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战争从亮剑开始 第18章,新点子

《战争从亮剑开始》第18章,新点子

作者:飘过太平洋 字数:1935 书籍:战争从亮剑开始

  “遇到难事儿了?”

  说话的人是个背着竹篓的老太太,硕大的竹篓压在其背上,腰都直不起来。

  被突然打断了思路,袁晨铭茫然的抬起头,想做出一副笑脸都很难,只是换上了敬语:“老奶奶,您怎么看出来的?”

  “蜷缩着坐在那儿,你不已经告诉额了嘛!”

  老太太慈祥的笑笑,岁月在她的脸上留下了沉重的痕迹:“小伙子,额是个没文化的乡下老太太。但额知道,人这一生遇到的磕磕绊绊不少,总不能摔上一跤就不往起爬了。

  吃过苦,说过累,日子总是要过的。别再伤心了,想点开心的事儿,站起来继续往下走吧。”

  说完话,老太太背着竹篓,沿着崎岖的坡道缓慢前行。

  袁晨铭坐在原地若有所思。老太太话语质朴,说的不无道理。

  记得有人曾说:谁曾想地狱十八层,最后一层是人间,不信你看天上神,犯错就被贬下凡。

  经受苦楚、磨难,变得消极,他对此也深以为然。

  可换个角度想,人间或许也是天堂。当神仙的被天规约束,什么也做不了。

  当个凡人,没有了条条框框的约束,就有了做事的自由。

  做事就得面临各种困难,而解决路上的各种困难,取得成功的果实。那种喜悦是一帆风顺的人很难体验到的。

  不就是一颗手榴弹,还真的能难倒他。

  有了乐观的角度,袁晨铭都有种羽化成仙的轻松感。他想叫住那位老太太,感谢她的点拨。

  而这时才注意到,老太太竹篓里满满一筐全是泛黄的秋菜。

  他急忙上去,要替老太太背。

  “不必了小伙子,一看你就是个学生,文文弱弱的,不合适。”

  袁晨铭哪能看着一个年龄能当他奶奶的老人,背着这么一筐东西走山路。

  “我试试,试试总行吧。”

  一竹篓子菜压在背上,就像压了一座大山似的。每前行一步都得用上莫大的力量。

  进村百十来步的距离,他走了整整三分钟,豆大的汗珠密布额头。

  很难想象,老太太干枯瘦弱的身躯,是怎么把这一竹篓秋菜背回来的。

  喘了几口粗气,他说:“老奶奶,先让我缓缓,我就不信了。今儿个我一定要把这筐菜给您送到家。”

  “不急不急,慢慢来。”老人慈祥的笑着,嘴里还念叨着。

  一路上走走停停,袁晨铭发现,往日碰面看好奇的战士,今天看他的眼神都不对了。

  那是一种看自己人的眼神,好像在这一刻,那些战士才把他当成自己人,而不是一个寄居几天的客人。

  还有两位战士上前询问他是否需要帮助,只是好面子的他坚决不肯,宁要一个人办完这件小事。

  半个小时后,把秋菜背到老太太家里,身子骨轻飘飘的他,喝着老太太给他端过来的那碗水,心中是格外的甜。

  这不就是他能做的事情吗!

  又歇了一会儿。

  袁晨铭从老太太家里出来,正好碰上了来寻他的王德胜。

  “你跑哪儿去了,我正找你呢!”王德胜脸上写满了焦急,上前紧紧的拉住袁晨铭的手,生怕跑了似的。

  知道某人的德性,他还真以为这位大秀才一怒之下就跑了。

  要不是有人告诉他大秀才来这儿了,他就该把全连的人拉出来,漫山搜索了。

  缓了一口气,他说:“硫磺,我已经让人不惜代价的去找了。你跟我回去安心等着。

  要是明天还没有人把硫磺带回来,那我就跟团长说,把时间延后。

  总不能因为天灾意外,就把你这些天的辛苦否定。”

  如此,是王德胜想到的唯一办法了。为了留下人才,他是豁出去了。

  指导员的这片心,袁晨铭又岂能不知。

  他感激的望了一眼指导员,“其实冷静下来我也想到了很多。一个玩笑般的打赌而已,输了也没什么丢人的。

  只要咱们的东西做得好,战士们拿上它能够更好的杀鬼子,丢掉的面子就全都挣回来。”

  “看来是我多虑了,你能这样想就好。”王德胜明显松了一口气,他的政工经验放在某人身上,效果不是太好。

  只能用怀柔感化的方法,拉近距离,加深感情。

  袁晨铭没有注意到指导员的情绪变化,刚才喝水的功夫他突然来了灵感,想起了一种新的炸药——化肥炸药。

  一硝二硫三木炭,这是黑火药的配比口诀,也是流传最广的。

  其中使用的硝占比2/3还多,然而硝只有这一个用途吗?

  不是的,就像他之前提到过的,可以用来硝制皮革,硝制冰块。其实还有充当化肥的作用。

  1659年,德国科学家格劳贝尔首次制得了硝酸铵,含氮量比尿素略低,但更加稳定,所以主要被用作化肥,还能用来制造笑气。

  早些年间纯的硝酸铵可以当作化肥使用,但后来不行了,主要原因是硝酸和其他物质搅拌能变成炸药。

  316大案,案犯用的就是硝酸铵炸药,造成了一百多人的死亡,轰动一时。

  早些年,还有搞小作坊的,把这东西当化肥买回来,私底下加工成炸药,卖给开矿的老板,获取几倍的暴利。

  但是,硝酸铵有一种危险特性——不耐高温,160度就开始分解了,相当于见明火就着。

  私底下偷偷搞这个,搞着搞着,一不小心全家升天。

  有时候会听说某某化肥厂爆炸了,不必太稀奇,可能是因为生产这个东西。

  如果数量足够多,譬如说2100吨,再加900吨,爆炸威力就如同一枚小型原子弹,炸平一座城都不成问题。

  别问他怎么知道的,二战以后,美国德克萨斯城那场有史以来最大的爆炸案。

  一声无法形容的巨响,600米高的蘑菇云,声波传到240公里以外。

  60公里外的休斯敦玻璃被震碎;两架倒霉的观光飞机被冲击波“吹”掉了机翼后坠毁……

  最终统计伤亡人数近六千余人,占整座小城人口的1/4。

  都是碎片化时间猎奇新闻,让他记住了这么多。

  其实想到了那么多,他最终就是想试试,能不能制作这种炸药,暂时代替黑火药,填充到手榴弹里。

  成不成的他也不知道,但试试总比干坐着强吧!

  与王德胜讲了他的想法,王德胜也颇为赞同。反正有个事情来做,总比无事狂怒强。

  就是今天搞联谊,宣传队的表演节目呢,不去看了?

  …………

  温馨提示:制造运输持有爆炸物,都会触犯刑法。

  除非穿越,切勿模仿。

  不是我絮叨,是这个真的很危险。写的时候,我还专门查硝酸铵炸药的配方。但愣是没查到。

  品,你们细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