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御尘记 第一百三十七章 曲终人散场

《御尘记》第一百三十七章 曲终人散场

作者:红眼白乌鸦 字数:1835 书籍:御尘记

  凌云坐在二楼,看完了整场《思凡》,耳中听着咿咿呀呀的戏词,只能偶尔听懂几句,还好中间掺杂着念白,口齿清晰,让他大概明白了这场戏讲述的故事。

  紫若在旁边痴痴听戏,她可是自幼长在侯府,听的戏不下百出,唱戏好坏一下子就能听出,没想到在靖南这种荒僻边境之地,竟然也能听到如此京腔京韵的戏,不由得沉醉其中,难以自拔,尤其是听到“夜深沉,独自卧,起来时,独自坐。有谁人,孤凄似我?似这等,削发缘何?”听得紫若感怀起身世,眼泪欲坠。

  凌云看到她神色异样,忙帮她擦了擦眼泪,道:“听戏怎么还哭了呢?”

  “没……我没事,只是那戏唱的好,听得我想起了过去的一些事。”紫若道。

  “是不是想起你当初若是没听我的劝,当了尼姑,今日又要思凡,在这可怜兮兮地登台唱大戏来哭诉一番,心中酸楚,于是掉了眼泪?”凌云坏笑道。

  紫若破涕为笑,扑哧一笑,用拳头锤了他一下,道:“当了尼姑还能思凡,下山,等你哪天睡着了,让你做了太监,看你还敢嘲笑我!”

  凌云嘴角一笑,刮了一下她的鼻尖,低声道:“那个玩意,割掉了,说不定像韭菜一样,反倒越割越长,越长越长。”

  “不要脸!”紫若嗔声骂道,见他言语愈发下流,脸色羞红,扭过去不再理会他,生怕他再说出更加无耻的话。

  台上又轮番登场了几出戏,今日的戏文戏多,武戏少,依次是《玉堂春》《杜十娘》等几个曲子,正好暗合花魁赎身的之意,只是玉堂春圆满结局,女主角脱离风尘与如意郎君长相厮守,杜十娘却怒沉百宝箱,结局悲惨。

  还好台下多是饱读诗书之人,听这些文戏,既有耐心,又能懂得词曲含义,细细咂摸滋味,就算有一些纨绔子弟,明面上为了附庸风雅,心里觉得无聊也会表面上喝彩,不会公然喝倒彩,反倒会显得自己低俗没文化。

  比如吴义存,哪里听得惯这些文戏,若是平时大街上或庙会上看到一段戏里没有翻跟头,或是打打杀杀,早已起哄把台子都掀了,可惜身旁石圭十分投入,看戏看得入迷,所以他脸上流露出陶醉模样,实际上心底压根不知道戏词讲得是什么东西。

  一曲终,戏唱罢,人离场,繁华尽,戏台空,看客惘。

  台下无数人闭着眼睛,兀自沉醉在名伶一声“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中,品嚼着那戏腔味道,文辞华美,齿颊生香,久久不能回过神儿来。

  这是汤显祖名作《牡丹亭》里一段戏,名曰《惊梦》,讲的是豪门深似海,富家千金小姐杜丽娘,看到那园中万紫千红竟与破井断墙相伴,无人欣赏,良辰美景空自流逝,不由感怀起自己的遭遇,触景生情,叹息韶华空逝。

  老鸨子一出场,倒是打破了众人的惊梦,尖锐如乌鸦的嗓子,谄笑叫道:“各位大爷,今日来此均是花了大价钱,买了入场座,就算是二楼的诸位,所出的价钱比一楼低了一等,原本是只为围观看热闹而来,如今只要补足了差额,均可以参与一会儿花魁娘子的竞买。”

  顿了顿,老鸨子继续道:“花魁娘子媚娘我就不用介绍了,台下恐怕许多老爷比我还了解,论才学,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论容貌,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论贤淑,红袖添香秉烛夜读,论功夫,嘿嘿,床上征战过的诸位,哪个不知道那销魂滋味,还需要我来细说吗?”脸上堆笑,台下自然会意。

  吴义存坐在台下,大声道:“我没享受过,可不可以现在先去试试货再买?”

  “这位官人说的就错了,从良之日,便是重做回黄花闺女之时,既然是黄花大闺女,一应嫁娶皆要从礼,哪里有试货之说?”老鸨子嘴皮子极利索,一番话怼的吴义存无话可说,就算还想捣乱,又怕石圭不高兴,只得悻悻作罢。

  老鸨子扫视全场,脸上带笑,见无人再出头捣乱,便道:“带新娘子出来!”

  青楼自古便有一道从良的规矩,正所谓“下海系红线,从良断青丝”,说的便是堕入风尘时,身子上系一根红线,意味着给自己留最后一丝尊严,还有离开苦海的时候,从良便要割断一绺青丝,从此与污浊青楼断开一切联系,安心跟随良人回去过好日子。

  戏台后,两个小丫鬟搀着一个凤冠霞帔、满身披红的新娘子,款款上台,步子迈的极小,金莲玉足,在大红裙摆下时隐时现,头戴着红盖头,遮住了艳丽的容貌。

  台下屏气凝神,虽然许多过往曾有相交,但无不心知这位花魁娘子性格高冷,能够相见已是万分艰难,若是想一亲芳泽,非但要花费甚巨,而且自身绝不可太过丑陋低俗,否则入不了她的眼,别人是挑选妓女,而她则是挑选狎客。

  所以,许多尝过滋味的看客,心中跃跃欲试,哪怕几万两将她娶回去,也是值得的,那销魂一夜令人回味无穷。

  老鸨子搀着媚娘的洁白玉手,道:“今日赎身从良,不说出价,只说各位出多少礼金吧,姑娘如漂泊浮萍,没有娘家,我万仙楼便是姑娘的娘家,今后娶回去若是对她不好了,我这个娘家人可不答应,今日礼金不论多少,俱是心意,各位不妨说出备了多少礼金来娶我家的姑娘。”。

  “一万两!”台下一人高声叫道,大家本以为从几千两开始,没想到老鸨子并未定一个最低的价,反倒是看客中有个莽夫,一下子把钱抬到了万两之高,无不惊愕,回头望去,那个高喊万两之人是个愣头愣脑的少年公子,无人认识。

  其实,这只是老鸨子惯用的伎俩,若是自己定了一个最低的出价,反倒显得对花魁娘子没自信了,后面的抬价一定不会多高,若是在人群中安插一个自己人,装作成看客,一开口便出高价,之后加价恐怕不会少,这便是自吹自擂的妙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