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巨星从铁锅炖自己开始 五百七十六 同病相怜的父子。(求订阅~)

《巨星从铁锅炖自己开始》五百七十六 同病相怜的父子。(求订阅~)

作者:武剑仙 字数:3370 书籍:巨星从铁锅炖自己开始

  三天科考结束,这日黄昏,众目睽睽之下,几个青衣小吏,在礼部侍郎指挥下,一一打开贡院大门上的三把锁。

  贡院大门一开,里边憋了三天的士子鱼贯而出,士子们神色各异。有的一脸懊丧,有的满脸迷惑,极少数人则面有得色,意气风发。

  突然有一个士子,从门里跳跃出来,拉开衣襟仰天长啸,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纷纷躲开,担心他会过来咬自己一般。

  这谁啊?

  刘知易跟在出门的队伍中,此时已经不分考科举的还是考太学的士子了,三天考试,耗尽了这些年轻士子的精力,此时根本想不起太学和科举之间的恩怨,满脑子都是自己的前程。

  刘知易也看到了那个脱衣狂笑的汉子,身材不高,但很壮实,面色白皙,但不俊朗,眉毛斜飞入鬓,将桀骜写在脸上。

  这,这,这不是前几天夜里在及第楼里见到的那个狂生吗?

  刘知易认出了这人,他自己说是楚郡谁来着?

  刘知易有些想不起这人的名字,当日在及第楼三楼回廊上,狂笑的人太多,把他都吓走了。

  狂笑的楚郡士子很快让礼部侍郎派人制服了,他算是出名了,一边挣扎着被拖走,一边还大声扬名:“吾乃楚郡曾鸿!今科必定高中!”

  刘知易看着狂生,一边走出贡院,往前走了一段,在出口不远观望起来。

  回望贡院,想找找周问卿。看向另一边,京兆府的衙役和皇城的御林军联合执法,拉出了长长的警戒线,封锁了几个几条街口,将贡院街彻底封死,只准出不准入,出口外一大群人仰慕张望,都是些学生家长。

  还真有高考的感觉啊!

  刘知易暗叹一声,突然从人群中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一个姑娘高高跳着,甩动手臂。刘知易一边回头,一边快步走去。

  “师姐,你来了?”

  边跳边叫的姑娘正是同门师姐方戎女。

  她不是一个人来的,旁边还有两个女人,都默不作声,只轻轻摇手,十分矜持。其中一个长着桃花眼的姑娘,面色不善的瞪着方戎女,嘴里喃喃,似在抱怨。等刘知易走到跟前,这女子面色马上翻转,笑着抢过方戎女的话,娇吟吟笑道:“少爷,恭喜高中。”

  刘府的大丫头春桃。

  刘知易看向她旁边的一个人:“娘,你怎么也来了。”

  老娘竟然进城了,身边还没男人护着,只有一个春桃,一边警惕着身材高挑的戎女,一边奋力将其他人挡在一旁,以免冲撞了主母,这份乖巧,难怪主母疼她。

  “你爹也来了。这老东西,跟他说了马上就开门了,他偏偏要去买酒。”

  父亲回来了?一走三个月,昨天回来。估计算着日子,专门赶在儿子考试前回来的。

  正说着,一个粗豪的声音喊起来:“来了,来了!”

  一个壮汉,还带着一个少年,头顶顶着一个酒坛,一边挤开众人,一边向刘知易这边挤来。

  不是刘大刀还能是谁,跟着的少年,是来陪考的刘二柱。

  满头大汗的刘大刀挤到跟前。

  “儿子。庆功酒!必须喝。”

  刘知易接过酒坛,这心血来潮的,要他在贡院门口喝庆功酒,倒是痛快。可惜他不是楚郡狂生,不然高歌一曲,喝一口摔坛酒,马上也出名了。

  “这哪里是喝酒的地方。再说了,庆什么功,不过就是考个太学。”

  春桃插嘴道:“少爷,考中太学,那也是读书人了,这酒该喝。”

  培养一个读书人,刘家几代的心愿。

  刘知易摇着头,掀开酒坛抿了一口,抱着坛子催促:“好了,走吧。别在这里碍眼了。”

  说着将酒坛递给方戎女,方戎女不客气,接过就喝,刚喝了两口,发现人家一家人都走了,蹙眉追上去,脸上浮现不悦之色。

  先去了客栈,收拾了下行李,拒绝父亲提议的在城里找个大酒楼庆贺的提议,直接回家。

  天黑之前,踏上了万胜桥。

  这时候刘知易又不急着走。

  离开客栈之前,他给周问卿留了一封信,告诉对方,在城外等他,如果来得及就请他晚上去方济堂喝酒,如果来不及那就第二日。方戎女此时还留在客栈,她不知道怎么想的,表示要等周师兄一起回去,不跟刘知易走,什么时候两人关系这么好了?

