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明第一暴君 第38章 第0038 钱不够了

《大明第一暴君》第38章 第0038 钱不够了

作者:道邪残剑 字数:2022 书籍:大明第一暴君

  转身,他走到陈邦彦跟前,执起其手,大声道:“贤卿,你果然没有辜负朕的期望,此番问对,不输于昔年诸葛武侯之隆中对,朕有你辅佐,何愁大明不兴?”

  陈邦彦见新皇如此看重自己,心道此生报国有望了!

  内心感动不已,顿有士为知己者死的感慨,他感激涕零的叩首道:“陛下以国士待臣,臣愿以死报之。”

  “先生请起。”朱由渠离座亲手扶起陈邦彦,说:“先生忠胆照人,直谏敢言,尤为朕所深喜。昔岳少保曾言,‘文臣不贪财,武臣不怕死,则天下定矣!’此话至理名言,只要满朝文武彼此肝胆相照,同仇敌忾,以解民倒悬为己任,则大明中兴有望。”

  最后,朱由渠以优赏为名,将陈邦彦安插到了新军营任参议,协助刘肇基参赞军务,统筹粮饷、武备等后勤诸事务。

  登基一月以来,朱由渠真正的亲信班底,大多都集中在了新军营里了。

  新军营已经成了他事实上的人才储备机构了,颇有点像李世民登基前的天策府。集中了大量的精英人才,为开创贞观之治奠定了基础。

  乱世里还是枪杆子最可靠,手握枪杆子,才会真正有话语权!

  陈邦彦此次来南京,除了随身携带的万言策论,还有一整船,共计三百门斑鸠铳。都被路振飞收下,奉圣谕送到了新军营里,充作亲军们的军备。大大增强了侍卫亲军的火力。

  斑鸠脚铳为明代内径最大火铳,也叫扳钩铳,铳身长5.5尺(每营造尺约31-32厘米),内径0.6寸(折算约19mm),用药1.3两,铅子重1.5至1.6两(约56克),大斑鸠铳弹重1.8两(68克,恐怖),枪身甚重,需要脚架支撑,形似鸟脚,由此得名,威力远胜普通鸟铳。

  斑鸠脚铳与鸟铳和鲁密铳管细弹小的风格全然不同。在明末时只有澳门及广东能制造,海盗中有使用此种火器,官军也有少量装备,崇祯八年熊文灿运到北京的一批火器中,便包括此种火铳,松锦大战后,兵部议调郑芝龙水师守觉华岛,郑芝龙怕死不去,拒绝的理由之一,便是只有广东能制造斑鸠脚铳。

  斑鸠脚铳是火绳枪系列中难得的精品,可惜受制于技术和材料,难以大规模量产,大明军中制式火器还是鸟铳和三眼铳。

  鸟铳也算临阵利器了,利能洞甲,射能命中,弓矢弗及。历史上戚家军训练鸟铳手,向在八十步立五尺高木牌一块,鸟铳手三一中,十七中方为艺精。

  三眼铳有效杀伤力也就在二十余步,而鸟铳则远得多,一把精良的鸟铳有效杀伤力可在八十步。

  而满蒙八旗的步弓,有效射程七十步,只有在进入五十步才对目标有明显杀伤力。要破对手的甲胄,皮甲,棉甲,铁甲等,更要拉近三十步、四十步左右。不过他们箭矢的箭镞极长,其形如凿,箭头还用马粪等浸泡过,射入后难以取出不说,毒素蔓延,还容易失去性命。所以也不能小觑,特别是满清的三顺王部和汉八旗,不少营头也都装备了精良的鸟铳火器,更不能小视。

  眼下的亲军十分缺乏火器,不管是火炮还是火枪,鉴于大明匠户制度的腐败,生产出来的鸟铳大多是不合格的垃圾,稍一用力,铳管和铳托就能分开,根本不能用来作战,朱由渠目前也没足够的亲信人手和精力来改革匠户制度,几百年沿袭下来的陋规,不是几个月就可以改变的。

  …………

  陈邦彦果然是个干才,自入新军营不到数日功夫,他便将一份新军日常所需的详细的后勤账单递到了朱由渠面前。

  陈邦彦禀道:“新军的粮饷、料米,臣仔细核算了一下,以两万人,每月计,共需米麦约一万石,新军月俸二两的话,每月需饷银四万余两;杂费开支也是大头,比如菜食银,陛下说将来要新军将士们多吃荤腥,臣合计一下,光肉价开销一月下来怕不要万两银子,其他各项杂费预计每月不低于一万两,总计每月需耗军饷八万余两。新军下月所需的米麦,臣好说歹说,户部高阁老已经答应拨给了,饷银却以两税未缴,国库拮据为由,勒掯着只肯给两万两银子。剩下的叫臣自己去想办法。”

  朱由渠闻言眉头紧皱。

  高宏图死勒着钱袋子,这分明是携私报复,给他下绊子啊!

  皇帝的面子都不给。

  也对,这群沽名钓誉的君子正人们什么时候给过皇帝的面子!

  他的建军计划绝不容许半途夭折!

  朱由渠越想越气愤,脸色有些阴沉,他转过头对侍立在一旁的御前首领太监田成道:“内帑里有多少存银?”

  朱由渠登基后的生活很是俭朴,现今整个后宫的人加起来不足百人,后宫的内侍宫女们大多是兼职,一个人要干过去十个人干的事,不过任务却不繁重,也没那么多讲究,一切以务实为主。

  南都宫禁都二百多年,长久没有皇帝居住,都已经破坏不堪,十分潮湿破旧,不少地方也坍塌了,大臣们觉得事关天家体面,建议皇帝把那些残殿再修葺粉刷一下。

  朱由渠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暂时还不是贪享安逸的时候的理由顶了回去。只让工部修缮了一下乾清宫,武英殿,一个用来办公休息,一个用来廷对,开朝会,其他殿宇暂时先不管了,能省下多少是多少,以遍缓解一下朝廷的财政压力。

  大明历代君王能克制己欲的可不多,崇祯算一个,新皇朱由渠暂时也算一个,东林的那些大臣别的先不说,在这点上对朱由渠多少还是有些敬佩的。

  田成身为御前首领太监,事实上的大内总管,内帑自然也在他兼职的范围之内。

  见皇帝问话,立马恭谨地答道:“内帑原本只有不到两万两银子,都是王府的存银,陛下入住大内后,户部差人解来了二十万两金花银,暂供内廷开销,说等夏税上缴后,再按需追加。”

  “嗯,先从内帑匀出个七万两银子来,解入新军营,至于内廷,能省则省把,勒紧点裤腰带,日子总是还能过的。”

  朱由渠一句话内廷的钱就少了三成。

  田成听完大吃一惊,也深为皇帝的自苦感动,有心劝谏一下,朱由渠知道他的心思,摆了摆手:“不必多言,就按朕说的办,全部解入新军营,半个子儿不许少,少一两朕唯你是问!”

  “是,奴婢遵旨。”

  田成一脸肉疼的应承了下来,他这个大内总管怕是历代以来当的最惨的一个了。

  陈邦彦努了努嘴,最后还是没有说出口,眼眶已经有些微红,皇帝如此圣明,还对他有知遇之恩,提拔于微末,寄托于腹心,他还有什么好说的,唯有效死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