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召唤水浒救大宋 第一百八十八章:借粮

《召唤水浒救大宋》第一百八十八章:借粮

作者:曹浒 字数:3726 书籍:召唤水浒救大宋

  隆德府位在太行以西,属河东路管辖,金兵入寇的时候,隆德府的府城被打破了,但是金兵的人马不够,并没有再向东而进,尽取隆德府全境,而是大军直接一路向南了,所以隆德府东境还是完好的,金兵走得时候,也没有去管,新任隆德府知府严守道是从江南过来的,来得时候就押运了一批粮草、军器,准备交付给向太原进兵的赵叔向大军,可是赵叔向回到洛阳之后,一直在拖延,大军并没有过河,没有办法,这些东西就都屯在隆德府东北境的黎城,这里没有被金兵进袭,城池完好,严守道和统兵都监许玄,也都在这里,名义上是看守这些物资,实既上却是他们不愿意住在连衙署都被烧了的隆德府城吃苦。

  这天严守道正在府中和几个清客闲谈,一个下人就送了一封公文进来,严守道也不避讳那些清客,就把公文打开,看了看不由得笑道:“几位却传一传,我大宋威名还是在的,那胡虏也知道哪一方才是正朔啊。”

  几个清客好奇的依次传看,原来这公文上写明,西夏国在贺兰山中得到了一件宝物,据说是当年张天师西游的时候,在贺兰山炼丹用得‘八宝天痴’西夏国王自觉不醒享有这样的宝物,所以就命九王子李世通,押护着宝物,一路东来,由金将娄室,已经进兵西北,为了宝物的安全,李世通只能是绕路而来,现在就到绕到了隆德府,准备经黎城前往泽州过河,前往东京汴梁,让严守道好生接待。

  一众清客都道:“这西夏党项人以前或依附于我大宋,或依附于大辽,一直摇摆不定,在夹缝之中,才能生存,现在大辽亡了,他们自然就只能倒向我大宋了。”

  严守道点点头道:“不错,他们现在已经没有退路了,可惜啊!”

  一个清客就道:“老公祖可惜什么啊?”

  严守道长叹一声道:“先帝一生求道,最爱的就是这些东西,若是如今先帝还在,知道张天师的炼丹炉入京,该多高兴啊。”严守道以前是端王府的清客,赵佶未登基的时候,他就一直陪着赵佶,虽然没有能像高俅、梁师成等人那样得到赵佶的恩宠,但是也从一个平民,做到了现在的一州知州,所以他心中十分感念赵佶,时不时的就把赵佶给挂在嘴边。

  几个清客也都知道严守道这个毛病,于是纷纷相劝,好一会才让严守道平复下来。

  严守道就试了试泪,道:“让几位见笑了。”

  一个清客忙道:“老公祖一片忠君之心,怎么会让人笑啊。”

  另一个也道:“老公祖就是我们的榜样才是啊。”

  严守道听他们拍了一会才道:“好了,也不必说了,现在还要几位来参祥一下,这西夏的九王子过境,我们要如何接待才是啊?”

  一众清客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讨论了半个下午,才讨论出来一个结果,当下严守道就招了许玄过来,和他说了,许玄对这事并不感兴趣,因为那公文上说了,西夏九王子是自己带了卫队过来的,安保方面不需要大宋负责,只是每到一城,请他们出一个向导就行了,那这接待的事就没有他许玄什么事,既然没有功劳好拿,那许玄自然就打不起精神来了,只是哼哈答应了,然后回去,按照严守道的安排,就派出兵将,把全城都戒起来了。

  公文上写明,西夏王子三天之后过来,严守道就耐心的等着,三天之后,果然才一清早,就有一队人马,远远的从西门方向过来,只是那队人马并没有打什么旗号,不过兵不立刃,将不穿甲,看上去比较悠闲,而且也不像是金兵,更不是宋军。

  严守道就在城墙上看到,急忙向许玄道:“许都监,你速带一支人马出去相迎,看看是不是九王子到了。”

  许玄唱了一个诺,就带着一部人马开城出来,在大道上列了一个阵势,然后横枪向前,叫道:“来得是哪里的人马?却不要再向前来,否则就要弓箭伺候了。”

  对面的人马停住,一个生得英武的将官飞马而至,就拿着一方小印晃了晃道:“某河北经略司属下提辖赵潭,奉命为西夏九王子做向导,将军可验验我的印章。”说着就把小印给丢过来了。

  许玄拿在手里,果然那是提辖小印,上面正是赵潭的名字,他不由得放心了三分,随后把小印丢了回去,然后道:“怎么调你这河北路的提辖来做向导啊?”

