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之女将军团 334:马腾2

《三国之女将军团》334:马腾2

作者:鬼刀龙 字数:1761 书籍:三国之女将军团

  次日,三人寅时就已经醒了,在寒山寺用了早膳。

  苏州城门寅时三刻就开了,但宁羽说太早了茶庄估计没开门,也不好找丐帮弟子,索性三人就等到了卯时才出门,也不骑马,三人运转轻功,进了苏州城。

  其实宁羽压根不知道苏州城的宁氏茶庄在哪儿开,但了尘和尚是地头蛇,由他带路,三人赶往宁氏茶庄。

  到了茶庄,宁羽亮出了自己的腰牌,掌柜的赶忙把宁羽三人接了进来,前文书就说过,宁远早就在宁氏茶庄发了“海捕文书”,宁家的掌柜都知道宁羽的长相。

  “少东家,咱店门刚开,您和二位大师可曾用过早膳,若是不嫌弃,我给您去买点?”

  宁羽摇摇头,“不用了,我此次前来是找你打听两件事,其一就是,最近可曾有番僧到苏杭一带?”

  掌柜思索片刻,“回少东家的话,小老儿倒是未曾见过”,然后又唤来店里的小厮,询问了一下,小厮也说不曾见过。

  宁羽转回头和段延庆说,“老段,你这徒弟真有本事,鼎鼎大名的大轮明王,能被他耍到这般地步,我都到了苏州城,他却还没到。”

  然后宁羽又问道,“那你可知,这苏州城丐帮的‘大义分舵’在何处?”

  丐帮分舵遍布天下,其中有名的就是“忠孝廉耻勇仁义礼智信”十大分舵,“大忠分舵”不必多说,就是在天子脚下,东京汴梁开封府,而苏州城正是“大义分舵”的所在地。

  “这个小老儿知道,大义分舵守护姑苏一方百姓,当地的帮派被他们打的屁滚尿流。大义分舵就在城南的山神庙。”

  “多谢老丈,以后咱们茶庄若是有事,你直接去寻‘大义分舵’就好,报我的名字就行。”

  说完,宁羽和段延庆、了尘就离开了宁氏茶庄,赶往城南的山神庙。

  一路无事,也不曾遇到什么欺男霸女的现象,倒是有不少乞丐在街上,明着是乞讨,其实是在维持秩序。

  这时候的丐帮,说白了,就穿着乞丐制服的江湖帮派,声势甚大,和官府合作,负责维持当地治安,颇有唐代不良人之风。

  三人到了城南的山神庙外,宁羽打头,上前通报了来历,没过多久,从里面小跑出来一个年过四旬的中年男子,方脸阔口,两鬓络腮胡子,顶着一个锃光瓦亮的大光头,虽然一身破烂补丁,却不失气度,“宁兄弟,别来无恙?”

  “吴长老,你怎的会在大义分舵?”来者正是丐帮四大长老之一的吴乘风,人送绰号“铁臂棍叟”,天生神力,两臂一晃八百斤的力道,善用一杆熟铜棍,师承乃是当年杨门女将“杨排风”,一套《破风八打》,在江湖上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

  吴乘风也不回答,眼睛盯着宁羽身后的了尘和尚和段延庆,“寒山寺的了尘大师老夫认得,这一位是?”

  “自己人,自己人”,宁羽赶忙介绍,“这位高僧是大理皇族,如今出家在天龙寺,本空大师。”

  “自己人就好办”,吴乘风咧嘴一笑,“那就进来说话。”领着三人进了山神庙正殿,“宁兄弟,咱丐帮不是寒酸啊,钱不缺,就是都花在西边和北边了,这比不得君山总舵,二位大师见谅。”

  这山神庙虽然外面看着寒酸,里面其实也还好,也是个三进的院子,就是这正殿的摆设稍微有些“不伦不类”。

  山神爷端坐在神坛之上,下面摆放着香案,没有主座,两边各有一排椅子,虽然看着奇怪,倒也不失大方。

  “坐,都坐”,吴乘风一听是自己人,也不客气,直接一屁股坐在左边头把交椅上,宁羽紧随其后坐在第二个座位上,而段延庆和了尘则坐在了宁羽对面。

  “宁兄弟,你应该知道啊,城外那个破事,人家住在太湖里,我们也找不到具体位置,只能在苏州城蹲伏。这事儿我和白长老轮流来,一人两个月,下个月换白长老。”

  “哈哈哈”,宁羽笑了,“怪我怪我,此事因我而起,倒是让二位受罪了。”

  “可不敢当”,吴乘风摆了摆手,“我老吴就是发个牢骚逗个闷子,要我说,就该往死里盯着,咱也不能莫须有,那就盯着呗,反正咱丐帮就是人多。”

  “宁兄弟此次前来,也是为了这件事?”

