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草根选调生 第87章 有些事情难说

《草根选调生》第87章 有些事情难说

作者:我是老齐 字数:2658 书籍:草根选调生

  何谐屏径直走到易大伟的房间,开口就说道:“易书记,我现在是来,找你来了难了。”

  易大伟本想讲几句客气话的,可听到何谐屏开口就这么说,只好直接问何谐屏:“何厂长,此话怎讲?”

  何谐屏说:“你管的那些老百姓,已经把我们厂里的所有出路,都挖成了一条条坑道,我只有来找你求援了。”

  易大伟大吃一惊,说道:“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都是友好单位,那些农民还不至于那么野蛮吧?到底发生了哄么事情?平时,我是请你都请不来的啊。”

  何谐屏疑惑的说道:“你是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唉,都怪我这段时间到省里学习和办事去了,那些手下不晓得当年修水库和你们达成的协议,没有及时允许他们,进仓库重地修复渠道,这才发生了这种很不愉快的事情。”

  易大伟的确不晓得刚刚发生的事情,就不好意思地说道:“厂里没有准他们在仓库那里修渠道,他们就把厂里出来的路给挖了?这也有点太过分了吧?”易大伟对邓秘书说:“邓秘书,你去把钟国正叫来,要他马上赶到我办公室。”

  钟国正上气不接下气的赶到易大伟办公室,还没等他开口说话,易大伟就直通通地问:“你说说,到底是哪么一回事?”

  钟国正一脸的莫名其妙,反问道:“哄么哪么一回事?”

  易大伟答道:“哪么一回事?就是农民挖2636厂厂里那些外出的路的事。还有哄么事?”

  钟国正的确不晓得这回事情,听易大伟问农民挖厂里的路,也大吃一惊,不相信地说道:“农民挖厂里的路?不可能吧?我和李铁生这几天都在大塘背大队做工作,他们和我们表了态的,说好不去的,不会在一夜之间就变卦了的啊!”

  何谐屏就把事情的前后经过说了一遍,然后对易大伟说道:“你看哪么处理这件事情,比较合适?”

  易大伟就把公社怎么去找厂里协商,自己和副县长怎么去找倪江陵的情况,一一和何谐屏说了。

  “这件事情,确实是一起突发事情,我看,主要还是一种误会和担心。”易大伟说道,“大塘背大队的农民,恐怕主要还是担心,渠道修不成。双方都有一些责任。”

  “我们又一直都是友好单位,以后还要相互支持,相互合作的,处理人的事就算了。”易大伟看着何谐屏的表情,见他没有哄么反感,就接着说道:“我们还是按过去的方针办吧。消除误解,共同前进,何厂长,你看如何?”

  经过一番讨论和仔细磋商,公社党委书记易大伟和2636厂厂长何谐屏签下了一个书面协议。

  内容大致是,周家平胡塘水库的渠道,继续按照过去设计的线路走向,从2636厂仓库的地方通过。渠道修好后的使用维护权归水库,农民挖断的道路由公社责成农民负责修好。今后遇到哄么相关的事情,双方要以最快的速度协调解决,不得采取违法的行动,否则一定要依法从严从重处理。

  签下这份书面协议后,2636厂的有关科室很配合。仓库的守卫人员除了每天及时打开进去施工的大门外,同时还加强了对施工场地的安全保卫警戒,以防止意外事情的发生。

  大塘背大队的农民也很自觉,抓住这一机遇,集中全大队的力量,加班加点,来抢修这一段渠道,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渠道就按设计的要求,及时修好了。

  修好这一段渠道时,钟国正开心地笑了,以为可以松一口气了。谁知,仅仅过了一天的时间,平山头大队发生的一件事情,顿时让他感到特别的头疼。

  周家平胡塘水库渠道的走向,是县水利水电局根据周家山、平山头、胡汉亮和大塘背四个大队的地形地貌,经实地测量和综合计算建设成本而设计的。当时的设计是,主渠道经过平山头大队一座山坡的时候,必须穿过一农户的房屋。

  如果绕开这个农户的房屋,往上在房屋后面修建渠道,不但要抬高水库放水闸门两米多高,从水库到房屋的渠道必须同时升高两米多,而且要减少水库的有效蓄水数十万方。如果是在房屋的前面修建主渠道,水库的水又到不了下游的两个大队,那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必须撤除那个农户的房屋。

