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点雀为凤:殿下不省心 66.所谓铁证如山

《点雀为凤:殿下不省心》66.所谓铁证如山

作者:梦中说梦 字数:4425 书籍:点雀为凤:殿下不省心

  夜幕初降,虽然不算极黑暗,却是最容易眼花看不清的时候。

  一颗麻雀蛋借着这夜幕的掩护从齐公公的衣袖中跳出来钻进花丛,摇身变回了小姑娘的模样,看着狂奔而去的齐公公摇了摇头:“唉,胆子也太小了!”

  不过,她自己的胆子也没大到哪儿去。

  此处已是祈祥宫院内的小园。绕林先坐在草丛里检查了一下自己的脚,确认虽然疼得厉害但实际上并没有熟之后就放下了心,两手撑地慢慢地站了起来,躲在木槿花下窥探外面的动静。

  不远处的夹道上人来人往,不仅有宫里的侍卫和太监,更有外面的官员,全都是同一个方向——穿着朝服从外面匆匆往正殿跑。

  一定出大事了,绕林心里想。

  原本小安子嘱咐得好好的,她在暴室是可以当祖宗的,但今天这个局面变了。

  皇帝又派人到暴室去“关照”她、又召人来祈祥宫,显然今晚是有极大的事情要做。

  但他已经是皇帝了,又不能再造一次反,还能有什么天大的事?绕林想来想去,基本可以断定是别人造反了,皇帝生气了,要杀人了。

  这还用问?倒霉的一定是沈御离啊!

  绕林越想越慌,这会儿也顾不得脚疼,随便从旁边折了根树枝拄着着就跑到殿外窗下去了。

  她要藏身自然并不难,化作原形往窗台上一躺,谁也发现不了她。

  就听见里面乱糟糟的一片人,像传说中的庙会一样,吵吵嚷嚷乱成一团。

  绕林很费了一番工夫才听出里面的确是在争论“庆王谋逆”的事,有的说“陛下既然这般说,自是证据确凿”,有的说“陛下连日高烧,太医已说过容易忧惧多思”,还有的说“只凭大皇子一面之词难下论断,请庆王殿下进殿对质便是”。

  绕林不太明白这件事怎么又跟沈得嗣扯上了关系,干脆设法抠开窗纸一角,向内张望。

  只见沈得嗣跪在地上,托着一只小木匣子高高地举过头顶,他也不嫌累。

  后头有刚进来的官员不解,悄声向别人询问:“大殿下手里拿的是什么?”

  有早来的就同样压低了声音解释:“说是从那些道士们的住处搜来的书信,其中有庆王府的印记……”

  绕林听到这儿,那个齐公公才被人拖了进来,扔在地上禀道:“陛下,齐公公从暴室回来,似乎是吓疯了,一直喊‘妖怪妖怪’,奴才们用尽了办法都没能叫醒他!”

  殿中群臣呼啦一下向后避开,惊恐地看着中间地上的齐公公。

  齐公公却并没有疯,只是跪在地上嚎哭个不住,乱嚷:“陛下!陛下救命,那个绕林的确是妖怪!”

  沈得嗣大喜,忙抬起头来,急叫:“父皇您听,这是铁证如山!”

  “妖怪”这个话题无疑是极有冲击力的,群臣立刻围拢过来,七嘴八舌询问。

  齐公公惊恐地四下张望许久,确认周围并没有绕林的影子,然后才结结巴巴地把暴室里发生的事说了一遍。

  殿中立刻炸开了锅。

  一个大活人,凭空消失了?

  世上绝无这样的道理。齐公公说的若是事实,那个绕林绝非凡人!

  群臣原本都对大皇子的话不以为然的,这会儿却都不由得信了几分,各自在心里估算“庆王勾结妖孽害父弑君”这件事的可信度有多少。

  皇帝今日的精神原本很不错,眼睛很亮,脸色也红润得与往日健康时几乎无异。但是此刻听齐公公说完之后,他脸上的血色不知怎的忽然退了下去,目光躲闪,簌簌发颤。

  “会不会是铁链没栓紧,”他颤声说道,“那贱婢趁你们不留神偷偷溜掉……传路海!让路海速来见朕!”

