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周五皇子 第十一章 早朝

《大周五皇子》第十一章 早朝

作者:点到未止 字数:3112 书籍:大周五皇子

  朱友顺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

  “杨老板过谦了,其实说是‘合作’,也不算‘合作’。我是准备组建一个商会,到时大家加入进来,咱们互相之间也算是有个照应不是?”

  “这……”

  听到朱友顺的打算。众人纷纷迟疑。

  那白面书生似的唐掌柜说道:“加入商会……。这恐怕有点困难啊!朱老板,不是我不愿意,这聚源行表面上虽然是我在打理,其实都是家族的生意,我一个人,说的也不算啊。”

  这聚源行,是尚义唐家在京城中的生意。这唐修远,也是这尚义唐家的旁系子弟。派来京城,打理生意。这在各大家族中,是非常常见的事。几乎各个家族都在大周各地派去族人做生意,赚银子。来供族人的花销。

  朱友顺微微一笑,说道。

  “诸位有所不知,这组建商会之法,并不是出自于我,我也是为上面的人干活。而且在京城与金地往来的通道上,需要通商凭证,而这凭证,也只有我们这一个商会的商队有。所以,诸位可以算一下,这是多么庞大的一笔财富。好了,话尽于此,诸位好好考虑考虑。我朱某人,也十分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帮助啊!”

  ………………

  散席之后,那聚源行的唐修远悄悄留了下来。

  “老哥,平日里可是咱们的关系最好啊!你给弟弟我透个底,您是给……哪位做的事啊?”

  唐修远说着,用手指了指上方。

  “唐老弟,不是哥哥我不想告诉你。是那位没说,咱们也不敢轻易透漏啊!你说是不。”

  朱友顺两手一摊,为难地说道。

  “是是是,老哥说的是,弟弟理解。那……要不您给帮忙引荐一下,弟弟我代表唐家,和那位见个面?”

  “老哥,这是尚义城新运来的夜明珠,这样的大小,哪怕是在宫里,都是少见的玩意。嘿嘿,不过区区玩物,不成敬意。”

  唐修远从怀里掏出来一个精致地盒子,笑着说道。

  “好,那我就去帮你问问,不过这东西……,那位喜不喜欢,我就不知道了。”

  朱友顺接过盒子,迟疑地说道。

  “那就多谢老哥了,等空了去弟弟我那里坐坐,弟弟我在漠北城新弄来了一坛好酒,好陪哥哥喝几杯。”

  “空了一定,一定去。”

  “好,那弟弟我就先告辞了,老哥留步。”

  望着唐修远离去的身影,朱友顺深吸一口气,将盒子放入怀中,上了楼。

  --------------------

  十月初,朝廷正式下发了抵御匈奴,建造石州城的文书,并下传到大周各郡。征兵一事,也提上日程。

  时间回到几天前的早朝上。今天的朝堂上,大臣们都还纳闷呢,皇帝快到的前一小会,朝堂上来了一个本不应该出现的人,就是五皇子姬煜。

  众大臣们不明所以,可在这乾清殿上又不好随意交谈。只好将疑惑压在心底。

  “皇上驾到——!”随着御前小太监的喊声,姬启坐上了最上方的龙椅,众官员行过礼后。

  姬启做着例行公事,“众爱卿可有事情要上奏啊?”

  “陛下,扬州岳江渠一处决堤,冲毁了一处村庄,死伤百姓数十人。加之此地盗匪猖獗,已有不将官府放在眼里之势。”

  这是地方监察台的官员,与京城监察台职能相同,主要记录的是官员的作为,是否有失职之嫌。

  “区区一伙盗贼,竟然如此猖狂,责令当地郡守,明年开春之前,务必要铲除这些盗贼。”

  姬启皱眉说道。

  监察台的官员退回原位,兵部左侍郎唐瀚承又上前说道。

  “启禀陛下,臣有事奏!”

  “讲!”

