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葬唐孤王 第54章 王守澄的手段

《葬唐孤王》第54章 王守澄的手段

作者:流连山竹 字数:1819 书籍:葬唐孤王

  “殿下,你赶紧进宫去求见陛下吧,要不然王守澄必然会对殿下不利的。”当王淑得了具体消息后,就急得从内院奔至前院。

  李炎伸手摸了摸王淑的脑袋,宽慰道:“伶侗安啦。他王守澄是人,又非神。况且他那小太监敢妄议我皇室之事,且又出言威胁了本王,他王守澄还不敢拿我如何的。”

  “殿下,求你了,你去进宫去求见陛下吧。王守澄不是他人,他可是害死过宪宗皇帝,以及敬宗皇帝的大坏人。而殿下也只是一个亲王,他王守澄连皇帝都敢害,王守澄真要想害殿下,他的党羽只要听说了今天的事后,必然会闻风而动的。”王淑小心的看了看左右有没有其他人后,小声的央求着。

  李炎看着王淑,实在有些无奈。

  他的这个王妃什么都好,就是太胆小了。

  不过李炎却是淡定的很。

  自己身怀金手指,自然是不用害怕他王守澄的。

  可他却是从未在任何人的面前展露过,就连自己的女人面前,李炎也从未展露过,甚至连说都未曾说过。

  李炎说来也不敢在自己女人面前展露,怕把她吓着了。

  就李炎的金手指。

  李炎一开始知道之时,也担心了半天。

  如果不是李炎内心强大,说不定也被吓傻了。

  进宫去求见陛下,李炎不会,也不想。

  而王淑的央求声,却是未曾停下来过。

  到了最后,王淑见李炎没有动静,而她自己最终却是出了王府,往着宫里去了。

  结果如何。

  李炎猜都猜得到。

  王淑不可能见得到自己那位皇帝二哥的,估计她是去见宫里的女人去了。

  当天傍晚。

  王淑带着困倦回到了王府,脸上的担忧之色更甚。

  李炎见王淑如此,出声安慰,“伶侗,你也别再为我奔走了。那王守澄拿不出什么名头来治我的罪的,你就安心吧。况且,朝堂之上又不是只有他王守澄一人当权,上面还有宰相,还有韦元素等人呢,宽心吧。”

  “殿下,你少有关注朝堂之上的事情,你并不知道王守澄的可怕啊。唉~~”王淑见李炎一点着急的模样都没有,心情很是复杂。

  第二天始。

  李炎依然如我,每天不是在内院跟着时宽他们练练拳脚之外,就是带着侍卫们跑出王府去看看怡红院改装的如何了。

  什么王守澄,什么大宦官,李炎真的不担心。

  而从这第二天起,王淑每日清晨必离开王府。

  不是进宫,就是去兴庆宫去。

  对于王淑的行为,李炎也只能听之任之了。

  有着这么一个女人在身边,李炎认为这是他的福气,也是他的幸运。

  自己得罪了大宦官王守澄,而他李炎不担心之下,王淑却是到处奔走,可见这是他李炎的幸运了。

  九月十五日,朝会。

  宝座之上的皇帝李昂,看着殿中的朝官们,听着朝官们的奏对。

  “陛下,自南诏侵掠我唐国始,残弊不断,百姓民不聊生。而边境时有零星南诏军对我唐国侵袭,使得我戍边将士疲于奔命。近期,西川节度使郭钊上书言其患疾,故请陛下下旨,指代他人代任西川节度使,以便安民固边。”当李昂问及西川之事后,宰相宋申锡直言而奏。

  宋申锡,字庆臣,出生于桂阳郡义昌县,也就是现在的湖南省汝城县。

  两个月前,宋申锡他还是尚书左丞呢。

  可至两个月前之后,皇帝李昂突然把宗申锡提为同平章事。

  同平章事,即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同平章事之职,其实就是宰相。

  在唐时期,其共有三个宰相官职,一乃中书省中书令,二乃门下省侍中,三就是尚书省仆射了。

  当然。

  中书令有两人,侍中也有两人,而这仆射也分左右。

  说来,宰相之职共有六人才对。

  但是,也分谁为首,谁为辅的。

  而且,时代在变迁,唐时期的每一代皇帝等都有宠信之人,所以,总是会空着好几个宰相之职。

  而此时的宋申锡,被提为同平章事,就已经属于宰相之职了,同时,被皇帝弄了一个同平章事的宰相,还有好几位。

  毕竟。

  自唐玄宗即位后,历经安史之乱,什么中书令也好,还是侍中也罢,基本都已经成了虚衔,仅是用来加授之用。

  宋申锡的奏对,让宝座之上的皇帝李昂很是满意,“宋相所提之事,诸位可有何想法?或可有何人选啊。”

  李昂问话了,众位朝官们心里纷纷想着这么一个重要官职之位。

  就西川这种时有战乱发生的地方任节度使,不管怎么说,对于那些官职有些低的,或者说并非重臣的人来而言,那可是封疆大吏。

  用不好听的话来说,那就是西川的小皇帝了。

  节度使虽无品级。

  但其可是集军、政、财三政于一身之要职。

  如坐大了,说不定还能世袭。

  这不。

  当李昂一问话开始,就有着不少的朝官们自告奋勇的站出来,自荐自己出任西川节度使之职了。

  片刻间。

  大殿之内,嘈杂声起。

  李昂见朝堂上再一次响起这样的声音后,脸色有些不悦,甚是头疼。

  正当李昂头疼时,一位朝官突然站了出来,向着李昂奏道:“禀陛下,臣资历浅,而且入朝时间也晚,要不然,臣也想自荐前往西川任节度之职了。不过,臣心中到是有一人,就是不知道陛下准许不准许。”

  此位朝官一出,本来还在争议着的朝官们,顿时止言看向此人。

  “郑爱卿举荐之人,那必当不俗,说来听听。”李昂看着站出来的朝官后,心情愉悦,至少此人一出,就止住了众朝官们的争议了。

  此人看向李昂,眼神却是飘忽的往着站在前端的王守澄看去,“禀陛下,臣认为颍王殿下年岁已大,可任职为官了。所以,臣举荐之人,正是颍王殿下李炎。”

  嚯。

  当此人的话一出,朝堂之上顿时就起了一片议论声。

  让一个亲王去任节度使,估计这可是开天辟地的了。

  至少。

  从节度使之职一起开始,也就是唐中期之后,亲王只能留在京师,就连所谓的封地都不能前往。

  更别提出任什么节度使之职的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