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宋末将临 第二章

《宋末将临》第二章

作者:慢手老张 字数:2640 书籍:宋末将临

  2阳光很好,周道半躺着靠在树荫下的竹榻上,眯缝着眼,像是假寐。

  这是个农家小院儿,古朴而安静。一间正房两间偏房和三面围起的竹篾子土墙,构筑了这圈小院子。墙上屋下不常走动的地方都长着青苔,间搭着几处杂草,没人收拾也用不着。现在是晌午,屋子里面黑咕弄咚看不清楚,感觉泛着陈旧,但旧也有旧的味道。

  院门这时动了一下,却没被推开,接着便传来敲门声"周公子",又等了下,"周公子,时辰差不多了。""嗯,走吧。"周道应了声。门推开了,进来的是憨娃,一个半大小子。他今天特意穿了上衣,有些补丁,但不至像往常那样光着上半身。

  周道坐了起来,眼睛发直,他揉了揉眼,确保没有眼屎。憨娃就站在旁边也不再吭声。周道呼了一口气,站起身"走",随后双手拎起躺椅边一个看似颇有些份量的布包袱背上肩。二人锁上院门,一前一后向祠堂走去。

  祠堂在珠溪镇的边儿上,靠近道路的尽头,一个青砖小院加上一排房,墙头屋檐长满苔藓,一看就有些年头,院内有两颗杂树,但地上干净整洁。

  一进堂屋就看见有五个人正坐在主客位置上说着话。"来了?"说话的是王三,这次买卖的中人。王三旁边的是两个上了岁数的老头,四爷和魏老头。魏老头须发全白,看着德高望重的样子,他俩在这儿只是作个见证。还有就是屈宝昌和屈老大两父子,也跟着起身笑道"时辰正好,就只等潘爷了。"彼此都认识,于是大家又落坐聊了起来,憨娃站在周道身后,盯着周道的包袱。

  过了两柱香,潘爷来了。笑道"久候了,各位。""哎呀,这是哪里的话,潘爷能来就是给面子。"王三笑着拱手,大家忙起身见礼。潘爷是县里的巡捕都头,管着珠溪镇这片儿,在本地很有些威势。他今日没穿差服,着一袭灰色长衫,看上去四十岁上下,方脸短须,个子不算高但结实,额头皱纹很深,双目有神。

  潘爷看向一侧的周道"周公子可考虙清楚了?""嗯,想定了。""屈老爷子呢?""定了!剩下的事还要仰仗潘爷。"屈宝昌咬着牙,看样子下了很大的决心。"那好。王三,字据和地契都备妥当了吧?""都备齐了。"王三赶紧道。一刻钟后,周道和老屈分别在字据上画押完毕。潘爷作保,王三作为中人也都具签画押。

  “周公子,你别看这是山地,坡陡些,虽不好种粮食,但竹子却多,还有不少杂树,按每拾亩叁贯六百文的价钱,这一百九十亩山林你着实拿的划算。若不是我家闺女要置办嫁妆,哪里舍得卖嘛!”老屈叫着屈,脸上却放着光,似乎松了口气,人也有了笑模样。“老屈说的是,要不是战乱时节,山坡林地也不会是这个价钱。"潘爷点头,接着道"按说周公子是尊贵人,在这山上弄些禽舍,是有些子稀奇,但坐吃山空毕竟也不是长法,置备些产业才是稳妥。好在地方是足够大,盖个一院房子有地有木料。另外那条瀑布下面,入珠溪的河口那儿,地势虽说低畦,但好歹也算平整,弄一弄,搞个鱼塘什么的也成啊。”潘爷说着话,面色看着和悦。

  “周公子,你现在可以把五贯的定钱交给屈老爷子了。这份契书你俩各自收好,我回头就去打声招呼。三日后,晌午,还是我们这些人,由屈爷戴上地契到镇上的差房报备过户,剩下的六十六贯二百钱也都在那儿办理交割,你们看可妥当?”王三是老手,专干这个的,众人皆附和。

  屋里这时的气氛也活泛起来。“潘爷,这是您作保的保钱,两贯您老收好。""老王这是你中人的五百钱,四爷和魏爷这是你们各自的两百钱。”屈老头用胳膊捅了捅木在一边的儿子,屈大赶紧将早备好的几个袋子中大的那一袋打开,正是两贯,恭敬地递给潘爷。又将其余的分别交给了王三、四爷等人,王三仙笑着接了揣入怀中“却之不恭,却之不恭”。周道也忙从包袱里掏出大小不等的钱袋交于他们几位。遂拱手道“潘爷,王爷,还有魏爷四爷,今日可是麻烦几位了。这会儿事情办完也到中午,我作东,请各位移步镇上的小阳灶吃个便饭,好好喝几杯如何。”潘爷笑着拱拱手“如此,恭敬不如从命了,呵呵”。