  群臣从未见过皇帝这个样子,不禁相顾愕然。

  这是当真病得话都说不利索了,还是——被吓到了?

  身边小太监忙奉命跑去暴室叫人,殿中齐公公还在絮絮地说着那铁板如何如何烫,他只摔上去一下就烫出了一串燎泡,“那个妖女”在上面烤了两个多时辰却毫发无伤云云,听得众人心惊肉跳。

  齐公公还怕人不信,又撩起自己的衣裳给人看,果真右边衣袖已经被烧坏了大半,手掌和半条胳膊上尽是水泡,密密麻麻。

  那得多烫啊!群臣都看得头皮发麻。

  若说有人能在那么烫的铁板上站两个时辰而毫发无伤,他们是断断不肯信的。

  殿中的议论声始终没有停下来,绕林在窗台上听得耳朵嗡嗡的,正打算溜出去设法找找沈御离,却见前方廊下一群人匆匆赶来,正是沈御离和暴室的那个路海,后面还跟着太医院的几个老大夫。

  他们,一起来了?

  绕林立刻翻到屋檐下去叫了只麻雀,命它飞到沈御离面前去吱吱喳喳乱嚷了一阵。

  沈御离自是听不懂鸟语。他理也没理那只麻雀,脚下不停径直闯进殿中,向内行礼:“儿臣参见父皇!”

  “你?!”皇帝惊得瞬间坐了起来,“你怎么来了?你不是……”

  “父皇,”沈御离跪在地上,一脸焦灼:“您这样擅自停药是不行的!太医院给您开的都是温补的药,见效虽慢,却是实实在在的治病;那些道士留下的丹丸看似有奇效,却要以损伤心肺为代价,得不偿失啊父皇!道士无能,先已引出邪祟搅得宫中大乱,足见其能有限,父皇怎的还敢吃他们留下的东西!”

  他一番话说得甚急,声调都变了,话未说完已连连咳嗽不止。

  旁边张太医慌忙跟上,急道:“陛下,那些丹药臣等尽已验过,内中含有大量朱砂,对龙体百害而无一利啊,陛下!”

  “怎么,”吴丞相脸色苍白急声发问,“陛下今日精神大好,竟不是汤药见效,而是因为服食了丹药?”

  “是啊!”张太医急得几乎要掉眼泪,“陛下嫌下官开的药见效太慢,自打昨日早晨起就不肯再喝了,这两日只怕一直服食的是丹药,这……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啊!”

  丹药这东西,有人信它延年益寿,也有人畏它杀人于一夕,争执议论千百年来从未消弭过。此时听见皇帝竟擅自停了药在吃它,群臣心里都觉得有些不安。

  唯有皇帝自己一脸茫然:“你们在说什么?朕……”

  “父皇!”沈御离高声打断了他的话,一脸痛惜:“天下初定,民心未稳,请以龙体为重啊!”

  “够了!”皇帝啪地摔了床头的玉如意,厉声喝道:“你们在搞什么鬼?!朕还没问你怎么会来的?朕不是命你回王府闭门思过、不得进宫吗?还有张太医,朕什么时候停过药汤、又什么时候服食过丹药?你们……你们已经打算当面诬陷朕了吗?”

  这一次沈御离和张太医都没有开口打断,只是同时悲苦地低下头,老老实实听着皇帝发火。

  直到皇帝怒气发泄得差不多了,靠在枕上呼呼喘气的时候,沈御离才又回过头,问张太医:“父皇这几日言语颠倒,究竟是何缘故?”

  张太医摇头叹息道:“道家败类常以丹药惑人,倚仗的就是丹药常可致幻。服食者往往自觉面色红润耳聪目明,身轻如燕飘飘欲仙……殊不知若服食过量,分不清是幻是真,沉浸于幻象之中也是常事。”

  吴丞相大惊,急问:“张太医的意思是说,陛下服食了过量丹药,神智已经受到影响,可能已分不清虚实?”