  “与此有关,但不是这件事。”宁羽示意让吴乘风屏退周围的丐帮弟子。

  吴乘风挥了挥手,门外把守的丐帮弟子点头离开,“宁兄弟,请。”

  “还是老僧来说吧”,段延庆接过话茬。

  “那老段你来,毕竟是你的家事。”

  段延庆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妈的,要我说西夏、吐蕃、契丹没一个好东西,还是咱大理兄弟是自家人”,吴乘风听完骂了一句,“蛇鼠一窝,要我说,直接端了就得了。”

  宁羽心说,这吴长老真是个实在人,“那不就打草惊蛇了吗?我们前来就是想拜托丐帮兄弟,若是在姑苏城附近见到番僧和公子,劳烦去寒山寺报个信,我们去那有正当理由,也可以帮咱探探路不是?”

  “诶”,吴乘风一拍自己的大光头,“宁兄弟这话有道理啊,那可就不是我帮你们了,是你们帮老吴我了,这事儿交给我了,给你们安排的妥妥当当的。”

  段延庆虽然听得云里雾里的,但是也不多嘴,只听到“妥妥当当”四个字,赶忙站起身来,“老僧代大理段氏,谢过吴长老。”

  “大师别客气,这都是应有之义,不说别的,您和宁兄弟的交情放在这,宁兄弟是咱乔帮主的结拜兄弟,咱就是一家人。”吴乘风赶忙站起身来回礼,“再者说,大理段氏,那是咱中原武林的挚爱亲朋,这不就伸一把手的事情嘛。”

  “宁兄弟,二位大师,你们要真想谢我,不如请老吴去太白楼喝酒吧,哈哈哈。”

  吴乘风突然想到这是二位高僧,笑声戛然而止,“二位大师,对不住,老吴嘴没有把门的。”

  了尘见吴乘风是个豪爽的汉子,觉得此人可爱,笑着说,“无妨、无妨,老僧也是半个江湖中人,你们吃酒,我吃素就行,只是我二人囊中羞涩,请客坐庄,还得宁施主来。”

  段延庆见事情安排好了,也笑着说,“老段我虽然潜心修佛,但天龙寺都是长辈,我这想喝也不敢,老和尚不介意,我也不介意,宁兄弟,破费了。”

  宁羽一把拉住吴乘风的手臂,“吴兄,就这么说定了,咱直接去太白楼。这二位大师,一个出嫁前就参破红尘,酒肉肠中过,佛祖心头坐。另一位也是禅宗高僧,不在意这些俗套。一会你吩咐咱丐帮的兄弟,回分舵吃饭,太白楼,今天我都请了。但就一件事,咱喝酒不能误事,小酌怡情,不然我大哥和马兄得埋怨我。”

  “可以可以,没问题”,吴乘风也挺高兴的,他虽然不差钱,但为人豪爽,花钱大手大脚,这几个月的例钱都给兄弟们补贴了,太白楼是姑苏一绝,他原本是打算临走前吃一顿的。

  话不多说,四个人就朝着太白楼走去。这四个人,一个公子,一个乞丐,两个和尚,如此奇特的组合,在街上吸引了不少目光。

  路过宁氏茶庄,宁羽吩咐掌柜,让他去牙行雇二十个临时工,一会去太白楼取菜,送到山神庙,顺便告诉他们午饭不用准备了,他请太白楼。

  看着宁羽的安排,吴乘风称赞道,“不患寡而患不均,宁兄弟大气。”

  宁羽一笑,“吴兄谬赞了”,心中想,能做到四大长老这个位置的,没一个省油灯,这吴长老相貌粗犷,却粗中有细,怕是有不少人被他这幅相貌骗了啊。

  太白楼不愧是姑苏一绝,这几百人的订单,掌柜也是面不改色,安排的明明白白,四人边吃边聊,相谈甚欢。

  饭吃的差不多了,吴乘风站起身来一拱手,“谢宁兄弟款待了,老吴替分舵的兄弟谢谢宁兄弟。日后宁氏茶庄若是有什么事,直接去大义分舵就好,报宁兄弟的名字就可以,老吴还得回去盯着,就不和三位客气了。”

  说完,摆了摆手,直接从二楼一跃而下,快步赶回了山神庙。

  “难怪丐帮如此声势”,段延庆感慨道。

  宁羽结了账,和宁氏茶庄的掌柜打了声咋呼,就和段延庆、了尘回到了寒山寺等候消息。

  且不说苏州城这边,宁氏茶庄和丐帮大义分舵一起盯梢,单说宁羽三人,回到寒山寺后,三人各自回房休息。

  等到下午,宁羽睡足了,从床上爬起来,拎着刀,准备去后院练练刀法,一到后院发现段延庆和了尘正坐在那里喝茶。

  “老段,你怎么不叫我呢?”