  三日后,众人再次来到镇上的差房,由吴录事在帐薄上重新登记了地契的变更,并将加盖过大印的地契交还给周道。在缴清了差事费用六百文后,周道便将剩下的数十贯一并当面交割给了屈家,并收好了字据。

  双方都带了好几个人,推着单轮的木推车,毕竟六十几贯不是个小数,致此该宗土地,交易完毕。

  屈家一行推着小车,一路紧赶着归了家。一进屋,老屈示意屈大关了房门,又从带回来的钱袋中摸出一贯来交于屈大,“天擦黑后,你与我去一趟潘爷家”。

  “这是干啥,不是已经给过两贯了?”屈大捏着那贯铜钱皱着眉,脸上都起了褶子。

  “你懂个屁。我们山上那片坡地除了竹林尽是些大石头,坡也陡,伺弄不了庄稼。一条河沟还有瀑布占了一大半儿。现在这行情,不比成平年月,讲讲价,比我们这个低一大截儿的也有人卖!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还是你以为潘爷不知道?”老屈瞪着眼,看不上儿子那抠门儿的样子"只有傻子才不知道!"

  “可这买卖都成了还怕啥,难不成姓周的还能把钱要回去?”屈大不服,顶嘴道。

  “混话!”老屈抬手就要打,屈大忙缩了脖子,退后半步。老屈抬起的手挂在半空,还是只能放下,“哎,老大啊,爹已经五十多了,日子是数着过的。你兄弟小,还有两个妹妹,虽说咱家在这镇子上也算是有些家底,但经不住折腾啊!要是你爹不在啰,真不知这家业还能不能维持得下来。”老屈顿了顿,声音也柔和些“那潘爷在这镇上几十年了,是好惹的主儿?那是个眼里能揉进去沙子的人!今儿个这事儿别人不吭声,那是别人给面子!咱爷们就能对着潘爷装糊涂?你啊!”老屈摇头叹道。

  屈大也软了些,“爹,我知道了,那还有王三,他给多少?”“他不用。”老屈答得干脆。看着恭敬些的大儿子,老屈舒了口气。

  “另外那个周公子知道了呢?”

  “败家的玩意儿⋯!"老屈撇撇嘴道"放着好好的良田不要,尽球搞些古怪,贪大图便宜,他咋想关咱屁事儿,这地契都画了押,还想反悔咋地?”老屈恢复了一贯的自信。

  九月中,已然不算酷暑的时候了,但天气依然炎热。这时候正有一个败家玩意儿在山脚下闲晃悠,确切地说是在他自己的地盘儿上晃悠。距离盘下这片山地已有两个月了,周道仍整日无所事事,有时是自个儿,有时带着他那个唯一的,穿着裤叉儿光着膀子的长随,半大小子憨娃,在自己的领地上瞎转悠,或是去四十里外的县城玩儿上两天。

  平日里乡邻们见着了,也都亲热地打着招呼,背地里有不少等着看笑话。"坐吃山空,这是明摆着的道理。""这周公子看模样确实是精贵人,白白净净细皮嫩肉的,手掌比娘们儿的还软和!","仗着自己有百十来贯,一不置产二不立业,要房没房要田没田。地倒是才买了不少,可那是不长粮米的石头山地,连梯田都建不了。卖竹子能有几个钱,这漫山遍野的,有得是!这是啥长法?养鸡?哼。""看他那样子,都懒得说。"你看,明白人不少吧,对他都有看法。

  况且有了地,这周道又干了啥,整日闲逛那能撑得了几年,这年月破落户还见的少了?也有人说,"唉,你们别把周公子说的一无事处,这周公子吧,不喝不赌,待人还和气,乐呵呵的,为人也是大方。平日里买点儿米面买点儿菜,买点零碎啥的,何曾讲过价?"众人点头。“那是大方么?那是傻!我是听说的,就他买的那片山林,每十亩要三贯六佰文!就那块地,这不是缺心眼,是缺啥?”“哎,积点嘴德,人周公子可没得罪你沈顺啊。”“嘿嘿”沈顺抠着脑袋笑,围成堆的众乡邻也跟着坏笑。

  “就是,周公子这人不坏,只是不大说话,对人还是挺和善的,我就知道他有个顶欢喜的事儿。”霍嘴六喜滋滋地说着。“啥事儿?”一旁有人问道。“他喜欢木匠活儿。那天我看见他家里有客,还领着客人去看他买的那块地。那人我认识,是县里的陈木匠,听说他经常去县城,也是去看做木匠活的。”“哦哟,这真是啥人都有啊。”众人一阵乐呵,接着又是张家长李家短的一阵呱噪,好半天才各自散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