  张太医叹息,点头。

  皇帝气得要跳起来,才抬了抬头却又无力地趴了下去,只能伸手指着齐公公,示意他说话。

  齐公公早在地上急得团团转了,见状忙直起腰来,冲着沈御离哭道:“庆王殿下,您不能无中生有啊!陛下何时停过太医院的汤药、又何时服过道士留下的丹药了?您一向陷害这个陷害那个,如今竟陷害到陛下头上来了吗?”

  大皇子沈得嗣也忙举高了手里的匣子,道:“四弟,你勾结道士兴风作浪,证据已经确凿,恐怕不是你现在收买一两个太医就能颠倒黑白的!”

  “我?勾结道士?”沈御离笑了,一脸无奈:“大哥,父皇是服丹药糊涂了才会说这种话,你怎么也跟着糊涂了?道士进宫的这段时日,我一直忙着在书房念书,闲暇还要修整王府、训导奴仆,两个多月来不曾得见那帮道士一面,我如何能与他们勾结?您一直住在宫内备受父皇宠爱,进出行止尚且诸多掣肘,何况我一个从前不受宠、近来又已出宫建府的?大哥是不是太高看我了?”

  “这,”沈得嗣脸上闪过一丝慌乱,“……你的本事大得很,谁知道你如何手眼通天!”

  沈御离没跟他多话,皱眉走上前去接过了他手里的匣子,打开,拿出里面的几封书信看了两眼,随手递给赵太傅和吴丞相:“大哥大约要说这是我的笔迹,请先生和丞相看看是不是。”

  沈得嗣顿时急了:“你放肆!这是我拿给父皇看的!”

  沈御离冷冷道:“这东西伪造得太假了,不配送到父皇眼前去。”

  吴丞相展开两封信看了看,皱眉:“这……”

  赵太傅已摇头笑了:“这东西造得也算用心。可惜造假之人显然忘了,庆王殿下两三个月之前才开始学书,笔迹一天一个样儿。——这书信仿造的是庆王殿下上个月的字迹吧?”

  沈御离苦笑:“的确如此。”

  沈得嗣呆了呆,一脸茫然地看向皇帝:“这……父皇,怎么会……”

  这会儿皇帝脸色早已青了,话都说不出来,自然没能理会他。

  倒是沈御离忽然看了过来,面上露出了几分怒色:“父皇虽然服食丹药,但无缘无故不会忽然疑心加重,除非有人趁机在旁煽风点火!大哥,这段时日是不是你时常在父皇耳边捏造谎言说我与道士勾结如何如何,甚至,是不是你撺掇父皇服食丹药?你这样做,是不是出于不可告人之目的?”

  比如,害死父皇,谋夺皇位?

  沈得嗣被他连着几个尖锐的问题砸到头上,一时晕头转向。

  沈御离却不给他喘息的机会,接着又说道:“你要陷害我,也该把谎话编得圆一点!若我与道士勾结作乱,那道士就与我一样是逆贼,父皇今日又岂敢服食道士留下来的丹药?若父皇仍然信任道士,则道士应当是清白的,又如何会与我勾结谋夺江山?大哥,个中是非,你到底捋清楚了没有?”

  沈得嗣非但没有捋清楚,反而被他给问懵了。

  群臣更没有给他细细思索的时间,很快就下了结论:“庆王殿下言之有理!由此可见‘与道士勾结’纯属子虚乌有!道士自然居心叵测,庆王殿下却是无辜被冤!”

  更有那嘴快的又补上一句:“说不定是大皇子自己与道士勾结,倒打一耙栽到庆王殿下身上去的呢!”

  皇帝听着这满殿的议论,只觉得几十张嘴里发出的声音汇到一起,无非是“大势已去”四个字。

  他又惊又怒,满心不甘,又瞪向齐公公。

  后者打了个激灵,忙高声嚷道:“庆王殿下!您说这书信是假的、您说您不曾与道士勾结,那您如何解释您身边的婢女绕林是妖怪这件事?您在身边养着一个女妖,意欲何为?宫中此次变故,究竟是道士们作乱还是您身边那个女妖的手段……”

  “你说什么?”沈御离一脸震惊:“什么妖怪?你说绕林是妖怪?”

