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万族乐园 第六十二章 归离中华两界山

《万族乐园》第六十二章 归离中华两界山

作者:剩咸多喝水 字数:2843 书籍:万族乐园

  闻听这法师依旧还饿,那老妇遂和善一笑,闻言应道:“做多,做得多。管保够,管够。”

  也在玄奘满心欢喜等饭之际,伯钦却在一旁奇道:

  “你莫不是个念短头经的和尚?”

  三藏闻言,知他误会,便解释:“此非经,乃是一卷揭斋之咒。”

  伯钦听闻是咒,也不疑惑,只感叹道:“你们出家人也是,偏出这许多计较。

  吃饭便吃饭,也不忘要念诵念诵。”

  玄奘闻说仅微微颔首做礼,未再做解释。

  太保开口后也知自己嘴快,以致客前失礼。于是紧跟拱手致歉,其后有些尴尬所以也没多说。

  待吃足斋饭,收了盘碗,渐渐天晚。

  伯钦又引二人出了中宅,到后边散步、消食、参观。

  穿过夹道,便有座草亭。

  推开门,入到里面,只见那四壁上挂几张强弓硬弩,桌案间摆几壶锋锐羽箭,过梁上绷搭两块血腥虎皮,墙根头插着许多枪刀叉棒,正中间有几张椅子随放。

  伯钦请客落坐,朱小杰却是不累。前前后后把弓弄箭,弹刀拨枪,好不消停。

  三藏却恰恰相反,他在这些凶险腌脏中不敢久坐,遂慌慌乱乱,直催一众往后再行继续参观。

  待到绕出草亭,便有座大园子,却看不尽那丛丛菊蕊堆黄,树树枫杨挂赤;

  又见呼的一声,便跑出十来只肥鹿,一大阵黄獐,见了人只呢呢痴痴等待喂食,却无丝毫惊慌恐惧。

  三藏道:“这獐鹿温顺驯服,想是太保家养的?”

  伯钦道:“似你那长安城中人家,有禄的集财聚宝,有权的广善结缘,有庄的聚稻存粮,有才的存书立传。

  似我们这些山野打猎的,只好聚养些野兽,以备天阴雨雪,以防青黄不接,以对疾病灾祸耳。”

  他三个说话闲行,不觉便已日落黄昏,于是复转前宅安歇。

  次早,那合家老小都起来,又整素斋,管待长老。

  待到事毕,方恭请法师念经。

  这长老净了手,在太保家堂前拈了香,拜了家堂。方敲响木鱼,闭眼庄重,开诵佛音。

  不得不说,专业人干专业事就是专业。

  只见玄奘起先念了净口业的真言,而后顺势念了净身心的神咒,紧接便仔细开讲《度亡经》一卷。

  诵毕,伯钦又请写荐亡疏一道,再开念《金刚经》、《观音经》,一一朗音高诵。

  佛法高深,佛音缭绕,一时之中这偏僻野户,似也显出庄严神圣。

  就连朱小杰也在一旁暗暗称奇,心道:佛家历代钻研积存,果有许多名堂。

  诵毕,众人用了午斋,三藏至会场,仪式毕又开念《法华经》、《弥陀经》。

  待将那两经择趁景各诵几卷后,他便又念了卷《孔雀经》,及谈苾蒭洗业的故事不免多说几句,不觉间已日落天晚。

  其后献过种种香火,化了众神纸马,烧了荐亡文疏,佛事方毕。

  众人请用晚斋,各自安寝。

  却说那伯钦的父亲之灵,历经此番超荐,终于得脱沉沦,鬼魂儿有幸回到自家宅内,挨个探看走访,见众亲安好。于是托一梦与合宅长幼,梦中言:

  “我本乡外一飘萍,落叶随风根难归。身死未入祖宗祠,即便凄苦也难安。

  我死后浑浑噩噩漂流到阴司,却依旧有执念无法脱逃,魂魄长久不得超生。

  幸得圣僧,念诵开脱经卷,疏导我生前痴望。

  阎王有心,闻听佛音,便极为重视,不单客客气气专程唤我问寻安抚,甚至还专程差地府役卒,送我此行归家与尔等作别。

  此后我终得偿所愿,可以回归本源中华,入富地长者人家,早早托生为人。

  走前阎君特嘱,今来咱家中者,有位顶天贵客。

  你们可好生招待侍奉,不要怠慢,不可怠慢,不能怠慢!

  切记,切记,切记!

  我去也,转生之后,年节无需瓜果供奉。

  此后尔等仔细生活,珍重勿念。”

  这才是:万法庄严端有意,荐亡离苦出沉沦。

  大乘菩萨胡扯淡,小乘怎生不救亡。

  待那合家梦醒,又早太阳东上,伯钦的娘子睁眼后未急起身,只静静依偎在丈夫怀中出神。良久,见夫君渐渐醒来,才痴痴道:

  “太保,我昨夜梦见公公回来了,说他因思乡情切,执念太深,遂在阴司苦难无脱,长久不得超生。

  昨日幸得圣僧念了经卷,开解去他的执念。

  其后阎王差人送他回中华富地,到了个长者人家托生去。

  他还教我们好生谢谢那位法师贵人,不得怠慢。

  他说罢,径出门,徉徜去了。

  我们叫他不应,留他不住,醒来却是一梦。”

  伯钦道:“果有此事?俺还道是自己思念父亲过甚,才有梦境。

  倘若此梦所见与你一般,可就有些神异蹊跷了。

  莫非……莫非真是俺爹显灵回家,昨晚在与我等作别?

