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刘宋汉阙 第505章 崔浩吹

《刘宋汉阙》第505章 崔浩吹

作者:三林校尉 字数:1774 书籍:刘宋汉阙

  私自调动士卒,在哪朝哪代都是死罪。

  更别说古弼之前可是在驻守平城,他麾下的士卒那可都相当于拱卫京城的禁军!

  私自调动禁军……

  哪怕北魏目前的封建化还没有完成,保留着大量的游牧习俗,这点也属实有些过了。

  “古弼心也是真的大,他就不怕崔浩派人来夺了他的兵权把他拿下?”

  安颉对古弼的胆大包天显然有些无语,同时对古弼现在的处境也是产生了几分担忧。

  “我倒不这么觉得。”

  裴方明想了一个下午,对古弼私自来到雁门一事显然看的更加透彻。

  “古弼其实对崔浩本来就十分不满,他要是继续待在平城,那才是真的毫无招架之力。”

  “现在不同,古弼镇守平城的屏障雁门关,占据险要。这看似作死的举动其实是一步妙棋!”

  “妙棋?”

  “没错。”

  裴方明捋着自己的胡须,神情不复之前的轻松。

  “以前古弼留在平城,处处都要受到崔浩的节制。如今来到雁门其实反倒是有了谈判的筹码!”

  “崔浩若是真的来捉拿古弼,古弼完全就可以携关投降。我军一旦突破雁门关逼**城,他崔浩便是有通天的本事也是无力回天。”

  “古弼应该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所以才会在雁门一受到攻击就带兵前来。”

  “甚至我怀疑,这压根就是古弼早早谋划好的!”

  安颉是真的震惊了。

  怎么看都是古弼被崔浩给逼的离开了平城,现在裴方明居然说古弼是早有预谋。

  “安将军,你之前说古弼以前被拓跋嗣赐名为“古笔”?”

  “正是。”

  “那你可记得拓跋嗣为何赐名给古弼?”

  安颉回道:“自然是因为其敏捷正直……敏捷?”

  此处的敏捷自然不是指古弼身手敏捷,而是指古弼的思绪敏捷!

  “没错。”

  裴方明点头:“特别是之后又给将“古笔”改为“古弼”,这是因为连拓跋嗣都认为古弼有着匡扶天下的才能!”

  “天子曾说过,拓跋嗣虽是胡人,但也算得上是一个明君,有识人之能。古弼能得到他的认可,怎么可能是个容易怒气上头的莽夫?”

  古弼虽然是武将,但其年轻时可是凭借文臣的身份混到北魏的高层!

  这样的人要是被其他人认为是蠢蛋,那只能说古弼隐藏的未免有些太好了!

  安颉被裴方明的大胆分析再次给震惊。

  但细细想来,却又细思极恐。

  “怪不得尖头叔叔虽然不肯投降,但也没把话说死。”

  “现在看来,他很可能就是在等崔浩的反应!”

  雁门关如今在古弼眼中早已不是宋魏两国争锋的据点,而是他拿来要挟崔浩的重要砝码!

  “没错,所以能让古弼投降的关键根本不是我们,而是崔浩!”

  安颉的眼神也是逐渐亮了起来:“古弼曾受拓跋嗣大恩,想让他轻易背叛拓跋家显然有些困难,但中间要是插入一个-->>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崔浩便又不同了!”

  “现在的关键,便是要让古弼相信崔浩真的会对他不利,只有这样他才有可能投降。”

  安颉这个小机灵鬼一下想到了关键。

  “但崔浩也不是傻子,离古弼抵达雁门关也有两天了,到现在崔浩还没有半点动作,说不定也是发现了这一点。”

  崔浩在刘宋的地位一直“很高”。

  倒不是说崔浩让刘宋众将吃了什么大亏。

  主要还是因为刘宋国内有一个“崔浩吹”,那人正是当今天子——

  刘义真。

  早在之前册封刘宋元勋“刘穆之”为吴国公的时候,天子就曾对身边人说道:“刘文宣之于大宋社稷有镇鼎之功!正如萧何之镇静关中,寇恂之安辑河内,葛亮相蜀,张昭辅吴,王猛仕秦,崔浩佐魏,可谓贤相也!”

  前面的人倒无所谓。

  萧何、寇恂、诸葛亮都是被史书认可的大能,是西汉、东汉、蜀汉的社稷之臣。位置高、屁股也正。

  张昭虽然对于“汉-魏-晋-宋”这条正统社稷线上的臣子来看事属于逆贼势力一方的,但孙吴对于江南一带的开拓之功还是不可否认的。甚至就是因为南方的开发,还间接保住了晋朝乃至汉人的社稷,把张昭加进去总归也是能捏着鼻子认了。

  王猛……

  前秦和淝水之战带来的阴云至今还笼罩在一些人头上,就连王镇恶都还因血脉问题被派系,这就足以看出大家对其才能的忌惮。虽是敌人,但也可敬。

  但崔浩……

  他凭什么?

  就凭辅佐北魏还让拓跋嗣惨败身死?还是说崔浩凭借巧言善辩让北魏免于战后的赔偿?

  就这么一个人,真的值得天子对其赞赏有加?

  别说历史上,就是在刘宋朝堂上的一些人都比崔浩的功绩要强!他有什么资格和前面那帮人并列?

  不管这是不是刘义真的故意捧杀,反正刘宋的文臣武将对于崔浩的重视和敌意都已经填满了!

  在某些武将眼中,活捉或者弄死崔浩比干掉拓跋焘都来的痛快也不一定……

  裴方明虽然没那么极端的想法,但对于崔浩的忌惮也是非比寻常,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坏消息是崔浩没有派人来向古弼问罪。”

  “但好消息是崔浩也没有派人来安抚古弼!”

  安颉跟在天子身边,显然是学到了不少厚黑学,只不过在长安的某人肯定不会承认罢了。

  “裴将军,不如……”

  安颉在裴方明耳边一阵耳语,听的裴方明的表情异常精彩。

  “这能行吗?”

  “不试试怎么知道?”

  安颉再次露出那和长安某位刘姓大佬一模一样的微笑:“反正如今河北已经平定,前线战场也没什么坏消息传来,我们这边搞出些动静来也没什么。”

  “失败了,大部分就损失些钱财,但要是成功了……那可是一举捣碎北魏国都的机会!”

  裴方明犹豫再三后也是一咬牙一跺脚:“干了!”

  “我这就和萧承之传信,让他配合我再进行一次佯攻。”

  “至于成不成,那就看天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