。

  杨熙皱眉思索,突然发现一个细节:这石门顶端和底端的缝隙,好像不是横平竖直,而是靠近中间处最紧密,越往两侧,越是宽松。他突地低呼一声:“先生,这石门好像......好像并不是方形,而是...椭圆的!”

  若虚先生微微颔首道:“不错,你竟能看到这细微之处,已很是不易。”看若虚先生的反应,应该是早已看出其中奥妙,却只是为了考验杨熙,才让他自行观察了。

  若虚先生以手触地,捡起一根枯枝,便开始清理石门之下缝隙中的乱草土石。杨熙连忙也举火向前,捡起一片石片,一起清理起另外一侧。那黄土方才已被若虚先生以真气振散,清理起来却也不难,不过一刻时分,便将那石门上下的缝隙都清理干净。

  这时,杨熙才看出,原来这石门顶部和底部都是一道中间高、两边低的石槽,那石门本身却是一块上下皆为半圆形的巨大石板,正正卡在石槽中央。若是从旁边用力,应该可以将这石板推滚开来。

  若虚先生又运真气,将那石门两侧阻挡的土块震碎,然后只是随手一推,那石门便轰然向旁边一歪,不费吹灰之力便将那大石移开一人多宽的空间,露出后面一方幽深的空洞。

  原来这石板所卡的位置,竟是精细计算过的,只要将两侧石槽清理干净,从两边随便一推,都可以将其推滚开来,但要从前打开这门,却是万万不能。

  如此厚重的石门,却设计了如此巧妙而且简单的机关,这究竟是什么人做的?看那石门浮雕,却有点类似秦时形制,难道将禹鼎藏在此处之人,就是那个作《星野分舆图》之人么?

  那位先人是如何得到禹鼎,又为何要将其分别藏在神州大地的各处?如此大的手笔,到底是有什么目的?可惜斯人已逝,他当年的意图却是再无法得知了。

  有事弟子服其劳,杨熙看着那一人余高、深不见底的空洞,便要在前走入探路。若虚先生却拦住他道:“熙儿稍等片刻,此处可能会有地气淤积,若见明火,就会爆燃。你且退开几步。”杨熙不知道什么是地气,但听了先生的话,便依命后退。

  只见若虚先生拾起一段枯枝,在火把上点燃,手指轻轻一弹,就见一溜火光直射进那空洞中去。

  火光进入空洞,并未发生爆燃,但也未立即熄灭,而是一路落入那黑暗当中,然后撞在什么硬物之上,发出铿然声响,这才熄灭。借着这短暂的火光,两人看见那空洞并非直上直下,而是有一道阶梯,直直通往地下深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