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贞观三百年 535 有类曾祖

《贞观三百年》535 有类曾祖

作者:鲨鱼禅师 字数:2387 书籍:贞观三百年

  袁州萍乡县城东邓家大宅,牌匾也只有“邓宅”两个字,按照规定,邓璠的葬礼规格,是可以参照凌烟阁功臣的。

  所以邓璠的死讯,长子邓子霖很快就让人发往了京城,洛阳收到消息之后,基本上一天之内,就会有一个阁老前来慰问、吊唁。

  就算不是阁老,最起码也是候补阁老,在中央也是部堂大员。

  比如教育部、兵部这样的特殊部门首脑,品级上跟其余部堂高官一样,但实权就是高半级甚至一级,从他们外派时候的差遣来看,就知道其中的区别。

  “老太公……就、就这么去了?”

  因为邓璠高寿一百零八岁,所以哪怕是孙子辈,也有年至花甲的,邓子霖因为是长子,性格上又比较懦弱,所以一直以来就是被当做传宗接代工具人来培养。

  任何成就、建树,邓璠都没有特别给这个儿子压力。

  别家的“小儿子、大孙子”现象,在邓璠这里,是没有的。

  大曾孙邓盘今年已经不惑之年,刚好四十岁整,身材长大,臂膀粗壮,一脸的络腮胡子在麻衣的衬托下,显得极为凶猛。

  此时,他还有些不能接受,因为自幼健壮,所以也被祖父邓子霖夸赞“有类曾祖”,如今也在袁州做事,是袁州教育局的一个实权主任,分管宜春县教育局。

  去年“靖难军”势头很猛,赣南跑路的人太多,宜春这里也收了不少人,其中很多学生都是被调剂在了两所中学中。

  宜春县教育局因为安排不当,导致冲突不断,还发生了互相地域攻击引发的群殴,本地和外地的学生,分别死了一个,于是去年十月份袁州就决定,由袁州代管宜春县教育局,邓盘为代局长。

  邓盘因此非常忙,若非曾祖父丧礼,他大概是不回回来的。

  宜春县原本只有两个中学,邓盘接管之后,直接将一所小学的旧址改造成宜春县第三中学,所有外来逃难的学生,都在这里就读。

  其中涉及到种种事情,所以这所名为宜春县第三中学的普通中学,本质上却是个档次更高的中学。

  生源非常的好,能够从赣南逃难至此,还能供养子女读书的家庭,就不存在是普通家庭的可能。

  同时逃难的很多家庭,实际上都是赣南中下层官吏,官吏的子女,邓盘在宜春把这件事情做好,等于就是官场上打开了半个省的局面。

  将来是升迁也好,还是平调,他都不可能混得太惨。

  事业起飞,仿佛就在眼前。

  然而听说邓璠的去世消息,赶回去之后,即便站在葬礼之中,他也还是有些不能接受。

  并非他不尊敬曾祖父,而是“袁州邓氏”这一下,只怕会沉寂许久。

  邓璠的存在,在“袁州邓氏”内部,是邓老太公德高望重;然而,在整个袁州,甚至整个江西,何尝不是德高望重?

  只要活得久,就算是一条狗,也能德高望重,甚至能成为无能的权威。

  更何况,邓璠在江西,算得上是官场传说,受他恩惠的人极多,“袁州邓氏”能够发挥出来的能量,如果本身只有一百,有了邓璠,邓家就是两百的气势,甚至三百、五百。

  这就是德高望重,坐镇家中,谁也不怕。

  “子棋,磕过头,上过香了?”

  “嗯。”

  身材高大的邓盘非常的郁闷、伤感,人到中年,心中的偶像突然这么去了,多多少少会有失衡。

  跟他搭话的人靠近了小声道,“子棋,爷爷一向欣赏你,认为你像他,你说说,咱们邓家,以后……会如何?”

  “十三叔,是不是有什么说法?”