  赵潭笑道:“小将奉命西调,到延安府为统领,张所张大帅知道我路途熟悉,不等我接任,就把我拨下来了。”

  许玄听这个话合理,更加放心,就指指赵潭身后,道:“西夏九王子也到了吗?”他不知道这不打旗号的队伍里,是不是有九王子。

  赵潭笑笑,道:“自然也到了,这一带有山贼,还有打草谷的金人,所以我们没有打旗号,只怕遇到了被动,将军若是不信,我请九王子出来,和将军见面。”说完不等许玄阻拦,就跑马回去,不过片刻工夫,对面军阵散开,一个小少年闪了出来,好少年,生得粉雕玉啄,看上去就像是锻打出来的银娃娃一样,身上穿着辽国的王袍,骑着一匹九尺银鬃马,那马摇头摆尾的撒着欢,一看就是西域良骥,不要说是大宋,就是金国也找不出来几匹。

  许玄知道,西夏依附大辽的时候比向大宋请降的时候多,就是请降于大宋,也暗中和辽国通气,他们的皇帝登基都要得到辽国使臣的册封才算有效,国中依着辽服为尚,王族穿着辽国的王服,乃是极正重的样子,这会看到少年,一点怀疑都没有了,急忙拱手道:“末将隆德府兵马都监许玄,见过九王子。”

  那‘九王子’傲然的点了点头,一张口用有些生硬的宋国话道:“我等急要赶路,只住一夜,还请都监放行。”

  许玄已经派了人进去报了严守道,这会‘九王子’正说着话,严守道就率了满城官绅都迎了出来,离得近了,严守道就躬身为礼道:“在下隆德府知府严守道,奉命接迎九王子。”

  那‘九王子’虽然看上去骄傲,但是却也有礼,就向着严守道一拱手道:“严知府,不知道我们现在能进城吗?”

  严守道急忙答道:“自然可以。”当下就由他陪着‘九王子’在前,一齐进了城来。

  才过了城门,那‘九王子’就凑到严守道跟前,说道:“我听说这隆德府的大半钱粮,还有严知府带来准备给魏王赵叔向北进大军的粮草、军资都在这黎城,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啊?”

  严守道听着这话不对,心中暗道:“你一个外邦王子打听这个做什么啊?”但他出于礼貌还是点头道:“不错,隆德府城被金人破坏的太厉害了,只能把东西都暂时送到这里来。”

  “哈哈。”那‘九王子’打了个哈哈,然后道:“既然如此,就请严知府把这些东西都给我装上吧,我这就拉走了。”

  严守道脸色大变,就看着那‘九王子’有些惊恐的道:“你……你究竟是谁?”

  “在下河北两路经略使,大宋信王赵榛属下胡骑营偏校,耶律国宝是也,奉了信王之命。来调这里的粮草抗金。”

  严守道脸色大变,下意识的就想走,耶律国宝早一伸手把他给按住了,就冷笑道:“怎么,严知府不打算给吗?”他这里动手了,后面赵潭的宝剑也架到了许玄的脖子上。

  跟着这次的主将简伯凡大声下令,契丹铁骑就飞纵入城,不过片刻工夫,就把整个黎城给控制起来了,随后藏在城外的文仲容就押着车队进来,逼迫着许玄带路,去仓库搬粮草还有东西了。

  严守道这会想死的心都有了,就叫道:“这是朝廷给魏王准备的军资,信王是河北两路的经略使,不去河北要粮,怎么跑到我们河东来了!”

  简伯凡嘻嘻一笑,就拿出一封信来,拍在桌子上,道:“这是魏王给得手书,他同意把这里的粮草先借给我们信王来用了。”他说话的时候,不由得暗暗摇心,心里越发佩服朱武,不过就是手下的喽兵截了一个西夏九王子入贡的消息文报,他就想出了这么一个主意,生生把黎城的粮草给诓到手里了,有了这批粮草,苦守金鸡岭就不再是难事了。

  严守道还不死心,叫道:“那九王子的消息,也是假的了?是你们这帮强人杜撰出来的吗?”