  “陛下,您所要求的五百官兵已经集齐,但那新式连弩却只有一百多台。我兵部兵器属的精湛工匠,已借给了工部冶造司,却并没有增加制造速度。”

  听了唐瀚承的话,工部主管冶造司的司丞站出来回道。

  “启禀陛下,非是我冶造司不愿打造,而是……。”

  “而是什么?”姬启追问道。

  “而是库存中,实在是没有铁了啊,所剩的那些铁,是要给各军打造更换兵器所用,实在是动不得啊!”

  司丞郎中吴志华一脸难色。

  听到是这个原因,唐瀚承也沉默了。

  姬启说道:“国库缺铁,已经如此严重了吗?”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无法回答姬启的这句话。

  “回陛下,臣有本奏,或许可以解决此事”

  内阁阁老黄正哲从椅子上站起来,说道。

  “黄爱卿请讲。”

  “陛下,金地铁矿富余,可派城里容昌坊百姓,前往金地采矿。为防匈奴袭扰,还可以在金地建一座新城池,以增强金地百姓对我大周的归属感。此乃一举两得之法。”

  “哦?众爱卿以为此法如何。”

  在朝会前几日,姬启早已在勤政殿召集机要大臣商议过此事,今日由黄正哲提出,就是要将此事提上日程,正式实行。

  “陛下,此法甚好,臣附议。”

  户部尚书袁值说道。

  紧跟着其他几位六部长官纷纷附议。

  其他众官员一看,哪里还不明白!齐齐说道:“臣等附议!”

  “好,那就依黄爱卿所言,在容昌坊百姓中,征兵五万,前往金地建城池、采矿,此城就叫石州城。再令一万漠北军,一同前往。至于运输一事。”

  看着殿上姬煜那睡眼惺忪的模样,姬启大喝一声:“姬煜!”

  “啊!父皇,儿臣在,儿臣在呢!”姬煜被吓得身子一抖,差点从椅子上掉下去,连忙起身回道。

  “这往返、运输,以及管理商户一事,就交由你去做,你可不能给朕搞砸了。”看到姬煜的动作,姬启满意的笑了笑,继续吩咐道。

  “是,儿臣遵旨。”

  ----------------------

  早朝的事,很快便在这京城中传开了。朝中官员们都纷纷议论征兵、建城、采矿等事,不过谈论最多的还是五皇子姬煜。

  毕竟将如此重要的事交由五皇子来做,是不是陛下中意五皇子,打算立五皇子为皇储呢?当然后面的话没有人说,毕竟皇储之事,众人自是不敢随意谈论,但官员们都在心里猜测着。揣摩圣意,是每个身居高位的官员都要进行的“功课”。

  ----------------------

  长安街,大皇子府中。

  厅堂内,一位面容英俊,气宇轩昂的青年正来回的走着。

  “你们说,父皇将组建商队之事交给了小五,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难不成,我这五弟不去遛鸟斗狗,反倒打起了皇位的主意?”

  青年正是这大皇子府的主人,姬启的长子——姬满。

  姬满坐到主位,对着一众幕僚不解地问道。

  “殿下多虑了,五殿下素来随性,而且宫中不是传来消息,这办法,都是五殿下向陛下所提吗!想必陛下也是要约束一下五殿下的性子,所以……给他找了个活干。”

  一位幕僚对姬满劝道。

  “唉,但愿如此吧!落到小五手里,总比落到我那其他几个弟弟手里好。”圣旨已下,姬满现在也只能这么自我安慰了。

  不只是这大皇子府,二皇子府,四皇子府,也都在进行着类似的一幕。

  ………………

  经过了一早上的活动,姬煜终于不再困了,刚回到蕴风阁就有一个小太监报告。

  “殿下,有一个叫朱友顺的,拿着您的令牌,说有事要见您。”

  “昂,让他过来吧。”

  “是!殿下。”

  进了屋内,刚一坐下,小太监 就带着朱友顺进来了。

  “见过殿下。”

  朱友顺上前对姬煜行礼。

  “行了,免礼吧!说吧,找我有什么事?”