  眉头微皱,邓盘瞥了一眼年纪比他大不了多少的邓十三。

  “有几个堂叔,之前就回来了,肯定是有什么要事商量。”

  邓十三就是个混子,斗鸡遛狗他就最在行,其余屁本事没有。

  但鼠有鼠道,邓十三在袁州、潭州混的很开,算是跨省的老油条,在醴陵县还专门有个猎犬场,除了给警察局提供一些警用工作犬,也办斗狗比赛。

  和江北更喜欢看球赛不一样,因为交通的缘故,江西、湖南两地,除了长沙、南昌这样的大城市,大抵上,都是冷僻的地方乐子才是主流。

  整个江西的所有州属县,总有一个县的招牌小吃是“狗肉”,且多以“脆皮狗肉”为卖点。

  只是狗肉不上台面,所以鲜有以此行走江湖,多是瓦罐汤、笋干、酱菜等等能走入千万人家的特色,才会广为流传。

  也因为如此,玩狗的群体,本身就是跟主流相悖,多是小众。

  于是消息还是比较特殊的,且略显封闭,不是内部人,还真不一定有他们的消息灵通。

  毕竟,哪个高门大户……还没几个败家子啊。

  “十三叔,不用打哑谜,有话直说。”

  皱着眉头的邓盘很是不爽,直截了当地盯着邓十三,如是说道。

  “要不说你‘有类曾祖’呢!”

  邓璠年纪大了之后,的确是口不能言、目不能视,但是年轻时候起家,是以“刚直”闻名。

  后来官声绝佳,号称“XX的良心”,也是因为邓璠刚得不行,且有因为过于刚直,还能在“江西房氏”的眼皮子底下全身而退,这就更加让人佩服。

  传奇之所以是传奇,自然是有原因的。

  “我听说,洪州好些地方,都在招兵买马。江西房氏‘建昌房’的人,听说准备了七千万……”

  看了看左右,邓十三侧着身子小声道,“子棋,房氏用人之际,现在都在四处招贤纳士。我在醴陵的狗场,有个训狗的好手,也被收了去,一年一万二,当场就给了六千的签约费,全是现银。”

  “现银?”

  “真的,我亲眼所见。”

  “十三叔,你也想投靠房氏?”

  “爷爷的名声那么大,我们投靠房氏,肯定让房氏气势大增,同样的,也能捞着更多的好处。”

  “二叔公比我更像老太公。”

  实际上邓霁并不像邓璠,他更英俊一些,且风度绝佳,而年轻时候的邓璠,纯粹就是个彪形大汉,而且常年健身,膀大腰圆,做官时等闲人近不了他的身。

  只是很显然,邓霁此时说的,是性格。

  “二叔……”

  听邓盘提到了邓霁,邓十三也是眼皮抖了一下,整个家族之中,最狠的,就是这位邓二老爷。

  大老爷邓子霖,是从来不拿主意的,整个江西都知道。

  外面也多是知道“光岚公”,不知道“光瑞公”,谁叫邓光瑞在福建还做着大官呢。

  “子棋,今时不同往日,我们总得要个靠山啊。”

  “十三叔,你说的对,邓家在江西,的的确确需要靠山。不然,很难继续下去。去年朝廷又印了多少纸,没人知道,或许几十亿,或许几个亿。饮鸩止渴,还只能继续下去。再不解决危机,自爆就在眼前。”

  叹了口气,邓盘对邓十三道,“宜春的那个案子,外面只知道本地、外地各死了两个学生。却不知道伤了两千多……”

  “哇擦!!!”

  听到这个数字,邓十三差点吓尿,这是什么鬼故事!!

  “怎么可能!!”

  “是啊,怎么可能?!”

  邓盘自己也是感慨了一声,“但这就是真的。”

  “怎、怎么回事?!”

  在宜春,邓十三还有个茶叶铺子呢,还捎带卖一些糖烟酒,都是官营拿货,绝对的一本万利。

  “游击队。”

  瞥了一样邓十三,邓盘直接说了事实,“城市游击队,而且是宜春县本地的学生组织的,目标就是外来的官吏家庭。学生内部还有一个‘红黑榜单’,上红榜的,没有事;上黑榜的,说明这个官吏在老家,是贪官污吏。”

  “……”

  “所以,十三叔,你还想投靠江西房氏吗?”

  “是江西房氏‘建昌房’!”

  强调了一遍,邓十三唯恐说错,“是‘建昌房’,不是整个江西房氏。”

  “都一样的,十三叔。”

  语气意味深长,邓盘回头看着简朴的灵堂,心中突然有了想法:二叔祖回来,肯定是有原因的,说不定,就是爷爷专门喊二叔祖回来拿主意。

  粗犷的外貌并不显衬智慧,旁人见他,只当是个粗鄙莽夫,然而邓盘此时却突然颇有灵感,因为十三叔的一番话,他便想着,如果他是老太公,此时此刻,整个帝国都在风雨飘摇的时候,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邓盘心中暗道:我若是老太公,便带人去投靠王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