  一行人慢慢的往万胜桥中央走去,万胜桥桥长十里,桥面宽阔,可容八辆马车并排通行。桥下是更宽阔的河水,河水从九十九座桥拱下流过,滔滔不绝。桥面不是平直的,中间略高,中央三座桥拱也更大,可以让大船穿行。

  每次走过这座桥,刘知易都不免感慨,工业时代之前,修建这样一座石桥,简直就是奇迹。

  走到最高处,刘知易停下脚步,回头看向夏京城。

  夏京城给人熟悉的感觉,沉重、威严、生机勃勃。

  突然心血来潮,运转真气“望气”。

  将用来诊病的望闻问切用到了城池上,悬壶真气在眼睛表面浮动,眼前顿时升起万千气象。

  气势恢宏的夏京上方,流动的不同的气息,“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无数气息从城中升起,在京城上方凝聚、扭动,互相浸染,互相纠缠,流光溢彩中带着油画的质感。流光扭曲光线,城市仿佛扭曲起来,雄辉中透着奇诡,仿佛印象画一样。

  这色彩让人沉醉,刘知易发誓,他两辈子都没见过如此丰富的色彩,如此生动的光线。扭曲的气象时而汇聚出千军万马,时而化作滚滚浪涛,层层光影背后,仿佛有一个阴影,刘知易看到了那阴影,同时他产生那阴影也看到了他这种荒诞的念头,顿时心头一紧,想到贡院门口观望龙气的惨状,急忙收起真气,眼前恢复了正常。

  “少爷。您怎么了?”

  春桃蹙眉,妩媚回头。

  刘知易道:“没事。”

  晃了一下神而已。

  远远看见城门关闭,再没人走出来,周问卿和方戎女今天走不了。

  “走吧。”

  刘知易叹了一声,心想,他今晚还得去看看方先生,礼数要做到。

  刘二柱背着箱笼,刘大刀牵着马,你挑着担儿……

  刘知易紧了紧手里的缰绳,他也牵着马,马上空空荡荡,老爹的马上坐着老娘。

  看到一旁小碎步走的很辛苦的春桃。

  “春桃,要不你坐上来,我牵着你走。”

  春桃娇嗔:“少爷又取笑人家。奴婢怎么敢——我,我坐!”

  真香。一边说着不敢,一边马上就凑过来。

  刘知易扶她上马。

  一旁刘大刀眉头皱起来,正要呵斥下人没规矩,手臂上传来一个轻微的力道,妻子不动声色的拽了下他的衣服,给他露出一个颇有深意的眼神,两人齐齐看向牵着马的儿子,马上坐着一个俊俏丫鬟。相视一笑,老夫老妻,仅凭眼神,就完成了全部交流。

  刘知易的注意力却没在马上,哪怕马上有一个俏丫头,他注意力在手里的缰绳上,在缰绳牵着的骏马上。

  这是一匹黑马,不算高,四蹄健壮,性情温顺,这是北狄的战马,草原战马。

  父亲刘大刀去了一趟大漠,一去三个月,可不单单是给长子铺路。他还打开了一个新的发财门路,从北狄草原贩马。

  大夏王朝的马政已经破产,官府管理的大牧场被一个个权贵侵吞,马场会买来劣马充数,根本不敷使用,军队需要的战马,要么自筹,要么购买。官方的马市,也被一些权贵垄断,不许戎人、狄人赶马入京,最多只能在京郊马市交易,距离夏京最近的马市,也在十几里外的龙爪山。马市的官员垄断交易,时常引起纠纷,可是朝中有一大批官员坚决反对让戎狄赶马入京,威胁说这是纵敌,让敌人熟悉京师后患无穷。

  这是一个农业时代,马匹是重要的资源,运输靠马,打仗靠马,根本离不开马匹,马匹相当于后世的石油煤炭这样的垄断资源,里面水太深了,刘大刀一个小小的亭长贸然介入,会引起什么后果?

  刘知易了解他爹,看着五大三粗,心思细腻着呢,不然也不可能占着春风亭亭长这个好位置几十年,朝上应付官场,朝下应付江湖,他都擅长,不可能看不出里面的危机。可去了一趟大漠,回来就大张旗鼓要做马匹生意,如果没有特殊的原因,刘知易绝对不信。

  老爹找到靠山了!

  刘知易心中判断。

  刘家三代都打过仗,在军队里有一大批故旧,虽然府兵没落了,一些以前府兵的将门世家,改头换面开始在边军中任职,这是一股不容小觑的人脉。

  老爹找到什么靠山,刘知易没问,知道问了他也不会说。刘知易在他眼里,是一个还没长大的孩子,有事甚至宁愿跟木讷的长子商量,也不跟刘知易商量,让自认有大局观的刘知易经常郁闷。

  快下桥头的时候,刘知易刻意看了一眼江边,他袭杀曹侍郎的地方,现在连破车轮都没有了,危机似乎远去,而刘家还有了准备。

  大哥去边郡当了兵,老爹在边军中找到了靠山,而自己将进入太学。

  狡兔三窟,下一次遭遇同样的危机,刘家也许依旧无力反抗,但应该不至于有覆巢之危了。

  嗯,进入太学。嘿,我什么时候这么自信了?还没放榜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