  姬煜将腿搭在桌子上,合上双眼,问道。

  “殿下,您上次吩咐我之后,我已经告诉这京城里有名有姓的商人了,就是有几家想要见您一面!这是他们送您的礼物。您看?”

  说着,朱友顺拿出了一个礼单,放在了桌子上。

  “你将我的身份,告诉他们了?”

  姬煜睁开眼,看着朱友顺,问道。

  “哎呦!我哪敢啊!我只说了我是给‘上面的人’办事的,您没说,就是打死我,我也不敢把您透露出去啊!”

  不知为何,姬煜的话没有一丝责怪的语气,可就这轻飘飘的两句话,却将朱友顺的冷汗都吓出来了。

  “唔,都谁想要见我啊!”没再进行这个话题,姬煜又问道。

  “就是京城里,和尚义城的几个世家的代表。”

  听到姬煜不再询问身份一事,朱友顺暗暗松了一口气。

  姬煜坐起身子,拿起了那张礼单。

  “见面就不必了,不过你可以把我的身份告诉他们。刚才的早朝里,父皇已经正式下旨了。若是有心打听,我的身份,瞒不住的。”

  “是,我记住了。”

  “对了,找几十个忠心的,充当护卫。还有,在商队里立下规矩,但如果没有人违反,就不要插手别人的事,只抽取自己应拿的抽成。”

  姬煜又嘱咐道。

  “是,属下记住了。那属下就先告退了。”

  朱友顺恭敬地说道。

  “嗯。”姬煜挥了挥手,示意朱友顺自己出去就行。

  ------------------

  距上次早朝过去了两三天,姬煜又带着柳钧来到了长安街。

  长安街还是一如既往的人声鼎沸,来来往往的百姓络绎不绝。行至鹿水坊,姬煜突然回头对着柳钧说道。

  “有一个多月没见到我三哥了吧。走,咱们去他府上看看去。”

  姬煜平时,与三皇子姬垣关系最好,毕竟这是唯二的两个对皇位没有兴趣的皇子。姬煜是因为享受这种无拘无束,声色犬马的生活。而姬垣志在军旅,自幼便熟读兵书,拜朝中各位名将学习用兵、行军布阵之道,梦想着做一个大将军。

  一次偶然的交谈,让姬垣发现了自己这个整日逃学的弟弟在兵法上造诣颇深,而且所言,多为兵书上所没有的,但仔细想来,多加印证,却又十分正确,令自己受益颇深。

  于是来了兴趣,经常到蕴风阁与姬煜交谈。而姬煜也十分欣赏这个与自己一般,不被皇位所拘束的三哥。故二人虽不是一母所生,但感情却是是历代皇子中少见的好。

  之前姬煜几次偷溜出宫,都是用的姬垣的出宫令牌。

  -------------------

  尚义城,唐家。

  后院内宅的一间屋子里,只有两人。

  “家主,这是修远的来信。”

  其中一人将手中的信件递给身边的另一人。

  只见那人方脸短须,眼神深邃,身上有一股常年身居高位的气势。听其对他的称呼,正是这尚义唐家的家主,也是已故皇后的兄长————唐濮存。

  唐濮存接过信件,递信之人接着说道。

  “信中说,朝廷要采金地的矿了。有一个叫朱友顺的人,要建立一个商会,说朝廷只允许他的商队通商。哦,对了。这个朱友顺是京城曹家扶持起来的。”

  唐濮存打量着手中的书信,片刻后,说道。

  “五皇子的生母?”

  虽然唐濮存回答的驴唇不对马嘴,但那人明白他的意思。

  “对!”

  “陛下这是何意?要立太子了吗?”

  唐濮存自语道。

  “回信给修远 ,让他加入商会,以那个朱友顺为主。”

  “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