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皇帝他配不上我 第四十一章 开春宴

《皇帝他配不上我》第四十一章 开春宴

作者:桃花暖见鱼 字数:1734 书籍:皇帝他配不上我

  一番扰攘之后,弘治皇帝、张皇后,还有朱厚炜,被宦官和宫女簇拥着,先后迈出清宁宫的大殿。

  不过,朱厚炜是被张皇后扯着,不情不愿地走的,他还没和朱厚照玩竹马呢。

  直至这三人的身影完全消失在眼前,朱厚照轻拍了拍心口,长舒了一口气。

  “照儿,你父皇和母后来清宁宫而已,你为何要如此惧怕呢?”望见朱厚照如释重负的模样,仍在殿内坐着的周太皇太后,不禁笑了起来。

  “太奶奶,我不是惧怕,是防范未然。今岁娘亲还没到过清宁宫,但今日不仅和爹爹结伴而来,两人竟连常服也穿上了。他们这般隆重其事,是想我么?”

  朱厚照边说着,边回到周太皇太后身边,又道:“那肯定不能啊。如果真是这样,把我唤去乾清宫或坤宁宫不就得了?那需他们亲自上门呢?”

  周太皇太后轻啧一声,拍了拍他手臂:“你怎能想这么多呢?那像十岁的模样?说八十岁都有人相信。”

  “太奶奶,那能呢。我喜欢读书嘛,读得多就会想得多。”朱厚照挠了挠头,嘻嘻笑着。

  少顷,他又道:“娘亲因我不在宫里,就把清宁宫的宦官宫女全赶到庭院外罚站。太奶奶,你可都看到了吧?”

  周太皇太后点了点头。

  “娘亲多半已猜到我又出宫了,才故意罚这些宦官宫女。但往昔,我出宫都不知多少回,爹爹是默许的,娘亲也清楚。”

  顿了顿,朱厚照再道:“我想来想去,娘亲这回上门,多半要找我麻烦的。那能救我的,就只有太奶奶了。”

  “你就让王伟来仁寿宫?”

  朱厚照嘻笑着道:“太奶奶最疼我了。”

  “你就知道哄太奶奶。那你娘亲找你什么麻烦了?”周太皇太后轻瞪他一眼。

  “娘亲不让我参加下月的中秋酒宴。”朱厚照老实道了出来。

  周太皇太后眉头一皱:“中秋酒宴么?”

  “嗯,说邀我姥姥和那两舅舅的酒宴。这种酒宴,不仅无趣,菜肴又难吃,我本就不想去。太奶奶,中秋时,我到仁寿宫陪你用晚膳,然后赏月,你说可好?”

  周太皇太后紧皱的眉头顿时一舒,笑意随即泛面,颌首道:“为何不好?你怎知太奶奶一定会来为你解围?”

  “那当然,爹亲娘亲都不及太奶奶亲。”朱厚照轻搂着周太皇太后的肩膀,一脸讨好的模样。

  自朱厚照从牙牙学语那时起,如果当日不见一见周太皇太后,他都会哭闹不已,直至周太皇太后出现在身旁,才会破涕为笑。

  等到开口能言,朱厚照的第一声呼唤,不是“爹爹”,也不是“娘亲”,而是“太奶奶”,周太皇太后听到时,自然笑得合不拢嘴。这可让弘治皇帝都曾心生小小的妒忌。

  随着朱厚照慢慢成长,只要是他觉得好吃的、好喝的和好玩的,都会说“要留一些给太奶奶”,然后一定要拿去给周太皇太后,要不然他就会不高兴。wap.