  现在如果不是由于搞包产到户的影响,依然是搞集体经济的时候,拆掉这么一座房屋,不过是小菜一碟。但时隔多年重启炉火修复渠道时,就成了一个绕不开的老大难问题。

  现在被拆的这座房屋很独特。读就读特在这座房屋的主人的儿女们。房屋的主人叫刘金道。他们脚下的四个子女,想在都已经飞出了农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国家干部。

  大儿子刘银富在寒江地区林业局当副局长,小儿子刘银贵在寒江县当副县长,大女儿刘银灵在寒东县卫生局当副局长,小女儿刘银慧从公社话务员调到地委办,其丈夫就是地委书记张柏志的秘书屈泽林。

  四个儿女都成了国家干部,不仅在寒州县,就是在全地区都是少有的。因此,这座房屋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官宅。都说刘金道四个儿女之所以有这样的出息,就是因为这座房屋占尽了大历县的天时和地利,是大历县公社最好的一块宝地福宅。

  钟国正一边向这座房屋走去,一边问平山头大队的支书谢毅凭:“这房子是不是刘金道家里的祖屋?”

  谢毅凭立即答道:“这房屋不是他家的祖屋。是解放后搞土改时分给他家的。原是一个地主家的房屋之一。听说是在清朝宣统年间建的。建的时候,还有一个故事的。”

  钟国正好奇地问:“哄么故事,说来听听。或许可以从中得到哄么启示,或者找到哄么突破口之类的,也算不到。”

  谢毅凭说:“农村建房子,是有很多讲究的。特别是在建房子的时候,主家是不能得罪那些请来的石工、木工等各种师傅的。这些师傅虽然是做手艺的,但每个人都是有点鬼名堂的。主家如果得罪了他们,他们就会在砖瓦、梁柱中暗暗捣鬼,叫主家住不安宁,甚至殃及后代子孙。”

  钟国正从小生活在农村,听说过不少这样那样的故事和传说,或多或少的知晓其中的名堂。但为了弄清情况,他故意装着不相信的问道:“还有这样的事?不会吧?那可都是一些封建迷信的东西,是没有哄么科学依据的。”

  驻平山头大队的公社干部冯富财接过话来说道:“小钟啊,有些东西时很奇特的。不管你说它是迷信也好,不是迷信也好,没必要去下结论。总是,信之则有,不信则无。”

  谢毅凭不紧不慢的说道:“你别小看那些匠人,虽然和我们一样是做苦力的,但都各有各的小绝招的。他们如果在砖瓦、梁柱中藏一些东西,像木人啊,木兽啊,木鱼啊,等等的,就会让主家住进后出现生病、死难等等怪事情的。”

  大队长蒋和忠这时插话说道:“你不要以为迷信的东西就是假的。假不假的,是要看事实的。有些迷信的东西,你还不得不信,不能不信。以我们大队部的那座房子为例,就是现在大队小学那座房子,就有这么一回事。”

  “哪么一回事?你可不准吓人哦。你要知道,人吓人,是要吓死人的。”钟国正说道。

  “听说建房子的时候,木匠师傅在大门斗内放了一把打坏了的凿子,晚上一等主人家睡着了,就总有一个披头散发的女鬼在房子里走来走去的。”蒋和忠不紧不慢的说道。

  “土改的时候,那房子没有人敢要,就做了大队部,后来又做了大队小学的教室。在那个特定年代的时候,每个大队的民兵营,不是都发了半自动步枪、冲那个锋那个枪和机关枪吗?有的大队,还配有手榴那个弹的一些武器。”蒋和忠继续说道。

  “我们大队的民兵营长,是从部队回来的,又管着全大队民兵营的枪和子弹,胆子大得很,就喊了几个后生奶仔一起住到大队部去。”蒋和忠笑道。

  “有一天半夜三更时,他被尿胀醒了,就轻手轻脚的爬了起来。正要出去屙尿的时候,他突然就看见一个披头散发的女人,在教室里飞来飞去的。他想起传说中的女鬼,抱起一架机关枪就打。”钟国正虽然年轻,胆子也大,但却听得有些毛发要开始竖立起来的感觉。

  “几个和他一起睡的后生奶仔被惊醒,等他们跳起来一看,就看见民兵营长一个人瘫坐在地上,脸色煞白,浑身发抖,却还抱着那架机关枪。从那次以后,再也没有人晚上敢到大队部去住了。你们说,这个事怪不怪?”

  蒋和忠对在场人反问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