  齐公公咧了咧嘴,仿佛想要表达几分得意,却又心有余悸,颤个不住:“不错,那婢子是妖怪!我和暴室的几个人都是亲眼所见,一回头的工夫她就凭空消失了!路公公,你们都看见了是不是?”

  在场众人都随着他一同看向路海。

  后者一脸茫然,咚咚咚后退几步,扑通跪了下来:“齐公公您在说什么,我听不懂……这些天暴室一直空着,并不曾审问过什么人啊!”

  “你怎么……”齐公公呆住了。

  伏在枕上的皇帝剧烈地咳嗽了起来。齐公公醒过神,猛扑过去拽住了路海的衣袖:“小路子你也被他们收买了吗?你说话!说实话!怎么没审问什么人,那个贱婢不是在你那儿关了两三天吗?今天下午咱们一起把她架在铁板上烤了两个多时辰,下面放三四个炭盆……”

  “齐公公您醉了吧?”路海一脸惊恐,“三四个炭盆,那是能把铁板都烧红的!大活人架在铁板上被三四个火盆烤两个时辰,那恐怕连灰都剩不下了,可不是要‘凭空消失’了吗?”

  “不对不对,”齐公公连连摇头,“那个贱婢并没有烤糊!她先前明明一点事都没有,还吱吱喳喳骂咱们、自称是咱们的祖宗,后来咱们一回头她就不见了!”

  路海也跟着他一起摇头,说出的话却完全是另一回事:“陛下、诸位大人,这绝无可能啊!陛下命奴才掌管暴室,只用来审问犯错的宫人,怎么会动用那样的酷刑!奴才以性命发誓,近几日暴室的确没有任何宫人被送进来,奴才从来没见过一个叫绕林的婢女啊!”

  齐公公呆住了。他慢慢地抬起手来,看着自己右臂上那一串狰狞的燎泡,直疑心先前的事是一场噩梦。

  可是,明明是真的啊!

  齐公公还待争辩,沈御离已霍地站了起来,指着他:“齐忠,你百般编造谎言,究竟是何居心?本王的婢女绕林好好的在王府住着,何曾被送到暴室去了?父皇在宫中建暴室是为了整肃宫规,你却无中生有编造些什么铁板什么火盆的耸人听闻之言出来,莫非是有意中伤父皇、欲使父皇背负残暴之名?本王不信父皇是那样的人,也决不允许你编造这种漏洞百出的谎言败坏父皇的声名!——甄统领,把这混账东西拖出去,杖毙!”

  “奴才冤枉!”齐公公慌了,转身扑过去就拽住了吴丞相的袍角:“相爷,您是最智慧的,您一定分辨得出真假!这般天大的事,奴才怎敢说谎!方才陛下也说了那奴婢在暴室受审,您听见的,诸位大人都听见的!”

  “混账!”吴丞相一脚踹开了他,“陛下是服食丹药糊涂了,可也由不得你们这群小人借机中伤!暴室问罪、屈打成招,那等恶事岂是明君所为!”

  沈御离露出笑容,向吴丞相拱了拱手:“丞相果真睿智。此时的确是无中生有,本王实在不知这奴才为何会编造出这样的谎话,想是因为绕林这两日难得安分,这奴才接了错的信报,以为绕林不在王府吧?”

  “你的奴婢当然不在王府!”被拖到门口的齐公公挣扎着回过头来,嘶声嚷:“庆王殿下!你说那贱婢好端端的在王府,你可敢把她传来当殿问话?她若能来,奴才方无话可说!”

  沈御离皱眉:“你自寻死路,怎的直到此刻仍不甘心么?”

  “奴才不甘!”齐公公赖坐在地上,用了全身的力气嘶声一喊,吼得窗纸都簌簌发颤。

  下一瞬窗户发出哗啦一声大响,绕林拽开窗扇跳了进来:“怎么回事呀?我好像听见有人喊庆王府的贱婢,应该不是在叫我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