  如此知礼明理的朱厚照,让周太皇太后暖心不已,她自然愈加疼爱这曾孙。

  在周太皇太后、弘治皇帝和张皇后看来,朱厚照的言行举止只能归于“神赐”了。

  他们自然不可能想到,朱厚照的内里早已被一个数百年后的灵魂取而代之。

  “就你嘴甜,但老拿太奶奶作挡箭牌,该打……”周太皇太后扬起手掌,作势就要击向朱厚照。

  朱厚照不仅没躲闪,更将双手伸了过来,摊成手掌状递到她面前,笑着道:“太奶奶,你轻点,可别打疼自己手了。”

  周太皇太后听得顿时缓缓收回手掌:“你这样一说,好像还真是。你皮厚经打,万一太奶奶打疼自己,就得不偿失了。”

  “太奶奶,幸好今日你没站在娘亲的一边,要不然,我随朝观政又要缓一缓了。”

  “怎么,还记住太奶奶之前也不给你随朝听政呢?你那时个子小,太奶奶可不舍得你吃苦。如今你牛高马大,太奶奶又怎会再反对。”周太皇太后轻笑道。

  “就知道太奶奶最疼我了。娘亲就差一点点。”朱厚照咧嘴一笑。

  “你娘亲?眼里只有你那弟弟。”周太皇太后轻“哼”一声。

  朱厚照挠了挠头,没说什么。

  “说起你那弟弟,一天到晚,不是惹事就是生非,我就不明白,你娘亲为何当他是宝。”

  一提到朱厚炜,周太皇太后似乎就气不打一处,说着说着,突然咳嗽起来。

  “太奶奶,你慢点说话。小弟年纪小,是调皮了些,你又何必为他动气呢。”朱厚照轻轻拍着她的背部。

  “他有什么值得我动气的?”

  朱厚照没有回应她,却望向殿内的一名宫女:“快端杯参茶过来,给太皇太后润润喉咙。”

  周太皇太后将宫女端来的参茶呷了一口,呼吸顿时顺畅了不少。

  “不说他了,我们回仁寿宫。”周太皇太后道。

  “好,但晚膳的菜肴要让我说了算。”朱厚照道。

  “行,行……”周太皇太后又拍了拍他。

  ---

  东长安街南侧的翰林院门前。

  树底之下,站着一名约莫四十岁的中年男子,头戴乌纱帽,身着杂色团领衫,腰束乌角带,脚穿皂色布鞋。

  他身上那件杂色团领衫的前襟和后背位置均有刺绣图案,图案隐约为一只鹭鸶的样子。

  这名中年男子紧皱着眉头,满脸凝重。此刻,他以左手为掌、右手成拳,拳与掌时不时相互轻击着,发出清脆可闻的“哒哒”之音。

  过得片刻,他“唉”地叹了一口气,迈起脚步向北边走去,仅走了数步却驻足不前,再次轻叹一声,接着转身往回走。

  如此反复,一会往北一会向南,来回走个不停。

  “噫,杨侍读,你不是半个时辰前就出来了吗?为何还在院前踌躇不已?”