  不行,不行!咱即刻便起,一同对母亲说去。”

  他两口子才急急穿好衣物,方才入屋请见。却见老母立在床前,正抹泪呜咽。

  见他二人入内,想往夕合家美满,便眼泪更甚,只颤颤道:“伯钦孩儿,你来……你来!娘……有话与你说。”

  二人至前,老母却已无力,经历扶持才坐返床上,眼泪接连滴落,哽咽半晌才道:“儿啊……我昨夜得了个喜梦,梦见你父亲归家回来看我。

  还说多亏长老超度,他已消了执念,可以归返中华上国,寻一户富地长者人家托生。”

  夫妻二人见母亲悲切,遂也忍不住随着掉泪。

  三人滴泪良久,那太保却忽然起身,轻柔拂去母亲脸上泪痕,呵呵大笑道:

  “此乃好事,真乃好事也!

  娘亲不知,俺与媳妇昨夜也皆有梦,且梦中所见所闻与您一般无二。

  先前正欲来禀,不期母亲呼唤,竟也有此遇。

  父亲转生偿愿,乃我家大喜。

  娘亲、媳妇你们哭哭啼啼作甚?天已大亮,阳光明媚,我等更该庆贺。

  且贵人昨日连番辛苦,今日咱家便更不好怠慢。”

  母亲闻言也抹净泪水,又唤一家大小尽皆起来,为贵客安排谢意,替他们仔细收拾马匹。

  而后伯钦至前拜谢道:“多谢长老超荐我亡父脱难超生,感恩不尽,报答不尽!”

  三藏摆手道:“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

  贫僧才浅,只研习大唐小乘佛法,又有何能可以救亡脱苦?

  唯尽心尔,不敢劳谢!”

  伯钦见他过谦,遂把三口儿梦遇对三藏陈诉一遍。三藏听后也自欢喜,心道:原来我在阎君那里,竟还有偌大面子。

  不对,不对!前些天人皇和圣王曾同游地狱,前后惹十殿殷勤招待。

  我却是个凡世和尚,前后从未进过地府,亦不识得任何一位阎君。

  此番,怕是……

  思忖处,三藏偷眼朝自己那皇兄望去,却见他还在迷迷糊糊搓揉眼睛,好似依旧没有睡醒。

  待供给了素斋,老妇再聚家中积存白银为谢。

  三藏见状却摇头摆手拒绝,坚持分文不受。

  一家儿见他态度坚决,怕冲撞得罪,遂只好多番恳恳拜央。

  可不管他们怎么说,三藏依旧分文不取,但道:

  “阿弥陀佛,善信且住,听贫僧一言。

  此番本就是施主慈悲为先,而后才有其后因果循环,报应轮转。

  此为果,报你前日救我,连日斋我,一番客我之因,故不必谢。

  反是贫僧还要再谢太保,劳你念同乡之义后面送我一程,足感至善。

  出家之人不喜金银,不爱财帛,倘要再说、再劝便是有意驱赶。”

  伯钦与母妻见这高僧已经将话说死,也是无奈。

  想想也是:人家可以抛却长安富庶荣华,一路风餐露宿艰难困苦。想来有大志向与大宏愿,自看不上贫家猎户这一二两碎银。

  最后还是那老妇人心细,拉着儿媳便急转灶台,拿出家中积存,急做许多粗面烧饼干粮相赠。

  三藏看到一堆热腾腾烧饼,瞬时便回忆起前日饿肚子的难受,遂也未辜负此家好意,悉数欢喜收纳,驮于马背。

  一家见状,这才踏实。其后老妇再命伯钦仔细相送。

  太保领母命,又唤几个家僮,各带捕猎器械护卫,同上大路浩荡出发。

  此时路上,却与先前悲苦大相径庭。一路有众相保,三藏便有闲暇,欣赏那看不尽的山中野景,叹不完的那岭上风光。

  行经半日,只见对面处,有座大山,真个是高接青霄,崔巍险峻。

  一行数人,不一时便到边前。

  那太保登此山如行平地,可才走到半山之中,伯钦却忽然回身,立于路旁界碑侧道:

  “长老、公子,此后只得你们独自前进,我却只能送到这里,这便告回。”

  三藏闻言,急急滚鞍下马,一把扯住太保衣袖道:

  “此处山高路远,也看不到个村庄尽头。

  想来虎豹豺狼乱窜,蛇虫毒物众多,千万要劳太保再送一程啊!”

  朱小杰见他又恢复狼狈样子,遂将头扭开,瘪嘴嘀咕:“这厮是谁?‘胆小如鼠唐玄奘’是也!”

  伯钦却诚恳道:“长老有所不知,此山脉唤做两界山,东半边属我大唐所管,西半边便是鞑靼所辖。

  那厢狼虎,不伏我降。那边太保,常不对付。

  倘若有我在侧,一旦被他们见了恐会招灾,为你们引祸。

  是故,送到这里便是极致,往后多行一里你却多一分危险。

  我却不好擅自过界,以致因情忘事,因恩为害,徒添倒忙。

  眼下尊客自去罢。”

  三藏闻言心惊,却也能听懂话。遂恋恋不舍松开手,慌慌滴泪,难分愁苦、惊惧、别离、依依。

  也在几人叮咛拜别之际,忽听得侧面远处,一威严大山脚下叫喊如雷:

  “哈哈哈!等到了!终于等到了!!

  俺师父来也!俺师父亲自救俺来也!!”

  此声,响彻寰宇如雷如瀑,此言用情至深,感情外溢。

  直唬得“胆小如鼠唐三藏”恐惧痴呆,又惊得“伏虎能手刘伯钦”打挣颤抖,还惹得“圣王御兄朱小杰”神思不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