  简伯凡摇头道:“首先说明,我们是信王的部下,不是强人,另外九王子也是真的,不过是让我们信使传了话,说你这里有太行山的匪寇横行,不能接待,引着他们直接就去了泽州了。”

  严守道气得差点直接死了,简伯凡懒得去理会他,就向客东侯道:“你们契丹人不是爱打草谷吗,这会就出去,把城里所有大户人家的门都敲开,向他们借些粮草金银,以备我们抗金使用,记住,不要杀人,也别污辱妇女。”

  客东侯来之前就被安排了这个活,该注意什么都心里清楚,答应一声就自去了,严守道看得两眼发懵,指着简伯凡直哆嗦,却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来得人里,除了打草谷成性的契丹人,就是抄家惯了的土匪,这两伙联手,就像是蝗虫过界一般,一天之内,把黎城从头到脚给梳了一遍,除了几座大库给洗了个精光之外,从隆德府各处来黎城避难的大户,黎城上下所有的官员,都被抄得只余下内裤了。

  简伯凡一直坐镇府衙,让人把严守道准备好的迎接九王子的酒宴都给搭上来,尽兴吃喝,严守道、许玄等人却都被赶在墙蹲着,一天下来,水米没进。

  天光入夜,赵潭就进来向简伯凡道:“简哥,你这酒还没喝完吗?咱可该走了。”

  简伯凡就起身道:“我这酒也好了,只管走就是了。”当下取出几封书信来,拍在桌子上,向严守道说道:“这个是我们信王借粮的凭证,以后还粮的时候你要是没有这个,我们可是不认,还有这个,这是我们信王写明的,由于部下胡骑才刚收拢,契丹野性没退,做了出格的事,还请勿怪。”说完就带着人走了。

  严守道、许玄也不敢动,还蹲在厅里,只到第二天天亮,才敢起来,知道简伯凡他们确是走了,不由得大骂不止,随后严守道就写了两个弹劾的折子,一个弹劾赵榛过路捞粮,打劫百姓,一个弹劾赵叔向,私自把国家粮草外借,然后派人连夜送往东京洛阳。

  信用了两天的时间,送到了东京赵构的御案前,他先看了严守道的折子,然后又看了赵榛留下的书信,一张脸沉沉若水,就向邝询道:“拿去给相国看看。”

  邝询应了一声,就捧着一堆书信下来,交给了丞相李纲。

  李纲一一看过,不由得也皱起眉头来,暗道:“这信王也太大胆了。”

  随后就向赵构道:“回陛下,信王擅取国库粮草,魏王私相接借,皆为大过,不过……他们现在都在河北防御金人再次南下,尤其是信王信中写明,他在太行山招降了那里七十二寨的义军,引得斩杀了大金鲁国公完颜阇母,引得金兵发兵五万进袭他的金鸡岭,正缺少粮草,只能行此下策,所以……不如申斥他们行为不当……。”

  “相国差矣!”赵构声音平和,没有任何起伏的道:“榛弟要用军粮,想来一时不及向朕回禀也是有的,那黎城的粮草归了皇叔,早就通知过他的了,那榛弟向皇叔相借,也可成立,这严守道自己守城不成,还胡赖别人,卿可下一诏,就免了严守道的职务,改提举宫阁,以警他官,不可再出这样的事情,而榛弟和皇叔那里,就以朕的名义,发诏相慰,请他们放心对敌,一切粮草事务,都交给朕就是了。”

  “皇上英明!”李纲长颂一声,却是发自内心的,他实在不想这个时候,大宋闹出什么内争来。

  赵构又道:“这些都是小事,老相国还是操心一下西夏九王子来的事吧,我大宋现在这个样子,还能有人来贡,实属不易,不要慢待了才是。”

  “老臣必会小心。”

  赵构点点头,吩咐散朝,然后转身向后内宫走去,出了大殿,左右无人之后,他才咬牙切齿的说道:“好,赵榛,算你狠,朕;记住你了!”

  《召唤水浒救大宋》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

  记住召唤水浒救大宋永久地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