  翰林院门前,不知何时又出现了一名男子,容貌比这中年男子略为年轻些,穿着一模一样的杂色团领衫。

  “原来是伦修撰。”那中年男子朝这名刚出现的男子拱了拱手。

  被称为“杨侍读”的中年男子,正是被朱厚照戏称作“老杨”的杨廷和。他是翰林院的属官,正六品的翰林侍读。

  而被唤作“伦修撰”的那名稍为年轻的男子,姓伦,名文叙,字伯畴,号迂冈。

  伦文叙是成化三年生人,比杨廷和要年轻好些岁数。弘治十二年,他以会元参加廷试,及第状元之后授“翰林修撰”,从六品的官职只比杨廷和的低一级而已。

  两人虽然同在翰林院,但杨廷和与伦文叙并没有多少交集。

  主要是杨廷和多少有些看不起伦文叙,或许说有些妒忌会准确些,而不太愿与伦文叙接触。

  他认为伦文叙在会试取得第一,和之后的廷试及第状元,皆因运气好。

  弘治十二年初,户科给事中华昶和林廷玉先后弹劾考官程敏政会试作弊,鬻题给南直隶的举人唐寅和徐经。

  得知抡才大典出现作弊事件,弘治皇帝朱祐樘自然震怒不已,下旨将考生唐寅、徐经,还有主持会试的考官程敏政,一并下诏狱按问。

  就明面证据而言,这次所谓的会试作弊更多是有心人臆想出来,但在数种巧合之下,终成了“真”。

  经审查后,会议考官程敏政被谪去了詹事府詹事的官职,随后被迫致仕,次年就因愤恨得病,没多久竟是郁郁而逝。

  而唐寅和徐经虽然不至于身死,但两人均被斥谴黜为吏,按当下大明规例,若“为吏”,则此生就不能再参加科考。

  过了没多久,那位始作俑者,先行弹劾会试作弊的给事中华昶,亦被调任为南京太仆主簿,因由正是“言事不实”,这从侧面说明弘治十二年的会试作弊案多为无中生有。

  但弘治皇帝金口已开,正所谓“君无戏言”,自不会收回成命。

  只可怜了那因愤恨而病亡的程敏政,当然被黜为吏的唐寅和徐经也好不到那里去。

  “只因思量琐事,一时犹豫不决罢了。”杨廷和随意回了一句。

  “杨侍读,你我均为同僚,如不嫌弃……”

  伦文叙话未说完,杨廷和已打断他的话语:“琐事而已,断不敢劳烦伦修撰。”

  他心底本就看不起伦文叙,自不可能说出真话来,但言语上也不会过于怠慢。

  是的,他杨廷和是踌躇不定,内心挣扎着,他正在权衡要不要去拜谒当今大明的内阁首辅徐溥。

  他今日得以临时担任东宫太子的讲读官,就与这位大明重臣有些关联。

  平时虽听闻这位徐阁老十分爱护人才,对青年才俊尤其优待,但他杨廷和只是一名翰林侍读,昔日和这阁老并无什么交集。

  和伦文叙打了哈哈,杨廷和突然下定了决心,我要去拜谒徐阁老,那怕他不见也罢。

  ---

  “这真是徐阁老的家宅?为何这般破旧,还不设防?”

  京城某条胡同的尽头,杨廷和打量着眼前这座已有些残旧,还中门大开的宅第,一脸惊疑。

  那怕他曾听过不少徐阁老清廉克己的传闻,但他一直认为那言过其实。

  徐溥是什么人?大明内阁首辅、太子太傅,兼华盖殿大学士,可谓位极人臣。

  犹豫了片刻,杨廷和缓缓走了过去,站在门槛之外,往里探了探头。

  “劳驾,这里是徐阁老的家宅么?”杨廷和朝着里面轻嚷一声。

  “你是何人?”

  未几,从里面走出一名中年男子,中等身材,一身粗布衣,看模样应该是仆人之类。

  “晚生仍翰林院侍读杨廷和,特来拜谒徐阁老。”

  “我家老爷身体抱恙,不便见客,请回吧。”那人虽然有些不悦,却不失礼仪。

  “晚生正是得知阁老身体抱恙,才来拜谒的,烦请通报。”杨廷和取出一道拜帖来,又拱了拱手。

  “我都说了,我家老爷不便见客。”那中年男子脸露不耐烦,不仅没有接过杨廷和的拜帖,还朝着他挥了挥手。

  虽然眼前的只是仆人,杨廷和却不敢露出丝毫的不满,仍恭敬地道:“烦请通报……”

  “你不就是一个小小的正六品翰林侍读吗?”那中年男子似乎对各种官职熟悉之极,冲口而出。

  大明的官阶总共有九品十八级,从“一品”到“九品”,每品又分“正”和“从”两级,最高的是正一品,最低的是从九品。

  严格来说,正六品在大明的职官体系里,虽然属于中等偏下,但也不算“小小的”。

  但这是谁的仆人?他老爷是当今大明的内阁首辅,他平时所见过的官阶,还真没有多少正六品,所以也怪不了他口出此言。

  杨廷和尴尬地一笑,又道:“晚生……”

  正在此时,门内又出现了一名身材精瘦的中年男子,一身布袍装束,似乎是听到动静而来的,口中道:“阿林,谁在门口吵闹?”

  “郑管事,这人要拜谒老爷。”站在门口的中年男子听得动静,马上转身应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