  “年轻人睡眠足,是好事,能睡你多睡会。我岁数大了,觉少了。”

  了尘一瞪眼,“本空师弟,我怎么觉得你是在指桑骂槐呢?你今年不过就是年近五旬,老僧可是年过花甲了。”

  “嘿”,段延庆一挑眉,“老和尚,老段我走南闯北见过不少人,见过沙里淘金的,还真没见过话里捡骂的。”

  “说正事”,段延庆让宁羽坐下,“上午那丐帮的吴长老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丐帮一直在盯着慕容家,可是因为玄悲大师在大理遇害一事?”

  宁羽想了想措辞,“与玄悲大师遇害一事有关。我们查到慕容家疑似大燕后裔,上代家主慕容博假死,企图在江湖中挑起事端,火中取粟,复辟大燕,但苦于没有证据。”

  “哦?”段延庆眉头紧锁,他现在一门心思系在大理和段誉身上,中原武林乱起来,大理也难偏安一隅,“那慕容博我年少之时听过他的名声,不是说玄悲大师是死在‘南慕容’手里吗?”

  “慕容复?他武功还没到那个地步”,宁羽不屑地说,“李延宗的武功,您老人家还不知道?”

  “李延宗?”段延庆若有所思,“一品堂的那个李延宗?他是慕容复?”

  “八九不离十”,宁羽也不敢把话说死,毕竟没有证据,“年纪、武功,西夏若是有李姓天才,也是出身西夏皇室,西夏巴不得大肆宣扬,怎会如此低调?”

  “言之有理”,段延庆把自己代入到西夏皇室的身份思考,发觉李延宗这个人确实形迹可疑。

  “没有证据,我们也不能动手,慕容家在中原武林的名声也不差,轻易动手反而会打草惊蛇。”

  “但如你所说,慕容家的确可疑,鸠摩智说到底还是吐蕃国师,不轻易涉足中原,却和慕容博是故交,可见慕容家的确不对劲。”

  了尘大师在一旁听着,也是有点不安,毕竟他的武功不比祖师陈仓和尚,别说是慕容博,就是和慕容复交手,最多也就是能留下一条命,他如今在寒山寺,若是慕容家动手,他首当其冲。

  “不说那些烦心事了,到时候如果慕容博出现,老段你得过来帮忙啊。”

  “那是自然,中原武林和大理段氏唇齿相依,我当然要出手。”

  宁羽对仁宗年间的江湖比较好奇,转过头看向了尘,“了尘大师,昨日你的日月掌法极其精妙,一如大日普照,天威煌煌,一如皓月当空,清冷凌厉,似这等功夫,如今江湖传人有多少?”

  了尘一听,却是叹了口气,“剩不下多少了。仁宗年间,中原武林内耗,本以为除去武圣人的门徒和那郭长达余党之后能有所缓解,却不曾想蓬莱余孽蛰伏生事,昔年我师父的同辈基本都是英年早逝。这日月掌虽然精妙,却也非本门绝学,本门绝学乃是药师琉璃功,传到老僧手中,也不过是十之五六,不然老僧也不会只堪堪摸到先天门槛。”

  “药师琉璃功?”宁羽想了一下,“难不成日月掌取自‘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之意,乃是贵门护法武学?”

  了尘点了点头,“宁施主所言极是,陈仓祖师医武双绝,如今传下来的医术倒是不差分毫,武学却...”???.BiQuPai.Com

  “宁某在少林颇有几分薄面”,宁羽有心为自己拉拢一些助力,以备后来的靖康之变,“待此间事了,宁羽修书一封,大师可前往少林,少林乃是禅宗祖庭,藏经阁内不乏佛经典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大师不妨去少林一观?”

  了尘闻听此言,赶忙站起身来,“阿弥陀佛,宁施主有心了,若是老僧能重振本门武学,他日宁施主有所托,老衲必不负。”

  “如今西夏契丹狼子野心,而吐蕃也心怀诡谲,周遭强敌四起,大师一心向善,若得神功护持,能护我汉人百姓周全便是最好了。”

  “老和尚,你不用和宁小子客气,宁小子虽然滑头,却是个实在人,将来他肯定有用得到你的地方。你还是接着讲当年江湖之事吧,我也是好奇的紧。”

  了尘见状,也就不再客气,又讲起了昔年从师父口中听到的,有关三侠五义,七杰小五义的故事。

  这一聊,又是聊到了深夜,从了尘口中,宁羽知道了不少仁宗年间的江湖秘辛,包括宁羽记忆中的莲花观、三教堂、龙虎风云会之事。

  到了第二天,依旧没有人来报信,宁羽“推算”日程,“大概是鸠摩智既想要《六脉神剑》,又不舍还施水阁,所以在路上拖慢了脚程。”

  三人闲着也是无聊,就在寒山寺内谈玄论道,讲经说法,偶尔也比试一番,日子过的倒也舒坦,但段延庆心里没底,眉宇间总有一缕愁色。

  又过了七天,大清早,终于有丐帮弟子前来报信,鸠摩智已经入了江南东道,如今正在余杭附近。

  ------------------------------

  新书签约,读者老爷点个收藏,投投推荐票,有啥建议想法直接评论,一念每天都会看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