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明第一败家子 第321章 南下平叛(求推荐!求月票!求订阅!)

《大明第一败家子》第321章 南下平叛(求推荐!求月票!求订阅!)

作者:骥飞 字数:1950 书籍:大明第一败家子

  此时,整个北京城早已戒严,禁军早已在街道上戒严,百姓们聚集在街道两旁,被士兵紧紧的阻拦在街道之外。

  以朱祁镇为首,张辅紧跟其后,街道两旁的百姓看到朱祁镇,纷纷下跪大呼万岁,而朱祁镇则一脸笑意的对着街道两旁的百姓挥着手,和身后一众面色沉凝的将领和文武百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仿似根本就没有将这次西南的叛乱放在心上一样。

  其实,朱祁镇怎么可能不在意这次西南平叛的事儿呢,只是他是皇帝,他必须要在百姓面前表现得轻松一下,不让百姓跟着担心,然后以讹传讹,让那些躲在暗中不安好心的人加以利用,散发谣言!

  朱祁镇就是要从根本上,让谣言没有流传的土壤!

  皇帝都这么轻松惬意,那叛乱还能严重到哪?

  更何况,张辅又是从太宗朝就已名震天下的名将,南下平叛还不是手拿把攥、轻而易举?

  这是朱祁镇传播给百姓们的信息,让他亲自南下平叛他做不到,那也不是他的任务。

  他主要的任务就是稳定后方的民心,给与前线的一切后勤支持,让前线作战的将士们没有后顾之忧!

  打仗就是在打后勤,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这都是不变的硬道理!

  出了正阳门,朱祁镇才算是不再继续送行了。

  正阳门大门是只有皇帝、太皇太后、皇太后才能走的,就是皇后,也只有在大婚、行册封大殿的那天才能从这里进城,由此可想而知,正阳门所代表的意义!

  本来朱祁镇是想让张辅和他一起的,可他刚生出这个想法,张辅就已经远离他了。

  最终只有朱祁镇一个人孤孤单单的通过这扇为他一人而开的大门了。

  虽然内心不免有些失落,可又对张辅的举动很赞赏,不愧是贯穿大明两百多年寿命勋贵家族,关键是,这些年张家都一直深受历代大明皇帝的信任,不得不说,谨慎和忠心从张辅这里,就已经渗入了他们的骨髓,甚至朱祁镇还在心中猜测,这有可能是基因里面就带有的!

  但也从侧面说明,张家虽然是勋贵家族,却有着完全不输于顶级文臣的政治敏感度,很能看清形势,这点从原本的历史上就能窥探一二。

  要知道,大明自太宗朝以后,可就一直没有平静过,后面的皇帝更是一个赛一个的奇葩!

  先有宣德初年的汉王叛乱、接着就是大名鼎鼎的夺门之变、后续的正德熊孩子、嘉靖老道士、万历旷工大王、天启那位木匠、以及最后患上疑心病的崇祯!

  不管这些皇帝性格有多么的奇葩,但却都无一例外的重用张家,就是疑心如崇祯也不例外,这才是最最了不得的地方!

  朱祁镇虽然只是将大军送到城外,纵观满朝文武,这样的殊荣也就只有张辅才有这个资格承受,就是同为国公的朱勇都承受不起!

  朱祁镇还下旨让内阁的三位阁老和金英,代他率群臣继续送张辅及平叛大军至十里之外!

  在距离京城十里的地方,平叛大军和送行的文武官员齐齐停下,然后张辅翻身下马,向为他送行的朝中一众文武官员拱手躬身以示感谢,这让心中对张辅略有微词的文武官员们立时好受了不少,纷纷笑着向张辅拱手还礼,还祝愿张辅早日平定叛乱凯旋回京。

  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至少表面上看起来是一副其乐融融的景象。

  最终,张辅在杨士奇的坚持下,翻身上马,然后在朝中一众文武官员的注视下率领着七万京营大军离开北京,踏上了南下平叛的道路!

  至于李玉和其麾下的三万大军,张辅则下令让他从山东登船,然后由海路南下,在广东登岸,顺便聚集广东、福建、江西、浙江四省的骑兵!

  虽然四省靠海,骑兵并不多,但集四省之力,还是能够凑够一万的,再加上李玉本来就由三万精锐的京营骑兵,这可就是足足四万了。

  就在张辅带着大军南下的时候,云南和四川也接到了朱祁镇的圣旨,但是却已经晚了,因为他们已经在萧授的总督令下,派出了一部分大军前赴贵州平叛了。

  尽管他们在接到萧授的命令的第一时间就派出了大军入黔平叛,但还是晚了一步,叛军已经攻下了贵州整个西南地区。

  不过,两省近五万大军,依然还是入黔平叛。

  可就在这时,云南和四川境内的野心分子也举旗反叛,并且第一时间就开始攻打两省境内的城池了,这可是吓坏了两省的文武官员。

  好在,萧授传令让他们出兵入黔平叛的时候特地嘱咐了他们一番,否则的话,云南和四川双双都得成为下一个贵州!

  无奈之下,两省只得下令入黔的军队转攻为守,从平叛改为防止贵州的叛军入境。

  而两省的文武官员则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扑灭各自境内的叛乱上,毕竟后院起火可不容小视,一个搞不好,他们就得满盘皆输!

  到时候,整个西南必然乱成了一团,朝廷追究下来,他们这些官员没一个能跑掉的!

  而这时,萧授也平定了湖广境内的叛乱,并且还杀死了蒙能,生擒了杨保行。

  更让萧授意外的是,广西桂林府内的一名苗人首领杨文伯在这时主动找到萧授,向萧授透露了一个大秘密。

  而沉稳如萧授,在初听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脸色巨变。

  这个秘密不但关乎整个西南的平稳,更关乎整个大明!

  但随后萧授就面露喜色,立刻给朱祁镇上奏,将杨文伯所说一五一十的写在了奏折上,然后派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城。

  接下来,萧授便开始安排大军入黔平叛,为了防止贵州的事件再次发生,萧授特地让吴亮坐镇湖广,清缴境内残余的叛军、乱民的同时,也负责转运主力大军的粮草物资,保证后勤供给,山云则返回广西坐镇!

  萧授只带走了两省三分之一、合计四万左右的兵力,和贵州的大军一同开赴贵州,大约八万人左右。

  而云一刀一行则被萧授作为秘密武器,和大军一起前赴贵州。

  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靖州攻城战中,云一刀麾下的将士竟然只有数人受了轻伤,无一人阵亡!

  这样的战绩,哪怕是久经战阵的萧授都为之一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